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9 组卷23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铉,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贫,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选自《北史·李铉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寻正国子博土/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B.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C.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D.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叫表字,通常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论语》,孔子的教学以及生活中的语录结集,相传由孔子编写而成。
C.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也可以用来指优秀人才等。
D.六艺,通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铉幼时家贫,非常喜欢学习。因为家中贫穷,他便常常在春夏时节参加农业劳动,到了冬天才入学学习;为了学习知识,他曾经拜多人为师。
B.李铉教授弟子,成效颇为显著。回家奉养双亲时,他曾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数量常常达到几百人,燕赵一带能谈论经籍的,多出自他的门下。
C.李铉撰定典籍,因饱学被选用。他编定《孝经》等三十余卷;李同轨去世后,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
D.李铉治学严谨,修改经籍谬误。他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经籍中文字多有错误,于是就在空暇时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
(2)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
18-19高一下·云南楚雄·期中
知识点:其他隋唐作者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垠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①。运上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②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曰:“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日《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注】①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熏,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②舆榇(chèn):载棺以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入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B.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C.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日/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泗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D.既至渭同/卿言太子如何人/运同/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颂是
A.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B.通籍,文中指记名于门籍。籍,竹片,把姓名刻在上面,挂在宫门外,可以进出宫门。
C.开皇五年,文中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开皇”指年号。年号纪年法始自汉武帝,历代沿用,年号后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
D.崩,古代专指帝王之死。《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卒,大夫死曰薨,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运顾念亲属,以孝闻名。他以做雇工的方式积累财物,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亲属;梁故都官郎琅邪郡的王澄赞美他,编列他的晶行事迹写进《孝义传》。
B.乐运刚强正直,不徇私情。他在担任万年县丞时,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受到武帝嘉奖:内史郑译经常以私事请求托付他,他都没有答应,因此招致郑洋的记恨。
C.乐运敢于犯颜直谏,获得皂帝赏识。武帝不修德政,糊涂凶暴,他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皇帝虽大怒,但终被其感动,不仅没杀他,反而称他为忠臣。
D.乐运素有大志,但仕途坎坷。乐运常常希望能做一名谏官,然而他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能被任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
(2)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所听必矣。何以知然耶?

《吕氏春秋》云:邾之故,为甲裳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以组。”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人有之者曰:“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以组也。”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邾君有所尤也。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公息忌之说也。凡听言不可不察。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文侯曰:“乐羊我故,食其子之肉。”堵师赞曰:“其子且食之,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有所亏者,所自窥之异也。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讵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是知天下是非无所定也。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是非者,孰是孰非哉?

夫忘家殉国,则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卫公子开方、吴起、乐羊三人是也。私其亲,则曰“将受命之日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穰苴杀庄贾是也。故《传》曰:“欲加之罪,能无辞乎?”审是非者,则事情得也。 

(节选自《反经·忠疑》)

【注】①邾,古国名。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则疏,誉之则亲               毁:破坏
B.多有所尤,所听必                           悖:谬误
C.人有之者曰              伤:中伤
D.不足以公息忌之说也             累:妨碍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知然耶                   谁不食
B.为甲裳帛                     乐羊我故
C.不以组                       私其亲
D.于杯亏                       将受命之日忘其家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官为甲必以组
(邾君)命有关的官吏制作甲裳一定要用丝带连缀
B.窥面于盘水则圆
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
C.所自窥之异也
自己能看出水中面影的区别罢了
D.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小题4】下列诗句阐释的哲理和作者的观点“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接近的一项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②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小题6】本文对“听言”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B.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C.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D.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后来职权逐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受诏:指奉皇帝的命令。“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C.持节:“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执此以为凭证或信物。
D.诣阙:指奔赴朝廷。“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可借指朝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
B.魏德深声名远扬,奸邪之人震恐。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待在家中不敢出门;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
C.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官员都竭心尽力,是各县中最好的。
D.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
(2)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3)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