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较易0.85 引用2 组卷179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小题2】结合诗歌内容,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包含了哪些情感?
18-19高二下·广西南宁·阶段练习
知识点:杜甫(712-770)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体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中的“万里”“百年”与颔联中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意蕴丰厚。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江萧瑟的动人图景。首联中的“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中的凄凉。
B.领联中的“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漂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上联的“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志不得伸,归结到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