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意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注重言外之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都要求虚中见实。《列子·汤问》载:韩娥鬻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那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是深得中国艺术妙趣的。古代的绘画要求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自己去想象、补充,正如包世臣《安吴论书·述书上》引邓石如的话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在戏曲舞台上,不设道具或仅设极少的一点道具,也主要是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种种生活场景,给现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不可能没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写得再长也有终结。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涵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应当是无尽的。任何一首诗都有它的主题,可是不同时代的读者,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对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中国古代的诗论特别重视诗歌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李白听蜀僧弹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了刘少府画的山水障,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抽出读者不尽的思绪和想象。

含蓄不等于隐晦,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并不是有话不说,而是引而不发。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最后的一跃已经开始,无限的风光即将展现。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最广阔的想象余地。

强调含蓄并不排斥痛快。直抒胸臆,淋漓痛快也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全看诗人的造诣如何。

【小题1】下列对文中引用的句子“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画创作要疏中有密、善于留白,才能调动欣赏者在有尽中想象无尽。
B.书画创作要虚实对比、含蓄隐晦,才能调动欣赏者在有尽中补充无穷。
C.书画创作要疏中有密、虚中见实,才能使创作者在有尽中寄托无尽。
D.书画创作要虚实相生、变化无穷,才能使创作者展开丰富无尽的想象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它们的艺术表现形态虽不同,但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追求却一致。
B.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是诗人及一切艺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C.作诗切忌太直太露,读诗避免太滞太凿,因此,要真正实现诗歌的艺术鉴赏,作者与读者必须相互激发,诗歌鉴赏才能完成。
D.李白听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画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由此可见,读诗不仅要从吟诵的诗句看到图画,还要从画在纸上的图像中听到声音。
【小题3】简要概括诗歌理论注重“言意关系”的意义。
2019·江苏泰州·一模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寻找目击证人

陈凤群

警察同志,我被打劫了!女人一进门,便抛过来一句话。

女人瑟瑟地坐到我面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盛满遭劫的惊惧。我挣脱时被剐了一刀!女人撸起衣袖,给我看她手臂的刀伤。处理好伤口后,女人断断续续讲述了遭劫的过程。

女人是附近梅园工业园区一家制衣厂工人,这晚临时加班,九点钟下班行至福惠路时被一个蒙面歹徒洗劫了。

从警校毕业来到这个警区工作三个月了,这是我接到的第一单报案,心里有些兴奋有些紧张。三个月来天天在警区猫着,都快把我憋疯了。录完口供后,我跟女人要了联系电话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急匆匆去勘察现场。

这是一个城乡接合部地段。女人上个月才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在洛城租了房子,每天往返园区和出租屋之间。福惠路没有电子监控,女人说路偏僻,晚上过了九点就很少有人走动了。园区晚上极少加班,没想这次临时加班就出事了。我来回巡视着路面,试图发现什么遗漏。几个来回后,我失望了。这条一百来米长的路在路灯下一览无遗,根本找不到女人说的挣扎中被歹徒扯断的白色珍珠项链。我很懊恼,望着一览无遗的路面,心渐渐收紧了。警区是“治安模范警区”,何况这是我接的第一个案子,得拿出成绩让大伙瞧瞧啊! 只有寻找目击证人了。女人说那晚只她一人,但园区门前驻扎着流动商贩,不少员工下班后喜欢往小摊跑,说不定就有目击者。

次日一早,我来到梅园工业园区,跟各厂区厂长沟通案情。

听了我的汇报,厂长们神色凝重,说马上召开员工大会,寻找目击证人。

很快,信息反馈回来了。整个园区两千多名员工,竟然没有一名员工注意到那晚有人打劫! 工业园区没有目击者,我把目标转向福惠路一带的住户。苍茫夜色,说不定哪扇窗有双眼睛无意间就瞥见了打劫。 四十五户走下来,已经十二点了,夜沉沉。我的心情也沉得如这黑黢黢的夜空,别提有多气馁了。女人遭劫的时间正是万家灯火时,然而这四十五户人家都说不知道,没看见。

从住宅区寻找目击证人没指望了,我唯有在这个被打劫的女人身上寻找线索了。第二天,我翻出女人的口供,反反复复地听,希望能捕捉到被我疏忽的哪个细枝末节。可是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了,也没发现蛛丝马迹。我找来女人的手机号码打过去,女人关机了。我一个电话拨到女人就职的制衣厂,被告知女人没来上班。一个问号在心里扩大,我坐不住了,决定上女人出租屋一趟。

房东听了我的来历后告诉我女人半小时前就退租了,说女人到洛城公墓去了。我来不及说声“谢谢”,骑上摩托风驰电掣般赶往公墓。

女人对我的到来很平静。燃尽最后一张冥钱后,女人开口了:里面的人是我丈夫。五年前,丈夫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一天晚上,丈夫到福惠路散步遇上了打劫,一个蒙面歹徒劫持了两名女工。丈夫和歹徒搏斗,歹徒捅了丈夫一刀。等到工友们赶来时,丈夫已经不行了。每年的清明我都要赶来给丈夫上一柱香。第一年,坟前摆了很多花。我知道是丈夫生前帮助过的工友和那两名女工来过。第二年,坟前的鲜花零零星星的。我想是那两名女工献祭的吧。第三年,坟前没有花。我想大家都很忙吧,抽不出时间。第四年,坟前没有花。第五年,坟前没有花。长眠异乡,一年到头,丈夫该多么孤单啊!我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问了许多员工,竟然没有人知道五年前发生的打劫的事,于是我导演了这场打劫,希望唤起一些人的记忆,可是情形让我失望了。女人幽幽说完,回头看了我一眼,警察同志,我报的是假案。从你站在我面前那刻,我就知道你已经破案了。好了,我可以跟你走了。

看着女人美丽的大眼睛泪光莹动,我说,你走吧,回去好好生活!搁下这句话,我大踏步走下山去。

你知道我被打劫那天是什么日子吗?是感──恩──节——

风中,传来女人的话……

【小题1】“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本文标题“寻找目击证人”的含义。
【小题4】对于女人这种唤醒他人记忆的方式,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表示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阅读下面的人物访谈,完成各题。

大侠严家炎

舒晋瑜(中华读书报记者)/严家炎(北大教授)

:您喜欢金庸是否有“同气相求”的意味?

:对。我读的武侠小说不少,都没法跟金庸比。金庸敦厚坚毅,为人正直,读他的小说不大容易放下。

:您严谨甚至严肃,很难想象您喜欢武侠?您对金庸有什么发现?

:我看重侠士见义勇为、肝胆相照的精神,金庸作品中有这种精神。

从《射雕》到《笑傲江湖》都有比较大的变化。《鹿鼎记》风格和金庸其它小说都不同,所以有人说《鹿鼎记》不像武侠小说。都写得很深刻。金庸用现代精神改造了武侠小说, 所以被称为“新武侠”。他的作品里没有旧武侠“快意恩仇”“任性杀戮”。他是小说界以平等开放态度处理中华各族关系的第一人,小说中的一号英雄乔峰是契丹人;他善于将小说场面舞台化,将电影特技用到小说中。创作方法上,金庸早期是浪漫主义,《神雕侠侣》以后,更多象征主义。 金庸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是全能冠军。

:1995年您在北大中文系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您怎么看 “金庸热”?

:金庸热,一是因为他小说自身的魅力,小说艺术的成功。他的语言清新可读,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能引人思考;二是与生活中见义勇为精神的失落有关。当时的现状与金庸小说深刻的内涵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增强了吸引力。

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不是赶时髦,是出于文学史研究者的历史责任感。80年代初我就主张现代文学史不应该排斥鸳鸯蝴蝶派小说,首次将张恨水写入文学史教材。金庸这样的杰出作家,当然也应入史进教材。

:当时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您要坚持?

:1994年10月,北大鉴于金庸法学、小说等方面的成就,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我发表了题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的贺词。不料,被一位杂文界朋友嘲讽谴责,他撰文《拒绝金庸》,说他虽然没有读过金庸,却知道武侠小说“有如鸦片,使人在兴奋中滑向孱弱”;说授予金庸名誉教授称号是“北大自贬身份而媚俗”。

五四时期北大开设元曲研究课程,就受到上海文人攻击。如今推崇陈世骧教授看来如“元剧异军突起”的金庸小说,又受到讥嘲。因此,我就不自量力,决定将金庸小说搬上讲台。

:您如何理解金庸小说的侠义精神?

:传统武侠小说弘扬侠义精神的同时,也有着嫉仇嗜杀之类的特殊印记。金庸小说对这类思想进行了变革。他的侠士排除了“威福,玉帛”那套封建价值观念,渗透着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精神。他写古代题材,却渗透着现代精神,体现了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精神。

:您如何看待对于金庸小说的争论?

:越争论,对作品认识就越全面、深入、准确,但争论应有条件,要读作品。要忠于作品。如果成见在先,然后拼命找出问题来,这态度是不对的。有学者说金庸小说充满血腥气,每部写武打的篇幅都达到90%以上,这种说法只能骗没读过原文的人。金庸很讲究艺术节奏的张弛。 写完一场金戈铁马的紧张厮杀之后,接着他常会写燕语呢喃的轻松场面。还有人说金庸小说会造成青年人拉帮结派,其实金庸小说反对拉帮结派的。这些批评都不符合作品实际。我们要讲究一点学术良心,实事求是。

:您的《现代小说流派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杰作。能谈谈吗?

:这部书写得最艰苦,写了八年。它是这个学术领域中的第一本书,没有同类史籍可参考,原创性强,必须体现作者的独特发现和识见。书中论述的流派,从命名到特征概括,都花了许多心血。新感觉派埋没几十年,我发掘出来,所以施蛰存先生说自己是出土文物。

:对鲁迅的《铸剑》, 您怎么理解?关于这篇作品,您曾和一位学者有过激烈的笔战。

:《铸剑》写黑色人与专制暴君势不两立以及行侠不图报的原侠精神。一切叙写“仗武行侠”故事的小说,都可称为武侠小说,《铸剑》当然也在其中。题材本身很难分出高低贵贱,也限制不了作品思想或艺术上的实际成就。

《水浒传》在清代已被人看做“遗武侠之模范”。我们应该放弃20世纪30年代以来把武侠小说看作“精神鸦片烟”的偏见,也不能一味抹煞正义与邪恶的界限来谴责武侠小说的“打打杀杀”。写“仗武行侠”的《铸剑》,它也有“打打杀杀”的。不杀,国王的头颅怎能掉进鼎中,宝剑又有何用?

我在《为<铸剑>一辩》中用不少材料证明,将《铸剑》视为现代武侠小说,决不会辱没鲁迅。

:与金庸小说人物对比,您觉得自己做学问的精神,和谁对得上号?

:用郭靖学武作比方是合适的。

【小题1】金庸的武侠创作渗透着“现代精神”,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特点的是
A.以平等、开放的态度来看待中华各民族的关系。
B.金庸笔下的侠士超越了争权夺利的封建价值观。
C.金庸借鉴、吸收了电影等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
D.通过仗武行侠的故事,表现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家炎认为金庸小说的魅力和生活中见义勇为精神的失落促成了当时的“金庸热”。
B.严家炎认为,很多批评者没有认真研读金庸小说,他们成见在先,违背了学术良心。
C.严家炎以鲁迅《铸剑》为例,说明打打杀杀是武侠小说的外在特点,是必不可少的。
D.严家炎认为元曲、武侠小说以及鸳鸯蝴蝶派小说都是文学史上题材创新的一股力。
【小题3】中华读书报记者称严家炎先生为“大侠”,请结合材料概括原因。
阅读文章中,完成各题。

耒歌

陈绍龙

① 一片雨烟。一片朦胧。

②耒歌响起的时候我还在梦里。耒歌,是耕田人耕田时唱的歌。秋李郢人叫它“嘞嘞”,或叫“打嘞嘞”。耕田人是报时鸟,秋李郢人说他们都是属“鸡”的,差不多鸡叫过之后他们就起身了。耒歌为秋李郢报时。

③秋李郢人听惯了耒歌。只是听耒歌要早。起先,耒歌被淹没在夜色里,一声,一声,仿佛那娇嫩的鸟喙始终还没有啄开壳儿,忽然,歌如闪电,裂帛声出,这只壳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咿呀”一声,晨,破壳而出。

④耕田要早。野地里,听到鸡鸣,耕田人也会仰着脖子“喔、喔、喔”的,学着鸡叫,玩。他们这样“喔”的时候就把耒歌停下了,鸡不叫的当儿,他们照样唱他们的耒歌。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

⑤牛听了有精神。牛不说话,只在默默地耕田,在水田里拉犁,垄笔直,夜还黑着呢,都不走字。“牯子——”,每句词前面都加“牯子”,“牯子,哥哥想你到五更哟,牯子”,好像耒歌就是唱给牛听的。牯子能听明白吗。真是。牯子是牛。

⑥天没亮的时候,耒歌唱的都是掏心掏肺的句子。秋老二还会唱《姐是一枝花》的情歌。有人听过。天亮的时候秋老二就不唱了。有人不断地怂恿,来一段嘛。来一段嘛。“谁是你姐呀?”“一枝花是谁呀。”秋老二没有接话,始终不抬头,像是做过见不得人的事似的。这会,他如见光的合欢,叶子蔫了。秋老二五十多岁了,单身。对牛谈情,耒歌真是这样的。田野原本是黑的,在梦里,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睁开惺忪的眼睛,似被耒歌唤醒。鞭催花发,押着水韵,梢头的水雾在绽放。鞭子打在歌间,歌不断;鞭子打在牛背上,牛背上不见一丝鞭痕。伸直臂膀,秋老二把鞭子抡圆,在空中画个圆圈,然后猛地一抽,像是在空中写了一个“中”字,只是那一竖特别地长,几乎近地。“叭”的一个响点,牛会猛地一触,一个机灵,向前一步。夜色顿时活泼了许多。

⑦“打伴儿”。问急了,秋老二说了实话。耒歌唱给自己听,给自己打伴儿。黑夜寂寥,唱歌,跟牛说话,跟自己说话,一个人在心里,一个人在嘴上。

⑧秋老二耕田的时候喜欢带他的黑黑。黑黑是条狗。黑黑的叫声夹杂在耒歌里。黑黑叫,隐约地,村庄也便传来狗的叫声。耒歌是秋李郢的晨曲。黑黑的叫声有点沙哑,像这支曲子里的锣,或是铙。远处的狗叫声成了低音部的和弦。

⑨黑黑一身黑,没杂毛。黑黑有劲,个大,有小半人高,也能吃。早年,粮食金贵,一条狗的饭量能顶一个人呢。好些人劝他,勒了吧,多肥。秋老二不吱声。过年的时候,又会有好些人到他家晃悠:勒了吧,喝酒。

⑩“滚!”

他们是冲着那条狗的,想吃狗肉,喝狗血汤。狗血汤没喝到,一个个却被骂得狗血淋头。

秋老二多心疼黑黑呀。没有人理解。那会秋李郢人家家都有二亩自留地。自留地得请人耕田呀。秋老二是耕田的好手,请他的人多。队里的牛,队里的犁。用犁无妨,用牛得把牛喂饱。饿牛不耕田,这是铁律。给哪家耕田了,哪家得把牛喂饱,也还要做份早茶或者晚茶给耕田人的。早茶、晚茶也是尽村民家之所有。秋李郢人不怠慢耕田人。有人发现,吃晚茶或是早茶的时候,秋老二会偷偷用手帕包一块饼或者一块鸡肉揣在怀里。动作之快,像是魔术。人们知道了,那是带给黑黑吃的。秋老二不想让人说闲话,狗哪能吃饼,吃肉?

他咋对黑黑那么好?

那天有人晚茶用酒招待他,他喝大了。他哭了。黑黑早有人觊觎,那天他的黑黑给偷了,真的叫人给勒了。地上一大撮狗毛。

“打伴儿……”

从秋老二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人们拼凑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有一天早起,天黑。毛毛雨。秋老二耕田没归。“斜风细雨不须归”,雨如风,如阳光,庄稼人都喜欢,没有归的。秋老二只顾在雨地里唱他的耒歌了。黑黑的撕咬声他没听到。天亮时他发现,黑黑嘴角流血,一只耳朵耷拉到了嘴边,血肉模糊。再一看,田头一只狼眼放绿光,另两只狼夹着尾巴跑了。“放绿光”的那只狼见状小坐之后也跑了。

黑黑救了秋老二一命。

秋李郢人说,“五狼神”,狼喜结群,五只狼就是神了,无人能敌。

原来如此。秋李郢似乎理解了这个“伴儿”更深的内容。

秋老二把那撮狗毛给埋了,边上竖了块木板。

好些年,我早上听到秋李郢上空有耒歌响的时候,都仿佛能听到里面有黑黑的叫声。仿佛看到,黑黑端坐在田头,端坐在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着田野。

田野,一抹雨烟。

(选自《散文》2016年07)

【小题1】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2】下面对⑥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谁是你姐呀?’‘一枝花是谁呀。’”在对话中表现出秋李郢人对秋老二的调侃与不屑。
B.“梢头的水雾在绽放”,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晨雾在秋老二的鞭下四下溅开的状态。
C.“在梦里,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运用短句,简洁明快,语言独具特色。
D.用“伸直”“抡圆”“猛地一抽”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秋老二是耕田好手。
【小题3】从叙述顺序的角度,说说第段的作用。
【小题4】赏析本文第段。
【小题5】请分析本文为什么以“耒歌”为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