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8 组卷73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候赢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伸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范式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B.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C.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D.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
B.烈士,古义指有志于建功立业之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C.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
D.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式信守承诺,按时拜访老友。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前往。
B.范式接受重托,不负同窗之谊。范式与陈平子虽同窗却从未见过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将身后事情托付给范式,范式将平子视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儿。
C.范式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范式将平子的灵枢护丧完成后就哭着离去,后来有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范式受到三府征召,但他都没应召。
D.范式偶遇故友,为他深感惋惜。范式与孔嵩本是好友,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孔嵩,为他的处境感到惋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式敕县代蒿,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
2019·海南海口·一模
知识点:范晔(398-445)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虽好施接宾,然门无侠客。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第宅苟完,裁蔽风雨。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永平元年明帝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节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B.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C.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D.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绶指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也借指官爵。
B.“亢龙有悔”出自《周易•乾》,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后悔。
C.羽林,汉代禁卫军,取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西汉武帝始设,称羽林骑。
D.曾、闵即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闵子骞,皆位列“孔门四圣”,有孝行,名列“二十四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兴坚守公心,荐才不因己私。阴兴和张宗、鲜于裒关系并不友好,但他了解他们的才能,依然推荐他们任官。
B.阴兴心地谦恭,屡次辞让封赏。他认为作为外戚,受到恩泽已然深厚,不愿再获封侯,光武帝对此非常赞赏。
C.阴兴贵为国戚,但是生活低调。他不贪求富贵荣华,安居于陋巷之中,住宅破败不堪,勉强遮风挡雨。
D.阴兴德行昭著,死后人深感念。明帝发诏对阴兴进行高度评价,认为阴兴有不凡军功,有谦让之德,具孝行,可惜英年早逝,让人心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
(2)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小题5】阴兴举荐人才的做法和春秋时期晋国的祁黄羊有异曲同工之处,试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