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8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监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政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益尊于齐。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谐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来/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B.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管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C.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D.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荧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孽”,即庶子,指非正妻或宗族旁支所生的孩子,封建宗法时代,”庶子比正妻所生的嫡子地位低。
B.“表”、“漏”是古代测时器具,“表”以日影方向长短测定时刻,用于白天。“漏”以水滴疆的刻度来测定时刻,用于夜晚。
C.“节”是符节,是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如《汉书·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
D.“骖”,是古代拉车的一种马的称呼。驾车时,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叫服,两旁的叫“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穰苴出身低微,却深受齐景公赏识。在齐国连遭败绩时,经晏婴推荐前去抗敌,主动请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
B.穰苴治军严厉。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闯入军中,也被处斩。
C.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弱者关怀有加,穰苴率兵抗敌,士卒都争先出战。
D.穰苴劳苦功高,但晚景不佳。战胜回国后,齐景公先是对他礼遇,但听信谗言后解除了他的官职,他最后病发而死。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2)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谐于景公。
18-19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司马迁(前145-前90)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节选自《史记·郑当时列传》)

[注] ①洗沐:指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             名:称呼……的名字
B.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          行:辈,辈分
D.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脱张羽厄,声闻梁楚之间。②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B.慕长者,如恐不见。          ②燕畏赵,势必不敢留君。
C.①请治行何也                       ②又因厚币用事臣靳尚
D.官属言,若恐伤之             赢而不助五国也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⑦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A.①③⑥
B.②④⑦
C.③⑥⑦
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而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微,却能交结天下名士。
B.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他也会向皇帝推荐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C.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流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2)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周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诏丞相陈平等举可使南越者,平言好峙陆贾,先帝时习使南越。乃召贾以为太中大夫,往使。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陆贾至南越,王甚恐,乃顿首谢,愿长为藩臣,奉贡职。于是乃下令国中曰:“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陆贾还报,孝文帝大说。建元四年卒。

(《史记·南越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B.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C.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D.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华夏族人居于黄河流域,以为居于天下之中,故称为“中国”,后指中原。
B.符,皇帝用的兵符,做成虎形,劈为两半,君臣各执一半,作为调兵遣将的信物。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可泛指官吏,这是由于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D.称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命为“制”,令为“诏”,文中指尉佗用皇帝身份发号施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佗把握良机,发展壮大自己。他得到任嚣赏识和重用,任嚣死后,他发檄文号召各地聚兵御盗,并趁机杀死秦吏,逐步发展起来。
B.赵佗接受皇恩,与汉维持和平。汉高帝十一年,朝廷派陆贾去南越正式任命赵佗为南越王,同时约定互通使者,让他协调百越,不为害边疆。
C.赵佗自称帝号,与汉相互攻伐。他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汉朝长沙等县;高后派人攻打他却无功而返;高后去世,他的势力大盛。
D.赵佗顺应大势,最终归顺汉朝。文帝为赵佗父母之墓设守邑,每年按时祭祀,赵佗被感动,认为文帝是“贤天子”,于是诚心归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2)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布为河东守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长安),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布辞之官。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释】①使酒:发酒疯②邸:客舍。③见罢:只召见但未加新的任命。④窃宠:获得恩宠;待罪:任职的意思⑤股肱郡:重要之郡。
【小题1】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B.耳C.矣D.哉
【小题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小题3】为文中划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B.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C.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D.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小题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季布因贤能而受好评,被汉文帝任为御史大夫,又因使酒难近而被罢免。
B.季布原本贤能,但进京后使酒任性,故失去了晋升为御史大夫的机会。
C.有人在文帝面前说谎话而使季布无功受宠,又有人毁谤季布使季布被贬。
D.文帝因轻信人言而欲任季布为御史大夫,又因轻信人言而打消了这一主意。
【小题5】以下对季布和汉文帝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刚直敢言,而文帝缺乏主见,且文过饰非。
B.季布褊狭任性,而文帝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C.季布刚直敢言,而文帝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D.季布褊狭任性,而文帝缺乏主见,且文过饰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