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兰亭集序》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尽管与之相随的是,《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停止过。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宋代学者,而较有说服力的是清末曾经当过慈禧太后秘书的李文田。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1965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集序〉的真伪》一文。他基本上重复了李文田的两个论点,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据此,郭沫若推断《兰亭集 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郭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提出了与郭文针锋相对的观点。该文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集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集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因此,《兰 亭集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

值得欣慰的是,“兰亭论辩”沉寂多年之后,新出土的文物为考证传世《兰亭集序》真伪提供了新线索。1998 年 6 月,在南京市东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六朝古墓葬群,其中二号墓室前部出土了两方极为珍贵的砖质墓志,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墓为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高崧卒于公元 366 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 355 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两块墓志上写有“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南京周边,还有三十块左右墓碑,东晋墓碑出土地点也不只是南京,还有丹阳、马鞍山。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从书体上来看,六朝的书体在转型之中,即由隶到楷的重要演化阶段,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这就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这些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的基本论点,也为《兰亭集 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摘选自刘孟达《〈兰亭集序〉真伪之谜》,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它不断阐释的历史。
B.郭沫若基本重复了李文田的观点,认为《兰亭集序》是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
C.南京高崧墓志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墓志上的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时期的字体,且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对研究我国书法发展史很有价值。
D.南京东晋高崧墓志等的出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提供了重要佐证,证明了郭沫若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到质疑《兰亭集序》真实性的有宋代学者和清代的李文田,既为引出郭沫若的观点作铺垫,也印证了关于《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观点。
B.为了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本文先破后立,先摆出李文田、郭沫若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从反面来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论证雄辩有力。
C.高二适的文章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的:一是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二是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是方法论的错误;三是从美学的观点分析。
D.文章最后一段以许多考古发现的文物为依据,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等人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作品的观点,论据确凿,论证充分,显得真实可信。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的李文田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并且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因此他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的说法是可信的。
B.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这些足以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手笔。
C.郭沫若认为《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的作品,如果南京高崧墓志等没有被发现,他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D.高崧墓志的发现在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它证明了六朝的书体处在转型之中,六朝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
18-19高二上·辽宁抚顺·期末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出校园后,公众大多从媒介渠道继续获取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大量的读者、听众和观众来说,这些渠道是无所不在的,特别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信息呈指数式增加。越是这样,越需要科学家积极地发声,澄清事实,破解谣言,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

可以说,科学新闻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历史和大众媒体渠道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只不过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在不同文化情境下,撰写这些科学新闻的人会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在科学建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前后,很多科学家还十分愿意同媒体进行交流,他们或接受采访,或撰写文章,并且他们欣然地利用那个时代的媒体渠道和公众分享他们开展科学探索的故事。

但是,随着科学研究发展出了自己的专业语言,人才培养机制、成果传播渠道和平台、同公众进行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科学记者逐渐成为了衔接科学家与公众的纽带,因而科学家、记者和公众也被称为科学传播的铁三角,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我们常说: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创建者。因为科学家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在其所属的领域里游刃有余,所以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他们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科学传播十分重要,但是他们与媒体交流的频率却不是很高,更不要说他们会主动联系媒体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了。那么为什么有些科学家在媒体面前会保持缄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和考察。

和其他所有的新闻内容一样,科学新闻在本质上倾向于片段性叙述。记者们更愿意就某个议题的具体事件写一些短文,而不是长篇累牍的主题式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大多数媒体生产过程的快节奏,特别是在当前媒体内容生产实时更新的情况下,新闻生产周期无法等待长达数月之久的科学过程的完成。而且科学记者也不可能全景式报道科学新闻。首先是因为没多少普通读者关注和自己无关的内容。其次还要考虑传播分层的问题,记者在写文章时已经在心里描摹了一个读者群,所以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此外,记者们往往只针对科研过程的某一个环节或片段撰写稿件,并且希望读者们能够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勾勒出全景,并对该科学研究感兴趣。这样就难免会给很多科研成果的传播带来一些片面性,也会导致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有所偏差,进而让科学家对记者产生误解。比如我们开展的一项调查就显示,一半以上的受访科学家认为媒体报道往往夸大其辞或者断章取义,许多复杂的科学研究结果被记者过度简化,使科学家不敢再发言,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专业主义缺失。

此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流量社会中,在这种情况下,“标题党”成为了获取公众关注的敲门砖,而且“标题党”这个潮流似乎愈演愈烈,似乎不“标题党”无“爆款”俨然成为了准规则。那个有关“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即便当事人对这种做法也是哭笑不得,还有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转眼就变成了《施一公: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可以说这种做法无意或有意地伤害了某些科学家,让他们对媒体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有不好的经历,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长此以往,科学或者说科普会被“玩坏了”,甚至是“搞丢魂了”,最终让公众越来越不理解科学,这无疑脱离了科普的本质和精神。

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科学家其实不太了解媒体的工作机制,这可能也是造成科学家误解媒体的一个原因,毕竟科学新闻的生产有系统性的流程,从选题、采编、成文、编辑,到最终出现在读者面前,会有很多环节,科学家不可能全部了解。与此同时,科学记者的角色从宣传者转向批评和评论者,在如何看待科学研究和科研结果方面,科学家和记者有着不同的视角和看法,因而有必要理顺科学家与媒体的关系,打通科学传播的链条。

(摘自《知识分子》2018-3-31,有删节)

【小题1】下面对“科学家与媒体”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科学家十分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他们可以通过媒体渠道和公众分享自己的科学探索故事。
B.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媒体平台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因而科学家、记者和公众形成了铁三角关系,使得科学记者逐渐成为了衔接科学家与公众的纽带。
C.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科学家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
D.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科学传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更需要他们积极地发声,澄清事实,破解谣言。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大多数媒体生产过程的快节奏,记者不能做到全景式报道,他们更愿意让科学家们就某个议题的具体事件而写一些短文。
B.记者们撰写稿件往往要考虑自己心里描摹的读者群是否对该科学研究感兴趣,难免会给很多科研成果的传播带来一些片面性。
C.“标题党”潮流似乎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获取公众关注,追求“爆款”效应的做法有意无意地伤害了某些科学家,让他们对媒体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D.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在不同文化情境下,撰写科学新闻的人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我们不能否认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
【小题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媒体自有其工作机制和系统性流程,科学新闻从选题到出版的一系列环节,科学家不可能全部都了解。
B.科学新闻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历史和大众媒体渠道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可见科学传播的链条早已打通,科学家和媒体的关系也一直是非常密切的。
C.要想获得科学家的信任,媒体记者应该不断提高科学素养,遵循专业报道规范,做好前期功课,做出高质量的科学新闻报道来。
D.科学家应该通过媒体发声,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与媒体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改善科学传播的质量和品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会造成大规模失业”,但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不是劳动的终结,而是劳动的变革,会使一些岗位消失。过去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对精通数字技术的工人的需求量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增长,如今这种势头正在加快,改变着整个劳动力市场。对社会和情感技能的需求大幅上升,比如团队合作、领导他人、谈判和心领神会的能力。这些人工智能无法进入的职业类型和岗位数量正在增加,尤其是医疗保健、教育、营销和管理领域,离不开人类的情感同化、智力水平以及手工操作。至于其他职业,人类和人工智能可能形成互补关系。如在放射科,人工智能已显示出精确诊断一些疾病的能力,成为一种出色的辅助决策工具,但医生仍是关键角色。面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我们既要引导人们选择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职业,又要加大培训。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需要不断学习获得新技术,并在工作生活中提升现有技能。全球数以亿计的工人将需要再培训机会,虽然目前这些机会还很匮乏,只有存在大量经过培训且适应能力强的劳动力。我们才能享受技术发展拉动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好处。

(摘编自《人工智能崛起:我们还没准备好》)


材料二: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引起新一轮大规模的自动化,比如无人工厂、无人车队,会淘汰一大批企业,有大量的人会失业。自动化不但不一定能改进社会福利,而且可能破坏社会福利。大量的人失业,严重的贫富不均,就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这种不平等是因为在技术发展之后,制度没有相应地跟上。政府有可能按照自身的目的,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某一面,压制其发展的另一面。政府以为这样做有好处,但从长远来看,会严重影响人工智能的均衡发展。今天中国出现的不平衡加剧,就是和政府有意支持某学科,压制其他学科直接相关的。经济学就是明证。改革开放早期,我们这一代人去美国留学时,中国实质上没有经济学这门学科。我们这一代经济学者,基本上都是工程、物理、数学背景的。过去压制社会科学的做法,使得中国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很落后。现在这些学科追上去了一些。

当人工智能普遍应用之后,全社会的生产方式会发生变化,资源配置也会发生变化,会影响全社会的效率,影响产业结构,从而影响制度。因此,任何国家,如果在人工智能方面落后,也会导致它的制度跟着更落后。

(摘编自许成钢《人工智能、工业革命与制度》)


材料三:

虽然我国在人工智能部分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重要突破,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我国目前仍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核心算法、高端芯片、软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需求三年翻8倍,从业者达190万,中国只占2%,排第7。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通常需要6到10年的培养期。因此,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短期内还很难有效填补。

人工智能的辐射领域广泛,是一门学料交叉性很强的综合领域。从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知识结构来看,仍是以理工科背景居多,主要专业有计算机、自动化等,还不能满足我国人工智能当前发展的人才需求。

人工智能可能影响就业,使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口比例下降。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会在卫星导航的协助下,自动把乘客拉到指定地点,届时我国的260万出租车司机将面临失业风险。据测算,仅在我国,人工智能将影响3000万货车从业者。失业人口如何维持生存,是人工智能带给社会治理的新挑战。

(摘编自许晔《下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世界发展的新兴驱动力》)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会造成某些人下岗,但是目前社会仍然需要精通数字技术的工人,而且需求量将不断增长,这说明人工智能需要劳动者转变技能。
B.人工智能普遍应用,会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影响社会的效率,产业结构,从而影响制度,所以,只要人工智能发达,社会制度就会先进。
C.人工智能部分领域,我国已经掌握了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但对于某些高端技术,还缺少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D.人工智能的辐射领域广泛,已超出计算机学的范畴,所以,要优化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知识结构,来满足我国人工智能当前发展的人才需求。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会带来劳动的变革,机器取代了人,致使手工操作岗位的消失,但对于一些社会上的情感技能岗,人工智能是无法替代的。
B.政府行为可以影响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如果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某一面.压制其发展的另一面也会影响人工智能的均衡发展。
C.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消灭相关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的兴起,将使我国的汽车司机面临失业风险。
D.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引起大规模的自动化,导致人们大量失业,甚至造成社会贫富悬殊,激化社会矛盾,但我们不会放弃人工智能的探索与研究。
【小题3】怎样才能解决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我们这个时代,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一次巨大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从“考试式学习”向“破案式学习”的过渡。

此话怎讲?

过去的学习,知识的门类是固定的,问题也是清晰的。而且这些知识都已经被体系化,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里,你只要去学就可以了。

所以,你的求知方式应该是勤奋、专精、系统化地学习,而学习效果由各种各样的考试来衡量。这种学习模式被称为“考试式学习”。

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有过著名的“刺猬与狐狸论”:刺猬之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传统社会显然更需要刺猬式的专家,但是今天,“考试式学习”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原因很简单:第一,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太大了,大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消化。第二,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知识本身在频繁更新,今天还是共识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不对了。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确切的答案越来越少。     

那怎么办?美国顶级畅销书作家庞德斯通在《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开脑洞的办法:除了专长之外,你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不用系统,不用深入。

过去的知识是固化的,学习者跟它的关系,有点像人和财富,是占有关系,占有得越多越富有。但是现在不行了,知识多到你根本就占有不过来。

打个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容器很大,往自己这个空桶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而现在,水已经多得像大海,你就别想往身体里装了,学会在水里面游泳就好。

不管什么知识,都成了你踏入未知世界的踏板。一个片段的知识,会成为你求知路上的援兵,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起作用的接应。它不是答案,但它是通向答案的钥匙。

还记得那个爱下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吗?过去,围棋只是业余爱好,但是现在,正因为他对两边都懂一点,所以,击败人类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才可能是他开发的啊。

那些一鳞半爪的知识,孤立地看可能没有用。但它极有可能在机缘凑巧时,填补一个你认知世界的空白维度,那它就是价值连城的。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的时候。他马上判断出他是一个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为什么呢?因为华生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同时还有军人气概,那他肯定是个军医。左臂动作僵硬,说明刚刚受过伤。那当时什么地方刚刚打完仗,有可能让一个军医受伤呢?阿富汗。所以,结论就出来了。

你看,福尔摩斯只需要一个片段的知识——阿富汗刚打完仗,就足以让他完成一整套推理。他并不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这场战争。

这就是“破案式学习”。过去的学习,是面对已知的学习。现在的学习,是面对未知的学习。人人都是福尔摩斯。

(选自《青年博览》2019年第7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破案式学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破案式学习”通过体系化的学习,来掌握不同门类的知识。
B.“破案式学习”的求知方式更加强调勤奋、专精和一以贯之。
C.“破案式学习”虽然提倡多元主义,但深入的学习还是基础。
D.“破案式学习”在寻求通向答案的钥匙,是面对未知的学习。
【小题2】下列对学习模式转变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社会中“刺猬式”的专家会受到推崇。
B.人类知识总量剧增,不可能有人完全消化。
C.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共识不一定正确。
D.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确切的答案越来越少。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考试式学习的知识是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里的,所以在考量时更具有公平性。
B.如今知识总量大得让你根本不可能去完全占有,有一己之长的专业人才已不可能出现。
C.爱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开发了击败人类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引起了学围棋的热潮。
D.福尔摩斯初见华生就判断他是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体现了“片段的知识”的接应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