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小学生“是否在培训班学习过”调查情况

不在也不准备去课外培训机构学习

9.2%

计划去课外培训机构学习

6.6%

曾经在课外培训机构学习但目前不在

11.6%

现在正在课外培训机构学习

72.6%

家长对孩子参加课外辅导支出意愿

能不花就不花

0.6%

控制在很少的范围内

5.7%

支出上线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0%

34.5%

愿意拿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0%

26.6%

花多少都愿意

31.6%

以上全部符合

1.0%

材料二:

今年“两会”,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成为一个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显示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据3月10日《吉林日报》报道,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应该发挥补充学校教育、丰富教育类型、促进个性成长的功能,成为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笔,以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充分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监督”。

日前,某机构负责人称,要将内容研发作为重中之重,以“能力”“素养”为目标,坚决避免超纲和超前,并表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精准辅导,通过科技和互联网降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本,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减少家长的经济负担。“科技减负”的愿景虽然很动听,但是,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也需要继续观察。

(摘自2018年3月10日《新京报》)

材料三:

学生减负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成为一个热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负担’。”陈宝生说,为学生“减负”要从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考试评价方式、老师教学、家长和社会多方面进行。

他指出,要加强学校科学管理,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改变、完善考试评价方式和学业考试办法,不以分数高低对学生排名,不炒作高考状元;老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引导学生参加培训班;整个社会都要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这些年各种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满天飞,带来的结果就是家长的口袋空了,学生的负担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乱了。”陈宝生说,“有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不符合孩子健康成长需求的理念到处流传,给家长制造焦虑,给孩子制造负担,这种现象绝不允许”。

(摘自2018年3月17日《新京报》)

材料四:

在“校内减负”初见成效的当下,校外培训机构却裹挟家长和孩子一路狂奔,成了“校外增负”的主力军。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此进行专项治理,本次专项治理行动是全面治理的开端,下一步将进一步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联系,研究制订促进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的意见,缓解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摘自2018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外培训机构→补充学校教育等功能→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解决教育发展不充分问题
B.科技减负→内容研发、精准辅导→提高效率、减轻负担→大力发展
C.学生减负→各方关注→两会热词→从学校等多方面进行
D.校外培训→专项治理→斩断联系→研究制定发展意见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有过在课外培训机构学习的经历,可见课外培训机构已经成为增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源头。
B.从材料一看有绝大部分家长对课外培训机构还是认可的,愿意为孩子掏钱,这也成为近几年课外培训机构迅猛发展的一个原因。
C.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D.课外培训机构开设的某些课程,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违背了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成为学生负担,这些内容必须减掉。
【小题3】校外培训机构成为众矢之的,如何才能让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17-18高二下·辽宁营口·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新闻、通讯、访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需要秋天的人

尹向东

长命的家门前有棵苹果树,结的苹果味道酸,没人喜欢吃,没人采摘。长命抬起头来,看树上又结出不少苹果,这些被人遗忘的苹果半青半红地坠在枝上,被虫叮,被鸟啄,似长了雀斑一样布满斑点,要多丑有多丑。它们的模样和此刻的长命很像,想到这个,长命的心就灰暗了。

长命的家在农村。他把自己这样的人叫城市的农民。这些年,他们都去城里打工。收入与在城里工作的亲戚相比高出不少,也比单位里的人更自由。不过长命仍然不喜欢农村人的身份,像这名字,村里边许多人叫得富、来富、富贵。

这些奇怪的想法是长命在工地上闪了腰后才出现的,腰给伤了,长命只能在家干些轻松的事。而养猪种菜却不为支撑家里的生活,干这些杂事儿,只为家人吃上安全食物,但长命总觉得自己没被派上用场,像城市的农民这个群体,生存和土地失去关系,丢掉主业后与千百年来农民的定义相隔甚远。但城里人不管这些,一样坚定地认为他们就是农民,长命常常为此觉得尴尬,虽然生活好了起来,他们却被城市和土地同时忽视。

养了猪,每日里就得去城里大小餐馆收泔水,这是长命最讨厌的活,得穿上油腻肮脏的衣服,骑上三轮摩托,拖两只大油桶改装的泔水桶穿越城市,这形象活脱就是在头顶项上“我是农民”四个大字,让他特别难受。

正值放学的时候,孩子们自校门蜂拥而出,散到街上,散到陡峭的坡边。长命的儿子也在这所小学读书。这时候有可能会碰上儿子,这不是好事,十二岁的儿子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中碰见拉泔水的他。他将头低下来,只看前面的路,快到街口,听见儿子叫他的声音,他有点惊喜,忙刹住车,看见儿子跑上前来,儿子不看他,也不看油腻的摩托车,只望着身边的人流,细声细气地说:“老师让买升学考试的模拟试题,记住了,数学和语文都要,就在新华书店里。”

长命把三轮摩托车停在一家面馆外。面馆里已经有两三桌客人,长命进面馆的时候他们都回过头来看他。长命熟悉他们的眼神,也就是嫌弃而已,没啥大不了。他直接去了厨房,长命提着桶出来,他看见临门的一个女人独坐一张桌,他走过时女人尽力挤向墙边,女人的眼神中不仅仅是嫌恶,明明白白地表达着讨厌。

长命骑着摩托车离开时心情槽透了,他不想再去拉泔水,长命忘不了女人隔着玻璃窗瞪他的那一眼,岂止是一个恶毒所能囊括的。

长命后来把车停好,准备给儿子买模拟题。他看见一个微胖的女人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女人蹲在书架边,翻着一本画册给小女孩讲,她的神态安详而恬静。长命觉得她全身都散发着一种气息,一种让人温暖的气息。长命有了一种强烈的渴望,他想听听女人在给孩子讲些什么,他把车推到边上,进了书店。

长命踱到儿童书柜的另一侧,他听见小女孩指着画册问:“这是秋天?”

她母亲说:“是啊,秋天,多漂亮的秋天。”

小女孩说;“秋天有什么用,秋天一来,气候就一天天冷,我们不需要秋天。”

她母亲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小声说:“不是这样的,我们不需要秋天,别人还需要。”

小女孩说:“谁会需要秋天?”

她母亲说:“你看,你对面的人,他就需要秋天。”

他看出小女孩的微笑中包含着对一个需要秋天的人的崇敬。他的心莫名地跳动起来,鼻子深处微微发酸、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买了模拟题,跨出书店时,严谨而和蔼地对那对母女笑了笑。他跨上摩托车,像背负一道使命,向远处驰去。一路上他想他是需要秋天的人,全世界的人都不需要秋天了,而他们需要。这是个沉甸甸的嘱托,这样的使命让他全身都暖洋洋的。他努力在脑子里搜索,要干点秋天的事,收获点什么东西,几亩地支撑不了他这个愿望,他继续想,总算从记忆的角落里将门前那棵被遗忘的苹果树想起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长命认为“村里边许多人叫得富、来富、富贵”,包括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太俗了,这是被城里人瞧不起的原因。
B.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如长命路遇儿子,但儿子是势利眼,怕有个不体面的父亲而被人瞧不起,不看父亲,只细声细气交代父亲记着买试题。
C.小说将面馆里那两三桌客人的眼神与那个独坐一张桌的女人的眼神进行对比描写,突出了那女人眼神对长命的沉重打击。
D.小说中的那个徽胖的女人有一定的修养,她的神态感染了长命;她与女儿的对话,不仅教育 了自己的女儿,也给长命以启发与激励。
【小题2】小说在刻画长命这个人物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文本,谈谈小说以“需要秋天的人”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中,“器”字总共出现了六次,字数占比连万分之五都不到,并且仅有五次具有实质意义。然而,这几处“器”字的不同内涵,却彰显出孔子所倡导的君子标准。

“君子不器”,道出了孔子对君子的才具要求,君子应该博学多能,不要局限于一艺一能。为此,孔子在《雍也篇·第六》中对弟子子夏提出:“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在孔子之前,“儒”在社会上作为一种行业,成分非常复杂,但总体来看,都是以一技之长谋求个人生计,这与孔子心中的道义担当、仁者精神相去甚远。在孔子心中,理想的君子应是有德兼有位者,应有超越个人生计的高远追求,以博学多能弘道济世。

“管仲器小”,“子贡是国之重器”,体现的是孔子对君子的德性要求,在《宪问篇·第十四》中,孔子对管仲的事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如果没有管仲的话,可能华夏之地就要改行夷狄之俗,也就是“被发左衽”了。孔子虽然肯定了管仲的相齐之功,并且也没有苛责管仲忘主事仇,但他仍然觉得管仲在器识德行上有所欠缺,识见并非宏大,心中骄傲自满,行为有违礼法,在德性上称不上“克己复礼”的彬彬君子。

在孔子看来,事功固然重要,然而如果内心长时间做到“不违仁”、能够安贫乐道,那才是更高的人生境界。因此,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高于众弟子。与之相比,子贡虽然精于辞令、善于经商,并且曾游说四国,使鲁国转危为安,在当时世俗眼中取得了比孔子更大的成功,然而正是由于他对外物有所执,对内心的省察砥砺不够,所以孔子给予子贡的评价为瑚琏,合乎“礼”却限于“器”,并未完全达到孔子理想中的君子境界。

“君子使人必器之”,强调的是孔子心中的合作共事之道。君子与人为善,合作意识强,然而心中有“道”,所思所行必以之为遂循。与小人不同,君子对人不求全责备、注重量才而用,让个体的才具器识在合适的地方发挥作用,从“及其使人也,器之”的上下文看,也可看出君子的正道直行,对于“说之不以道”的人,君子一视同仁,能够宽宥对方以往的过失,不钻道德的牛角尖,注意发挥个体所长,一起把事情做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孔子以工匠做事必先磨砺器具为例,认为为仁必须先到贤能之人中接受熏陶,仍然是谈君子的相处之道,君子应多与贤能之士交往,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从这些日常接触中砥砺德行、增长才干,通过日积月累的熏陶涵养,才能慢慢达到“仁”的境界。

(节选自《儒家思想解读:“器”与君子修养》)

【小题1】下列有关“器与君子修养”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器”道出了孔子心中理想的君子,这样的君子应是有德兼有位者,孔子认为在他之前的儒都是小人儒。
B.“国之重器”的子贡不能安贫乐道、内心做不到“不违仁”,这不是儒家认为的最高人生境界,因此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并不是最高的。
C.君子正道直行,不钻道德的牛角尖,不求全责备,能够在使用人的时候做到“器之”。
D.君子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犹如工匠“先利其器”,只要做到了这一步,就一定能够达到“仁”的境界。
【小题2】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孔子之前的儒与他心中的仁者精神相去甚远,是因为他们用一技之长谋求个人生计。
B.管仲与子贡都有事功,甚至为了事功,与他人竞争,忽略了对内心的省察砥砺。
C.“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别在于是否博学多能,子贡精于辞令、善于经商,又游说诸侯,使鲁国转危为安,是“君子儒”的典型代表。
D.颜回虽不经事功,但安贫乐道,他才是达到了孔子理想中的“合乎礼”且不限于“器”的君子的标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面小题。

     

严 阵

自从北京下过第一场雪,我就一直思念着日坛公园那一池清荷。

记得,夏天那时候,它给我的是一个梦,一个粉色、绿色和淡淡的青色濡染于一体的梦。没有风的时候,无数的粉色和无数的绿色,在水下阳光的间隙,形成了一点又一点一片又一片晶莹的多层次的令人无法言喻的静美;而当清风吹过或骤雨来临之际,它又会在坚挺而又柔韧的舞动中,将无数变幻莫测的缤纷色彩洒满池塘。每当这种时候,我便会感觉到:我面前的荷塘,不仅仅是一个荷塘。我面前荷塘里的荷花不仅仅是一池荷花,而是透过荷塘透过荷花,等待人们去发现去领悟的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东西。

因此,我每去一次荷塘,便陷入一片沉思中。

我越来越感觉到:荷塘中的每一株清荷,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个含苞待放的蓓蕾,都有着一个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有自己的日日夜夜,都有自己的朝朝暮暮,都有自己的霜痕和雨迹,都有自己的风节和情愫。

我越来越感觉到:虽然经历了阳光,深得阳光之明媚,但它并不张扬,并不招摇。虽然经历风雨,深知风雨之深浅,但它却从不陈述,从不倾诉。面对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世界,它选择的仅仅是一种淡出的沉默之美。

有谁能真正懂得荷在沉默中给世人带来的这种犹知未知的意念呢?在它香艳满塘时,人们便争相跻身于它的花间,掠它之红,以红本身;人们便争相探身于它的叶下,借它之绿,以绿自己。也许正因为如此,几场秋风秋雨过后,昔日的荷塘边,便再也不见借助荷花之美去美化自己的那些过客了。

也许正因为游人的疏离,所以,每一年雪后,我总会想着日坛公园的那个荷塘,我想亲眼去看看它繁华凋尽之后的那种美,我想看看它金色的荷茎上依然高高擎着的那些莲蓬,看看它在雪中构建出的那些孤高的姿影,看看虽然碧绿落去但却依旧恋着它的那一池清水,看看那些继远去的游人悄然而至的似乎正痛惜地护着它的那些温柔的微笑的残雪。我想,在这种时候,它一定会给我带来另一个梦,一个在世事沧桑中用强劲不屈的笔触书写着自我的梦;一个虽然萧疏于雪霜之下却照样保持着灵魂的梦;一个坚信在未来的某些日子里,能够不负一池清水,重新以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使人重又耳目一新的梦。

几年过去了,重又秋风,重又雪后,我一直没有机会再到日坛公园。也曾匆匆通过车窗,从公园门口向里张望,但却一次也没有见过荷塘的影子。

又是一年,初雪过后,恰逢天晴日明,我忽然想起我该到日坛公园去看看曾经把毕生芳华默默地倾注于早已将它忘却的忙忙碌碌的人世的那一池荷花了。可是当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那个荷塘边上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的一切却使我失望了。这个旧时的荷塘里,除了一池清水和几点残雪之外,已经没有荷花的踪影了。

诚然,我选择这个时候来,并非是为了看荷的绿叶和红花,而是为了看看荷在雪中的景象。我想寻求美在被众人忘却之后却依然存在的那种美,那种常常容易被别人忽视但却在灵魂中依然坚守的那种超俗之美。但令我失望的是,我没有在日坛公园的荷塘里看到荷花的美,我看到的仅仅是雪后荷塘里显得一片疏寂的水面上几片飘落的柳叶。原来,为了保持公园的整洁,入冬以来,工作人员已经把所有的残荷都清除了。

此时此刻,我站在空空的荷塘边,静静地望着那一池清水,不由想到人生,想到世事,想到很多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想到眼前的人、眼前的事。为什么我们还停留在只承认红花之美和绿叶之美的那个审美层次上呢?为什么我们还不知道那些历经风霜渐渐老去但却依然存在的残荷,那些依然伫立于风前,昂首于雪中,匍匐于冰下的残荷,也是一种美呢?

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万籁俱寂中,这不也是一首诗吗?

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黑白辉映下,这不也是一幅画吗?

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不移不避,不离不弃,这不也是世上能够发人深思的一景吗?

我们应该知道:从盛开到凋零,荷在向世人展示着从外形之美升华到精神之美的整个过程。

我们应该知道: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丽是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衰老的。

因此,我希望:当明年雪后,再来日坛公园的时候,我不但能看到雪,还能看到雪下荷塘独有的那种发人深思的美景。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3月2日,有改动

【小题1】通观全文,简要概括本文主旨。
【小题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意蕴。
【小题3】请指出作者在文中批评的两种现象,并结合作者的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小题4】文章以“清荷”为题,但写“夏日清荷”的文字很少。写残荷却多。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