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4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B.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缺乏的东西
D.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小题2】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晋函陵
A.郑而有益于君B.秦伯说,与郑人
C.越国以鄙D.且君尝为晋君
【小题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请客的主人           行装B.招待过客的主人         使者
C.请客的主人           使者D.招待过客的主人         行装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晋国把城池划过去给秦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8-19高一上·贵州贵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左丘明(前556-前451)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壬戌之秋,七月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邻?       陪:陪衬B.且君尝为晋君矣。       赐:恩惠
C.朝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D.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小题2】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缒而出。       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B.若郑而有益于君。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C.越国以远。       鄙: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边邑
D.邻之,君之薄也。       厚: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得雄厚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壬戌       盘庚
B.徘徊斗牛之间       因击沛公
C.而不知所止       还也
D.扣舷歌之       赂秦力亏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属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共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
B.“望”一般指农历每月的十五,除此之外,还有“朔”“晦”,分别指每月的末日和初日。
C.我国古代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作宿。文中“斗牛”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D.古籍中的“河”一般指黄河,“江”一般指长江。文中“白露横江”的“江”就指长江。
【小题5】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选项中,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越国鄙远     ②敢烦执事               ③既东        ④又欲肆其西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5分)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公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伐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

庄公②以问施伯③,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节选自《国语·齐桓公求管仲》)

[注]①桓公:即齐桓公,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②庄公:春秋时鲁国国君。③施伯:鲁国大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终善          遇:遇见
B.尝与鲍叔             贾:经商
C.管仲因而          信:使……建立信义
D.请                    生:让……活着
【小题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B.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C.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D.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命运坎坷。他在发迹之前生活贫苦;多次战败逃跑;辅佐齐公子纠事败而被囚禁。
B.管仲足智多谋。他被任用后,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统一天下,成就霸业,都根据他的计谋。
C.管仲为政有方。他善于抓经济,富国强兵;擅长转祸为福,变失败为成功。
D.管仲遭人嫉恨。他在鲁国时,曾遭施伯嫉妒而险被杀害:在齐国为相期间又惨遭少姬嫉恨。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