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4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

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 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 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匹。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

其贫无礼娉,令长吏以下各省奉禄以赈助之。是岁风雨顺节,谷稼丰衍。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咸曰:“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多名子为“任”。于是徼外蛮夷夜郎等慕义保塞,延遂止罢侦候戍卒。

延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胡骑休屠黄石屯据要害,其有警急,逆击追讨。虏恒多残伤,遂绝不敢出。后坐擅诛羌,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B.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 岁开广/百姓充给
C.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 岁开广/百姓充给
D.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 开广/百姓充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易》《春秋》是六种经书之一,和另三种经书《书》《乐》《礼》合称“六艺”。六艺也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B.中土,古指中原地区,又称中州,是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 意为国之中、天地之中。
C.征辟,是汉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地方官推荐两种方式。如《张衡传》 : “连辟官府,不就。”
D.“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官职的合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官职不随朝代 的不同而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延自幼聪慧,年轻有为。他十二岁时就成了太学的学生,扬名太学;十九岁时被任命为会稽都尉,以致来迎接他的官员见他如此年轻感到很吃惊。
B.任延礼待贤才,重视孝道。担任会稽都尉时,他聘请品行高洁之士,礼待不愿出仕的龙丘苌; 巡视属县时,派人慰问孝顺的人,并招待他们吃饭。
C.任延关注民生,体恤民情。他指导九真之民射猎农耕,开垦荒地,由贫穷变为富足;他帮助 少数民族百姓适龄匹配,婚嫁聘娶,深得他们信任感激。
D.任延有勇有谋,除暴安民。在武威任职,镇压凶暴为害的田绀父子,面对危害百姓的少数民族,他严厉治军、占据要隘,大败贼寇,使之不敢来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
(2)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
19-20高三上·江西宜春·期中
知识点:范晔(398-445)《后汉书》编撰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年,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他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后汉书•刘宠传》)
注: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轻服归遁:悄悄地走
B.而准约素省:检查
C.以明经举孝廉,东平陵令除:授予官职
D.年老遭圣明值:遇到
【小题2】【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宠受民拥戴、严于自律的一组是(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③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④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 ⑤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 ⑥而准约省素,家无货积
A.①④⑥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②⑤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宠是齐悼惠王的后代,父亲刘丕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刘宠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后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受吏民爱戴。
B.刘宠任会稽太守时,去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官扰民,郡中秩序井然,深受老百姓欢迎爱戴。为表达感激之情,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翁送钱给他,盛情难却,刘宠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C.刘宠前后连任二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他曾经从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不认识他而把他拒之门外,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时人称他为长者。
D.刘宠治吏有道,爱民有方,政绩突出,百姓拥护。却因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和测算 日食有误先后两次被免官,回到家乡后,因郁郁不得志而病逝家中。
【小题4】【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2)他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桥玄字公祖,汉末梁国睢阳人也。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征,玄由是著名。

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邽令皇甫桢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上邽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竟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

桓帝末,鲜卑、南匈奴及高句骊嗣子伯固并畔,为寇抄,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玄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伯固等,皆破散退走。在职三年,边境安静。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弛,京师劫质,自是遂绝。

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初,曹操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后经过玄墓,辄凄怆致祭。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一》)


【注】①寇抄:亦作“寇钞”,指“劫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B.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C.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D.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与“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两句中的“厚”字含义相同。
B.嗣子,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旧指称嫡长子;亦指称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
C.诣阙,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借指朝廷;“诣阙”可指赴朝廷,也可指赴京城。
D.“曹操微时”的“微”与“动刀甚微”(《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微”字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桥玄做县功曹时,曾请求豫州刺史周景让自己以部陈从事的身份,彻查羊昌的罪行。虽然梁冀试图救下羊昌,但羊昌最后还是被囚车押解进京
B.桥玄想让隐居不仕的姜岐出来做官,姜岐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威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督邮尹益据理力争,桥玄才停止做这件事。
C.桥玄为度辽将军,到任后休养兵士,然后监督各将领讨伐胡虏及伯固等,打退敌人,确保任期内边境安定无事,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
D.桥玄幼子被人劫持,官兵攻击劫罪的同时其幼子也死了。桥玄借此请求皇上发布命令,凡劫持人质的,一律格杀。京城劫质从此禁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2)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父彪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一,论曰固文赡而事详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士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论曰/固文赡而事详/固伤迁辅物洽间/不能以智免/极刑外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
B.论曰/固文赡而事详/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
C.论曰/固文赡而事详/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
D.论曰/固文赡而事详/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乡里”与“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B.“除兰台令史”与“除臣洗马”(《陈情表》)两句中的“除”字含义相同。
C.“或卑下以就之”与“三径就荒”(《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
D.“通之不闻其害”与“臣具以表闻”(《陈情表》)两句中的“闻”字含义和用法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才华出众,为人低调。他九岁能著文诵诗,长大后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刨根究底的;他从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自觉高人一等。
B.班固继承父业,被告下狱。他潜心精思,研究史料,想成就父亲的事业,不久就有人上告他私自修改、撰写历史,他被搜捕收押在京兆狱中。
C.班固出征匈奴,因坐免官。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受命率领数百骑兵出居延塞迎接北单于;窦宪战败时,他首先受到牵连并被免官。
D.班固得罪他人,含冤被害。班固的孩子大多不遵守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兢;等到窦氏落难时,种兢逮捕了班固,致使班固死在狱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
(2)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小题5】班固赞同和北单于和亲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