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0 组卷1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江晚泊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夔州途中。②轲峨:孤高状。③艑:船。
(1)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
(2)分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加以概括。
16-17高三上·江苏徐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刘禹锡(772-842)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荆州道怀古

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泽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①这首诗作于中唐诗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赴连州(今属广州)刺史之任时。②庾开府:即庾信,一开始在梁朝为官,后奉命出使西魏,被强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二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庾开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首联粗粗两笔就将江山易主,古都破败的景象勾勒了出来。南国的山川向来是以秀丽著称的,但诗人笔下而是“宋台梁馆”的遗迹尚依稀可辨,这不是秀丽而是萧条。
B.颔联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昔日的繁华京都、京畿,而今是如何荒凉,如何冷落。“空城”“宫井”“荒陵”等都是静物,但作者却在静物之中巧妙的安排了寒风摇动的古树,嘶鸣不已的烈马使得景物动静协调,相得益彰。
C.尾联明白地说庾信枉费了思归之心。“旧帝畿”已经破败不堪,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这两句明写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诗人牵挂长安,可以说意味无穷。
D.这是一首怀古诗,语言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诗中通过借景抒情、今昔对比、化用典故等多种艺术手法寄寓着作者对唐王朝的美好祝愿。
【小题2】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释:①先主庙在夔州(今四川奉节),此诗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②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光武帝时又恢复五铢钱。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是凭吊古迹的咏史诗,主要目的在于讥贬刘禅。诗的首联写刘备在世时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有力地衬托了后文刘禅的昏庸不才。
B.首联高唱入云,突兀挺拔。“天下” 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
C.颔联咏功业,对仗难度大,却自成巧思。上句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表现刘备的英雄气概:下句化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铁当复’”表现刘备的雄心壮志。
D.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 这联嘲讽刘备长于择相,短于教子,从而导致嗣子不肖,后业不继。两句词意互相抗衡、声情顿挫美妙。
E.全诗前一半写盛德,后半写业衰, 在盛衰对比中,道出一个古今兴亡的教训。“天下”“千秋”等字眼写出了“英雄气”至无垠,万古长存。这样遭词用语显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的胸臆。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