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殷侑,陈郡人。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及长,通经。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

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

迁侑谏议大夫。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入为卫尉卿。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

大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时大兵之后,遗骸蔽野,寂无人烟。始至,空城而已。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周岁之后,流民襁负而归。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数年之后,户口滋饶,仓廪盈积,人皆忘亡。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

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大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注】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B.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C.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D.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文中的贞元、元和、大和、开成都是皇帝年号。
B.河朔的“朔”与朔漠、朔风中的“朔”都是指北方,另外,“朔”还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加是加封的意思,即在官员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誉称号,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D.榷的意思是专营、专卖,榷酒是我国封建政权实行的酒类专卖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侑少年立志,学有所成。他儿时即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以后通晓经学,精通历代礼制沿革,贞元末年科举登第,后多次升职,任太常博士。
B.殷侑坚守气节,不惧威吓。在奉命出使回纥时,面对回纥可汗的盛兵以待和无理要求,他毫不畏惧,直言可汗的失礼之处,最终使可汗不敢威胁。
C.殷侑性格耿直,敢于进谏。文宗即位不久就有地方反叛,当时皇上一心想打败叛贼,丞相也不敢有异议,唯独殷侑直言进谏,认为应对叛贼宽大为怀。
D.殷侑体恤民情,颇有政声。在任沧齐德观察使时,面对当地民生凋敝的情形,他和士卒同甘共苦,竭力恢复民生,数年之后,粮丰仓实,百姓安居乐业。
【小题4】翻译句子
(1)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2)数年之后,户口滋饶,仓廪盈积,人皆忘亡。
18-19高一上·安徽滁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宋祁(998-1061)欧阳修(1007-1072)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忠嗣初名训,以父死王事,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憾焉,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军罢纳遣失即验其名罪之帮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初,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凡陷极刑。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年四十五。其后哥舒翰大举兵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如忠嗣之言,当代称为名将。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故蕃马盖少,而汉军益壮。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土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B.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C.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D.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养于禁中累年 禁中: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B.颇不其物情 习:通晓,熟悉
C.观而取之 衅:破绽,机会
D.明年,暴卒:士死日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忠酮深受皇恩。因父亲对朝廷有功,他小时候被皇上赐名并养于禁中;长大后,皇上和他谈论兵法,认为他会成为将才。
B.王忠嗣治边有方。他成为边将后,一心维护边境稳定,不愿意让兵力疲惫来求取名声,想方设法使将士兵器、马匹充。
C.王忠嗣很有远见。他认为石堡城地势险要、城墙坚固、防守严密,攻打它不是一个好主意;之后,哥舒翰率兵攻打,果然战败
D.王忠铜获罪被贬。他的进言不合皇上的心意,李林甫又忌恨他,总是挑他的过错,并让人诬告他,他被审讯,后被贬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憾焉,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
(2)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竟来求市,来辄买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第进士,补白水尉。累迁监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

张易之诛,议穷治党与。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务归人心,则以刑胜治。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货。”中宗纳之。

神龙初,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方奉诏抵河北,道出其所,见营筑劳亟,怀不能已,上书切争,且言:“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帝不省。寻为中书舍人。再迁礼部侍郎。

玄宗开元初,大旱,关中饥,诏求直言。廷珪上疏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再迁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坐法,诏决杖朝堂,廷珪执奏:“御史有谴,当杀杀之,不可辱也。”士大夫服其知体。王琚持节巡天兵诸军,方还,复诏行塞下,议者皆谓将袭回纥,廷珪陈五不可。又请复十按察使,巡视州县,帝然纳之。坐漏禁内语,出为沔州刺史。频徙苏、宋、魏三州。初,景龙中,宗楚客、纪处讷等封户多在河南、河北,讽朝廷诏两道蚕产所宜,虽水旱得以蚕折租。廷珪谓:“两道倚大河,地雄奥,股肱走集,宜得其欢心,安可不恤其患而殚其力?愿依贞观、永徽故事,准令折免。”诏可。在官有威化。入为少府监,封范阳县男。以太子詹事致仕。卒赠工部尚书,谥贞穆。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B.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C.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D.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诏”,先秦时期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为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其形式有即位诏、遗诏、口诏等。
B.“受命”,文中指受天之命。古代帝王假托神权自称受命于天,借以巩固其统治。
C.“道”,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郡下设道,唐代曾分全国为十五道,清代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
D.“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户籍财经等事项的机关,其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廷珪恳切谏言。开元初年,天下大旱,关中地区发生饥荒,张廷珪趁玄宗问政之机,向皇帝进谏为君治国之道。
B.张廷珪知礼识体。在黄门侍郎任上,监察御史蒋挺触犯法律,(皇帝)下诏在朝堂上施行杖刑,他上奏认为处罚方式不妥,受到士大夫敬佩。
C.张廷珪体恤百姓。景龙年间,宗楚客等人的封地住户多在黄河以南、黄河以北地区,张廷珪认为应当让当地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好意,因此请求按照贞观、永辉时的旧例,准照法令折免。
D.张廷珪仕宦多朝。他在武则天、中宗、玄宗时期都担任过官职,仕途顺利;先后任过白水尉、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詹事等职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
(2)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辅公祏,齐州临济人。隋末,从杜伏威为群盗。初,伏威自称总管,以公为长史。李子通之败沈法兴也,伏威使公以精卒数千渡江讨之。子通率众数万以拒公祏,兵锋甚锐。公祏简甲士千人,皆使执长刀,仍令千余人随后,令之曰:“有却者斩。”公祏自领余众,复居其后。俄而子通方阵而前,公祏所遣千人皆殊死决战,公祏乃纵左右翼攻之,子通大溃,降其众数千人。公祏寻与伏威遣使归国,拜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初,伏威与公祏少相爱狎,公祏年长,伏威每兄事之,军中咸呼为伯,畏敬与伏威等。伏威潜忌之,为署其养子阚棱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推公祏为仆射,外示尊崇,而阴夺其兵权。公祏知其意,怏怏不平,乃与故人左游仙伪学道辟谷以远其事。武德五年,伏威将入朝,留公祏居守,复令雄诞典兵以副公祏,阴谓曰:“吾入京,若不失职,无令公祏为变。”其后左游仙乃说公祏令反。会雄诞属疾于家,公祏夺其兵,诈言伏威不得还江南,贻书令其起兵。因僭即伪住,自称宋国,于故都筑宫以居焉。署置百官,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大修兵甲,转漕粮馈。时吴兴贼帅沈法兴据毗陵,公祏击破之。又遣其将冯惠亮屯于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屯于青林山以拒官军。高祖命赵郡王孝恭率诸将奋击,大破之。绍宗、正通以五骑奔于丹阳。公祏惧而走,欲就左游仙于会稽至武康为野人所执送于丹阳孝恭斩之传首京师公祏与伏威同起至灭凡十三载江东悉平

(节选自《旧唐书·辅公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欲就左游仙/于会稽至武康/为野人所执送于丹阳/孝恭斩之/传首京师/公祏与伏威同起/至灭凡十三载/江东悉平
B.欲就左游仙/于会稽/至武康为野人/所执送于丹阳/孝恭斩之/传首京师/公祏与伏威同起/至灭凡十三载/江东悉平
C.欲就左游仙于会稽/至武康为野人/所执送于丹阳/孝恭斩之/传首京师/公祏与伏威同/起至灭/凡十三载/江东悉平
D.欲就左游仙于会稽/至武康/为野人所执/送于丹阳/孝恭斩之/传首京师/公祏与伏威同起/至灭凡十三载/江东悉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管,是古代官职名。隋初在各州设置的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唐初在沿边重要地区设置总管,后大多改称都督。
B.辟谷,指中国道家不食或少食五谷杂粮,通过吸收自然精华之气来养生和修炼的方法,是道家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
C.武德,是唐高祖的年号。“武德五年”是帝王年号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始于汉武帝,之后的皇帝至少有一个年号。
D.陈,指陈朝,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四个朝代之一,都城在晋阳,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中国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辅公祏乱世称雄,建国称帝。隋朝末年,他随杜伏威起兵,逐步壮大,归顺唐朝后,受朝廷任命,后越分即伪位,建立宋国。
B.辅公祏殊死决战,以少胜多。杜伏威派他出征,他把三千人马一分为三,前锋人人死战,辅以两翼攻击,大败李子通的几万人马。
C.辅公祏声威日盛,横招猜忌。他在杜伏威军中有很高的威信,伏威逐步对他产生防备心理,暗中削夺了他的兵权,加以牵制。
D.辅公祏夺权叛乱,兵败身亡。他趁主帅不在军中,制造谣言,掌握了兵权,发动叛乱,受到朝廷弹压,最终落得身首分离的下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伏威与公祏少相爱狎,公祏年长,伏威每兄事之,军中咸呼为伯,畏敬与伏威等。
(2)会雄诞属疾于家,公祏夺其兵,诈言伏威不得还江南,贻书令其起兵。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