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4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洗攸之仲达,少贫。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殷孝祖率众军攻之,中流矢死,军主范潜率五百人投贼,人情震骇,并谓攸之宜代孝祖为统。时建安王休仁总统众军,闻孝祖死,遣宁朔将军江方兴率三千人赴赭圻。攸之以为方兴名位相亚,必不为己下,军政不一,致败之由,乃率诸军主诣方兴推重,并慰勉之,方兴甚悦。攸之既出,诸军主并尤之。攸之曰:“卿忘廉蔺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明旦进战,自寅讫午,大破贼于赭圻。寻进号辅国将军,代孝祖督前锋诸军事。薛常宝等在赭圻食尽,南贼大帅刘胡屯浓湖,以囊盛米系流查及船腹,阳覆船,顺风流下,以饷赭圻。攸之疑其有异,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囊米,寻克赭圻。赭圻、浓湖之平也,贼军委弃资财,珍货山积,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

攸之招集才力之士,随郡人双泰真有干力,召不肯来。攸之遣二十人被甲索之,泰真射杀数人,欲过家将母去,事迫不获,单身走入。追孝既失之,录其母去。泰真既失母,乃自归,攸之不罪,赐钱一万,转补队主。

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记忆。及攻郢城,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仓曹参军崔灵凤女先适柳世隆子,攸之正色谓曰:“当今军粮要急,而卿不以在意,由与城内婚姻邪。”灵凤答曰:“乐广有言,下官岂以五男易一女。”攸之欢然意解。

(选自《宋书·沈攸之传》,有删改)

[注]流查:竹筏。乐广:西晋名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B.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C.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D.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指人的别名。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B.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用作帝王的自称。文中指前者。
C.蛮:先秦指非华夏民旅,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泛称南方少数民旅。
D.婚姻:指男娶女嫁过程,也就是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攸之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大敌当前,形势危急,沈攸之率领各位军主拜访江方兴,表达推崇敬重之心,从而使军政统一,上下齐心,最终大败敌军。
B.沈攸之机警明断,能够识破敌人伎俩。敌军把布袋装米系在竹筏和船的腹部,伪装翻船顺风流下,来传送军粮。沈攸之怀疑其中有诈,派人截取,得到很多粮食。
C.沈攸之唯才是举,礼贤下士。双泰真孔武有力,不肯听从沈攸之的征召,射杀追兵,后来听从母亲的劝降前来归附,沈攸之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并委以重任。
D.沈攸之晚年勤奋好学,喜爱典故。他能背诵《史记》《汉书》中的很多史事。仓曹参军崔灵凤引用乐广的典故来为自己辩解,沈攸之听后非常高兴,当即怒气大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攸之曰:“卿忘廉蔺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
(2)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
2019·全国·一模
知识点:沈约《宋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父庸,字鼎臣,显德中,献《赞圣策》九篇,引唐贞观所行事,以魏征自况。得对,言曰:“武不可黩,敛不可厚,奢不可放,欲不可极。”后世宗奇其言,补开封兵曹掾。

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王禹偁尤雅重之。尝作《两晋名臣赞》《尊儒教义》等,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将作监丞。

真宗初,何献五议:其一,请择儒臣有方略者统兵;其二,请世禄之家肄业太学,寒隽之士州郡推荐,而禁投资自媒者;其三,请复制举;其四,请行乡饮酒礼;其五,请以能授官,勿以恩庆例迁。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

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曰:

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神武冠于百王,精兵倍于前代。然腥膻得计,蛇豕肆行,焚劫我郡县,系累我黎庶。陛下摅人神之忿怒,悯河朔之生灵,爰御六师,亲幸澶、魏,天声一振,敌骑四逃,虽镇、定道路已通,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今大驾既驻邺下,契丹终不敢萌心南牧,所虑荐食者,惟东北无备之城,缮完周防,不可不慎。今契丹西畏大兵,北无归路,兽穷则搏,物不可轻,余孽尚或稽诛,奔突亦宜预备。亦望量屯禁兵扼其要害则请和之使不日可待。

真宗览而嘉之。俄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献疏请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遵选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

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书》,有删改)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相应的句子上用“/”标明。

亦 望 量 屯 禁 兵 扼 其 要 害 则 请 和 之 使 不 日 可 待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褐,指粗布衣服,与《五柳先生传》中“短褐穿结”中的“褐”意思相同。
B.肄业,指修习课业,也指学生没有达到毕业程度而离校停学,文中指后者。
C.故事,指旧事,先例,与《六国论》中“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同义。
D.南牧,此处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过秦论》中“南下而牧马”与此同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何的父亲孙庸自比为魏征,借唐代史实劝谏君王不可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受到了世宗的赏识。
B.孙何在跟随真宗巡视大名时,上疏赞颂真宗御驾亲征取得的功绩,也提醒他注意防备溃逃的敌人。
C.因有病在身,孙何只能勉强任职,他在上奏言事时两次失仪,被官员弹劾,但真宗下诏不予追究。
D.孙何心系国家。他在奏议中建议依才能授官,推荐人才时严禁收取礼物;上疏请求裁减多余官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
(2)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小题5】名教指以“正名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孙何的哪些做法体现他热衷名教,请结合选文进行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

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顷之,迁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阕,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浚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选自《宋书·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B.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C.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D.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对曾祖父的父亲的称呼,而与之对应的亲属称谓是玄孙,文中用于皇帝的庙号。
B.“忧”“服阕”,古代父母之丧称为“忧”,服丧期满后脱去丧服称为“服阕”。
C.“吏部”是古代中央官署之一,掌管天下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和科举考试等事务。
D.“太子詹事”是中国古代内侍职官之一,秦朝起设立,主要掌管皇太子宫中的事务。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晔在做秘书丞的时候因父亲担心而离职,服丧期满后,他担任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檀道济北征的时候,范晔害怕随行,以脚有病为借口推辞,皇上没有允许。
B.为彭城太妃设奠的那天晚上,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畅饮,打开北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义康大怒,贬范晔为宣城太守。范晔在宣城待了好几年,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
C.范晔的母亲去世后,前来报告的人只说他的母亲生病了,范晔没有及时奔赴。等到范晔起程去看望母亲时,又携带了侍妾跟从。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给皇上,太祖爱惜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
D.范晔善弹琵琶,能够作曲。皇上想听范晔弹奏,多次委婉地表达这一意愿,范晔却假装听不懂,不肯为皇上弹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2)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
(3)及浚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與,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不治廉隅。事继母以孝谨称。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

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晋朝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高祖参府军事。于时东伐诸帅,御军无律,士卒暴掠,百姓甚为所苦。唯高祖法令明整,所至莫不亲赖焉。桓玄欲且缉宁东土,复遣高祖东征。

元兴二年六月,高祖彭城内史。十二月,桓玄篡帝位,迁天子于寻阳。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每游集辄引接殷勤赠赐甚厚 高祖愈恶之。或说玄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玄曰:我方欲平荡中原,非刘裕莫可付以大事。关陇平定,然后当别议之耳。三年二月已丑,乙卯,高祖托以游猎,与无忌等收集义徒,凡同谋二十七人;愿从者百余人。玄自闻军起,忧惧无复为计。或曰:刘裕等众力甚弱,岂办之有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三月戊午朔,遇吴甫之于江乘。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进至罗落桥,皇甫敷率数千人逆战。高祖进战弥厉,前后奋击,应时摧破,斩敷首。玄闻敷等并没,愈惧。别使领军将军殷仲文具舟于石头,仍将子侄浮江南走。庚申,高祖镇石头城,遣诸将帅追玄,尚书王嘏率百官奉迎乘舆。司徒王谧与众议推高祖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

先是,朝廷承晋氏乱政,百司纵弛,桓玄虽欲厘整,而众莫从之。高祖以身范物,先以威禁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二三日间,风俗顿改。高祖位微于朝,众无一旅,奋臂草莱之中,倡大义以复皇祚。由是王谧等诸人时众民望,莫不愧而惮焉。四月,奉武陵王遵为大将军,承制,大赦天下,唯桓玄一族后不在赦例。

(节选自《宋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每游集辄引接/殷勤赠赐/甚厚
B.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每游集辄引接殷勤/赠赐/甚厚
C.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每游集/辄引接殷勤/赠赐甚厚
D.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每游集/辄引接殷勤/赠赐甚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古代官职名,多掌管军事之职,参与军事计划。后世多设为闲职,无实权。
B.加,在原来官衔上增加荣衔,即升官。古代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擢、拔、致仕等词语。
C.朔,古代常用其表示日期,朔是指每月的第一天,而晦则是指每月的最后一天。
D.担石,古代计量单位,意思是一担一石之粮,比喻微小。更小的计量单位是升和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虽出身贫寒,却怀有大志;他不拘小节,气概刚正不凡,先后受到刘牢之和桓玄的赏识。
B.刘裕在桓玄篡位后虽深受恩宠,却暗怀不满。不久即以弱小的力量讨伐桓玄,并不断取得胜利。
C.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不放纵士兵侵害百姓;刘裕善于以少胜多,作战勇猛,威慑敌军。
D.刘裕提议迎回晋安帝,自己掌控朝廷大权;刘裕大力整顿吏治,改变朝廷风气,得到了内外敬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时东伐诸帅,御军无律,士卒暴掠,百姓甚为所苦。
(2)高祖进战弥厉,前后奋击,应时摧破,斩敷首。
【小题5】刘裕位微力薄,却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声望就能超过王谧诸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