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遵裕,字公绰,忠武军节度使琼之孙也。以父任累迁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夏人寇大顺城,谅祚中矢遁。会英宗晏驾,遣遵裕告哀,抵宥州下宫,夏人遣王盥受命,以吉服至,遵裕切责之,遂易服。既而具食上宫,语及大顺城事,盥曰:“剽掠辈耳。”遵裕曰:“若主寇边,扶伤而循,斯言非妄邪!”夏人以为辱,亟遣人代对,终食不敢发口,辄忿怒曰:“王人蔑视下国,弊邑虽小,控弦十数万,亦能躬执橐鞬,与君周旋。”遵裕瞋目曰:“主上天纵神武,毋肆狂蹶,以干诛夷。”时谅祚觇于屏间,摇手使止。神宗闻而嘉之,擢知保安军。

熙宁初,朝廷用王韶复洮、陇,命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以遵裕副之。寻以古渭为通远军,命知军事。明年,持附顺羌部图籍及绘青唐、武胜形势入献,擢引进副使、带御器械,俾归治师。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诏建为镇洮军,又命知军事。寻以熙、河、洮、岷、通远为一路,进西上阁门使、荣州刺史,充总管,复知通远军。

从韶取岷州,下之,令士众曰:“生获老幼与得级同。”全活者以数万。捷闻,加岷州刺史。明年,羌乘景思立之败,围河、岷二州,道路不通者几月。或请退保,遵裕曰:“敢议此者斩!”岷城军缺,守者恐,遵裕登西门,命将纵击,别选精骑由南门噪而出,合击之,羌败走。时朝廷以岷城远难守,议弃之。诏至,贼已溃矣。以功进团练使、龙神卫都指挥使、知熙州。坐荐张穆之为转运使,而穆之有罪,知颍州,未几,徙庆州,又坐事知淮阳军。

元丰四年,复知庆州。诏与诸路讨夏国,请济师,得东兵十一将,骑不足用,以群牧马益之。又令节制泾原兵,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语在《昌祚传》。贬郢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复右屯卫将军,主管中岳庙。卒,年六十,赠永州团练使。

(节选自《宋史·高遵裕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B.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C.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D.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是我国历史时期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所以叫节度使。
B.晏驾,是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古代帝王死还可以称为“千秋万岁”“升遐”“宾天”“大行”“驾崩”“薨”等。
C.熙宁,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D.罢和黜,都是降职或罢免的意思,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除、拜等,表示贬官的有:贬、谪、左迁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遵裕在向西夏告哀过程中,据理力争,打击了西夏的嚣张气焰,得到了神宗的肯定,提升他担任保安军知军。
B.河岷二州被困,高遵裕不同意退保别处,他登上西门,派将入敌营,同时又派骑兵从南门鼓噪而出,羌人败走。
C.攻下岷州城后,为了避免滥杀无辜,高遵裕传令给士兵,活捉老幼与杀人得首级相同,所以很多人因此保全性命。
D.高遵裕虽然屡立战功,但是因为推荐张穆之为转运使,而张穆之有罪后,他也获罪被免,调任颍州知州这一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王人蔑视下国,弊邑虽小,控弦十数万,亦能躬执橐鞬,与君周旋。
(2)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
201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古代官职 典章制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魏中书令翻之子也。出后叔父跃,七岁遭丧,居处礼度,有若成人。九岁,州辟主簿。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魏太昌中,释褐太保开府西阁祭酒

天保初,除太子庶子。数年,大有声绩,远近称之。八年,兼太府少卿,寻转大司农少卿,又除太常少卿。司徒录事参军卢恩道私贷库钱四十万。聘太原王又女为妻,而王氏已先纳陆孔文礼聘为定,聿修坐为首僚,又是国之司宪,知而不劾。被责免中丞。

天统中,诏与赵郡王叡等议定五礼。出除信州刺使,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既盛署,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遣,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绸为信。聿修退绸由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选自《北齐书•卷四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B.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C.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D.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祭祀宴飨时,由最年长者举酒以祭于地,故祭酒为尊称。后用为官名,相当于同类官衔中地位最高的人。
B.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C.先秦时御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御史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水部属于六部之一,掌航政及水利权。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聿修与世无争,颇有才能。袁丰修出身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任职数年,远近称赞,官至太常少卿。后因他人犯错受牵连,被责免。
B.袁聿修为政清静,深得民心。御史曾到信州周围诸州,检举和揭发官员的不法行为,却根本没有到信州来,足见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
C.袁聿修为官亲民。广受爱戴。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人请求为袁聿修立碑,托中书侍郎李德林来撰写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德,朝廷下诏批准。
D.袁聿修为人廉谨,拒收贿赂。邢邵派人给前来巡查的袁聿修送去白绸,聿修将礼品退还,还写信表示领了对方心意,就不加以责备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
(2)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军吏梅平得病,除名还家,家居广陵,未至二百里,止亲人舍。有顷,佗偶至主人许,主人令佗视平,佗谓平曰:“君早见我,可不至此。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应时归,如佗所刻。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竟佗。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B.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C.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D.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汉武帝时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
B.太尉,官名,由战国时秦国的国尉演变而来。秦统一以后改称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为三公之一。
C.郡守是古时候的一种官名,始置于战国。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系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D.考,指对嫌犯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才华出众,医术精湛。华佗年轻的时候曾外出游学,学习各种经书,被举荐为孝廉但不赴任。后虽凭借医术闻名,却常常为自己的职业感到后悔。
B.华佗善于养生,精通药方。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超过百岁依旧像年青人一样。华佗治病时候,给病人配制药方能心中有数,不用称量。
C.华佗智慧聪明,用计治病。郡守生病,华佗接受他的礼品却不救治,还留信辱骂他,而郡守的儿子也从旁帮忙让郡守吐血而痊愈。
D.华佗医术高超,有预见性。广陵郡太守陈登患病,华佗为他诊脉并煮汤药,陈登所受病痛就好了。华佗告诉他,三年后还会复发,如果没有遇到良医就会死亡,果然如华佗所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
(2)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武帝立,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典属国:官名。②白马将:乘白马而出,监护军队的将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D.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中国古代“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之一。“射”不但可以用来杀敌卫国,也有利于修身养性。
B.良家子:汉时,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者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这也是区分民众良贱的等级界线。
C.中贵人:中国古代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D.汉之飞将军:李广将军。王昌龄的山水田园诗作《出塞二首》(其一)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用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之典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家世代学习射技,自己当初从军抗击匈奴之时,因善于骑射而杀敌颇多;在后来的战场上,他的射箭技能也经常发挥作用。
B.李广作战时骁勇过人。吴、楚两地叛军作乱,他跟随太尉攻打叛军,并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旗帜,因此立功扬名。
C.李广作为将领能做到处乱不惊。李广带了百余名骑兵去追击三个匈奴人,后来却遇到了几千名匈奴骑兵。手下被吓得惊慌失措,他却下令下马解鞍来迷惑敌军。
D.李广出兵雁门关遭遇兵败而被俘,被押解途中得以逃脱。因损失惨重,本人又被俘虏。应被处以死刑,后来得到他人帮助而被贬为平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2)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