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1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故乡的炊烟

周成新

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清晨,炊烟是起床的号角。我用它唤醒了整个村子。放水,烧火,下面条。临走时,我轻推父母的房门,告诉他们,我走了,锅里的面半掩着,起床后可不要忘了再热下。随后,父母起床了,邻居起床了,整个村子全都醒了。

中午,炊烟是回家的小憩。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一阵一阵地突突直冒,袅袅升起。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紧接着便是一顿最美好的畅想。饱餐之后,大家又开始各奔东西,忙里忙外。

傍晚,炊烟是劳累的归宿。我漫不经心走在回家的路上,田埂上、码头边、小路旁,乡亲们收起锄头、钉耙、扁担,一个个全都拖着疲惫回到家中。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换下衣服、拾掇零碎。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前,踏实地吃着,美美地聊着。不怕时间,不怕催促,有时很晚,有时深夜。最后上床睡个安稳。

风中的炊烟是个姑娘,一位、两位,一群、两群,相约着、簇拥着,腾空而跃,妖娆地舞弄身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无论走到哪,你都能看到她的美。她从不害羞,从不遮脸,只要你愿意,何时何处都能见着她的舞。

雨中的炊烟是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不怕细绵拉拢,不怕豆粒敲打,不怕倾盆肆虐。他用坚强去迎接生命的每一刻,释放自己的温暖和热血。他用微笑去接纳无情的每一次,敞开自己的宽容和大度。拥雨入怀,化作薄雾,将整个村子罩住。最后,在空中徘徊,飘入空中,形成一处醉美的仙境。

雪中的炊烟是位母亲。寒冷裹不住她的热情,积雪挡不住她的柔嫩。她的爱一点一点地从灶膛升起,冲出烟囱,冲破屋顶。积雪再厚也把持不住内心的感动,慢慢地一点一滴开始融化,最终化作泪水顺着屋檐快速流淌。很快,整个屋顶又恢复了往日。

乡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长很长,凸出屋顶的或方或圆的烟囱。为了应对下雨,有的还会用瓦片、砖头或是铁皮斗笠半遮着。

农村的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尤其是放假。几个小伙伴玩在一起,功课在一起,烧饭也在一起。灶膛里的火越旺,炊烟就越大。大家常喜欢一边烧火,一边急跑到屋外去看炊烟。大家相互约定,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冒得长、冒得久。谁冒得早,谁就勤快。谁冒得久,谁家的饭菜就多。谁冒得浓,谁添加的柴火就多。炊烟结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玩耍。等待父母回来吃饭。小学至初中阶段,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烧饭。炊烟成了我的伙伴。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不同的柴火烧出的烟也不同。白的、灰的、青的,甚至还有黑的。稀饭、米饭、面条,炒菜、馒头、熬汤。不同的伙食,不同的柴火,不同的炊烟。

离家上学之后,我见炊烟的机会少了。只有在放假时候,我才能与它相伴。再后来,工作了,我再也难以见它。只有在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看见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

如今,家里的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每次回家,我都要登上二楼的阳台。看自家的烟囱,邻居的烟囱,甚至全村的烟囱。烟囱一个个巍然耸立,可怎么也却冒不出烟来。我知道,有时它仅是一个摆设,只有在腊月或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它才会自豪地高昂头颅,仰天长啸。而那时,我却也很难见它。

长期在外,我一直都很庆幸我所生长的那个小村还在。小村里的民房还在,厨房还在,烟囱还在。虽然难见几次炊烟,但我却还是十分开心。因为,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化用了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巧妙点题,并引发了下文思念故乡的情思。
B.文中把“炊烟”比作“姑娘”“勇士”“母亲”等,想象丰富,形象表现出炊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坚强的精神、爱的温暖,引人遐思。
C.文中写“我”和小伙伴们放假帮助家里烧饭以及比炊烟的内容,既表现了“我”对炊烟的喜爱,也表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单调、乏味。
D.“灶膛还在, 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与前文“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形成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
【小题2】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小题3】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作用。
18-19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其他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84年的那块门板

伍中正


       1984年的夏天,与以往的夏天不同。在张菊花的眼里,她觉得那年夏天除了漫长,还有点儿害怕。
       那天中午,男人黄福成盲肠炎突然发作,疼得在地上打滚,脸上身上满是汗,一件薄薄的衬衣湿透,用手 揪得出汗水来。张菊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在队里人眼中,黄福成体力好,干活儿有劲,一点儿小疼小病难不倒他。这下难倒了。
       看着满地打滚的男人,女人张菊花急了,劝他拉他抱他上医院。
       黄福成就是不依,还坚持说,等等吧,说不定就止住疼了。
       张菊花眼看着黄福成疼得不行了,跪在黄福成跟前,哭着说,杂种的黄福成,你要不上医院,我就死在你 面前!
       上!上!上!黄福成从嘴里挤出三个字。最终才答应上医院。
       最让张菊花头疼的是黄福成个子大,又躺在地上起不来。背着上医院,简直不可能。
       张菊花在夏天紧跑慢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了队长家,开口说男人黄福成病了,接着求了队长。
       老办法,还是用门板,请人抬着去。队长说。
       队里以前有人生病,也是用门板抬去的。
       人可以喊,到哪里去弄门板呢?在那个夏天的中午,张菊花想不出其他办法。
       上次毛狗娘生病,是借的猪皮家的门板抬去的。毛狗娘不争气,人还没有抬到医院,半路上就断了气。 后来,毛狗把那门板送过去,猪皮死活不接门板,非要毛狗做块新的。队长说。
       队长说了一通,也没说出个办法来。
       张菊花突然想到了我家。紧接着,她同样紧跑慢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了我家。
       那一天,我爹我娘都没在家。
       那时候,我还小。张菊花跑到我家,不跟我多说;不管不顾地就卸下了门板,背着往她家走。我突然觉 得,一个个子不大的女人,身上咋有那么大的力气。
       天气热到在地面上放一个鸡蛋就能熟的那种程度。张菊花在那块门板上铺了一张又旧又皱的凉席后, 再没有在那块门板上铺任何东西。黄福成被叫来的四个壮劳力放在门板上。仰面朝天的他没有说夏天一句 热的话,只一个劲儿地喊肚子疼。
       黄福成是被抬到卫生院的。一路上,黄福成嘴里的喊声不断。那喊声撕心裂肺地散落在整个夏天。
       黄福成进了手术室。那块门板就被张菊花搬了出来。
       那天下午,最先回来的父亲问了我。
       门板去哪里了?父亲的问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直接告诉他,门板是队里的张婶子搬走了,她家好像 有人生了急病,急着用门板送医院。
       父亲只是问了门板的去向,并没有发火生气。
       在田里插完秧回来的娘倒是发了很大的脾气,非要父亲赶快要回门板。
       父亲非常纠结:去,得罪了黄福成;不去,得罪了我娘。
       非常纠结的父亲装着要门板的样子,走进了夏天依旧炎热的那个下午。
       那块门板就躺在医院场坪的一棵树下,静静地躺着。喜欢在医院里飞来飞去的一只小鸟还在门板上蹦 蹦跳跳。
       树是一棵苦楝树。树上一只蝉,叫一会儿,歇一会儿。
       卫生院的医生说,病人黄福成要是迟来半小时,就没命了。张菊花一听,脸上是惊喜的表情。
       张菊花急着还回那块门板时,在半路上遇到了父亲。
       父亲执意要接过张菊花背上的门板。张菊花不依,非要亲自送到家里来。
       张菊花走前面,父亲走后面。张菊花把我家的门板上好后,对母亲说了千恩万谢的话。那一刻,母亲内 心生的气,总算消了。
       30年后,我在城里开了一家公司。由于我没有看准市场行情,就算我再怎么努力,公司离关门的那一天 不远了。这是一个铁定的事实。
       我的妻子通过法院,把我传唤到法院。就在我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的三分钟里,有一个人给了我希望。那 个人是黄福成的女人张菊花。
       张菊花在我的妻子面前说了当年我肯让出一扇门板救人的故事。希望我的妻子好好地珍惜当年肯借出 门板的我。
       那件事正好勾起了妻子的回忆。
       1984年夏天,她的父亲突然生病,也是借用人家的门板抬到医院的。多亏抢救及时,要不然,命就没了。 她很感谢那家的主人,也很感谢那块门板。
       回忆那段过往,我妻子擦掉眼泪,当着法官的面从我的手上,拿走了离婚协议书,很干脆地撕了。
       在我重开公司,东山再起时,我就想到了 1984年夏天的那块门板,那块门板挽救了黄福成的生命,也挽 救了我跟妻子的婚姻。

(选自2018年第20期《小小说选刊》,原载于2018年8月4日《常德日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菊花的哭、骂和以死相逼,才使原本并不准备去医院的黄福成改变了主意,最终答应到医院看病。
B.“我” 对张菊花从 “我” 家卸下门板背起来就走感到很惊奇,这从侧面烘托出了她急于救人的焦急心理。
C.黄福成在被门板抬着送往医院的路上,喊声不断,作者以近于夸张的语言表现出了他遭受到的疼痛。
D.小说对医院场坪上有关门板、小鸟、蝉的景物描写,暗示出张菊花的心情由原本的紧张不安转为平静。
【小题2】小说中有两处较为明显地使用了插叙,请概括分别插叙了何事,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方面各具有怎样的作 用。
【小题3】小说以“1984年的那块门板”为题来组织材料,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先生

赵威

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可老话不是说了吗,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凌木匠说,那是没尝尝小清河一带盐碱地的威力,十年九荒,一到冬天,家家都得出去讨饭。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①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聊着聊着,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个先生。

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娃们老是捉弄他。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②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旧课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变成一口棺材,严丝合缝。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厢房里,是留给自己的。不教书了,自己也老了,大先生认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着哪天躺进去了,身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却越活越精神。

想不明白的事不只这一件。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干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没讲明白,命令道:“国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③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买了好多木料,做了结实的课桌椅,给镇上的学校送去。再后来,还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了自己打制的棺材。

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2月22日)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画线部分采用动作、肖像、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大先生起初落魄、走投无路的窘况。
B.小说中①②③处描绘大先生眼睛“变得浑浊”,分别表现了他对三婶的感激之情、对“我”能解其心意的赞许之情、对国家给他发放退休工资的感恩之情。
C.小说结尾写“我特地查了《辞海》”,不仅印证了大先生确有学问,也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敬、怀念、惋惜之情。
D.文中的“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更加真实地表现了一个乡村普通人物的悲喜人生。
【小题2】小说中的大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文末写大先生:“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请结合文本,探究大先生“心满意足”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柴达木的诗意(节选)

徐迅

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

驱车去昆仑山口,从车窗向外瞭望昆仑山,昆仑山在我们面前逶迤而来,又逶迤而去。仿佛天边,又恍惚眼前,显得神圣而高邈。时近时远,雪之皑皑,或冰之消融,昆仑山幽峭的峰影,就这样总在我的眼里叠印着。诗人们坐在车上,一路看,一路兴奋不已。

昆仑山有着无数的经典神话和故事。在我接受的教育里,《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白娘子盗仙草》等等,都是在这里产生的。这些神话和故事,不仅赋予我童年和少年岁月一种浪漫、丰富的遐想,还使我成年后的记忆常常发生错觉。比如,因为白娘子为许仙盗仙草,我以为昆仑山是一座灵山……在我开始有“山”的印象后,昆仑山似乎就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山,一个斑驳陆离的梦。

洋溢无限诗意的昆仑山,首先是一座诗歌的高峰。从屈原的“登昆仑今四望,心飞杨兮浩荡”(《九歌•河伯》),到岑参的“杨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武威送刘单》)……古代的诗人从没上过昆仑山,奇怪的是,他们却一直把昆仑山当成他们歌之咏之的对象。走在昆仑山,车上的诗人七嘴八舌,各自搜索各自的记忆,或摇头晃脑,吟诵出古人写昆仑的一首首诗;或故作惊叹,诧异古代诗人未到昆仑,竟给昆仑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说着说着,他们便有些自豪,觉得古人还没有他们幸运,不像他们双脚能踩上昆仑坚实的土地。在他们的心里,昆仑山是诗歌的山,是中国诗歌的圣地,是他们要崇拜的圣山。

仿佛是一种印证与神示,海拔的高度让诗人们就有异样的感觉,心里很快也有了朝圣者不敢怠慢与轻侮的一种意识——觉得朝拜昆仑,一定得有某种庄严的仪式。

从柴达木到昆仑山口海拔3700米的昆仑河的北岸,就有一座名叫纳赤台的神泉。这里,“纳赤台”系藏语译名,有“沼泽中的平台”的意思,当地人称“佛台”。这里的泉水即便在隆冬时节也奔涌若流,从不封冻。这里也是昆仑山的一大奇观。据说,前来洗涤及朝拜可福运绵长。到了这里,诗人们便下车,纷纷围着神泉,虔诚地捧起神泉水或饮,或净着手……仿佛在洗涤某种“不洁”,一如当地前来此地洗涤及朝拜的藏民,一脸郑重其事与真诚。

我们终于抵达昆仑山口。一下车,站在昆仑山口,我心里忽然就隐隐地出现了一丝失望——这里,既没有昆仑六月飞雪的奇观,也没有想象中昆仑山的巍峨与雄浑。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山脉的狭口。狭口的浅山坡上,尽管也有哈达与写满梵文的彩幡在风中舞蹈,但更多的是标示海拔,或位置,或地理指示的各式各样的石碑。有那么一刻,我脑海里多年积攒的关于昆仑山浩浩荡荡、苍苍茫茫、挺拔高峻、雄奇壮美、磅礴奇峭等词语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一种头疼欲裂的激烈的高原反应。伫立在山口,我像是踩进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里,突然一时无语。把头缓缓抬起,我巡视着面前矗立的一块块石碑,目光最后投向嵌着索南达杰的照片的那一座白色的石碑上,心里更有说不出的苍凉。我知道,索南达杰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为了保护藏羚羊,被偷猎者残忍地杀害,但直到死,他还保持着端枪的英雄的姿势。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风过耳,天地间顿时有一种巨大的、神秘的静谧。这下,我突然明白,我一时无语。面对巍巍昆仑,人的所有尘世的想法陡然就失去了力量,都被消融得一干二净。

这自是另一种词语抵达的诗意,也是柴达木最为深刻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紧扣标题,突出了昆仑山在柴达木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B.古代诗人从没上过昆仑山,却把它作为歌咏对象,写出了不朽诗篇,这说明昆仑山在诗人们心中的分量很重。
C.虽然见到的昆仑山与作者想象中的不同,但索南达杰的石碑使其眼睛有些湿润,其中有感动,更有敬佩之情。
D.“我像是踩进了一个虚无缥渺的梦里,突然一时无语”写出了“我”为昆仑山所震撼而失语的心理。
【小题2】文中写了许多与昆仑山相关的传说、诗歌,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