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9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贫士(其一)

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①,孤云独无依。暧暧②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朝霞开宿雾③,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④。未夕复来归⑤。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注:①万族,自然界众多的事物。②暧暧:云雾迷蒙。③宿雾:夜间的雾气。④翮(hé)鸟的翅膀,代指孤鸟。⑤未夕:比喻年龄未老。陶渊明归隐时只四十一岁。
【小题1】对本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二句运用对比,表现宇宙万族都有归宿和托身之所,只有这朵孤云无所维系。
B.“何时见余晖”以问句引人深思,“何时见”实际含义就是余晖再不能见。
C.朝霞一出,众鸟即相与齐飞,而孤鸟出迟归早,表现了它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
D.本诗由云写到鸟,最后写到“量力守故辙”的人,章法跳跃,三者间缺必然联系。
E.“量力”的“力”,不只是力气,还指人的思想、品格、修养等等。结句“已矣”主要表现作者的悲观消极情绪。
【小题2】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17-18高二下·辽宁沈阳·期中
知识点:陶渊明(365-427)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小题1】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
B.“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C.“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小题2】“酒”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诗人都以酒来传情。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功立业,改变乱世局面,怎奈人生苦短,只有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的美景,诗人常常取酒独酌独饮,然而美景和美酒也无法排解贬谪的愁苦。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杯两杯淡酒,怎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疾风欺人,淡酒无力,也许未必酒淡风急,可能只是愁绪太浓太重,化不开。
D.“浊酒一杯家万里。”边饮浊酒,边思念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能消得了乡愁?
【小题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什么乐趣,并具体分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