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8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也。父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姊夫蔡路养时在南康,乃收养之。及路养败,摩诃归侯安都。武帝遣安都北拒齐军于钟山龙尾及北郊坛。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稍解去,安都乃免。太建五年,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摩诃领十二骑,深入周军,斩甚众。及周遣大将王轨来赴,结长围连锁于吕梁下流。摩诃谓明彻曰:“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则吾属虏矣。”明彻奋髯曰!“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摩诃失色而退。一旬之中,水路遂断,周兵益至。摩诃又请曰:“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率步卒乘马舆徐行,摩诃驱驰前后,必使公安达京邑。”摩诃因夜发,选精骑八十,率先冲突,自后众骑继焉。比旦,达淮南。及宣帝崩,始兴王叔陵于殿内手刃后主,遂奔东府城。摩诃入受,乃率马步数百趣东府城,斩之。以功授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隋总管贺若弼袭京口。员明禽摩诃以送弼,弼以刀临颈,词色不挠,乃释而礼之。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隋文帝闻摩诃抗答贺若弼,曰:“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入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寻从汉王谅诣并州,同谅作逆,伏诛,年七十三。摩诃讷于言,恂恂长者。至于临戎对寇,志气奋发,所向无前。年未弱冠,随侯安都在京口,性好猎,无日不畋游。及安都征伐,摩诃功居多。

(选自《南史·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B.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C.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D.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粗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郊坛,古代为祭祀筑的土坛,文中萧摩诃随侯安都在钟山龙尾及北郊坛御敌。
B.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此处指萧摩诃杀伤周军很多。
C.敕,汉时凡是尊长或官长对子孙或僚属的告诫,皆称为敕;此处专指皇帝的诏书。
D.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而体犹未壮,故称之为弱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摩诃幼年失父,长而有勇。他几岁时父亲就死了;在侯安都坠马被围的情况下,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被杀散,侯安都才幸免于难。
B.萧摩诃善于谋划,积极进谏。他进谏吴明彻趁敌人营栅未筑好赶紧攻打,可惜未被采纳,战局陷入被动;他又进谏吴明彻并率先突围,才得以保全。
C.萧摩诃忠于旧主,视死如归。他率人斩杀了曾砍死后主的叔陵;贺若弼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神色不变,语调不软,为了见旧主,纵死而无惧。
D.萧摩诃恭谨温和,却屡立战功。他不善言谈,恭谨温和,德高望重;而在临阵对敌时,却勇气勃发,所向无前,随安都出兵征伐时,摩诃立功占多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则吾属虏矣。
②隋文帝闻摩诃抗答贺若弼,曰:“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
17-18高二下·河南鹤壁·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隋唐作者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郯人也。八岁袭枝江县公,见宋孝武,升阶流涕,迄于就席。帝甚爱之,尚康乐公主,驸马都尉。孝嗣姑适东莞刘舍,舍兄藏为尚书左丞,孝嗣往诣之。藏退谓舍曰:“徐郎是令仆人,三十余可知,汝宜善自结。”

尚书令王俭谓人曰:“徐孝嗣将来必为宰相。”王俭亡,上征孝嗣为五兵尚书。其年,敕撰江左以来仪典,令谘受孝嗣。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孝嗣答曰:“绕黄山,款牛首,乃盛汉之事。今江南未广,民亦劳止,愿陛下少更留神。”上乃止。历吏部尚书,领太子左卫率,台阁事多以委之。武帝,遗诏以为尚书右仆射。明帝谋废郁林,孝嗣即还家草太后令。郁林既死,明帝须太后令,孝嗣于袖出而奏之,帝大悦。时议悉诛高、武子孙,孝嗣坚保持之,故得无恙。

孝嗣爱好文学,器量弘雅,不以权势自居,故见容明帝之世。建武四年,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让不受。时国用虚乏,孝嗣表立屯田,帝已寝疾,兵事未已,竟不行。及崩,受遗托,加中书监。永元初辅政,帝失德。始安王遥光反,众怀惶惑,见孝嗣入宫乃安。然群小用事,不能制也。时孝嗣以帝终乱天常,与沈文季俱在南掖门,欲要文季以门为应,四五目之,文季辄乱以他语,孝嗣乃止。群小亦稍憎孝嗣,劝帝除之。其冬,遣茹法珍赐药,孝嗣容色不异,谓沈文季曰:“始安事,吾欲以门应之,贤叔若同,无今日之恨。”少能饮酒,饮药至斗余方卒。乃下诏言诛之。孝嗣之诛,众人惧,唯会稽魏温仁奔赴,以私财营丧事,当时称之。中兴元年,和帝孝嗣太尉,谥曰文忠。

(选自《南史》,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
B.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
C.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
D.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B.拜,授与官职,任命。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还有很多,如“擢”“升”是提升职务,“徙”“迁”是调动职务。
C.古人讳言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称侯王死叫薨,称大夫死曰卒,称士死为不禄,称未成年人死为殇。
D.赠,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孝嗣少年得志,心存感恩。他朝见宋孝武帝,登上台阶就流下泪来,一直到进入席位。
B.徐孝嗣体恤民情,敢于直谏。他直言规劝,使武帝下令中止了大规模营建豪华离宫的工程。
C.徐孝嗣心地仁厚,为人善良。他拼力保全了有人提议要全部诛杀的齐高帝和武帝的子孙。
D.徐孝嗣器量宏大,志趣清雅。他从不夸耀自己的权势,曾经拒绝接受建武年间朝廷加赏的待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嗣姑适东莞刘舍,舍兄藏为尚书左丞,孝嗣往诣之。
(2)欲要文季以门为应,四五目之,文季辄乱以他语,孝嗣乃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闾,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父玮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 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 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愔传》,有删改)


[注]①燎:祭祀的名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
B.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
C.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
D.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昆季:兄弟。幼为昆,长为季。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
D.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愔幼时恬淡文静,从未做过顽皮的事,看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一动不动,此举受到父亲的赞扬。
B.杨愔有治国之才,皇帝委以重任,他执掌国家机密大政期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他思想上从没有反应迟钝的时候。
C.杨愔有智慧有谋略,因害怕郭秀陷害自己,便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放在岸边假装投水自尽,然后改变姓名,隐居起来。
D.杨愔重义轻利,任职期间没有凭私人之交办过事,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把赏赐分给族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
(2)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  1  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  2  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  3  止。  4  无悔!

《祭鳄文》

吏部侍郎韩昌黎公愈,自刑部侍郎贬潮阳守。先是郡西有大湫,中有鳄鱼,长者百尺,每一怒,则湫水腾溢,林岭如震。民之马牛有滨其水者,辄吸而噬之,一瞬而尽,为所害者,莫可胜计。民患之有年矣!及愈刺郡,即至之三日,问民间不便事,俱曰“郡西湫中之鳄鱼也。”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即命梃椽以牢礼陈于湫之傍,且祝曰:“汝,水族也,无为生人患,将以酒沃之。”是夕,郡西有暴风雷,声振山郭,夜分雯焉。明日,里民视其湫,水已尽。公命使穷其迹,至湫西六十里易地为湫,巨鳄也随而徙焉。自是郡民获免其患。故工部郎中皇甫撰《愈神道碑序》曰:刑部为潮阳守,云“峒獠海夷,陶然自化,鳄鱼稻蟹,不暴民物。”盖谓此也。

《宣室志·韩愈驱鳄》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久韩愈因谏阻拜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到任后,他听说当地鳄鱼为患,写了这篇祭文,并下决心治理鳄患。
②鲁恭,汉代官员,他在中牟任职时治理有方,以至当地人们爱护鸟兽,蝗虫不犯县境。
③庭橡:副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师万里哉 去:距离
B.刺史虽弱 驽:才能低下,平庸
C.其丑类南徙于海 率:大概
D.明日,里民视其湫 明日:第二天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与鳄鱼食 ②鳄鱼朝发夕至也
③必尽杀止 ④无悔
A.其 而 则 其B.以 于 乃 之
C.其 于 则 之D.以 而 乃 其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B.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C.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D.愈曰:“吾闻/至诚感神昔/鲁恭宰中牟雉驯而蝗避/黄霸治九江虎/皆遁去/是知政之所感/故能化鸟兽矣
【小题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韩愈驱逐鳄鱼决心的一组是()
①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
②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③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
④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
⑤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⑥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
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④⑤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被贬潮州,目睹鳄鱼肆虐,食民咬畜,民困财乏的现状,表达了自己要为老百姓驱逐鳄鱼,为民除害的决心。
B.《祭鳄文》批判的矛头直指那些拥兵割据的藩镇大帅,鱼肉百姓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文章以小见大,发人深思,有严峻的现实意义。
C.韩愈的《祭鳄文》和《祭十二郎文》的体裁是一样的,二者同为祭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内容都是哀悼和祷祝。
D.《宣室志》是一部唐代传奇小说集,关于“韩愈驱鳄”的记载较为详细,但因为是民间传说,所以文章难免有夸大失真甚至荒诞无稽之处。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2)民之马牛有滨其水者,辄吸而噬之,一瞬而尽,为所害者,莫可胜计,民患之有年矣!
(3)即命庭掾以牢礼陈于湫之傍,且柷曰:“汝,水族也,无为生人患。”既而以酒沃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