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1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伸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今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伸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乙】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注】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日“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节选自《左传·齐桓公伐楚》)


【注】昭王:周昭王。南征楚国,渡汉水时,船沉身亡。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B.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C.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D.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亲,通常指父、母、兄、弟、妻、子。成语“六亲不认”形容人没有情义或铁面无私、不讲情面。
B.四维,旧时称孝、悌、忠、信为四维。作为治国的纲纪准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C.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齐属侯爵,故称齐侯;楚属子爵,故称楚子。
D.不谷,也作“不穀”,是齐桓公自称之谦辞。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在柯地会盟中,齐桓公背弃了曹沫同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却设法使诸侯更加信任桓公,从而纷纷归顺齐国。
B.管仲善借条件,谙于运筹。凭借齐国地处海滨的条件,发展贸易,富国强兵;借助辅佐周王室有权征讨诸侯的名义助桓公伐楚争霸。
C.齐桓公恃强凌弱,软硬兼施。与屈完同乘辆战车观看军容以震慑对方,又辩称攻打楚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
D.屈完不卑不亢,柔中有刚。面对齐侯的武力威慑,屈完不但不惧反而讽劝他要以德服人,用楚国抗战的决心和实力说明武力威胁目的不会得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17-18高二下·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知识点:左丘明(前556-前451)司马迁(前145-前90)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