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17-18高一下·福建厦门·期中
知识点:张廷玉《明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海宁知县。擢吏科给事中,奏言:“吏部铨注,遴才要矣,量地尤急。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请量地剧易以除官,量事繁简以注考。”吏部善其言,请令抚按举劾如自修议。历迁礼科都给事中。诚意伯刘世延不法,自修极论其奸。诏革任禁锢。未几,论夺尚书顾可学、徐可成,侍郎朱隆禧赠谥;以可成由黄冠,可学、隆禧俱以方药进也。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奏减均徭里甲银六万两,增筑雄、任丘二县堤,以御滹沱水患。入历大理卿,兵部左、右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御史沈汝梁者,巡视下江,用馈遗为名,尽括所部赎锾,自修劾奏之。帝方欲惩贪吏,乃命逮治汝梁,而召自修为左都御史。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帝善其言,而政府不悦。有贪竞者十余辈,皆政府所厚,自修欲去之。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于是自修所欲斥者悉获免。已而御史张鸣冈等拾遗,首工部尚书何起鸣。起鸣故以督工与中官张诚厚,而雅不善自修,遂讦自修挟仇主使。御史高雏崧、赵卿、张鸣冈、左之宜不平,劾起鸣饰非诡辩。帝先入张诚言,颇疑自修。得疏益不悦。刑部主事王德新复疏争,帝下之诏狱,酷刑究主者。无所承,乃削其籍。自修不自安,亟引疾归。久之,起南京刑部尚书。复以工部尚书召。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肃敏。

                        (节选自《明史·辛自修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B.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C.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D.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科给事中,明代首设,具有劝谏和监察双重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稽查吏部事务。
B.里甲,明朝时期的社会基层组织,每一里为一百一十户,多推丁粮较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百户分为十甲。
C.南京,明代两京之一,与北京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对明代政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D.拾遗,文中指古代官职名,武则天时期始置,具有讽谏和举才的职能,对古代政治环境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自修为官尽责,献言献策。他认为要根据地方情况授予官职,考核官员要考虑到事情的繁简,吏部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就准许他照此施行。
B.辛自修心系百姓,防治水患。他担任右佥都御史辖治保定六府时,上奏减少了六万两的均徭和里甲役费;为防御滹沱河泛滥,增筑了堤防。
C.辛自修大义凛然,疾恶如仇。他极力揭露刘世延不守法行为,皇帝诏令将刘世延革职囚禁;他上奏弹劾沈汝梁搜刮钱财,最终使其被逮捕治罪。
D.辛自修不畏权贵,坚持己见。他曾不顾及当权者态度,上谏言陈述己见;有十多个为当权者看重的官员贪权争利,他想要解除这些人职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
(2)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故事,必膝行前,道周独否,魏忠贤目摄之。未几,内艰归。崇祯二年起故官,进右中允。三疏救故相钱龙锡,降调,龙锡得减死。旋进右谕德,掌司经局,疏辞。因言己有三罪、四耻、七不如。三罪、四耻,以自责。七不如者,谓“品行高峻,卓绝伦表,不如刘宗周;……至圆土累系之臣,朴心纯行,不如李汝璨、傅朝佑;文章意气,坎坷磊落,不如钱谦益、郑鄤。”鄤方被杖母大诟,帝得疏骇异,责以颠倒是非。道周疏辩,语复营护鄤。帝怒,严旨切责。道周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严冷方刚,不谐流俗。公卿多畏而忌之,乃藉不如郧语为口实。其冬,择东宫讲官。张至发当国,摈道周不与。其同官项煜、杨廷麟不平,上疏推让道周。至发言:“鄤杖母,明旨煌煌,道周自谓不如,安可为元良辅导。”道周遂移疾乞休,不许。六月,廷推阁臣。道周已充日讲官,迁少詹事,得与名。帝不用,用杨嗣昌等五人。道周乃草三疏,一劾嗣昌,一劾陈新甲,一劾辽抚方一藻,同日上之。帝疑道周以不用怨望,欲为郑鄤脱罪,下吏部行谴。

居久之,福王监国,用道周吏部左侍郎。道周不欲出,马士英讽之曰:“人望在公,公不起,欲从史可法拥立潞王耶?”乃不得已趋朝。当是时,国势表,政归郑氏,大帅恃恩观望,不肯一出关募兵。道周请自往江西图恢复。以七月启行,所至远近响应,得义旅九千余人,由广信出衢州。十二月进至整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监刑者从之。

(选自《明史·黄道周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
B.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
C.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
D.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指遭遇母丧。古时朝廷官员遭逢父母的丧事要辞官守丧,称“丁艰”“丁忧”。
B.圜土,是监狱的通称。秦汉以前监狱多为圆形土牢,故名。古人也用“缧绁”称监狱。
C.元良,意思是大善至德,一般指大贤之士;也是太子的代称。文中指郑鄤这一大贤之士。
D.移疾,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与“乞休”“告老”“乞骸骨”义相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道周敢于上疏直言,多次触怒皇帝。在营救故相钱龙锡、维护郑鄤以及皇帝任用杨嗣昌等事件上,黄道周一再进谏,乃至遭到贬官调任。
B.黄道周能够自我省察,善于总结不足。他坦承自己有“三罪”“四耻”“七不如”,在“七不如”中,从多个方面和别人相比,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C.黄道周节高不谐流俗,一直难得重用。张至发掌权,不用黄道周,同僚为黄道周鸣不平,但皇上下诏责备他;朝廷推荐阁臣,他虽在候选之列,最终未被选用。
D.黄道周挽救民族危亡,毅然挺身而出。国势衰微,朝廷大权掌握在郑氏手中,大帅恃恩观望,黄道周主动请缨,募集军队,所到之处,远近响应。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必膝行前,道周独否,魏忠贤目摄之。
(2)帝疑道周以不用怨望,欲为郑鄤脱罪,下吏部行谴。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谪交趾为吏 坐:因犯……罪或错误
B.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还 引:率领
C.诸守将弃城遁,并其罪 按:压抑、止住
D.车驾既北,寇骑日城下 薄:逼近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车驾、陛下,均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而逃跑。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②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