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4 组卷8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只鸡

曹隆鑫

村主任踢开二虎家散养鸡的竹篱笆门,随着一阵扑腾,一只冠儿血红的母鸡就到了村主任的手中。村主任大手掌啪啪地往鸡头上扇去,骂骂咧咧着:叫啊!逃啊!翅膀硬了就想飞?挨千刀的!

二虎的老婆急匆匆地从新楼房里走出来,喊,主任,啥事啊?

村主任说,这鸡不老实,忘本了,晚上让你家二虎过来吃鸡喝酒。

村主任提着鸡走远了,二虎老婆杵在一边,好半天才琢磨出个事来,恨得把牙根咬得咯咯响。

二虎回家听老婆一说,扭过身就往外冲,骂骂咧咧地踢飞了好几颗挡在鞋尖前的碎石子。想当村霸?门儿都没有!我可不是以前的二虎。把你弄到网上,不把你弄臭才怪哩!

二虎踢开了村主任虚掩的屋门。

村主任老婆在厨房扭过头朝二虎看过来,说,咦,是二虎啊,什么风把你刮来的?

二虎甩着膀子直往屋里走,正眼也不看一下村主任的老婆,喊,被人欺负了,来找村主任说道说道!

村主任喝一口自酿的红米酒,呵呵地笑起来,说,来得正好!

二虎也不客气,一屁股落座,端起村主任的杯子一仰脖,咂咂嘴,说,酿得不怎么样!

村主任的老婆拿来碗筷,村主任说,这种酒可不是二虎喝的,你那碗筷还是趁早收回去。

二虎早已往饭桌上瞅过,小猫鱼倒是有一盘。二虎突然起了一些狐疑,还从没听说村主任吃过哪家的白食,婆娘或许搭错了哪一根筋添油加醋让自己也跟着一时犯了迷糊。如果弄错了可不是小事,人家好歹还是村主任。二虎欠欠身子说,哪里哪里,能喝上您主任的酒,也是我二虎的福气!

村主任说,你二虎有福气,长能耐了,把该记得的都忘了!

二虎就急叫,哪能呢!

村主任说,是不是为鸡来的?

二虎愣了一下,很快嘻嘻笑道,那鸡落您主任肚子里,是那鸡的福气,我二虎会那么小气?

二虎心想,我婆娘说的竟是真的!我二虎现在的能耐,还不能跟村主任明斗,不就是一只鸡嘛,总有一天,让你十倍百倍地还出来!

村主任老婆望望村主任,又望望二虎,不明白两人怎么扯到了鸡身上。

村主任哈哈大笑,说,好,你二虎也不是糊涂人,实话问你,你什么时候接你老娘过去住?

下宅村依山傍水,五十来户人家,新旧楼房散落在竹林里,如从空中俯看,就像竹林里镶嵌着一朵朵蘑菇,甚是漂亮。最漂亮的那朵蘑菇就是二虎家的,二虎在梦里都引以为傲,没想到村主任问到这个。

二虎“嘶嘶”两声,像是犯了牙痛病。

村主任端起酒杯“吱”了一口。村主任老婆一转身,就把放在饭桌上给二虎准备的那副碗筷给收了回去。

二虎说,我老娘那个,那个,那个不肯搬过去嘛,我老娘痰多,人老了,出门进门换鞋,我老娘觉得不自在嘛,那老屋,还,还好得很嘛!

村主任瞪一眼二虎,说,二虎,不是我说你,你摸摸自己的良心,你有多久没去看过你老娘啦?

二虎呵呵地笑,又鸡啄米一样点着头,说,这阵子忙晕了,赶明儿就去看,就去看!

二虎起身要走的时候,说,主任,什么时候有空?我请您喝酒!

村主任说,二虎,你给我听好了,你不善待你老娘,我可要每个礼拜拿走你一只鸡!

二虎回到家,一下子就闻到了厨房里传过来的煲鸡的香味儿。二虎问老婆,这鸡哪来的?二虎的老婆说,你娘拿来的,说是村主任杀好了送给她的,嘿,这还不是咱那只!

二虎说,我娘呢?

二虎的老婆奇怪地看着二虎,问,怎么啦?

二虎猛拍一下桌子,第一次瞪着老婆吼:真丢人!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运用“踢、扑腾、扇、骂”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村主任抓鸡、打鸡、骂鸡的情景,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
B.小说善于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村主任老婆一转身,就把放在饭桌上给二虎准备的那副碗筷给收了回去”,暗示出二虎不孝已是人尽皆知。
C.村主任拿了鸡送给二虎的老娘,二虎的老娘却又把鸡送给二虎吃,小说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颇具匠心。
D.这篇小说语言典雅凝练,风趣质朴,反映了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道德水平滞后之间的矛盾,引人深思,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小题2】小说中“村主任”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试简要分析。
【小题3】请结合小说内容,推测二虎是否会接老娘住进他的新楼房,并谈谈理由。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年8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2017年9月29日,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正式开通,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的连接,是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这条干线可满足上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已实现北京、上海、济南、合肥、乌鲁木齐南山地面站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洲际量子通信视频会议。

安徽大学校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委员说,随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的开通,以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也让安徽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影响力。2019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委员表示,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较强的实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有些相关领域的优势也受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冲击。“当前,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潘建伟委员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12日)


材料二:

这些年来,针对量子通信的质疑几乎从未中断过,甚至有人认为量子通信就是“伪科学”。对此,潘建伟回应,量子力学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量子通信的先进理论都未必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公众才会对量子通信的科学性产生怀疑,担心这项技术不成熟。潘建伟进一步解释说,创新成果从产生到广泛应用,通常会经过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众接触到一个全新领域的东西,最开始的反应通常是:不靠谱。比如最早的照相机,大家觉得魂魄被吸到相机里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早期的量子通信,有人认为是伪科学,当它发展比较成熟之后,又觉得这个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有疑虑。“现在我们确实有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我们应该有自信。”不过,潘建伟也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转换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当量子通信被广泛应用后,大家觉得没什么稀奇了,创新过程也就完成了。”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9年3月11日)


材料三:

2010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实现了4个量子接口之间的纠缠,代表此前的国际纪录。此次,清华大学段路明团队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把世界纪录提高了约6倍。25个接口意味着,接口更多了,能把大家有效地连接起来。就像是在互联网里,用户更多了,把不同的内容都能包容进去了,为量子互联网构建的“万里长征”又往前走了一步。

那科学家想要实现的量子纠缠是什么呢?量子世界有两个重要特性: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量子纠缠通俗理解常常被比喻为“远程心灵感应”,爱因斯坦也称其为“鬼魅般超距作用”。也就是说,两个量子纠缠,量子A状态改变可以对量子B产生影响,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有这样属性的量子纠缠,是信息传递、信息保密的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是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的基石。但有效的量子纠缠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效的量子信息传播需要高纯度的纠缠状态。“我们需要的纠缠是很纯净可控的纠缠,就像是两个人之间心心相印。”段路明说。

(摘编自《新京报》,2018年5月1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五市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量子视频会议的实现,是通过“京沪新干线”和“墨子号”连接的方式完成的。
B.安徽在量子研究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列,中国的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在部分方向上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C.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是我国在进入到量子研究初步发展阶段的必然需要。
D.照相机出现的早期,部分人不敢使用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担心可能会吸走他们的魂灵,这与人们对量子的误解相似。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量子通信深奥的先进理论,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和普通人一样理解困难,因此它受到的质疑几乎没有中断过。
B.创新成果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和认知,当它被广泛应用后,人们习以为常,创新过程才算完成。
C.清华大学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比加州理工学院的纪录提高了约6倍,这说明量子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D.量子纠缠如同远程心灵感应,两个纠缠的量子可以相互产生影响,但是有效纠缠并不容易做到,需要纯净可控。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忄刘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小题1】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小题2】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小题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悲哉,上将军
耿 立
“七七事变”后,随着佟麟阁、赵登禹殉国,宋哲元七月二十八日决定率二十九军撤退到保定,并决定留下张自忠与日本人周旋,临别时,张自忠对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尽管张自忠将军曾指出自己留在日据的北平不是要当汉奸,而是“希望能够打开一个局面,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使国家有更充实的准备”,并表示为此不计毁誉,但是“汉奸”帽子和四处涌来的鄙夷唾弃,令他压抑怆怀。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文章,痛斥张自忠的“卖国变节”行为,张自忠被认为是“华北特号汉奸”,报纸上一律称他“张逆自忠”。
爱国的情怀非只一种,张自忠选择了荆棘。
张自忠在北平市长任上只短短八天,就宣布辞去一切职务。两天后,他化装离开了北平南下,舆论界对他的攻击指责还是有增无减。当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张自忠却被赋闲,他形单影孤地困处南京,整天无事可做,度日如年。佩剑将军张克侠来到南京看望张自忠。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今往见荩忱师长,其貌憔悴,心绪不佳,闻已染嗜好,诚为可叹,宴安鸩毒真不虚也。余勉以自重自珍,来日方长,是非可明,彼有惜别之意。良将难求,余当助之。”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七日,张自忠回到河南道口李源屯五十九军军部。与大家寒暄见面后,张自忠只硬硬撩下一句话:“今天回来,就是去死的,好狗不死家门,看大家如何死法。”部下听到此言,都眼里噙满了泪水。
一九四○年日本发动了旨在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的“宜昌作战”,战役开始后,张自忠决定渡河督战,当晚,张自忠给副手冯治安写了一封信,派人连夜送之。信中说:“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无论做好做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一节,是古代中国男人在大义面前敢担当的地带。那渡河文字如钻石,在历史的深处闪光,撼动哺育了秦汉以降的中国人。那一天的故事脍炙人口。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那支慷慨的歌。但是我们怎么还原荆轲的心情?他是激昂还是黯淡?或许愤激义气多于承诺。荆轲和他的同道高渐离在易水之畔的悲壮唱和,其实藏着的是别人无法破解的秘密。那也许是以血践履历史的承诺。
就是这样抗日战场上异数的张自忠将军,为一洗身上所谓汉奸的污垢,渡河赴死了。在襄河东面一个叫南瓜店的地方,将军殉国。一代抗日名将,怀着平安的良心死去,时年四十九岁。与他同时殉国的还有五百多人,张自忠殉国后,南瓜店一带枪声骤停,格外寂静。
在张自忠将军殉国前一年,他来到重庆看望隐居读书的冯玉祥先生。相见那天,两人联床夜话,苍穹大地,圆颅方趾,巴山夜雨,喋血烽火,相谈甚惬。第二天,两人互道珍重,依依而别。张自忠走出不远,折转身来,怀着诀别的心情回到屋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地向冯玉祥磕了个头。冯先生被这一情景惊呆了,忙说:“荩忱,你这是干什么?”只见张自忠眼含热泪,神色庄重地说:“我这一生是先生培植了我,我活着要一心一意地为国尽忠,像个人,像个军人,不辜负你培植我这一生;我死了也要像个鬼,像个忠魂,不会辱没先生练兵带兵的英名!”冯玉祥因惊愕而语塞,但他内心明白,荩忱行此大礼,作这样的告别意味着什么。就这样的一跪,成为一个血勇的将军震撼抗战历史的一瞬。
竹简,是青的,也是易朽的,血是红的,也是易褪色的,但由血书写的竹简却坚比金石,那上面的文字也就有了金声玉振之效了。对将军,对一切的忠勇的国殇者,也作如是观。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小人格”标准是“匹夫匹妇的层面”,是随波逐流的、依附权势的、“庸德之行,庸言之谨”的,这种标准的泛滥下,胸怀“大人格”标准的英雄豪杰,都会长期遭到舆论、谣言、群众、世俗的打击。(李敖《大人格与小人格》)
②张上将的抗战,远起喜峰口,十年回溯,令人深佩他的卓识超群。迨主津政,忍辱待时,张上将殆又为人之所不能为。抗战既起,张上将奋起当先,所向无敌,而临沂一役,更成为台儿庄大捷之序幕,他的英勇坚毅,足为全国军人楷模。而感人最深的,乃是他的殉国一役。(周恩来《追念张荩忱上将》)
③张将军的司令部固然简单,张将军本人却更简单。他有一个高高大大的身躯,穿普通的灰布棉军服,没有任何官阶标识。他招待我们,四碗菜,一只火锅。四碗菜是以青菜豆腐为主,一只火锅是以豆腐青菜为主。虽然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梁实秋《记张自忠将军》)
④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阵前遗书)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七七事变”后,宋哲元为了成就自己“民族英雄”的美名,命令张自忠留在了日据的北平,使张自忠背上了“汉奸”骂名。
B.在南京赋闲时的张自忠憔悴沮丧,心意消沉,这是因为“汉奸”之名和舆论攻击依然挥之不去,张克侠勉励他自珍自重。
C.“宜昌作战”开始,张自忠决定亲自渡河督战,他在给副手冯治安的信中就透露着以身明志、从容殉国的意愿。
D.张自忠在与冯玉祥临别时的一跪,既是感谢冯的栽培之恩,也是对自己为国尽忠的勉励,这一跪别满含悲壮。
E.张自忠虽贵为上将,但衣着朴素,身上没有任何官阶标识,这说明他平易近人、心地善良,很受士兵们拥戴。
【小题2】文章写到了易水送别的故事,易水之畔荆轲唱出了怎样的千古名句?作者回顾 荆轲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3】作为二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将领,张自忠死后受到了国共领导人的高度赞誉。作为军人,张自忠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小题4】孙中山先生曾说:“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树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张自忠殉国行为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