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的春天

刘大杰

①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③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作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④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⑤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摩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⑥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⑦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三月末日于成都

(原载一九三六年五月一日《宇宙风》第十六期)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从总写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开始,到方寸之地的茶馆结束,叙述层次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B.第④段写薛涛林公园的春意时,不仅着重突出此公园的风景特色,还用西湖上的风光来反衬薛涛林公园的风光。
C.第⑥段写百花潭的钓鱼人,用“无论”“总有”“不管”“总要”“才”等一组词语,写出了成都人爱谈笑、喜热闹的特点。
D.本文以华丽的语言、轻松悠闲的笔调,把成都春天的景象和风俗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感,表达出对成都春天的喜爱之情。
【小题2】文章是抓住成都的春天的哪些特点来描绘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小题3】文章最后一句“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17-18高一上·福建泉州·期末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于周五发布,引起了全球的强烈反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电信巨头创建的操作系统技术先进,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它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

②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它有四个特点:分布式架构,自然流畅性,内核安全性和生态共享。分布式架构可以灵活地适应整个场景的丰富终端形式,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大屏幕、手机、PC等,可以灵活地部署,对应不同的设备。

③过去几年的进展证明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今天华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中国的整体技术环境和市场支持力,都比华为从落后跟着走一直冲到5G领先位置那个阶段强了一大截。鸿蒙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鸿蒙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

④美国打压华为对鸿蒙问世起到了催生作用。鸿蒙问世无疑是被美国“逼”出来的,而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中国整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自主开发核心技术。鸿蒙是时代的产物,它代表了中国高科技必须实现的战略突破。这是中国解决许多“卡脖子”问题的一个带动点。鸿蒙与Apple和Android操作系统相比无疑正处于建设自身生态的早期阶段,但毫无疑问,它将很快在中国站稳脚跟,逐步走向全球。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虽然中国的超级市场需要大量的内部协调,但这个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会是一个悬念。

⑤一旦形式势促使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手机的销量将在短时间内下滑,但这种暂时性的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以及中国操作系统和软件产业回归的全面繁荣。这笔大帐中国社会算得清,它的合理性也必将转化为一种特定的市场方式,以促进鸿蒙的成功。中国其他软件应用商和各利益实体将在全社会的推动下支持鸿蒙的开源,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⑥世界憎恨美国电信和IT巨头的垄断,鸿蒙的问世是打破美国垄断的现实解决方案,它对全球技术平衡具有积极意义。虽然Apple和Android已经占领了全球市场,但欢迎竞争是市场的本质。只要鸿蒙科技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市场就会为他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问题,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初具规模。鸿蒙可以说已朝这个方向发出了最有力的一击,这不能成为华为与美国队比赛的一次失误。华为和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已经没有退路,他们正在坚定地前进。虽然他们经历了短时间的困难期,但历史不会给中国的崛起提供另一种方案。

⑦我们还要看到,华为的坚强抵抗为中国其他相关制造商提供了喘息的时间,这使华为的屹立不倒具有了全局意义。中国制造商彼此既是竞争对手,又形成了一个微妙但却真实的利益共同体。让鸿蒙的生态系统得以建立,这不仅对华为的生死至关重要,也对中国所有相关制造商的未来生存环境有着决定性影响。

(摘编自社评《鸿蒙,中国高科技突围的英勇带动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蒙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
B.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美国对华为的压力在鸿蒙的出现中发挥了作用。
C.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中国这个超级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D.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导致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出现了鸿蒙。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针对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华为鸿蒙的出现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这一论点。
B.本文采用了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述了鸿蒙系统的特点、作用、意义。
C.本文在论证华为的鸿蒙系统非常具有前瞻性时,将跨越设备差距并实现用户场景控制体验的一致性罗列出来,认为这应该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D.本文论证了鸿蒙操作系统之所以可以在不同设备间灵活部署,是因为它采用了分布式架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问题,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具规模。
B.现在谈论鸿蒙的成功或失败还为时尚早,但就现实来看,它的问世无疑成为解决美国垄断问题的有效办法。
C.鸿蒙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中国市场会为它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D.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的手机销量将会下滑,但这种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唢呐王

在桠村,唢呐吹得好的人,就数李三毛和王吹吹。李三毛出道早,全村人都叫他唢呐王。按辈分,王吹吹是李三毛的徒孙,但这个徒孙却有点“大逆不道”。他放话说,当唢呐王可以,赢了我再说。

机会终于来了。张铁匠死了娘,请王吹吹去闹丧,和他搭档的刚好是李三毛。桠村吹唢呐一般是两人合奏,互相补充,互相应和,这样吹出的声音才好听。两人合吹了一曲,引出了一片唏嘘声。王吹吹得意洋洋地扬起头看天,斜也不斜李三毛一眼。

天上,笼一层黑云,像要下雨的样子。王吹吹就看着那层黑云,慢悠悠地说,你敢不敢比,比谁能把雨吹下来?!

李三毛一怔,望了望天,沉思了一会,说,好吧,谁先?王吹吹又看了看天,那云比先前更黑了,黑得像要掉下来。雨马上就要下了,不能让他抢了先机。王吹吹有了主意,笑着说,你是前辈,让我先来吧。王吹吹把“前辈”两个字说得很重。李三毛不介意,大度地说,好,你先!王吹吹吸气、鼓腮……一曲哭丧调,徐徐吹了出来。喇叭对着黑云,黑云开始慢慢翻卷。王吹吹哭了,看热闹的人哭了,但雨却没掉下来。泪眼朦胧中,王吹吹看见李三毛抹了把眼睛,手里的唢呐对准了黑云。李三毛吹的是同一首曲子。一曲没吹完,在场的人全都不能自已,众皆号淘大哭。天上的黑云翻得更快了,一团更大的黑云罩上了头顶。黑云终于掉下来了,变成了哗啦啦的雨,像人们哗哗的泪。

李三毛赢了,但王吹吹心服口不服,说要找时间再比比,谁赢了,才是真正的唢呐王。


不比了,我把它让给你吧!李三毛说。

让给我?你这是臊我脸哩。王吹吹甩下这话,不管张铁匠如何挽留,自顾自收了家伙,回家了。

以后,村里人只能闻其唢呐声,很少见到王吹吹其人了,有时一连十来天也不见他的人影儿。他这是在苦练绝技哩。村里人说。李三毛呢,处变不惊,该干啥还干啥。请他的人,排队成了长队。他经常是走了东家,去西家,很少落屋。这天中午,李三毛从桐村闹丧回来,渴了,环顾四周,没处有水喝。于是,他对不远处一丛杂草说,把水拿来我喝点吧!过了一会,一个人从中走了出来,竟是王吹吹。王吹吹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李三毛喝了水,盯着王吹吹的脸,问,跟了我这么多天,有收获了?吹给我听听?王吹吹却扬了扬了头,说,谁跟你了?我也是路过这儿。李三毛知道王吹吹一向傲气,即使是偷艺,也不会承认的。李三毛转移话题,问,还比吗?当然比!王吹吹挺着胸,脱口而出。好吧,你赢了我,我才高兴哩,李三毛笑着说,你还是跟在后面,小心别让人发现了。说完,他快走了几大步,甩下了王吹吹。

没过多久,大槐的婚期到了。他经不住怂恿,有意请了李三毛和王吹吹。大家都等着看好戏哩。

快比吧,今天,你们谁赢了,谁就是唢呐王。

刚扯开场子,村里人里三层外三层就围了过来,大喊大叫。

今天,我们比吹流行歌曲,看谁吹得多,吹得好。王吹吹高声说。

好!李三毛手心揉搓着下巴上的胡茬子,低声应战。

这次,你先来!王吹吹说。

李三毛也不推辞,吹了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吹完,人们鼓掌叫好。王吹吹吹的是《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吹完,也赢得一片叫好声。就这样,二人一言不发,你吹完了,我接上;我吹完了,你接上。大槐院子里满是树,像一片绿云,云朵里,鸟儿飞来了,叽叽喳喳地应和。

天,渐渐黑了。灯光,亮起来了。

王吹吹和李三毛还在吹。

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二人的嘴肿了,没力气了。吹到半夜,李三毛接不上了,他含着唢呐,吸不进气。一吸,嘴就痛。还吹吗?李三毛歪着嘴问,吹!王吹吹吐出这个字,使出吃奶的力气又吹上了。可是,他只吹到一半,就瘫在了地上。看王吹吹倒地,李三毛打起精神,一曲吹完,也像散了架,瘫了下去。

李三毛多吹半首,又赢了。


毕竟,李三毛上了年纪,经这一折磨,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他就死了。出殡那天,王吹吹披麻戴孝,把李三毛送到了坟地。

第二天,有人说,在李三毛的坟地里,唢呐寂寞地响了一个晚上。一些人不信,就跑去找王吹吹,想问个明白。家里没有,他们就去了坟地。果然,王吹吹坐在地上,一根手指上,全是凝固的血块。嘴里的唢呐,杵在地上,吹出的只是断断续续的“嘘——嘘——”声。他的嘴,已经肿成了香肠。

坟前的石碑上,写着三个血字:唢呐王。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吹吹对前辈李三毛先是不服气,继而是偷师,最后为逝去的李三毛吹唢呐祭奠,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他对李三毛认识的改变。
B.在张铁匠家闹丧时,二人首先一曲合奏,引来众人由衷的喝彩,但这无法分出胜负,于是王吹吹提议比试谁先“把雨吹下来”。
C.王吹吹不屑于李三毛把“唢呐王”的名号让给自己,而是一定要比赛定输赢,这表现他虽然重名,但也不是一味追求虚名。
D.小说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李三毛“唢呐王”的形象特点。或是李王二人的对比,或是王吹吹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
【小题2】小说在叙述王吹吹和李三毛的两次比试时,都出现了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
【小题3】请结合全文,分析李三毛作为“唢呐王”的特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命运敲门声
何葆国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
我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
又是他! 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几乎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几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好了,”简进谦恭得有些畏葸地双手呈上一叠稿纸,“请邹老师……”
我想发火,但最终还是克制了。从他手上拿过稿子,我淡淡地说:“我帮你推荐出去, 你就在家等着发表吧。”
“谢谢,”简进接连点头哈腰,“太谢谢了,邹老师,太谢谢了……”
简进走后,我再也没有情绪继续写作,心想,这家伙想发表想疯了,天天上门骚扰,这可如何是好!我忽然想到去年有篇旧稿,自己不太满意,一直没有寄出去,干脆……我找出旧稿,署上简进的名字和他的地址,给一家熟悉的报纸寄去。
大概半个月后,筒进来了,看样子他激动得面孔都有些变形了,手颤抖了许久才从口 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我一看,正是我署上他名字的那篇稿子。
“邹老师,您帮我修改的文章,终于,终于发表了…他的声音激动得哆嗦。
“很好嘛,这是第一步,希望你埋头苦干,不要荒废了时间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
“是,是,是。”
从此,我很长—段时间没有看到他,也许他上门找过我,但我不在,总之我渐渐把他忘了。大概是4 年之后,我有一天到那个亲戚家闲坐。他忽然问我,你还记得简进吗?我摇头。他说,就是那个我介绍他去找你的文学青年啊。我一下就明白了。他叹道,一个好好的人迷恋什么写作,现在疯了,我们活活把他害了!原来,简进在发表“处女作”的巨大精神动力之下,没日没夜地写……可是再也没有发表一个字,他就疯了……
我听得胆战心惊,忽然觉得自己是个罪魁祸首。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 我 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
又是他! 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 文章。 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凡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简进谦恭地说。
“行了, 我不用再看了,”不知怎的,我忽然克制不住自己,粗暴地打断他说:“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修改一百遍也没有用! ”
简进一脸窘迫。
“ 我劝你别白费劲了,把时间和精力拿去搞点别的东西,现在改革开放,千什么不行,偏偏要在文学树上吊死.......”
我正口若悬河,忽然发现简进不见了。不知他什么时候偷偷跑了,他一定受不了我的尖刻一一管他呢,我继续写我的。
大概是4 年 之后,我有一天上街取汇款。忽然一辆轿车嘎地在我身边停住,我吓了一跳。车窗里探出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邹老师,你忘记我啦? ”原来是简进!他下了车,热烈地握住我的双手,“邹老师,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我真不知如何报答你!” 我懵头懵脑的,“我当初痴迷着文学,是你一番话让我迷途知返啊,我真不知如何感激你!” 原来,简进被我批了一通之后,丢掉文学转头卟通跳“海”,现在有了公司有了车, 连别墅也有了。不久,简进诚心诚意拿了数万元,帮我出了一套文集。我以恩人自居,但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会不会是他?好吧,我就是不开门,看你的耐性有多好!
大概15分钟之后,敲门声渐渐弱下去,像一来云飘散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讲述的“我”与简进之间发生的敌事,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对“我”的描写是明线,对简进的描写是暗线。
B.简进是个狂热的文学青年,但他连写作的基本功都没有,尽管“我”对他进行了 一些指导,但他没有什么改进。
C.简进看到报纸上有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十分激动,可他竟然没有发现那是别人的文章,足见这个人多么马虎。
D.简进接受不了 “我”对他说的“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的话,他竟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愤然地离开了我家。
E.简进最后一次来我家时“我”态度坚决,将他赶出门外,因为只有这样做,他才会不来纠缠,打扰我的生活。
【小题2】小说反复强调持久、顽固的敲门声,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简进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
【小题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亮点,你同意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