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1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虽然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在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严重偏低,其中,居民的食品安全素养更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居民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认知,也造成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购买欲的下降。很多居民对于健康的理解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而是通过微信朋友圈文章等不科学的来源。因此,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比如食品龙头企业要开展各类工厂旅游、食品安全公益大赛、媒体开放日、消费者开放日等活动,打开工厂大门,主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但是企业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提升食品安全教育水平,需把食品安全知识写入学校课木,推动食品安全教育立法工作。

(摘编自《范现国谈食品安全教育:建议立法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有删改)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大数据观察》,有删改)


材料三:

《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只有约7.4%的民众日常生活中经常主动关注食品安全信息,超过半数的人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才会关注,34.8%的民众偶尔或极少关注食品安全,有6.5%的民众表示从不关注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去年年底,媒体大量报道“拼接牛排”“胶水牛排”,特别是有媒体以试验称,此类牛排足以“以假乱真”,更是激起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情绪。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指出重组牛排”属于调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搅制或后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成形,食用时需要二次加热的非即食类的肉制品。卡拉胶是重组牛排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这只不过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完全不同于建筑用胶或塑料用胶,公众没有必要谈胶色变”。

(摘编自刘志勇《食品安令认知仍需专业引领》,有删改)


材料四:

近年来,尽管我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综合治理,食品安全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食品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没有完全理顺。目前食品行业以分段监管为主,权责不清,导致政出多门、标准不一、政策“打架”。二是基层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薄弱,部分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落后,难以为食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监控手段。三是食品源头污染较为严重,农产品生产中存在不合理使用化肥、违禁使用高残留农药、非法使用生长激素等现象。四是法规政策配套系统性不足,导致部分食品违法案件存在移送难、处理难、打击难等问题,五是食品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弦,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违背法律和道德,滥用食品添加刑等有害物质,同时,消费者个体对于食品安全缺乏足够了解,自我保护依法维权意识不强,消费时往往选择价格低廉的食品,也使不安全食品具备了生存空间。

(摘编自张天任《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者虽然比较看重食品的安全性,但在购买食品时并没有把食品安全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B.许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是被动的,往往要到可能危及自身安全时才会给予足够的关注。
C.当媒体报道“拼接牛排”事件时,由于对食品安全缺少认知,公众不能准确判断事实的真相。
D.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并且缺乏专业的引导。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公众需要去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这样能降低购买不合格食品的概率,有助于建立起一道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B.如果消费者都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素养,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C.我国部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购买欲下降、迷信进口食品,其根本原因是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食品污染问题突出。
D.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缺乏维权意识,导致食品生产经营者往往无视法律,随意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
E.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往往更多地考虑价格因素,选取价格低廉的食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消费者食品安全素养不高。
【小题3】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18·山东聊城·一模
知识点: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专家认为这对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树立正确发展观和政绩观意义重大。

绿色发展指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测量仪”。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需要“一把尺子”来衡量。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我国将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机制,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绿色发展指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器”。纷繁的数据背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指向清晰可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平衡。“排名靠前的省份有各自存在的‘短板’,靠后的省份也有部分领先的指标,需要扬长补短。”李晓西说,指数的比较研究能够正确指出绿色发展的着力点,为决策者评价政策效果提供参考依据,这是“从让我干到我会干”的一个重要指南。

推进环境治理打好持久战。专家分析,治理指数重点反映地方政府在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方面开展的工作;而质量指数重点反映大气、水、土壤和海洋的环境质量状况,既与当地的环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有关,也与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关。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获得感”。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排名的落差较大。例如,北京、上海分别为绿色发展指数排名第一和第四,其公众满意程度排名为例数第二和倒数第九。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大排名》

材料二

2016年度17市绿色发展总指数及分类指数

地区

绿色发展指数

资源利用指数

环境治理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保护指数

正常质量指数

绿色生活指数

济南市

80.89

81.3

79.6

83.57

70.47

87.41

85.51

青岛市

81.85

80.06

85.07

87.05

69.36

90.17

82.45

淄博市

81.4

85.94

83.25

82.54

71.82

81.06

77.6

枣庄市

77.58

83.8

79.81

78.28

71.26

67.17

73.55

东营市

80.46

82.6

84.51

86.14

64.77

77.31

82.26

烟台市

84.04

88.53

82.58

84.68

74.78

89.51

80.96

潍坊市

79.09

85.32

79.09

78.7

65.61

84.14

76.96

济宁市

80.29

83.51

82.19

84.36

73.58

73.69

76.12

泰安市

79.74

86.08

74.09

84.62

70.64

78.96

75.56

威海市

81.71

84.22

76.35

89.7

67.12

92.07

79.86

日照市

75.07

78.13

73.35

77.99

67.51

74.35

75.08

莱芜市

77.91

79.85

73.61

86.46

69.72

75.87

76.82

临沂市

74.1

71.01

74.29

86.29

69.45

76.38

65.05

德州市

73.49

77.4

66.85

78.52

66.77

73.8

72.9

聊城市

76.67

81.1

82.53

77.09

68.94

71.87

69.67

滨州市

74.93

75.87

72.74

79.85

68.62

75.59

74.96

菏泽市

72.29

79.32

66.85

77.82

65.48

73.26

69.04

(摘编自《大众日报》

材料三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是促进绿色发展政策措施的一项重大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可积极促进能源外部成本内部化。建立高效的能源经济体系,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中国宏观经济中长期发展始终面临的重大命题。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使能源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治理成本,有利于促进能源外部成本内部化,纠正能源负外部性,更好地平衡协调“清洁低碳、可靠供应、价格可承受”三方面关系。

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可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稀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污水、雾霾、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障碍。恰当的经济政策应当是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将负的外部性内部化,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使生产者、消费者为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付费”。

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可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生活改善,更多的是结构变化。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最重要的是改善结构,提高低碳、清洁、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比重,压低高碳、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比重。

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在实施过程中还会与其他政策发生冲突与矛盾。只有加强价格机制创新与推动绿色发展的其他机制的协调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总体效应。

(摘编自《经济日报》,《绿色发展价格机制:促进绿色发展政策措施的重大创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指出我国将考核各省区市的相关情况,并以其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B.专家分析生态环境治理指数既与当地的环境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有关,也与当地的气候、 自然条件产业的结构等因素有关。
C.材料二从分类指数看,资源利用指数最高的市是烟台市,为88.53;环境治理指数最高的市是青岛市,为85. 07。
D.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遇到的障碍包括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稀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等。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的民族大计,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指向不包括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来引导结构调整。
B.专家认为《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对于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意义重大。
C.材料一中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成绩评比中无论是排名靠前的省份还是排名靠后的省份在发展中都需要扬长避短。
D.材料三中认为单一的价格机制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其他机制协调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总体效应。
【小题3】材料一和材料三中都报道了“绿色发展”,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具体内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常被误认为是指二氧化碳,其实不然,它是包含多种温室气体排放在内的二氧化碳当量。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规定用其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将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全部温室气体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的数值,即在一百年里,多种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应的具有相同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不再继续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则是指由人类活动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为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互抵消,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平衡,即通过人为管理的生态系统(如桂树造林、农业、土壤),或者通过工业处理(如碳捕集和碳封存或再利用)等多种途径或形式,对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加以抵消,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因而,碳达峰可以在无减碳压力下自然达到,碳中和则要求进行实质性减碳直至实现相对零排放。如果没有碳中和的约束,碳达峰会随着经济增长轻松实现,但在当前的碳中和目标约束之下,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或是零碳,碳透峰值越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碳减排才能抵清之前的高排放,实现碳中和的难度就越大。中国以政策宣示的形式向世界承诺碳中和,除“2060”目标以外,还包括诸多具体的减排任务。如: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年增加60亿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2020 年底,生态环境部正式出台全国碳市场分配方案,率先在发电行业正式实施。

(摘自王凤等《中和目标下的政府制度创新》)

材料二:

1   配额初始分配方式及方法对比

名称类型含义优缺点




免费分配政府直接免费发放给控排企业优点:企业接受意愿强,政策容易推行;对经济负面影响相对小
缺点:会出现寻租问题
有偿分配拍卖分配:政府对碳配额进行拍卖,出价高的企业获得碳配额固定价格法,企业按照固定价格购买拍卖优点:增加政府收入,通过补贴政策降低曲效应;解寻租问题:分配更有效率
缺点:不易被企业接受




历史排放法指以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在过去一定年度的碳排放数据为主要依据,确定其未来年度碳排放配额的方法优点:计算方法简单,对数据要求低
缺点:不公平,变相奖励了历史排放量高的企业;未考虑近期经济发展以及减排发展趋势:未考虑新公司无历史排放数据
历史碳强度下降法介于历史排放法和行业基准法之间,是指根据排放企业的产品产量,历史强度值、减排系数等计算分配额,即企业自身进行纵向对比,例如在过去3-5年的平均排放水平上叠加减排系数优点: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对数据要求相对低,适用于产品类型较多的行业
缺点:同样存在不公平,变相奖励了历史排放量相对高的企业:未考虑新公司无历史排放数据
行业基准线法(也称标杆法)指以纳入配额管理单位的碳排放效率基准为主要依据,确定其未来年度碳排放配额的方法。即与行业中企业进行横向对比,例如将整个行业的排放量较少的前15%、25%作一个加权平均作为基准值,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优点:相对公平;为行业减排树立了明确的标杆,考虑了新老公司的排放
缺点:计算方法复杂,所需数据要求高,行政成本高;仅适用于产品类别单一的行业

2 我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方式及方法对比

碳市场配额总量(亿吨)分配方式配额分配方法
深圳0.3免费分配;拍卖(一小部分碳配额,不针对具体行业)基准强度法:供水行业、供电行业、供气行业、公交行业、地铁行业、港口码头行业
历史强度法:其他行业
北京0.5免费分配基准线法:火力发电行业(热电联产),水泥制造行业,热力生产和供应,其他发电、电力供应行业,数据中心重点单位
历史总量法:石化、其他服务业(数据中心重点单位除外)、其他行业(水的生产和供应除外)
历史强度法:其他行业中水的生产和供应
组合方法:交通运输行业(历史总量法和历史强度法)
上海1.09免费分配:拍卖(一小部分碳配额,不针对具体行业)基准线法: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热企业
历史强度法:工业企业、航空港口及水运企业、自来水生产企业
历史排放法:针对商场、宾馆、商务办公、机场等场所。以及产品复杂、近几年边界变化大、难以采用行业基准线法或历史强度法的工业企业

(摘编自《我国碳市场配额是怎么分配的》

材料三:

我国委在“2030 年前实现破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既是生态环保的硬指标,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因此做好绿色传播工作尤为重要。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说清楚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内涵、社会意义,还要解释好为何中西方国家破达峰、碳中和时间不完全一致等问题。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是经济发展制约,二是行业发展制约,三是成本高。双碳工作是挑战,更是机遇。双碳目标并不是要求每个行业都是零排放,而是可以通过技术及自然环境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投资。机动界人士认为,未来 30 年,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138万亿元投资,特别是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节能等低碳行业将获得快速发展。推动双碳工作,除依赖政策驱动和技术创新外,还要依赖公众认知的改变,公众从我做起,让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摘编自焦德武《实现双碳目标需做好绿色传播工作》)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碳达峰值越高就越需要更多的碳减排来抵消之前的高排放,我国开始利用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
B.碳配额初始分配方式包括免费和有偿分配,计算方法包括历史排放法、历史碳强度下降法、标杆法等三种。
C.历史排放法和历史碳强度下降法较之于标杆法,除了有公平优点,还有计算方法复杂等缺点。
D.“双碳”目标是生态环保硬指标,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改变观念,降低碳排放,绿色生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碳”是指包含多种温室气体排放在内的二氧化碳当量,碳达峰和碳中和都不是易事。
B.历史碳强度下降法是介于历史排放法和标杆法之间的新企业易于接受的碳配额分配法。
C.深圳、北京以及上海实施的都是免费分配与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市场配额分配方式。
D.从具体减排任务来看,我国重视非化石能源的应用,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应用。
【小题3】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应从哪些方面做好绿色传播工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农村产业融合是产业组织方式和形态的重要突破和创新,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技术、市场和要素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交互影响,正在集聚和催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营造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的良好生态,乃题中应有之义。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创设有利于要素跨界配置的制度条件。健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农村要素市场,引导农村产权有序流转交易。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加快数据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强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主体带动,构建类型多元、活力迸发的融合主体。建设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产业融合服务方式,提升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涂圣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着力点》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早在19世纪60年代,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农业就开始步入现代化进程。经过长期发展,现代农业成为美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美国农业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的经营模式,现代化、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率在世界居于前列。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农场经营规模大,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高,全部实行机械标准化作业,生产效率高。

美国现代农业是高度融合的产业化体系。美国现代农业涉及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学科门类,将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商品流通、信息服务、金融支持等产业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化体系,是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化综合体。

《蒋伟涛:乡村振兴战略到底振兴了什么?》

材料四

根本上讲,乡村振兴是全新战略理念下的创新型发展,需要选择新思路、启用新方法,下述四个方面是特别需要重视和有效防范的“不可为”:一是防范以过度行政化的方式追求政绩化的乡村振兴。要防止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来下指标、定任务,甚至超越现实基础,不充分考虑区域差距和差异的现实约束,人为提档加速,追求短期速效。二是防止过度形式化。防止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重物不重人的偏向,要把维护农民和农村社区基本权益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求,而非只把建房修路放在突出位置。三是防范过度产业化。要防止在乡村所有领域无所不在地进行产业覆盖,特别是在新村建设过程中,相当数量的新村聚居点最重要的功能应是生态宜居,并非所有的村落改造提升都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度假等乡村旅游产业,一旦供过于求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利益损失。四是防范过度外部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振兴是一个开放性过程,不能完全依靠乡村内部有限的自我积累,也不可能单单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引入城市社会资本是一个重要选项。大量实践证明,合理吸引城市资本进入乡村发展领域具有巨大资源激活效应。但城市资本的进入应当有门槛、受管控,如果无条件和无限制地引入城市资本,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有可能被边缘化,农村稀缺的土地和生态资源可能再次被剥夺,这种乡村振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必然会受到挑战。

《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这些做法“不可为”》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技术、市场和要素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交互影响,便催生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B.网络大数据在推进农业发展的征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对大数据的整合更为重要。
C.因为主要依靠家庭农场,全部实行机械化标准作业,使得美国的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
D.乡村振兴需要来自各方面力量的支持,这其中既有乡村的自我积累,又有政府财政投入,还需社会资本的加入。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要分多步进行,其中重要的三个时间点是:2020年、2035年、2050年。
B.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早步入现代化进程的国家,这也使得美国成为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C.美国现代农业涉及多门学科门类,将多项产业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一套紧密结合的产业化体系。
D.乡村振兴既需要城市资本的进入,同时也必须对进入的资本进行必要的管控,否则会对农村生态资源构成威胁。
【小题3】在振兴乡村的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需要尤其注意的?请分条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