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攀高亲

蒋平

“新来的唐市长是江村当年的放牛娃啊!”虽然是小道消息,但在大学生都没出过一个的小江村,不亚于发生了一场七级地震。

最先从电视里发现这个秘密的是村里的鳏夫铁葫芦:“就是三十年前,咱们村里的二愣呀。当年,他爸妈过世,无依无靠的,出去乞讨前,还从我摊担里拿过两块灶糖呢!”“你那么肯定他就是二愣?没准弄错了吧。”“千真万确,二愣那模样,化成灰我也认得!”不光是铁葫芦,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跟着作了证实。

小江村出了个市长!消息不径而走,不光是村里,对乡里和县里而言,也算得上是一个特大喜讯了。不过,接下来的消息让大伙无论如何也喜不起来了:据内线考证,唐市长档案里的籍贯可不是小江村。就有人对铁葫芦的记忆表示怀疑,铁葫芦这边呢,则以脑袋担保,并声称可以带领大伙前去市里朝见,当面攀上这个高亲。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不过,唐市长眼下正率团去香港招商,只能等他回来了。在等的这段时间,铁葫芦成了县、乡各级领导关照的重点,每日里迎来送往,觥筹交错,村里甚至有人张罗着要将最漂亮的寡妇介绍给他续房了。铁葫芦就这样完成了身份的巨变。举起酒杯的时候,似乎自己就成了市长的代言人,只消他开口表达,唐市长就会乖乖地在县、乡的联合报告上签字,一大笔扶助资金立马手到擒来。

一个星期后,唐市长终于回来了。县长、乡长这边也准备停当,一帮人浩浩荡荡杀到市政府,把值班的保安吓了一大跳,以为是来上访闹事的。后一听说是唐市长的家乡人到了,态度马上来了180度的大转弯。唐市长这边呢,见到这一大帮“家乡人”,连连摇头:“你们可能是弄错了,我不是小江村的,也不是那个什么二愣,我父母还健在呢!”面对满口酒气,大讲灶糖往事的铁葫芦,唐市长更是一脸莫名其妙:“您老人家可能是认错人了,我小时候闹牙疼,家里从来不让我吃糖的!”

唐市长不认帐,县长和乡长精心准备的要钱报告便没有递上去的必要了。碰了一鼻子灰,走出市政府大门,县乡二长的脸色都很难看。只有铁葫芦一脸的不在乎:“他妈的,真是一年土,两年洋,三年四年不认爹和娘啊。当个市长有什么了不起,退了休,还不如咱平民老百姓呢!”

返回县城的时候,司机顺路叫上了在市里做生意的小姨子,小车坐不下了。乡长就一脸歉意地对铁葫芦说:“老叔,对不住了,小车没座位了,你是不是自个想点办法……”话音未落,铁葫芦登时眉毛倒竖:“我才坐不惯你们的车呢。告诉你们,唐市长是二愣绝对没错,刚才是见你们人多,不好意思说。等着瞧吧,我马上让他用小车送我,比你们还先到家……”大伙都没说话,心头的闷气积得比铁葫芦还重。最后是县长开了口:“无凭无据的,咱们这一堆大活人,凭啥被一个疯子玩得团团转呢?”乡长胀红了脸:“这老儿,以前不疯的,没人说过他疯啊。我当初的想法,是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他说的是实话,岂不令我们措手不及!”“什么事实!纯粹是一个疯子!”县长说。“疯子!”一车人都随声附和。乡长不吱声了。

不过,铁葫芦回到村里后像是真的疯了。每日里有人见他喝得醉醺醺的,然后站在村口的大樟树下恨恨连声,不过骂的对象不是乡长,也不是县长,而是唐市长:“他妈的,臭小子才当了几天官,就六亲不认了,我那两块灶糖真是送给狗吃了!”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去攀高亲,这说明当今社会上仍存在着市侩习气。
B.铁葫芦因当年给过二愣两块灶糖,得到县乡领导和村人礼待,在众人热捧中不免飘飘然起来,这表明他是个盲目自信且有政治野心的人。
C.家乡官民轰轰烈烈地去找唐市长,却遭遇市长不认乡亲,于是寻求扶助资金的愿望只能落空,情节的前后逆转增强了小说的幽默讽刺性。
D.小说运用语言、行为、神态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如乡长借口拒绝铁葫芦乘车时所说的一番话,就表现了乡长虚伪势利。
【小题2】小说以“攀高亲”为标题,有嚼些作用?请简要说明。
【小题3】小说以铁葫芦回村后好像是“真疯了”结尾,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018·安徽安庆·二模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其他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阿法狗”出自谷歌旗下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最早在2016年1月,《自然》杂志以封面位置报道该程序在和所有其他围棋程序的对抗中获得了99.8%的胜率,并且以5比0的成绩打败了欧洲围棋冠军。随后同年3月,“阿法狗”挑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经五局鏖战,人类1:4不敌人工智能,引发巨大轰动。但“阿法狗”仍在积攒实力。2017年1月,一个神秘账号Master公布自己正是“阿法狗”新版。该账号在知名围棋平台上先后挑战柯洁、朴廷桓和井山裕太等顶级高手,豪取胜利,随后战赢“棋圣”聂卫平,直至60盘时自曝身份,决胜收官。

英国《自然》杂志19日最新论文中,英国伦敦深度思维公司“阿法狗”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报告了新版“阿法狗”软件——“阿法元”。“阿法元”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无师自通的本领,在每次自我对弈中进步。通过3天的训练——包括近500万局自我对弈——阿法元以其100比0的不败战绩,狠狠打击了曾书写历史的前任“阿法狗”。


材料二

AI和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来自英国,英国可谓是AI的发源地,多年来对AI的研发投入已经形成一套独有机制。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委员会(EPSRC)已经对143个科学项目进行研发拨款,目的是研发出智能技术和系统,其跨学科研究体系有助于AI工具和技术满足伦理和应用需求。估计,在2035年之前,AI将为英国经济带来8140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由现在的2.5%增加到3.9%。

2015年,EPSRC联合剑桥、爱丁堡、牛津、华威与伦敦大学学院这5所英国名校,出资4200万美元成立了阿兰·图灵研究所,研究AI在国防安全、健康、计算技术、数据中心工程,以及金融和智能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并帮助培训新一代数据科学家。此外,英国还建立了阿兰数据研究集团、开放数据研究所、国家数据创新中心和皇家统计协会数据科学分部等,在AI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

近日,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算法,可以在阿尔茨海默病状出现前10年,发现由疾病引起的大脑微小的结构变化,以达到尽早检测出阿尔茨海默病的目的。

研究小组通过对67个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来训练他们的人工智能,其中有38个来自老年痴呆症患者,29个来自健康人。研究人员将扫描结果分成小区域,并让他们的人工智能分析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训练完成后,他们通过对148个实验对象进行脑部扫描来测试这种算法。在这些测试之外,还有48次对患有此症的病人进行扫描,48次对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进行扫描,最终,人工智能得以全面地检测阿尔茨海默病。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需要人工的研发和不断实践探索才会不断完善和进步。
B.材料一突出了“阿法元”相比于“阿法狗”的新特点和新突破,那就是“阿法元”可以战胜更多的对手。
C.AI为英国经济带来了8140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增加到了3.9%。
D.研究小组通过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测试,知道了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状的算法。
【小题2】下列关于民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阿法元”远比“阿法狗”强大,它已不再为人类的知识所限,而能够自行发现新知识。
B.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算法,可以在实践中凭借人工智能全面地检测阿尔茨海默病。
C.英国注重AI研发投入,在Al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渴望为英国经济带来新的突破。
D.“阿法元”可以从“零”开始,单纯基于与自己的对弈,不需要任何历史棋谱的指引,也不需要任何人类经验的点拨。
【小题3】人工智能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土鸡蛋

欧阳明

何四不明白,母亲为啥突然心血来潮,养了两只鸡。

母亲一直住在老家乡下,始终不愿进城,借口城里空气不好,其实是不想给他和弟弟增添负担,毕竟城里喝口水都要钱哩。

母亲不进城,何四和弟弟就只得回去看她,何四的弟弟也在县城,做水果生意。

以前,何四每月回去一次。弟弟忙,每月一次做不到,有时三个月,有时半年。后来,何四也做不到每月一次了。自从当上局长后,工作忙了,应酬的也多了,双体日弄得比上班还忙,很难再抽出时间。每当想到母亲经常孤零一个人,何四心里总是酸酸的。

何四不想母亲养鸡。鸡是好动的家伙,桌上,椅子上,台上,四处乱飞,还拉屎,得时刻着赶。而母亲有骨质增生,腿脚不利索。何四担心母亲哪天万一不小心跌倒,就麻烦了。

养来干啥呀,何四说。

下蛋,你们从小就喜欢吃鸡蛋。母嘿嘿一笑。

何四和弟弟喜欢吃鸡蛋,是小时候吃得太少。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穷,吃了上顿愁下顿,哪有粮来喂鸡。就算喂了,也就一两只,还是放任自流,让鸡自己去地里找吃的,所以下蛋少,少还不能自己吃,得拿去换煤油盐巴等。只有到了生日那天,母才会煮一个鸡蛋给何四和弟弟。

何四有几年都没吃鸡蛋了。不是不想,是不敢。

何四想吃的是土鸡蛋,农村粮食喂的鸡下的那种。那种蛋,超市买不到。小区门口那些提着竹篮卖的,连人都和那些卖菜的一样,都是贩子假扮的,卖的自然也不是土鸡蛋,全是养鸡场的鸡下的。养鸡场的鸡,喂的全是加了激素的饲料,不补人,还害人。何四在乡下工作时,去过很多次养鸡场,知道那鸡是怎么喂的。

要吃我们自己去买就是了,何四说。

自己养的鸡下的蛋才放心,母亲说。

找农民去买,何四回道。

现在农民养鸡也喂饲料,吃了要得病的。母亲一脸认真的样子。

何四知道,母亲决定要做的事,谁劝也没用,就不再说。回到城里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

何四已经两月多没回去看望母亲了。一个周末,他正陪领导打牌,母来了电话。领导经常叫他打牌。

四啊,忙吧?家里的鸡下蛋了,有空就回来拿点吧。母亲说。

正在加班,等会说。何四怕领导怪,急忙挂了电语。

又一个周末,星期六。领导又叫打牌,母亲又来了电话。

四啊,今天回来不?我怕鸡蛋放坏了。母亲说。

何四不好意思再让母亲催促。星期天,领导又叫打牌,他硬着头皮谎说母亲突发疾病,就赶了回去。母亲见到他,如看到阴雨连绵后的太阳,乐呵呵的。

返城的时候,母亲给何四装了三十个鸡蛋。

留些你吃吧。何四说。

不用,鸡还会下的,吃完了记得回来拿。母亲说完,接着又补了一句,你瘦了,要多休息。

一天,和弟弟在一起,无意中说起鸡蛋的事。

我也每月回去拿三十个呀,弟弟说。

是么?何四很惊讶。心想,两只鸡,每月能下那么多蛋吗?

弟弟也很惊讶,说,是啊,哪有那么能下蛋的鸡?

也许是粮食喂得多吧,何四说。

春节的时候,何四和弟弟都回到了老家。老屋热闹起来,母亲忙里忙外,脸上始终挂着笑。

听到动静,邻居秦二嫂也过来了,她招呼了何四和弟弟后,转头对母亲说,儿孙们都回来了,还要些鸡蛋不?我那儿还有。

我自己有鸡下,要你的干哈?母亲的脸一下子拉长了,慌忙拉住秦二嫂,就往院坝外面拽。

母亲在院坝外和泰二嫂说了好大一会儿话才回来。但脸上没了笑,看儿子们的眼神也变了,怯怯的,像做错了什么事。

何四突然明白了母亲养鸡的用意,愧疚像洪水一样上涨,他紧紧抓住母亲的手说,是我们做得不好,今后我们每月都回来看你。话刚出口,泪水就涌了出来。母亲直点头,急忙抬起衣去擦自己的眼睛。

(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何四想吃土鸡蛋,但不放心,他认为市面上卖的鸡蛋吃了不养人还会害人,只有母亲养的鸡下的蛋吃了才最安全、最放心。
B.文中用插叙的手法叙述了何四与弟弟小时候家庭条件很差,只有在生日时才能吃上鸡蛋的事情,这也正是母亲要养鸡的原因。
C.文章善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但脸上没了笑,看儿子们的眼神也变了,怯怯的”,反映出母亲说谎话欺骗儿子后的自责懊悔。
D.小说中,邻居秦二嫂的出现使上文何四和弟弟对鸡蛋的来历的“疑问”得以解答,使小说情节有一定的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小题2】小说中的何四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文章结尾一段在结构上、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磨出岁月的价值

杨雪梅

几乎天天最早来故宫科技部打开每扇门,又几乎总是最晚离开、临走前锁上每道门。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上映,让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成了受追捧的“明星”。

在王有亮眼里满满的都是青铜世界,连接着伟大的青铜时代。19世纪30年代,丹麦一个考古学家按照古人使用工具的不同,将那个始于公元前4000年、并最终促成了几大主要文明形成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从那以后,青铜之光便照耀至今。中国的青铜器既是礼器也是兵器,鲜明地体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更为特别的是,继甲骨文之后,青铜器铭文便成为研究中国古文字的重点……

王有亮他们的修复室有50平方米,中间一张巨大的平台,堆满了正在修的和即将修的文物。采访时,35件养心殿的佛像刚刚送来除尘,之后会送到首都博物馆的养心殿大展上。“除尘去污去锈,再进行简单的保养,让它亮堂一点儿就行。但你也得有耐心,用海绵块儿,一点儿一点儿地蹭。”

在修复室的墙上贴着的一张王有亮自制的师徒传承表。

“说起京派青铜修复的创始人,大家会提起歪嘴于,这个人有没有还有待证实。但张泰恩,我们‘古铜张’派目前列在最上面的第一号人物。张泰恩先后收徒十余人,其中以张文普、王德山为代表,成为第二代的中坚力量。张文普便是我师傅赵振茂的师傅。1952年,故宫从全国选拔青铜器修复高手,我师傅就被请了过来,他算是故宫古铜器修复的开创者。”

“早些年刚和师傅学艺时,他话少,但随便说一句都是经验,你只能眼里随时瞄着他,仔细观察。他定的规矩多,比如不能在日光灯下着色,一定要慢慢地点焊。师傅一直在故宫,返聘到76岁才退休。”

入行是最困难的。“刚和师傅开始学时,正赶上国外的博物馆要复制一批青铜器。有两年半的时间,我们一拨儿小师弟天天就在那儿打磨那个青铜复制品。我问师傅磨到什么份儿上才算行呢,师父给了个标准,得磨得和熟鸡蛋剥了壳的那一层薄皮一样。当时不理解呀,多少年过去了,看得多了,知道那就是老器物的那种独有的润滑光泽。古代的先人做每一个器物时都是非常虔诚的,他们又没有砂纸什么的,就用椴木炭精心打磨,直到光泽变得饱满。”

为了把青铜器表面磨得光滑,需要用很大的手劲儿,“当时指纹都磨没了,手上全是茧子,当然手劲也练出来了,性子也磨出来了。两年半的时间,师傅才给了我一个小小的青铜爵杯,断了一条腿。这意味着师傅觉得你可以了,有把握才让你接触文物。”

十铜九破。道道工艺都要掌握,按王有亮的话说,“工厂可能每个工人只会一道工序,但我们得全套工序都会,自己都得拿起来……道道都难,又都不那么难,关键是要胆大心细。”

第一步是清洗。被送来的青铜器大多已经残破,碎片上的黏附物有沙子、泥等等。第二步是拼接。看碴口、弧度、薄厚、锈色,对上一个就做上记号,慢慢拼成几块较大的。王有亮他们刚刚替河南考古所修复了一批河南上蔡出土的青铜器,“一个墓葬里的九件青铜器,有鼎,有鉴,每一件都碎成了片儿,各打成一个包送过来。有两件离得比较近,可能有碎片儿混在一起了。还有两件,每一件都碎成了上百片,最小的都成渣了,但那也得都留着,慢慢地拼。”第三步是整形。残片有变形,没办法严丝合缝地拼接上。“两三千年的物件,质地都变了,分量明显变轻。有些几乎没有铜性了,都矿化了,稍微一弄就毁。整形就怕矿化,要先给它本体加固。”第四步是焊接。不是找到一块就焊一块,要先把相邻的碎片焊接,再把几组焊接,而且都是点焊,方便进行微调。“一般都不会焊错,我们不能图快,都是有十足的把握后才焊。一步弄得不好,必须重来,没得商量。”最后一步是做旧。把修补的痕迹藏起来。“你得先为新补配的器身、器足根据原件的颜色调配相应深浅的墨绿色的漆,做出色彩一致的底子,还得做出与原件锈色一致的各种锈片,使补配处与原件浑然一体。”

一件破损较为严重的青铜器,修复起来差不多要花上一年的时间。虽然大家记得住的往往是那些声名显赫的马踏飞燕、莲鹤方壶、班簋等重要文物,但在王有亮看来,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样的重之又重,“胆大心细,才能从事青铜器修复。对于每一件要修复的青铜器,动手之前你得熟悉它,真正读懂它,因为熟悉,才能胆大自信,因为熟悉也才心细如发。比如修复一件青铜鼎,如果有一个兽首在,根据图片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就敢修复其它相对称的兽首,但如果一个都没有了,我们就宁肯它残缺着。”

从1983年进入故宫,一晃都30多年过去了。作为青铜器修复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2001年起,王有亮开始带徒弟了,他的徒弟高飞算是古铜张的第五代传人,之后还会有第六代……

去任何一家大的博物馆,你很难不被青铜器所吸引。那些繁复的纹饰、精妙的造型和幽深的光亮,承载的也许是与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兴起、信仰或礼仪的确立等相关的历史深处。它们每一件呈现在你面前时,不仅有岁月的打磨,还经过了青铜修复师的打磨。王有亮,只是这些修复师中的一员。

(选自201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重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铜时代”是由丹麦考古学家提出来的,距今约有6000年的历史,对研究人类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B.我国的青铜修复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张恩泰是“古铜张”派的创始人,本文主人公王有亮是该派第四代传人。
C.王有亮在初学艺时,曾和他的师兄弟们历经两年半的时间,用椴木炭为国外的一家博物馆精心地打磨一批青铜复制品。
D.青铜器修复过程复杂困难,需要经过清洗、拼接、整形、焊接、做旧五步工序,每一名修复师都必须掌握全套工序。
【小题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进取《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几个镜头作为文章开头,主要是为了说明王有亮做的是最平凡普通的工作,由子电影的宣传才提升了他的知名度。
B.文章对青铜器修复的工序一一进行说明,一方面体现了工作难度之大、对修复师要求之高,同时也为读者了解这一行业相关知识起到一定的普及作用。
C.青銅器修复时要求工作人员“胆大心细”,所调“胆大”,就是要有创新性思维,敢于尝试新的修复方法;所调“心细”就是要注重细节部分的雕琢。
D.文章多处引用王有亮的原话,既能使叙述内容显得真实亲切,又能够体现他对所从事的青铜器修复工作异常熟悉的程度,间接表现出他对工作的热爱。
E.王有亮只是众多青铜器修复师中的一个代表,文章通过对他工作的叙述,以小见大,使读者能够全面而详细地了解到这一行业整体的工作性质和状态。
【小题3】王有亮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怎样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