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乘以3得8

赵新

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

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

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

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顾面子、讲尊严的思想,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
B.“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一句流露了“爹”此时复杂的情感。其中“叹息”的应该是不识数、没文化终将被人欺侮。
C.“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爹”对于赵泰不看同宗、贪图小利的痛恨,对于儿子不识数受欺负、家里穷没办法供孩子读书的痛心。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小题2】文章结尾一段,作者特别强调“爹”走的时候,是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小题3】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有人认为是“爹”,也有人说是“我”。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17-18高二上·福建莆田·期中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其他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贺友直:我是个匠人

颜维琦 曹继军

“我自幼性喜画画,故一捧上这只碗就爱上了这口饭。从农村到城市,从寄养生活到独立成家,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于人情世态、社会风貌,经历得多,体验较深,而这正是画连环画的丰富资本。所以,我一投入连环画这块天地,允我表兴,由我诚意,就深深地爱上了它。”贺老在《贺友直自说自画》里这样说自己和连环画的故事。

贺老老家浙江宁波镇海。1922年11月,老头在上海出生。回浙江镇海读到小学六年级毕业,从此就没进过正规学校,除了学徒的时候去夜校学英语。前两年,贺老回浙江老家办过展览,展览的名字叫“谈情·说爱”,展的就是贺老几十年来和连环画的谈情说爱。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贺老的名字是绕不开的。1949年,依据赵树理《福贵》创作的连环画是贺老入行的第一部连环画作品。1952年,贺老考取了上海“连环画工作者”学习班,结业后进了新美术出版社。从打底线描风格的《新结识的伙伴》到以年画形式呈现的《小二黑结婚》,再到被誉为中国连环画里程碑式作品的《山乡巨变》以及《李双双》,都是他的代表作。1963年,长达396幅的《山乡巨变》在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一等奖。但老头自己更喜欢1977年创作的《朝阳沟》。“《山乡巨变》是成名作,大家对它的印象很深。我自己喜欢《朝阳沟》,是因为画的时候,我才真正懂了画连环画的要义。”照他的说法,“画出情调来了。一个场景,一组人物,举手投足都是情调——这才是连环画的境界。”

“画连环画是个苦活,需要花很大精力去采集素材。小道具、小动物、小动作、小孩儿,贺老总结的连环画创作的‘四小’,都是在生活中发掘出来的。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上海市文联主席施大畏回忆,自己1976年调入出版社后有幸成为贺老的同事,“我们跟他学的时候,他一直说,你们要到生活里找东西。”

贺老说:“我是个干活的匠人,凭手艺功夫吃饭。我把自己比作匠人,并没有贬低自己,回过头去看历史,现在有多少大画家比得上明代的工匠?你要是收藏古代家具,就会知道明代木匠是多了不起的艺术家。”

贺老不把自己当人物。“很多来采访我的人说我是连环画的‘泰斗’。我去查《辞海》,什么是泰斗。查出来说,泰是泰山,斗是北斗。我有那么高吗?我就是个画家。而且不敢说是‘专家’,只是画连环画的‘内行’。”

贺老也自信:“画画的人毕生要追求的,不是名利。要追求的,第一是发现,第二是区别——找到你自己,你的路。我能夸口,我现在的画,是跟别人拉开距离的。我绝不跟着别人的路走。我也能夸口,我现在画出来马上就能变钱。”

可贺老拒绝了画大画“变钱”的机会,他和夫人一起,把手头的手稿一股脑儿捐给了上海美术馆。“画画为了什么?名利?没错。过生活,是很现实的事情。但为名为利,是画出来以后的事,不是落笔之前。把这个顺序搞乱了,就麻烦了。”贺老想得清楚得很。

“他一直固执地拒绝商品化,也不把自己看作大师。贺老以中国的传统白描为基础,吸收明清版画,来画现代题材,画平头百姓的故事和遭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却以‘画小人书’而自居。”他的学生谢春彦说。

2014年年底,贺老在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上的一番幽默的“获奖感言”:“我还要说谢谢,领这个奖我很难为情,因为我赖以为人民服务的阵地已经没有了,连环画已经被淘汰了。人民和国家没有忘记我,认可我,我衷心感谢。”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贺友直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于人情世态、社会风貌,经历得多,体验较深,这种经历给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情感积累。
B.贺友直喜欢1977 年创作的《朝阳沟》,是因为这是一部画出了情调的作品,这部作品的创作让他懂得了画连环画的要义。
C.贺友直读到小学六年级毕业后,除了在夜校学英语外,从此就没进过正规学校,这说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反而使他的艺术天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D.前两年,贺友直回浙江老家办过展览,展览的名字叫“谈情·说爱”,这个极具人情味的标题,其实表现的是贺老对连环画和自己作品的深厚情感。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贺友直说他自幼性喜画画,一投入连环画这块天地,就深深地爱上了它。贺友直的意思是艺术兴趣在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B.贺友直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他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连环画,堪称连环画代表作的有《福贵》《小二黑结婚》《山乡巨变》等。
C.贺友直将艺术创作之根深入到生活中,坚持从生活中采集素材,他总结出“四小”的创作经验,他的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贺友直重视传承古代艺术,他认为明代的许多家具木匠是了不起的艺术,还告诫弟子收藏古代家具以获取艺术灵感。
E.贺友直既有艺术创作的自信,也能谦虚地面对生活,不把自己当人物,不敢说自己是专家,也不想让别人称自己是连环画的“泰斗”。
【小题3】本文多处引用了贺友直自己的话和曾经的同事、学生的回忆和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炫目秋景话乡愁

刘醒龙

晓得大悟是小时候所读的书籍中,有太多关于河口与宣化店的描写。河口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战。那一战红四方面军倾尽全力,没有战败,也没有打赢,只能在万般无奈中“再见”大别山。宣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新四军五师全部主力集结于此,面对十几倍敌对兵力,新四军五师的十万官兵,以自我牺牲的姿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才突围去向四方,成就了近代史上不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那时候这地方被称为礼山,直到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在全中国实现后,这一县域才以铁血铸就的大悟山作了名字。

金岭,是大悟的一个小小村落,被人知晓的首先是那片土地上茫茫田野开着真如铺了黄金的向日葵花,以及那些不亚于任何一处久负盛名秋景的红叶。不知何时开始的,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上,标明大悟,说着金岭的炫目秋景。让南来北往的高铁,在一处叫孝感北的小站停了下来。与小站相比略显夸张的一群群人,大多行装简约,兴高采烈。

秋风一路所向,无一不是秋天的意志。那所有的银杏树上的所有黄叶子,或许是大悟山中,金岭之上,天太洁净,地太清淡,一切分明是在秋风中,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没过多久,真的踏上金岭土地,就明白这种娇羞也算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怀。

山中的小小村落,注定会被大山掩藏。金岭的不同之处是藏得太深了,就连红军医院和新四军医院都能安然无恙地设在这里,在腥风血雨中是一种得幸天赐的安宁。一旦普天之下都安宁了,这些只供躲藏的缝隙,就成了连美景也无法输出的屏障。

银杏的娇羞还有一番难以出口的言说。金岭银杏再动人,面对如此小小村落竟有四十四户,四十四位孤寡衰弱老无所依的特级贫困者,能够示人的表情只剩下无地自容。

什么叫乡愁?乡愁是藏在心中最美的美,落在命运中最苦的苦,总是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分明说不完,道不尽,却又是除非醉到昏天黑地,一个字也不想透露。就像叫着金岭,想着金岭,于心里偏偏苦不堪言。

枫檀秋色,是天下最奇幻的。与银杏那江河湖海一样的波澜壮阔不同,一枫一檀各自成趣,一样的阳光照耀,不一样的色彩斑斓;一样的秋风吹过,却没有一样的摇曳风姿。如此光怪陆离,就该有对策应运而生。哪一样颜色是命定,哪一种光彩是未来,需要精准认识,精准扶持。金岭成为精准扶持对象才几个月,情形就发生根本变化,农业示范版块、旅游乡村公路、古民居改造、河道整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和农家乐旅游项目,在十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如枫檀一样展现出多姿多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是求知。几位从省直机关下来驻村的干部,硬是在金岭的山上山下,田头地边,在这几个月里,人人行走了五百多公里。这样的行走,需要一腔热血与不掺一点杂念的拳拳深情。

金岭还有一种动人的植物名叫乌桕,秋风来时,这些参天的高大乔木,一树树的像玫瑰,像牡丹,像金箔,眼皮一眨,这样的乌桕就会变成那样的乌桕。稍等些时日,霜更浓时,各色树叶一一落尽了,所有乌桕便会不约而同地变得雪白,那是它们的果实!

银杏黄了,枫檀该黄的黄了,该红的红了。这时节,乌桕本该是这万般灿烂中的一部分。走在金岭正在修筑的大路和依旧保持原貌的小路上,偶尔有乌桕心不甘情不愿地透出初红。更多的乌桕仍旧继续着春天与夏天的青枝绿叶。相同的天气,相同的季节,相同的雨露,相同的风霜,乌桕们为何要与银杏们与枫檀们另做一番模样呢?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年轻时,跟着新四军五师爬过千里大别山的每一条山沟与山头。老人年过九旬时,还带着满身的枪伤与弹痕,为这些山沟与山头的富饶奔走。乌桕不肯黄,不肯红,不肯玫瑰,不肯牡丹,不肯金箔,就在于乌桕比银杏和枫檀更懂得春天与夏天,懂得春天长一些,夏天长一些,多一些耕种时光,接下来的秋天才有实实在在的美妙。

在金岭,见过几位在家门口做着简单事情的老人,那些沧桑纵横的脸上,挂着一些由衷的微笑,既望着一群群初来金岭的陌生人,又望着熟悉的村子一天变一个样子。这道风景在我心里比银杏、枫檀和乌桕更美!起云的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今年秋天长江北岸的第一场雨眼看着就来了。雨落久了盼晴,天晴久了盼雨,大悟金岭盼的是将世世代代的青山变为真正的金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河口与宣化店的战斗写起,表明大悟是革命老区,为后文银杏为金岭仍旧贫困感到“娇羞”做铺垫。
B.金岭掩藏在大山深处,战争年代为军队医院提供躲藏的地点,但在和平年代却成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障碍。
C.因为受到各自成趣、光怪陆离的枫檀秋色的启发,省直机关扶贫干部想到了扶贫对策:精准认识,精准扶持。
D.最后一段写到在家门口做着简单事情的老人脸上挂着由衷的微笑,表现了金岭老一代人对精准扶贫成果的肯定。
【小题2】结合全文,说说文中“乡愁”的含义。
【小题3】本文将写人叙事融入“炫目秋景”的描写之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

日前,由广东省发明协会主办、搜狐网发起的“新四大发明”评选结果最终出炉,杂交水稻、 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方蒿甲醚最终入选。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自己的粮食问题,还为亚洲甚至全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巨大贵献。汉字激光照排:汉字漱光照排技术,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对日、韩等国家的印刷出版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质,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影响是巨大的。复方蒿甲醚:第一个由中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个亚非国家指定为疟疾治疗一线用药,它在疟疾这一高传染性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三:

近日的一项调查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青年选出“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祖国”,得票最多的是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它们被学生们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新四大发明”的走红,彰显了我国在科技刳新领域的显著进步与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 但如何让更多的新发明源源不断涌现,不仅要靠企业在新技术革命的持续竞逐中不断创新,还需要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做好服务与护航的工作,帮助国内企业提高在世界产业链、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光明日报》,2017年05月15日66版)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和材料二中的“四大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材料三中的“新四大发明”更着重的是这些发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B.材料三,作者介绍了“新四大发明”的调查结果,充满了浓浓的自豪感。
C.“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国朋友成为“新四大发明”的忠实粉丝,从侧面说明了在很多“一带一路”国家中,生活“通”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D.过去,中国给世界的印象,是制造业大国、世界代工厂,如今“新四大发明”如此受欢迎,代表着中国已融入新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三则材料可看出,从古到今,科学技术始终在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和历定进程。
B.综合材料可知,科技发明和政治没有多大关系,政府行为和科技发明也没有多大关系。
C.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四大发明是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总结出来的,“新四大发明”同样是由外国青年提出来的,这样的巧合,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互联网+ ”所驱动的新经济、新生活的魅力。
D.根据材料三,“新四大发明”的走红让我们相信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受到各国青年的喜欢,同时也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提供原生动力,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
【小题3】发明的可爱,就在于使人类的生活更便捷,外国留学生称赞的“新四大发明”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请结合生活体验说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