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①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②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③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④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⑤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注]①度:勘测规划。②浏如:水清澈的样子。③纡余:曲折萦绕。④间厕:交错。
【小题1】第①段甲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哉B.耶C.也D.乎
【小题2】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小题3】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您因当地支持得太守位,难道不想颠覆着当地的风俗来实现教化?
B.您因当地支持得太守位,难道不会因为当地的风俗来成就教化?
C.您就着地势开辟出美景,难道不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实现教化?
D.您就着地势开辟出美景,难道不会因为当地的风俗来成就教化?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城郊营造穹谷、嵁岩、渊池,这不是靠人力所能完成的。
B.不费民力而能欣赏山水盛景,过去的难事却在永州却有了。
C.韦公来到永州有一个多月,在施政上没有值得称道的作为。
D.宾客们在欣赏了韦公的文章后,了解了韦公的志向和抱负。
【小题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18-19高三上·上海闵行·期末
知识点: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三年三月,增置谏官,以欧阳修、王素、蔡襄知谏院,余靖为右正言。襄喜贤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因上言: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修等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臣恐邪人不利,必造为御之之说。其御之之说不过有三,曰好名、好进、彰君过耳。愿陛下察之,无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修每入对帝必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自范仲淹饶州,修及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群邪目之曰党人,于是朋党之议遂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曰: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欢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夫兴丧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庆历党议》)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每入对/帝必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B.修每入对/帝必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C.修每入对/帝必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D.修每人对/帝必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官,宋代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B.贬,官员降级任用。如韩愈诗句“夕贬潮阳路八千”中的“贬”。
C.君子,古代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后泛指官阶高的人。
D.周武,周文王之子,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增设谏官后,蔡襄为进谏之路开放而感到高兴,但又担心邪恶之人因得不到好处,制造谣言中伤谏官。
B.欧阳修及尹洙、余靖等人因赞同范仲淹之事被皇帝视作“朋党”,于是欧阳修作《朋党论》一文进呈皇帝表明自己的看法。
C.欧阳修认为“朋党”有“君子朋”与“小人朋”的区别,君主要使天下安定,就必须斥退“小人朋”,进用“君子朋”。
D.欧阳修论事切直,被一些人视作仇敌,唯独皇帝勉励他敢言,并且认为很难找到像欧阳修这样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2)夫兴丧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小题5】欧阳修为什么说“小人无朋”?请简要说明。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虎丘记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②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积,樽罍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④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A.故箫鼓楼船,无日无(     )   B.每度一字,几一刻(     )
【小题2】加点字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雅俗既陈,妍媸自别B.石光如练,一切瓦釜
C.千顷云得天池渚山作案D.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小题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檀板B.樽罍C.席之初D.人往,夜告弥子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句。
【小题5】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斗歌场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圣人难知,贤者比于圣人为易知。世人且不能知贤,安能知圣乎?世人虽言知贤,此言妄也。知贤何用?知之如何?

以仕宦得高官身富贵为贤乎?则富贵者天命也。命富贵,不为贤;命贫贱,不为不肖。必以富贵效贤不肖,是则仕宦以才不以命也。

以事君调合过为贤乎?夫顺阿之臣,佞幸之徒是也。准主而说,适时而行,无廷逆之郤,则无斥退之患。或骨体娴丽,面色称媚,上不憎而善生,恩泽洋溢过度,未可谓贤。

以朝廷选举皆善为贤乎?则夫著见而人所知者举多,幽隐人所不识者荐少,虞舜是也。尧求,则咨于鲧、共工,则岳[注]已不得。由此言之,选举多少,未可以知。或德高而举之少,或才下而荐之多。明君求善察恶于多少之间,时得善恶之实矣。且广交多徒,求索众心者,人爱而称之;清直不容乡党,志洁不交非徒,失众心者,人憎而毁之。故名多生于知,毁多失于众意。齐威王以毁封即墨大夫,以誉烹阿大夫,即墨有功而无誉,阿无效而有名也。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曰:“未可也。不若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夫如是称誉多而小大皆言善者非贤也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以善人所称恶人所毁可以知贤乎夫如是,孔子之言可以知贤,不知誉此人者贤也?毁此人者恶也?或时称者恶而毁者善也?人眩惑无别也。

(选自王充《论衡·定贤》,有删改)


[注] 岳: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如是称誉/多而小大皆言善者/非贤也/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以善人所称/恶人所毁/可以知贤乎/
B.夫如是称誉/多而小大皆言善者/非贤也/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以善人所称/恶人所毁/可以知贤乎/
C.夫如是/称誉多/而小大皆言善者/非贤也/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以/善人所称/恶人所毁/可以知贤乎/
D.夫如是/称誉多而小大皆言善者/非贤也/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以善人所称/恶人所毁/可以知贤乎/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事君调合过为贤乎       寡:少有
B.以朝廷选举皆善为贤乎   归:归属
C.选举多少,未可以知       实:实情
D.故名多生于知                 谢:拒绝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是很难识别的,贤能的人比起圣人来容易识别,因此世人说自己能识别贤能的人肯定不是假话。
B.不能把做高官居高位而自身享受富贵的人称为贤能的人,因为富贵是由天命所决定的,有富贵命的人不等于是贤能的人。
C.作者认为如果以是否富贵来检验贤能与否,那么等于说决定能不能做官的主要应是个人的才能而不是命了。
D.齐威王因为人们诋毁即墨大夫而封赏即墨大夫,证明了文中圣明的君王求善察恶,有时是可以得到善恶的真实情况的这一观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骨体娴丽,面色称媚,上不憎而善生,恩泽洋溢过度,未可谓贤。
(2)清直不容乡党,志洁不交非徒,失众心者,人憎而毁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