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微小说的出现至今仅仅五六年时间,它是随着微博的盛行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网络文学形式。关于“微小说”之“微”的具体含义,学界说法不一。“微”若指“微小”,那么马克·吐温《丈夫的支出账单》应该是微小说的开创与经典;若指“微博”,微小说则特指“微博上的小说”。微小说的网络定义则将二者合一,指以微博客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是微博客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微小说一般不超过140个字,文本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结局出人意料,作者可随时与读者互动,具有相当的网文交互性。

若仅就文本字数而言,微小说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可说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分支”,早在我国古代的《论语》《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等经典文本中就有实践。事实上,从说唱文学到舞台剧,再到电影、电视剧,传统小说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文体总是借助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突破,并由此对叙事艺术形态产生新的影响。尽管很多专家认为微小说的出现是对主流文学的延伸和补充,但相较于传统小说,微小说的文本形态仍具有更“短”、更“简”、“碎片化”、“即时性”和文学“信息化”等诸多不能被主流文学和传统小说的延长线所辐射的新特点。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形态,一方面作为新兴的传播方式为微小说提供了一个空前宽广的展示平台,同时在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传统小说的某些本质特征与审美倾向。作为新文学样式的微小说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如今风头正劲,这一结果虽离不开科技的日新月异,但其背后的成因一旦从技术层面转移到价值领域,涉及文学的内涵以及文学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等问题,它所透露的事实本身便会超越技术的单一向度,乃至引发学界对文学本体的再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始终存在着作为文化秩序中心的“道”统,它垄断文化意识中的权威性并以此来制约文化,文学当然也不例外。千百年来,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围绕“道”统形成了一个颇具史诗品格的宏大叙事情结。受此思维模式浸染,现实主义作家作为有忧患意识的精英知识分子,肩负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微小说则在自身字数限制和后现代“碎片化”策略的影响下,不得不从宏大叙事过渡到小叙事,注重个体的话语表达和艺术的生活化。小叙事背离宏大叙事的全面、统一和定性,采取碎片化、拼贴式、反讽式的多种表达来反映当下。在微小说作者那里,记忆的整体性已然瓦解,生活纷乱破碎,即便他们试图在作品中缝合经验世界的片断与零件,展现给读者的依旧多是支离破碎的图景。小叙事里不存在宏大叙事的“典型环境”,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也并不能归结于某种统一的社会原因及其呈现方式,它在变数与常数的张力拉扯下,探求个人命运的偶然性与复杂性。面对非凡复杂的当下现实,小叙事反映出一种原态真实。

鲁迅先生曾指出稗官野史和私人笔记中存在着远比“二十四史”等所谓“正史”更为真实的历史。若不恰当地将传统文学比作正史,将微小说在内的网络文学比作野史,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小叙事恰可作为对历史真实和叙事的有效保存和有益补充。小叙事作为世界的小小碎片,顽强抗争着遗忘本身,它的种种尝试也就值得我们去留心聆听、仔细阅读、用心体味。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小说是一种新的网络文学形式,它伴随着微博的盛行而产生,其概念含义也引发了各方争议。
B.我国古代的经典文本中也有优秀的短篇小说,只是从文本字数角度看,它们和微小说有诸多不相同之处。
C.传统文化中的“道”统对古今中国的文学创作存在影响,宏大叙事情结的产生就是受其影响的结果。
D.小叙事虽不能探求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却在人物命运的偶然性和复杂性的探求上具有一定优势。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关于“微”的两种不同理解在微小说的定义上得到了整合,即微小说的发表形式是特定的,具有相对严格的字数要求。
B.微小说的文本形态具有许多完全有别于主流文学和传统小说的新特点,微小说的发展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C.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家身上总是肩负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是一定的文化根源和思维模式影响的结果。
D.微小说的作者采用碎片化、拼贴式等多种表达来反映当下,放弃了对记忆整体性的追求,只能展现出纷乱破碎的生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小说和传统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在语言和情节安排上具有某些相似点,但传统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在互动性上远不如微小说。
B.对微小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深入探究,不仅会涉及科技发展问题,还会涉及文学与社会关系、文学本体等多方面问题。
C.微小说的小叙事注重个体的话语表达,在对纷繁复杂的当下现实的反映中,小叙事显示出一种原态真实。
D.包括微小说在内的网络文学在创作方面所做的种种尝试十分有价值,可以和传统的文学相提并论。
17-18高一上·河北衡水·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碑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是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可谓由隶而始,入楷而终。

魏碑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由于南北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原文化和外族文化尤其是鲜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使得魏碑无论在呈现形式上,还是在书写风格上,都有着与汉隶和唐楷迥然不同的地方。

隋唐时期,成就最大者当推楷书,而这些楷书几乎都是由魏碑演变而来。隋朝统一之后,南北文化交流更为便捷。在书法上,北方的粗犷豪放风格和南方的温柔绮丽气质互相渗透,遂使书风为之一变,隋碑之面目既有雄健之美,又具俊秀之婆。较为著名的有《龙藏寺碑》,此碑端庄静穆,法度森严,同时又结体美观,姿态优美。与《龙藏寺碑》同一年刊刻的《仲思那四十人造桥碑》用笔方折,点画峻利,魄力雄强,以阳刚之气取胜,与北魏《高贞碑》如出一辙,由此可见隋碑对魏碑的继承。

隋朝历史虽短,但在书法史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在短短的37年中,书法完成了由率意到尚法的过渡。它上承魏晋南北朝奇肆险峻、古拙朴厚之余绪,下开唐代法度谨严、严整规范之先河。在较为成熟的隋代碑刻中,都可以发现唐代楷书的影子,举凡《董美人墓志》《苏慈墓志》之精工秀美,《曹植庙碑》之醇厚古拙,《贺若宜碑》之端正方挺,《信行禅师砖塔铭》之匀称精能,实开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之先河。

盛唐时期的书法所体现的是一种雄浑刚健、大气磅礴的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李邕和颜真卿。李邕的碑刻作品多为行书,用笔沉实而富有弹力,点画清劲,字势灵动,神采飞扬,体态以巧兼拙,天真质朴。这种风格,可从魏碑《萧赡碑》的碑额中找到端倪。颜真卿所书写的碑刻作品,用笔沉实,点画饱满雄厚,由此可以窥见北朝摩崖刻石的风采。

书法发展到宋代,开始由尚法走上尚意的道路,碑刻书法则趋于末路,但这并不排除魏碑书法对宋人的影响。宋代的书家注重个性的张扬,但并不排斥魏碑的作用,而且,在他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也有魏碑的痕迹。苏东坡虽自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实际上,苏轼于碑刻书法一道下过很大的功夫。黄庭坚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古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到了清代,伴随着帖学的衰落和国力的江河日下,文人、士大夫终于找到了一个力挽狂澜于既倒的突破口,碑学由是兴起。碑学的兴起使沉睡了一千余年的魏碑获得了新的生命。碑学的兴起,使得魏碑书法获得了广泛的承认,同时也确立了以刚健、质朴、自然为准则的书法美学观念。

从文化的角度来讲,魏碑书法艺术是中原文化与鲜卑文化融合的结晶。魏碑的出现,既体现了外族文化的巨大冲击力,也体现了中原文化巨大的融合力。魏碑是汉隶的变异,是唐楷的雏形。按照历史上的汉民族本位的文化意识来说,魏碑是不成熟的。然而,正是这不成熟给它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它又恰如用作制陶的土壤,用作冶炼的矿石,可以制成精美的陶器,可以炼出纯正的钢铁。可以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摘编自刘运峰《历史长河中的魏碑之韵》)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魏碑的形式和风格都与汉隶和唐楷有不同,这是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冲突融合的结果。
B.隋碑雄健、俊秀、阳刚,可见,隋朝时已经确定了刚健、质朴、自然的书法美学观念。
C.宋代的书家张扬个性,但并不排斥魏碑的作用,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很多魏碑的痕迹。
D.从历史文化意识来看,魏碑并不属于成熟的书体,但因此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大量使用了举例论证,主要是为了论证魏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B.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话题,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论述,最后表明自己观点。
C.第六段,作者引用黄庭坚的话是为了论证宋代书法由“尚法”走上“尚意”的道路。
D.文章既指出了魏碑的不成熟性,又肯定了魏碑的重要价值,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碑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兴衰,到今天仍然散发着光芒,是书法艺术宝贵的艺术源泉。
B.楷书在隋唐时期成就最大,比较成熟,正因如此,魏碑在历史上逐渐地走向了没落。
C.碑刻书法到了宋代式微,其在清代能够复苏的背后有清代文人、士大夫的推动作用。
D.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会给不同的文化带来定的变化,魏碑的风格就是很好的证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来看,“中”与“中和”理念应为中华历史文化基因的核心。长期以来,在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中,对“中”“中和”的研究大多突出“和”而弱化“中”,更有甚者把“中”与“中和”解释为“中庸”。事实上,考古发现显示,“中”与“中和”理念历史久远,其产生与“文明起源”“国家形成”“国家认同”密切相关,应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其理念形成的轨迹是由“中”发展为“中和”。“中”与“中和”是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中的文化基因,是国家认同的核心思想。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在山西襄汾陶寺城址(距今4300-1900年左右)相继发现的两座墓葬,均出土了与“测中”有关的“槷表”遗物。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襄汾陶寺城址是一处古代都城遗址,即可能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上述二墓考古发现“槷表”说明,“中”的理念早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已经出现。就目前而言,有关“求中”最早的出土文献是战国时代的清华简《保训》,其中提及“五帝时代”的虞舜“求中”于“鬲茅”……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嵩山周围发现了可能为夏代都城的遗址。继夏之后,商代早期都城均分布在“大嵩山”地区。1963年,陕西宝鸡发现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或(国)”则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秦汉至唐宋,继承、发展了夏商以来的“择中建都”原则。金朝徙都燕京,开启了中古时代后期元朝与明、清两朝定都北京之先河。

“择中建宫”是继“择中建都”发展起来的。夏代晚期二里头都邑之中心区又是其“宫城”地区,这应该是“择中建宫”的佐证。……东汉洛阳城、魏晋与北朝洛阳城与唐长安城,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域,其宫城一般均在都城北部东西居中之地。宫城作为国家政治中枢,居于坐北朝南的都城东西居中位置,无疑是突出宫城的“中”之核心政治地位。在宫城内“择中建殿”,实际上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时代”与“封邦建国时代”都城布局的重大政治区别,这也是国家从以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结合的“二元政治”发展为以地缘政治为主、血缘政治为车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一元政治”的物证。

从目前已经发现的古代都城门与宫城宫门遗址来看,夏商周时代的都城及其宫城门一般为“单门道”;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来看,都城外郭城的四面城墙十二城门均为“一门三道”的“定制”,从汉长安城一直延续至明清北京城;进入中古时期至明清北京城,部分朝代的都城与皇城、宫城之正门出现了“一门五道”的形制,如唐长安城外郭城“明德门”、大明宫“丹凤门”……明清北京城皇城“天安门”。门道数量通过“奇数”的由少到多,“奇数”的“中位”更为“突出”,而“中”则更为凸显。

从目前考古发现资料来看,汉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形成四面营建城门、宫门规制的最早都城。都城与宫城的“四门”,象征国家的东西南北“四方”。“四门”相对都城之内的宫城及大朝正殿的“居中”而言,形成二者的“中和”,这种“空间”的“中和”理念,既体现了“中”对“四方”的“公允”“公正”“不偏不倚”,又强化了“四方”对“中”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这种理念,也见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早期文献记载,《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古代都城及宫城布局形制所蕴含的“中和”理念被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所认同。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记载均佐证这一历史。鲜卑民族建立北魏王朝,最终徙都“天地之中”洛阳,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营建北魏洛阳城,使都城的“中”与“中和”理念更为深化,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三城制”,完善了都城“中轴线”,弘扬了先秦、汉魏都城的宫门门阙形制。考古发现的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布局形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北方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依次建立的金朝、元朝、清朝,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与“中和”理念,深化了国家认同理念。

(摘编自刘庆柱《“中”与“中和”理念的考古学阐释》)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史、思想史对“中”与“中和”的研究,大多突出“和”而弱化“中”,甚至将其等同于“中庸”。
B.襄汾陶寺城址是一处古代都市遗址,学术界研究认为,该都城遗址可能是历史文献记载址的“尧都平阳”。
C.择中“建都”“建宫”“建殿”的发展,说明政治由“封邦建国时代”发展到“中央集权国家时代”。
D.汉代长安城的意义非凡,因为它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形成四面营建城门、宫门规制的最早的都城。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阐释“中”与“中和”的发展演变时,既有考古发现,又引用文献,两者相得益彰,令人信服。
B.文章行文均紧紧围绕“中和”与各民族对“中”认同来展开,体现了作者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
C.墓葬出土的“槷表”以及铭有“宅兹中或(国)”的“何尊”,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
D.文章通过对比提出观点,依照“都”“宫”“门”“殿”的顺序阐述,最后小结,论证思路清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提到的弱化“中”甚者把“中”解释为“中庸”的观点,可能与儒家思想长期占主流意识有关。
B.20世纪中期以来的考古发现古城遗址、青铜器等物证表明,夏商周三代都城均在“大嵩山”地区。
C.“单门道、一门三道、一门五道”的发展,不只是数量变化,而是突出“中”,凸显“中”的意蕴。
D.阅读本文,可以让我们知晓“中”的理念及发展演变,还可以强化我们对中国国家文化的认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刘再复

如果说《论语》是儒家文化的原形,那么《山海经》则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形象性原形原典。它所凝聚、所体现的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华文化精神,其中的英雄无私无畏、不知算计、不知功利,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精神气质。《红楼梦》也体现了中国的原形文化,不仅因为小说的开篇就紧连着《山海经》,而且因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公和他心爱的诸女子,以及浸透于全书的赤子情怀,都远离《山海经》之后的巧取豪夺的世界。贾宝玉知其不可而为之,用他的天真挑战着一个庞大的泥浊世界,与夸父、精卫一样呆傻。《山海经》所呈现的中国原形文化精神是热爱“人”、造福人的文化精神,是婴儿般拘囿质朴内心的精神。《红楼梦》连接、呈现并丰富化了的正是这种精神。《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及唐僧所呈现的也是这种精神,二人所形成的心灵结构,是童心和慈悲心融合为一的结构。孙悟空如同不死的刑天,而唐僧则给他以慈悲的规范,唐僧所要造化的英雄是造福的英雄,这一基本精神和《山海经》完全相同。

若以《山海经》为坐标和参照系,便可发现《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发生了严重的“伪形”。其英雄已不是建设性的英雄,而是破坏性的英雄,其生命宗旨是不断地砍杀人。他们不是要去“补天”,而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无法无天或自己想成为“天”。他们已失去《山海经》时代的天真,或把天真编织为粗暴与凶狠,或埋葬天真与政治,走向天真无邪的极端反面,耍尽心术与权谋,智慧用于杀人与征服。两书袭用传统的“忠义”理念,但没有灵魂和精神指向——只有情绪,没有信念;只有政治沙场,没有审美秩序。鲁迅则用“三国气”与“水浒气”来描述,实在恰切不过。中国文化的原始精神,到了这两部经典便走到了“伪形”的高峰。

中国原形文化系统中,早期又有一个女性文化的原形。女性在原形中具有创世的地位,既补天又造人的创世者女娲就是女性,这是中国文化原形的象征。《山海经》中另一女性精卫(炎帝之女),化为精卫鸟后以填海为目标,是“补天”的对应性行为。西周时期周人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嫄,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而怀孕生后稷。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中有“知其雄,守其雌”和“牝常以静胜牡”的“雌性优胜”理念,反映出其哲学精神指向是重“水”性、柔性和雌性。这都为女性能站立于大地而奠定了哲学基础——英雄文化不等于雄性文化,真正的英雄必须把握刚与柔、雌与雄的合理关系;男性英雄应该充分尊重女性。这种雌性优胜的哲学是中国的原形哲学,是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则是这种哲学的变形变质。两部经典在崇尚雄性暴力的同时蔑视、仇视雌性,砍杀和利用女性,从而展示了中国文化最黑暗的一页。

(节选自刘再复《双典批判》,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形文化”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原形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红楼梦》与《山海经》中的英雄,他们都具有赤子情怀,远离污浊世界。
B.中国原形文化的精神,在《山海经》《红楼梦》和《西游记》里的英雄人物身上,都呈现出相同的精神实质。
C.中国原形文化认为女性具有创世的地位,这为女性站立于大地奠定了哲学基础,《山海经》里的女娲就是其中的代表。
D.中国原形文化系统,既包括能造福人类、内心慈悲、勇于担当的英雄文化,还包括体现雌性优胜的女性文化。
【小题2】关于中国文化发生了“伪形”,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里的英雄跟《山海经》里的英雄有所不同,主要是前者发生了“伪形”,变为破坏性的英雄。
B.《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自己想成为“天”,他们走向英雄文化的反面,耍尽心术与权谋,将智慧用于杀人与征服。
C.鲁迅用“气”来评价两部经典,充分说明传统的“忠义”理念不可取,没有灵魂的作品将会发生“伪形”。
D.《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崇尚雄性暴力的同时蔑视、仇视雌性,是雌性优胜哲学的变形与变质。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孙悟空呈现出童心和慈悲心融合为一的心灵结构,这一基本精神与《山海经》的基本精神相同。
B.中国文化的原始精神,到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便走到了以雄性暴力为主要内容的 “伪形”文化的高峰。
C.《山海经》中炎帝之女精卫,是又一个女性文化原形代表,她化为鸟后的填海行为,与女娲补天的行为相对应。
D.《道德经》中有“牝常以静胜牡”的理念,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必须把握刚与柔、雌与雄的合理关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