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

②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会显宗,救兵不至,车师复,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③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④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恭》)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师复                    畔:通“叛”,反叛
B.征下狱                    坐:因为
C.恭上疏言方略             方略:方法,谋略
D.大使,镇抚凉部     奉:赐予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护:古代官名。汉、唐等时代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叫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
B.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苏武:西汉名臣。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欲使其投降,誓死不从;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D.崩:又称驾崩,指古代帝王或王后死亡。古代对不同身份的人死亡说法不同,如:候王死亡称薨,大夫死亡称不禄,士死亡称卒,平民死亡称死。
【小题3】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⑵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
⑶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小题4】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耿恭“义重于生”体现在哪些方面。
2018·江苏泰州·一模
知识点:《后汉书》编撰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年五十,乃始仕州郡。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迁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日:“暮夜无知者。”震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显传学业,诸儒称之。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安帝乳母王圣,缘恩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震上疏日:“惟陛下绝婉娈之私,拟踪往古,比,德哲王,岂不休哉。”奏御,帝以示阿母等,内幸皆怀忿恚。而伯荣骄淫尤甚,与故朝阳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震深疾之,复诣阙上疏,书奏不省。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皇后兄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益见怨。会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共谮震。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煮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太臣不服罪怀悫望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日:“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
B.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
C.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
D.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郡,州和郡是古代区划名,汉沿袭秦的行政设置,建立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
B.茂才,即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后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也曾是学校生员的专称。
C.侯,指爵位,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D.乘舆,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或者皇帝所用的器物,本文中是代指皇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震博览群书,多年隐居不仕。他少时好学,明习经学,对学问没有不深究到底的;常常客居在湖,坚决不肯做官,几十年不应州郡的礼聘与任命。
B.杨震廉洁公正,不肯以权谋私。他荐举的王密夜晚送他十斤金子,他严词拒绝;他的子孙常蔬食步行,有故旧长者要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不肯答应。
C.杨震疾恶如仇,与权贵做斗争。弹劾安帝乳母的女儿伯荣贪赃枉法,宫内其他受宠之人对伯荣也很愤恨,杨震上奏后,伯荣更胡作非为,杨震再次弹劾。
D.杨震性情刚直,不满朝廷乱象。在遣归本郡路上,他认为自己蒙受皇恩,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诛除,厌恶奸邪的女人倾乱朝廷却不能禁止,饮毒酒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2)震部椽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里。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 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计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宣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䜩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B.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C.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D.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宾之礼,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对待尊贵宾客的礼节。这种礼节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九宾礼”一样。
B.兖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等的部分地区。《尚书禹贡》称:大禹治水,划天下之地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C.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故可引申指“白色”,也可代指“丧服”,还可代指“书画”,有时也喻指“俭朴”。文中指的是穿上白色的丧服为义帝戴孝。
D.九锡,即“九赐”,是我国古代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象征最高的礼遇。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九锡”,后来“九锡”成了篡逆的代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彧富有才学,深得众人赏识。南阳何颙见到他,称他有“王佐之才”;袁绍对他敬重有加;他投奔曹操,曹操称他是张良一样的策士谋臣。
B.荀彧有谋略,颇有远见卓识。他怀有匡正之心,选择英明的人去辅助;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为“胁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基础。
C.荀彧敏于决断,善于把局势。他识破张邈的阴谋,整顿军队做好防备,避免了变乱发生;官渡之战他建议用奇计破敌,助曹操取得了胜利。
D.荀彧性格刚直,事主保持忠节。他从忠贞德义出发,不支持曹操进爵国公,为自己埋下灾祸;他在病中看到曹操送的“空器”,于是饮药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选自课本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B.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C.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D.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在本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与《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所指代的内容不同。
B.“永元”,古代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古代皇帝中,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
C.“视事”,在文中是指中国古代朝廷派遣官员前往各府、州、县进行考察,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
D.《后汉书》是由南朝宋时期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善属文,文学造诣深,还具有谦虚、脱俗的品格。“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了他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B.张衡善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科学成就突出,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C.张衡善理政,任河间相时看到豪右“共为不轨” ,他“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收到“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的效果。
D.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张衡的一生。以“善”为纲,以“妙”为目,所写方面多而不杂,事迹富而不乱,文章简而概括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