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二十七)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B.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C.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D.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舍人,常以舍人中才学优秀者充之,与中庶子同掌太子宫文翰。
B.践祚,是继位、登基的书面语说法,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C.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常称,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也可以说成“致仕”。
D.“文懿”这一谥号是用来赞美虞世南广博的文才和美好的品德。“懿”是“美好”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很欣赏虞世南的才能,但对他刚正的性格很头痛,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七品官当了十年也得不到升迁。
B.皇上曾经故意作宫体诗来试探虞世南是否真正的刚正不阿,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但虞世南拒绝了,皇帝因此赏赐他。
C.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D.皇上常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2)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17-18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涯,字广津,其先本太原人,魏广阳侯冏之裔。祖祚,武后时谏罢万象神宫知名;开元时,以大理司直驰决狱,所至仁平。父晃,历左补阙、温州刺史。

涯博学,工属文。往见梁肃,肃异其才,荐于陆贽。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初,会其甥皇甫湜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忤宰相,涯坐不避嫌,罢学士,再贬虢州司马,徙为袁州刺史。宪宗思之,以兵部员外郎召,知制诰,再为翰林学士,累迁工部侍郎,封清源县

涯文有雅思,永贞、元和间,训诰温丽,多所稿定。帝以其孤进自树立,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俄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循默不称职罢。再迁吏部侍郎。

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时吐蕃寇边,西北骚然,又略雅州,涯调兵拒之。上言:“蜀有两道直捣贼腹,一繇龙川清川以抵松州,一繇绵州威蕃栅抵栖鸡城,皆虏险要地。臣愿不爱金帛,使信臣持与北虏约曰:‘能发兵深入者,杀某人,取某地,受某赏。’开怀以示之,所以要约谆熟异它日者,则匈奴之锐可出,西戎之力衰矣。”帝不报。

涯质状颀省,长上短下,动举详华。性啬俭,不畜妓妾,恶卜祝及它方伎。别墅有佳木流泉,居常书史自怡,使客贺若夷鼓琴娱宾。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然涯年过七十,嗜权固位,偷合训等,不能絜去就,以至覆宗。是时,十一族赀货悉为兵掠,而涯居永宁里,乃杨凭故第,财贮钜万,取之弥日不尽。家书多与秘府侔,前世名书画,尝以厚货钩致,或私以官,凿垣纳之,重复秘固,若不可窥者。至是为人破垣剔取奁轴金玉,而弃其书画于道。籍田宅入于官。

昭宗天复初,大赦,明涯、训之冤,追复爵位,官其后裔。

(节选自《新唐书王涯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
B.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
C.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
D.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即传车,古代驿站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所乘坐的车马。
B.宏辞,即博学宏词,科举的名目,是考选进士及第者的科目,考中后授予官职。
C.男,爵位名,中国古代设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男是第五等即最高等。
D.节,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涯学识广博,注意名节。永贞、元和年间的诏令,多是他起草或修改的,文思清丽,风格雅正。因为他不结党,深得皇帝信任,众学士无人能比。
B.王涯为相,循默不称职。他先后在宪宗、穆宗、文宗朝为官,宪宗在位时曾任宰相,因不发一言而被罢相。
C.王涯上疏,献制吐蕃之策。他担任东川节度使时,针对吐蕃对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曾建议朝廷以回纥牵制吐蕃,穆宗因为吝惜钱财,没有答复。
D.王涯雅好典籍、书画。他千方百计搜罗,家中书籍和内府相当,等到被诛,有人挖开墙壁,皆取其奁轴、金玉,弃书画于路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浯。
(1)涯博学,工属文。往见梁肃,肃异其才,荐于陆贽。
(2)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皋始仕为建陵挽郎,擢监察御史。

张镒节度凤翔,李楚琳杀镒,众叛归朱泚。泚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云光谋请皋为帅,将劫以臣泚。别将翟晔伺知以白皋。云光惧不克,率众出奔,遇泚奴使皋所,谓云光曰:太尉已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听,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诛之。请以兵俱。许之。皋迎劳,先奴,伪受泚诏,曰: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云光以皋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明日,置酒大会,奴、云光与其下至,皋伏甲左右庑,酒行,尽杀之,以其首徇。泚复使它奴拜皋凤翔节度使,皋亦斩之及从骑三人,纵一人使报泚。帝闻,拜节度使宠其功。

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五年,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皋济师皋遣精卒二千与蛮共破吐蕃于台登杀青海大酋乞臧遮遮等,虏坠死崖谷不可计,多获牛马铠装。进检校吏部尚书。梦冲复与吐蕃盟,皋遣别将召之,诘其叛,斩于琵琶川,蛮部震服。十三年,复巂州。吐蕃怨,完垒造舟谋扰边,皋辄破之。自是曩贡、腊城等九节度皆降。赞普怒,遂北掠灵、朔,破麟州以取偿焉。帝诏皋深入以桡虏。皋分兵十路,大破吐蕃。帝悦,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制纪功碑褒赐之。

顺宗立,诏检校太尉。皋知叔文多衅,又自以大臣可与国大议,即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上笺太子,暴叔文、伾之奸,且劝进。会大臣继请,太子遂受禅,投殛奸党。是岁,皋暴卒,年六十一,赠太师,谥曰忠武。

皋治蜀二十一年,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千五百,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善拊士,昏嫁皆厚资之,死丧者如是。皋务私其民,列州互除租,凡三岁一复。皋没,蜀人德之,见其遗象必拜。

(选自《新唐书·韦皋传》)


【注】①复,免除(兵役或徭赋税)。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东蛮断A泸水桥B攻吐蕃C请皋D济师E皋遣精卒F二千G与蛮共破H吐蕃于台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劫”,文中意为“胁迫”,与《六国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中的“劫”意思相同。
B.“纳”,文中意为“接纳”,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及凯旋而纳之”中的“纳”意思不同。
C.“却”,文中意为“使退却”,与《过秦论》“却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却”意思相同。
D.“因”,文中意为“于是”,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中的“因”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皋足智多谋。在牛云光欲胁迫他加入叛军时,韦皋从容稳住牛云光使其放松警惕,随后设置伏兵,置酒宴饮迷惑众人,趁机取其性命。
B.韦皋骁勇善战。在数次与吐蕃军队的交战中,韦皋皆亲率精兵,出其不意,重创敌军,斩杀其首领。因战功最大,皇帝特赐纪功碑褒奖。
C.韦皋辅立新君。韦皋知道王叔文与官员们不和,上表请求皇太子监国,又揭发王叔文等人,朝臣也不断请愿,最终太子登基,驱逐了奸党。
D.韦皋善抚人心。如遇属下婚丧嫁娶,韦皋会赠与丰厚财物;辖区各州每三年即免除一次赋税,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见到他的遗像便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云光以皋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
(2)泚复使它奴拜皋凤翔节度使,皋亦斩之及从骑三人,纵一人使报泚。
【小题5】《新唐书》载:“天宝时,李白为《蜀道难》斥严武,(陆)畅更为《蜀道易》,以美皋焉。”其诗云:“蜀道易,易于履平地”。请结合材料概括陆畅赞美韦皋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洎,字思道,荆州江陵人也。隋末,仕萧铣为黄门侍郎。铣令略地岭表,得五十余城,未还而铣败,遂以所得城归国,授南康州都督府长史。贞观七年,累拜给事中,封清苑县

十三年,迁黄门侍郎。十七年,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寻除散骑常侍。洎性疏峻敢言。太宗工王羲之书,尤善飞白,尝宴三品已上于玄武门帝操笔作飞白字赐群臣,或乘酒争取于帝手,洎登御座引手得之。皆奏曰:“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付法。”帝笑而言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太宗尝谓侍臣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顺旨而不逆,甘言以取容。朕今发问,欲闻己过,卿等须言朕愆失。”长孙无忌、李勣、杨师道等咸云:“陛下圣化致太平,臣等不见其失。”洎对曰:“陛下化高万古,诚如无忌等言。然顷上书人不称旨者,或面加穷诘,无不惭退,恐非奖进言者之路。”太宗曰:“卿言是也,当为卿改之。”

太宗征辽,令洎与高士廉、马周留辅皇太子定州监国,仍兼左庶子、检校民部尚书。太宗谓洎曰:“我今远征,使卿辅翼太子,社稷安危之机,所寄尤重,卿宜深识我意。”洎进曰:“愿陛下无忧,大臣有愆失者,臣谨即行诛。”太宗以其妄发,颇怪之,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卿性疏而太健,恐以此取败,深宜诫慎,以保终吉。”十九年,太宗辽东还,发定州,在道不康,洎与中书令马周入谒。洎、周出,遂良传问起居,洎泣曰:“圣体患痈,极可忧惧。”遂良诬奏之曰:“洎云:‘国家之事不足虑,正当傅少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然定矣。’”太宗疾愈,诏问其故,洎以实对,又引马周以自明。太宗问周,周对与洎所陈不异。遂良又执证不已,乃赐洎自尽。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洎文集十卷,行于时。则天临朝,其子弘业上言洎被遂良谮而死,诏令复其官爵。

(选自《旧唐书》第七十四卷,有删节)

【小题1】给文中画双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
B.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
C.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
D.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
【小题2】下面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最初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
B.“男”是爵位名,唐朝有“开国县男”之爵,位列“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之前。
C.“玄武”“青龙”“白虎”“朱雀”本为中国古代的四种神兽,经道教演变为四方护卫神,而“玄武”对应北边,因此“玄武门”是唐代宫城的北正门。
D.“婕妤辞辇”,是说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认为天子出行应有贤臣在侧而不应有妃子形影相随,因此拒绝与皇帝同乘辇车,后世用“却辇之德”来形容女子贤德明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洎做过两次黄门侍郎,一次是在隋朝末年侍奉自称梁王的萧铣时被授予此职,一次是归唐后,被太宗授予此职。
B.唐太宗十分倚重刘洎,远征时令他辅佐太子,但又担心他粗疏直率的性格会使他遭遇不测,所以嘱咐他要谨慎小心。
C.褚遂良与马周诬陷刘洎在太宗重病时,想学伊尹、霍光独揽大权,甚至干涉新帝废立之事,诛杀意见不合的大臣,使得太宗赐洎自尽,他的冤屈一直到武则天当政时才得以洗雪。
D.刘洎文武双全,早在追随萧铣时就带兵攻城略地,取得岭外五十余城。他所著文集多达十卷,风行于当时。
【小题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操笔作飞白字赐群臣,或乘酒争取于帝手,洎登御座引手得之。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