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

会吐蕃乞和,钦陵①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率骑往迎。

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 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驼、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将斩之。张说等谏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有删改)

【注】①钦陵:当时的吐蕃首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B.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C.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D.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生”,是在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因国子监又称太学而得名。
B.“中书”即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军事机构之一。
C.“缞服”指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之意和哀悼之情。
D.“太子少保”是皇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一般作为荣誉性的官衔赐给重臣近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震不拘小节。他在太学时曾将四十万钱送给陌生人;在任上曾将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B.郭震颇具谋略。在对待吐蕃问题上,郭震献出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后来事情果如其所料,吐蕃内部发生变故,其首领被诛杀。
C.郭震结局凄凉。他因得罪唐玄宗而差点被杀,后被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震怏怏不得志,在半道病死。
D.郭震有胆有识。娑葛认为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
(2)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
17-18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且言:“臣家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以羸困自鄜州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京师还,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乃有此状!”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悯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A.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B.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C.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小题2】对文中加点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天宝,年号,是我国古代一种纪年方法。除年号纪年外,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还有干支纪年法,如“甲子年某月”,王公年次纪年,比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比如“永和癸丑”。
C.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在夏商时期乘“巫史”,西周春秋称作“公卿”,战国以后称作“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D.骸骨,旧称一身为上尽事,故辞官称乞骸骨。中国古代对于“辞官”的常见说法还有“致仕”“释褐”“乞养”等。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他担任了河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为平民时的朋友房琯获罪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
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的家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
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节度使严武的优待,但他性格急躁,对严武傲慢放肆,使严武心中怀恨,甚至想杀掉杜甫;后出川流落远、湘,在飘泊中去世。
【小题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肃宗立,以羸困自鄜州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译:
(2)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开元末,擢进士第。巡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治绩最,而负节义,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政简约,民甚宜之。

安禄山反,巡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是时雍丘令令狐潮举县附贼,巡乃屠其妻子,砾城上。潮以贼众四万薄城,人大恐。巡谕诸将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今出不意,可惊而溃也,乘之,势必折。”诸将曰:“善。”巡乃分千人乘城,以数队出,身前驱,直薄潮军,军却。会粮乏,潮饷贼盐米数百艘且至,巡夜壁城南,潮悉军来拒,巡遣勇士衔枚滨河,取盐米千斛,焚其余而还。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军大乱。遂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至德二载,禄山死,庆绪遣其下尹子琦攻睢阳。巡励士固守,日中二十战,气不衰。巡使南霁云等开门径抵子琦所,斩将拔旗。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自子琦乃得基状使霁云射一发中东目贼还十月癸丑,城遂陷,巡遇害,年四十九。

更潮及子琦,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其用兵未尝依古法,勒大将教战,各出其意。其械甲取之于敌,未尝自修。每战,不亲临行阵,有退者,巡已立其所,谓曰:“我不去此,为我决战。”士感其诚,皆一当百。待人封锁所疑,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塞暑,虽厮养,必整衣见之,下争致死力,故能以少击众,未尝败。

(《新唐书·张巡传》,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一发/中左目/贼还/
B.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一发中左目/贼还/
C.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一发中左目/贼还/
D.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一发/中左目/贼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隋朝和唐朝科举考试中,殿试录取考生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三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称“同进士出身”。
B.唐代在太子右春坊置八人,并正七品下,称太子通事舍人,分别掌管皇帝与太子的朝见引纳、殿廷通奏等事。
C.癸丑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癸属阴之水,地支之丑属阴之土,是土克水相克。
D.《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巡通晓兵法,治军有方。张巡军纪严明、赏罚分明,能够体谅下属,深得军心。大家同甘苦共冷暖,即使是奴仆,也必定穿戴整齐才见面。
B.张巡战术灵活,指挥卓越。张巡声东击西在城南垒战,实则派遣勇士将敌人数百艘盐米船全部烧完,还命士兵扎草人千余个,骗取敌箭数十万支。
C.张巡激发士气,态度真诚。当战斗激烈时,会有将士后退下来,张巡就站在阵地上对后退者说:“我不去此,为我决战。”将士感其诚,无人再退。
D.张巡身先士卒,作战英勇。身为主将,张巡时刻能起到表率作用,或督军守城,或出城作战,他常亲自率军奋勇冲杀,赢得了部下的尊敬和信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
(2)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军大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若令执先臣故事,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会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廷兰托馆门下,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武将出,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时开始使用,一个皇帝有多个年号。
B.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相传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C.行在:“行在所”的省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由于巡视、征战或避难等原因而在京城以外暂住的地方。
D.表:中国古代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才华出众,得到赏识。当唐玄宗在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时,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
B.杜甫承继家学,自视甚高。他的先祖长期专注儒学,尤其是祖父杜审言凭文章在中宗时显扬,而他自己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
C.杜甫颠沛流离,心系皇帝。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从长安流落到鄜州,想要投奔皇帝,中途被叛军捉住,逃出来以后,他再次冒死往凤翔拜谒唐肃宗。
D.杜甫言行致祸,侥幸脱险。由于杜甫言语冒犯、行为放诞,严武想要杀他,幸得杜甫的母亲跑去相救,阻止了严武,杜甫才得以脱险保全性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2)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小题5】根据文本概括杜甫认为皇帝不应该罢免房琯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