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冯士筰:符号数字皆诗情

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的冯士筰,从小就刻苦好学。清华读书时,更是出了名的“苦行僧”。他大学的同窗好友孙文心教授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冯士筰每天都是最后一个从图书馆或者教室回宿舍的。回来后,饿了还会抱着冰冷的窝窝头啃几口。1964年,他在深入研究了当时享有盛名的物理海洋学家Munk大洋风生环流模型的基础上,找出该模型未考虑热盐因素的不足,建立了大洋风生——热盐环流模式。正当他准备发表关于这一模型的重要论文时,“文化大革命”突如其来地发生了。

冯士筰被关了牛棚,但幸运的是他和赫崇本先生关在了一起。白天他们一起劳动,晚上赫先生不仅会给他讲海洋科学的历史和前景,而且还鼓励他不要因暂时的困难而气馁。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冯士筰的心总是热乎乎的,对未来也充满着期盼。

197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我国风暴潮研究起步了。冯士筰从牛棚里被解放了出来,接受了这一极有挑战性的课题。

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一次大的风暴潮可能使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丧生,经济损失可达几亿甚至几十亿元。我国是风暴潮高发国家之一,从历史资料看,几乎每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的风暴潮灾。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风暴潮的预报研究工作。而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还对风暴潮理论和我国风暴潮的实际状况几乎一无所知,风暴潮研究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冯士筰的研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没有资料、没有实践、没有理论。

为了获得风暴潮的第一手资料,1970年冯士筰等人环绕渤海湾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渤海周围数省的4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其中的2000多公里完全是徒步跋涉的。他们走村串户向渔民、农民和盐民了解风暴潮的一般常识;走访当地政府、查阅当地县志,寻找有关记载;他们还反复到水利部门和验潮站搜集有关数据。冯士筰终于获得了国内第一批关于风暴潮灾害的珍贵资料。

要从本质上认识和最终解决风暴潮,当然首先要探讨其机制,因为只有弄清风暴潮的发生机制,建立一定的模式,风暴潮预报预测才能科学准确。研究中冯士筰发现:在南方风暴潮多由强台风引起;而在北方,寒潮也能在渤海掀起风暴潮。虽同为风暴潮,但二者的动力源和引发机制并不尽相同。冯士筰的这一发现,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1975年,冯士筰及其合作者一连发表了数篇论文,系统论述了风暴潮的概念、理论和数值预报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独特的超浅海风暴潮理论。1982年,冯士筰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写成《风暴潮导论》一书,这是国内外第一部关于风暴潮的理论专著,它标志着我国对于风暴潮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风暴潮研究之林,也标志着冯士筰已经跨入我国一流物理海洋学家行列。

1983年,冯士筰作为高级访问学者,飞抵美国旧金山,同美国相关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这次合作又使他的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拉格朗日余流及长期物质输运。

“拉格朗日余流”是当时学界最有争议的前沿课题之一。冯士筰和他的合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析了欧拉余流理论的缺陷,深入分析了拉格朗日余流和欧拉余流的本质差异,提出了一种拉格朗日余流和长期物质输运的理论模型,导出了一个全新的长期物质输运方程。该方程一问世,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回国后,冯士筰在对该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从根本上改造近海或河口环流传统理论的研究工作。此后十年,他建立了以拉氏时均速度的最低阶近似——物质输运速度来体现浅海环流速度基本场的新理论框架,导出了浅海潮生——风生——热盐环流基本方程组,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长期的输运方程。此理论在中国陆架海环流研究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冯士筰的这一研究成果,为近海污染物理自净、悬浮质输运、海洋环境预测和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海洋环境流体力学基础。

工作之余,冯士筰是个爱好比较广泛的人。冯士筰很爱作诗,这既是他陶冶性情的方式,也是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心系大海连天碧,符号数字皆诗情”,这两句对仗工稳的诗句,正是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真实写照。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1964年,冯士筰在研究大洋风生环流模型时,发现了该模型的不足,并建立了自己的大洋风生——热盐环流模式。
B.冯士筰发现,南北方风暴潮的动力和引发机制并不尽相同。这一发现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相当的实用价值。
C.冯士筰深入研究拉格朗日余流和欧拉余流,最终建立了以拉氏时均速度的最低阶近似——物质输运速度来体现浅海环流速度基本场的新理论框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长期的输运方程,在中国陆架海环流研究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D.八十年代,冯士筰与美国相关单位合作研究拉格朗日余流及长期物质输运,标志着我国海洋环保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小题2】下列对文章有关不和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革”期间,冯士筰被关进牛棚,幸得赫崇本先生的帮助,渡过难关。1970年,在周总理的过问下,才被解放。
B.冯士筰和其合作者一起建立了独特的超浅海风暴潮理论,这一理论标志着我国风暴研究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C.我国风暴潮研究起步早,但进展小。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依然面临着没有资料、没有实践、没有理论的困难。
D.冯士筰的拉格朗日余流及长期物质输运研究成果,为近海污染物理自净等方面提供了海洋环境流体力学基础。
E.文章以“心系大海连天碧,符号数字皆诗情”作结,高度肯定了冯士筰对事业的忠诚,抒写了他的个人情趣。
【小题3】请结合文章概括并分析冯士筰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16-17高二下·江西上饶·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传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三

武术十分重视武德,素有“习武先习德”的说法。武德的形成是传统儒家思想和古代社会道德标准共同演绎的结果,习武者要先具备武术道德修养,才能练习武术。在武术文化传承的各个历史时期,各武术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武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以约束习武者的行为。除暴安良、尊师重道、见义勇为等武德已传承至今。

武术受到了传统哲学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动作缓慢,注重内在修为,其最大特征就是以柔克刚,这即是在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太极拳功法要求“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即习练太极拳功法时要先用意,再行气,而后身体动。在习练功法时注重季节、时辰的选择,习武者针对经络运行选择相应的时辰,练习相应的功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练习太极拳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武术理论中将习武者的外在运动和内在修为统一为一个整体,习武者不但要外练筋骨,还要运气通脉增加内功修为,外练一定要以内练作为基础,否则就会外强中干。阴阳理论对武术的影响同样深远,阴阳学说论述了拳术练习过程中动作的相互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武术拳理。如身体重心的虚实相互转换、动静相互结合、双掌前后正反相互转变等,这些都是阴阳学说在拳术中的具体体现。

为保护我国传统武术,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太极拳、沧州武术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已有32种武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受西方思想影响,现代武术的发展更加注重体现其自身的体育属性。例如,武术被列为北京奥运会的表演赛事,此外很多地方还定期举办武术比赛。尽管发展武术的体育属性可以提高武术的知名度,增加武术的商业性,但也很容易导致文化空巢现象,即传统文化只保留了物质内容,而文化思想观念的传播出现断层。如果不注重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终将成为体操式的竞技运动项目。

(取材于邱长文、原敏芳等的相关文章)

【小题1】下列现象不能体现材料三所述武术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A.武术对练开始前和结束后须行“拳礼”,表示谦虚礼让。
B.为抵御外来侵略,霍元甲于1910年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
C.八卦掌取意于《易经》,把八卦掌法的无穷变化看成是有规律的。
D.融入了传统武术元素的短片《功守道》在天猫“双11”晚会亮相。
【小题2】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武术需要我们加强理解与传承。今后对中华武术我们应该传承什么?在传承中需要注意什么?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中国的月亮

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来,不幸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都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松树本身不够美,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拢静”。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张九龄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也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有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躺在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连着接下去的那两句,谁不会吟,谁不能解?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杜之心,千万人之心。王昌龄想得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卢纶,也有“万里归心对月明”的感触。

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爱念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呀,“烟笼寒水月笼纱”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呀,读起来津津有味,它跟月亮有关,美。

我们的中秋节,又叫月亮节。这一天,我们爱月的民族觉得自负,因为我们靠历代作家诗人的努力,已经赋予那块作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小题1】为什么说“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小题2】为什么说“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小题3】读第三节文字,概述作者所列举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笔下之月的不同特点。
【小题4】咏月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根据上文大意,概述两点主要理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供给侧,帮谁赚钱?

许树泽

说到供给侧,就要说到需求侧,经济的好坏,股市楼市的涨跌,其实都是由供需来决定的。他们俩谁更重要呢?这是一个人们一直在争论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蛋更重要,也就是需要更重要。因为你有吃鸡蛋的需求,就会有人去养鸡。

过去我们发展经济一直是关注需求侧,是一个总量控制的概念。就像给一大片地浇水,需求侧的办法是大水漫灌,也就是印钞票,量化宽松,可是到了某个阶段过量了,你突然会发现土地被水给浇坏了,地里的植物根系都泡烂了。发达的经济体都遭遇过类似这样的货币刺激、量化宽松、资产泡沫、泡沫破灭、经济萧条的历程。

现在由关注需求侧改为供给侧,就是由过去的大水浸溉改为滴灌:有的地方旱得厉害,就多浇一点;有的地方涝得厉害,那就少浇一点。比如城市的需求满足了,但是乡村的需求没有满足,比如创新科技、医疗、养老、教育培训需要多投资、多供给。因此,浇多少水,都属于精细化的供给管理,不能说你需要水,我就一直开着水管。

有人疑惑:供给侧管用吗?好像确确实实是因为我想吃鸡蛋,才会有人去养鸡,是需求在先啊。举个智能手机的例子,苹果手机被推向市场之前,人们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智能手机的需求,直到2007年这么一个创新产品问世,大家的需求被极大地激发。反过来也一样,现在的苹果发布会屡被吐槽,需求已经有了,问题是没有更好的产品了。最后大家认识到,业绩放缓、股价低迷、大众热情降温、核心的瓶颈恰恰出现在供给侧。

有句老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语道破了供给侧改革的精髓。那些落后的过剩产能,就需要我们主动关停,或限产减产,这就是损有余。而医疗、教育、传媒文化这些地方缺口还是很大,我们就需要加大供给,去补这个不足。因此,并不是说供给侧就是一定加大供给,加大供给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所有的过剩产能,比如当年的钢铁、煤炭、光伏,都是由当初恶性竞争和过剩供给导致的。反过来,限产、减产也属于供给侧改革。为什么2016年以来钢铁价格在涨价?因为很多企业被挤出这个行业了,供应少了。

现在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供给侧中赚钱的奥秘,那就是——传统行业看规模,新兴行业看壁垒。什么意思呢?传统行业损有余,都在限产,因此谁规模大,谁市场地位稳固,谁就能活下来。因为那些小的都被淘汰了,市场的恶性竞争格局不复存在了。新兴产业因为补不足,缺口很大,市场向好,大家都来投资,供应会非常大,于是竞争会无缘激烈而趋向恶性竞争。只有拥有壁垒才有定价权,才能保证利润和造血机器正常运转,从而成为在竞争中存活的保障。

(节选自《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小题1】下列关于“供给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意思为“供给的一方”,即生产的一方,供应的一方。
B.供给侧比需求侧重要,因此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问题,是因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侧,在供给侧。
D.供给侧改革,指的是由过去靠印钞票带动需求,改为精细化的供给管理,主动调整供给一方的结构。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鸡和鸡蛋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对供给和需求的一般认识。
B.用给一大片地浇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供给侧改革,不但要控制总量,还要注重投资管理。
C.举苹果手机的例子,意在说明创新的产品能刺激需求,供给也可以引导需求。
D.引用“损有余而补不足”,目的是说明供给侧改革为实现供需平衡,既有加大供应,也有减少。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人争着到海外购买马桶盖、电饭煲、化妆品,主要原因出在我国的需求侧。
B.根据我国城乡需求的现状,城市已经不需要供给了,供给的对象应该是农村。
C.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形成的一个原因是恶性竞争,而恶性竞争是没有行业壁垒造成的。
D.2016年以来,钢材价格上涨,这是供给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体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