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称道,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16-17高一下·广西南宁·期末
知识点:柳永(约971-1053)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1)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释:(1)天吴: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神。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词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以“都忘却,平生志”收束,为美景映哀情。
B.陈词下片通过重重幻想,层层转折,将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婉深刻。
C.柳词上片描写杭州风光与繁华,下片描写西湖,展现杭州宁静的生活景象。
D.柳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白描式地勾勒出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小题2】“词有点有染”(刘熙载《艺概》)是说词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下列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C.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
D.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小题3】结合词意分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1)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释:(1)天吴: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神。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词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结以“都忘却,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
B.陈词下片通过重重幻想,层层转折,将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婉深刻。
C.柳词上片描写杭州风光与繁华,下片描写西湖,展现杭州宁静的生活景象。
D.柳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白描式地勾勒出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小题2】清刘熙载《艺概》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下列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C.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
D.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小题3】“十里荷花”和“三秋桂子”在这两首词中的作用一样吗?请结合两首词的词意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雨霖铃

[宋]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题1】下列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词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B.《江》词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C.《雨》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但是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D.《雨》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情写景。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真切。
【小题2】两首词是虚实结合手法运用的绝妙之作,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分析该手法在两首词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