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表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整、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孔子世家谱汇集了分散在全国80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发展和影响等,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巩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成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明清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优免差徭,或置官封爵,或赐土赐民。这固然表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括不下10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索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变轨迹具有重要价值。孔府司房日用账簿、日收支款项账簿等,也为探究明清及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商业贸易网络、物价和生活水平及其变迁等,提供了全面而原始的记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孔府档案的价值也日渐凸显,它不仅保留了作为道德规范存在的族规家训,还记载了族人弘扬孝道、敦睦宗族、彰显忠义的言行事迹,其中可资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承继家史的资料,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诗礼为本”是孔氏家风家教的基本精神。从孔子对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到明太祖对孔克坚“多读书”“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的劝勉,到嘉庆对孔庆溶“好生读书”“祭祀要虔诚行礼”的嘱托,再到各地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无不说明诗礼传家的理念已内化为孔门世代相传的家风,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节选自《光明日报》姜修宪《孔府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

【小题1】下列关于“孔府档案”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私家档案,孔府档案是国内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重要文书档案文献。
B.孔府档案因大量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官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文书资料,所以具有官方档案的性质
C.孔府档案中记录的国家尊崇孔子学说和优待孔子后裔的相关内容,与历代统治者崇儒尊孔密切相关现代文阅读答案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阅读答案。
D.孔府档案日渐凸显的价值,在于它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内化了孔门世代相传的诗礼传家的家风。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衍圣公凭其地位在家族中所建立的完整的宗族体系、完善的宗法制度和完备的祖训族规,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
B.为了强化国家思想统治,明清时代的帝王们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
C.那些保存在孔府档案中成序列的土地文书,为研究明清以来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
D.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孔子世家谱能够窥见孔氏家族的变化和影响,因此,孔府档案在考察宗族历史变迁方面有其自身的参考价值。
B.从孔府档案中记录的明太祖与孔克鉴以及嘉庆与孔庆溶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明清时孔府与朝廷之间有着往来。
C.要探究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物价和生活水平等,可以参考孔府档案中全面而原始的孔府司房日用账簿等的记录。
D.当孔子直系后裔被扶植为拥有部分政治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才有了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
16-17高二上·河北唐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们将建立21条生产线。当所有生产线完全投入使用时,每22秒就能制作出一件T恤。我们每天将为Adidas生产80万件T恤。在全球范围内,即使是最便宜的劳动力市场也无法与我们竞争。对此我感到很兴奋。”中国一家服饰公司董事长如此豪迈的说到。。

是什么让他如此有底气呢?原来,这家公司在生产线上采用了机器人裁缝“Sewbot”,这款机器人缝制系统每22秒就能生产一件T恤,每天能为Adidas生产80万件T恤。椐了解,机器人裁缝“Sewbot”在缝制服装之前,会使用相机和针的组合来追踪布料的摆放位置,其准确度远超人类。

如此之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的机器人成缝出现,可以说它彻底改变了纺织制造业。科技的进步固然是好事,但是机器人裁缝的出现对那些以纺织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体又会造成哪些影响呢?又会有多少纺织工人因此下岗失业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OFweek机器人网”,2017-08-10)


材料二:

在一些领域,人工智能早已超越医生。例如,《自然》杂志曾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AI在儿童自闭症早期诊断上完胜医生;《自然通讯》也曾发表了一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研究:计算机可被培圳得在评估肺癌组织切片时比病理学家更加精确。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如果用于诊断疾病判断预后的数据或图像可以标准化、量化、结构化的话,基本上是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完成的,在确立算法以后,可以让机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逐步完善,最终会战胜人类的。从目前的应用来看,人工智能应用比较好的领域是皮肤科、病理科和影像科。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人工智能仍不可能完全代替医生,而作为医生诊疗时的重要辅助工具出现,应该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所扮演的角色。

至于未来,谁又能预测呢?

(摘编自搜狐网,2017-11-07)


材料三:

继机器人下围棋战胜人类之后,机器人开始写诗了。近日微软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小冰在华西都市报开设专栏“小冰的诗”,发表新诗。机器人第一次在报纸上开专栏,再次引发读者的关注和议论。

近两年来机器人的写诗“造诣”突飞猛进。目前,光看作品,已经无法分辨出哪些诗句是人写的,哪些诗句是机器人写的。不过,要说机器人已经取代了诗人还为时尚早。机器人在计算、记忆等脑力方面,确实超越了人类,但目前还在两个方面无法突破.一是创造,二是情感。以小冰为例,它写诗是综合了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风格,自己不能凭空创造。而人人类写诗,一定是感受到了某种情绪,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进行创造性劳动。

(摘编自《广州日报》,2017-08-23)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人裁缝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纺织制造业,将强劲地冲击劳动力市场。
B.以医疗领域应用的结果推断,AI机器人未来可能会取代一部分医生的岗位。
C.从目前的应用状况看,人工智能已成为医生诊疗时的重要辅助工具。
D.近两年机器人写诗“造诣”突飞猛进,在文学方面实现了对人类的超越。
【小题2】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机器人虽在缝制、医疗和文学创作领域表现突出,但要替代人类绝无可能。
B.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远超人类,如何应对它的挑战,值得人们深思。
C.尽管机器人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但要完全替代人类的工作恐怕为时尚早。
D.这些新闻及时捕捉社会热点,反映当下的社会生活,体现了时效性的特点。
【小题3】根据前两则材料,概括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顺应国际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潮流、承担自然生态保护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规范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需要。

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首先要做的是完善保护机制。国家公园的最初称谓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公园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用来“被保护”的。然而,自然保护与人类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需要舒适;商人渴望利用公园、开发自然获得收益,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自然造成破坏。但是,天然性、原始性、珍稀性是森林公园最为宝贵的财富,容不得后天的破坏与践踏。

一些国内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力度不够,导致资源品位和质量下降;更有一些风景名胜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域市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与自然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必须认识到,国家公园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当开发利用可能会损害保护功能的发挥时,要从属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价值不在于其皮毛和牙齿,它们活着,在这个地球上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最具价值的事。人类能做的,除了保护还是保护。

其次,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凸显公益性的理念。一般来说,国家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国家投资,部分设施的运营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由企业来运作。但相关部门也必须以保护资源的完整性为原则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国家公园公益性的体现也离不开相关法律的“保驾护航”。没有相关政策对商业行为的约束,没有具体法律来规范游客行为,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国家公园中承载着大量人文信息,反映着区域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因此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要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准则,寻找一条兼顾保护自然与当地社区开发的建设模式。一方面,要将国家公园内的自然保护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进行严格区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区域内的原有居民在不破坏周边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相应收益,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赢。事实上,只有首先在当地人中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影响外来游客,带动更多人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国家公园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它代表着国家形象,是公众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从建设国家公园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需要我们在广泛借鉴国外经验、尊重本国现实的基础上试点先行,不断探索经营发展的模式、相关立法和标准等,最终建立一套对自然区域进行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管理体制。

(选自温源《以生态文明引领国家公园建设》,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论证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必要性,后文用大量篇幅论证了如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B.文章第三段谈到野生动物的价值在于它们在地球上活着,这给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例证。
C.文章由主到次、条理明晰地论证了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人们重点解决的两个观念问题。
D.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探索中的兼顾自然保护与当地社区开发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的实施构想。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承担起自然生态保护的历史责任,才能避免对自然造成破坏,才能实现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
B.国家公园及其体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理解该工程的一个视角。
C.国家公园代表着国家形象,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要建立一套生态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双赢模式的依据。
D.如果国家公园内的当地人首先形成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就可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树立起环保意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跋涉者与中国的路

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幽默,风趣,自由。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艾青渴望着出版诗集,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

艾青以诗人的机敏预感着,在预感之后呼号着。1937年早春,龙华一年一度的桃花开了——带着血的红色。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这些血迹……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艾青坚信着春天一定会从墓窟里走来,从艾青的预言中不难看出,艾青的信念因为有了抗日火炬的点燃,因为有了理想的追求而变得坚定。

1937年7月6日,在去杭州的列车上,艾青望着掠过车窗的土地,读着当天的报纸,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终究要复活的预感油然而生。他写下了《复活的土地》。艾青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呼声,真的成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艾青到了武汉。1937年岁末,日本侵略者向武汉迫近。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客居武昌的艾青预感到要下雪,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百万人争诵的诗篇。诗写完,艾青从昏暗的灯光下抬起头时,窗外真的飘飘洒洒地落下了雪花。

这是一首不知跋涉的泥泞与艰辛便写不出的诗。这是一首有着哲人预言的诗: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1938年4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是一首像风一样传播开来,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的诗。武汉还是失守了。在1938年的又一个茫茫的寒夜里,艾青走了。

1939年初,艾青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不久,官方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广西卫生”等栏目来挤副刊,艾青火了:“这副刊快成公共厕所了!”

1939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教。短短的蛰居山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愿春天早点来》等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山乡宁静,旷野寂寥。但远方的呼唤,是大山挡不住的。

1940年春,艾青离开新宁,起道夫夷,到邵阳后改乘长江轮,直奔重庆。

(选自徐刚《艾青传——诗坛圣火》,有删改)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艾青在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很受学生欢迎,但因为女校长害怕艾青传播革命思想,于是一个学期后艾青便被解聘了。
B.艾青因《大堰河——我的保姆》闻名,于是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就以诗的方式,抨击黑暗。
C.在1937年的早春,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预感着人间的春天终要从墓窟里走来。
D.艾青1938年创作的长诗《向太阳》,是一首能让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首诗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题目《跋涉者与中国的路》中的“跋涉者”是指艾青,这里将其与“中国的路”结合起来,体现了艾青对于中国抗战的胜利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B.艾青在《广西日报》编副刊时,官方想方设法挤副刊,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而艾青愤然辞职的行为有些任性,不利于当时的抗战。
C.虽然艾青在衡山乡师执教时间并不长,但这里的山乡宁静,旷野寂寥,抚慰了艾青那颗漂泊已久的心,此时的艾青生活十分惬意,诗作频频。
D.文中大量引用艾青的诗作,既丰富了传主艾青的内心世界,又体现了艾青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人物传记中的真实性这一基本文体特征。
E.文中多次写到艾青的预感,《春》预感人间的春天终要从墓窟里走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预感中国的路崎岖泥泞等,都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敏感。
【小题3】文中写艾青在崎岖而泥泞的道路上奔走的事例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