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5
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不全部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组是( )
A.所见无非牛者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B.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小题2】对下列句子划线词词类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良庖更刀,割也                  登临之胜
③皆以杏仁                                ④项王军垓下
⑤项王乃复引兵而                  ⑥纵江东父老怜而
                                             秦者秦也
⑨后人哀之而不
A.①⑤/②⑧⑨/③⑦/④⑥B.①⑤/②⑧/③⑦⑨/④⑥
C.①⑤/②⑨/③⑦⑧/④⑥D.①/②/⑦⑨/③⑥/④⑤⑧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②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③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④然今卒困于此
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⑥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⑦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⑧秦人不暇自哀
⑨戍卒叫,函谷举
A.①⑤/②⑧⑨/③⑦/④⑥B.①⑤/②⑧/③⑦⑨/④⑥
C.①⑤⑥/②③/⑦/⑧/④⑨D.①/②/⑦⑨/③⑥/④⑤⑧

【小题4】请在横线处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庖丁
②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
山东为三处
④使秦复六国之人
16-17高二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驰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四》)

材料二: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绛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摹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材料三: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小题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吾何A足以称哉B勿已者则好学C而不厌D好教E而不倦F其惟此邪!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背叛,指背离、违背,材料一中“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的“背叛”即此义。
B.齿:并列之意,与《师说》中“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齿”意思相同。
C.滑稽:指能言善辩、言辞流利之人。材料二中即为此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
D.贤:指才能,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水”用法不同。
【小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子张,原是鲁国的地位卑贱的百姓;颜涿聚,原是梁父山的强盗;高何原是齐国暴徒:他们都曾求学于儒家学者。
B.由于跟从老师学习而成为闻名天下显达的人,年老才寿终,王公大人信服并礼遇他们,都是学习产生的效果。
C.秦观说他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不会有多大的错误;近几年来,虽然非常勤奋,却大不如前。
D.孟郊的《劝学》告诉我们,要想了解知识,必须通过学习,并以击石起火这个简单的比喻来论证学习的重要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
(2)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小题5】三则材料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至秦,乃求为秦相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得说,说秦王曰: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者,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法度,定律令,同文书,皆以始皇起;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胡亥立为二世皇帝,以赵高为郎中令。事皆决于赵高。赵高因曰: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二世之寤而赦之。二世二年七月,论腰斩咸阳市。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B.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C.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D.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卿,即荀子,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提出性恶论。
B.黔首,古代平民百姓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黎民、庶民、白丁、布衣等同。
C.廷尉,即太尉,是全国最高司法机构的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
D.四夷,古时中国对四方边区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学业完成之后,认为楚王难以成就大业,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想西去秦国。
B.李斯通过吕不韦游说秦王,认为现在是秦王统一天下成就帝业的最好时机。秦王重用了李斯,按照他的计谋行事。
C.因郑国间谍事件,秦国宗室大臣劝秦王把客卿一概驱逐,李斯就上书反对,认为这样会使天下贤才不敢进入秦国。
D.李斯位高权重,赵高就在秦二世面前诬陷李斯,致使李斯被捕下狱,赵高严刑拷打李斯,李斯冤屈认罪后被处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2)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二世之寤而赦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B.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C.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D.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假,在这里是借助的意思,与成语“假公济私”“不假思索”中的“假”意义相同。
C.绝,在这里是切断的意思,与成语“络绎不绝”“与世隔绝”中的“绝”意义相同。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君子之口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告诉人们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B.第二段用“青于蓝”“寒于水”这两个比喻,强调学习的意义,阐释中心论点。
C.第三段用事实证明学习的重要作用: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可改变人的品性。
D.末段在比喻中有对比,阐明学习应持的态度: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