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7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相关题目。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小题1】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请作出简要赏析。
【小题2】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
16-17高一上·山西太原·阶段练习
知识点:品味语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太阳”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放弃挣扎,甘愿跌落深渊。
B.“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喊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的坚持实属难事,流露出自豪感。
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诗句由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描述了登山勇士的艰辛的生命体验。
D.“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上,既流露出诗人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又表达了对平凡事物的敬畏。
【小题2】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时,对未来充满想象,“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是那么遥远和神秘。
B.“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表现了人生易老、年轻不再的沉痛与悲伤。
C.第一节的“偶尔抬头”与第二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
D.这首诗以人生中不同年龄段的两次“遥望”为基点,表达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年轻时与年老时、到达前与到达后,在今昔对比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
B.诗歌结构精工:年轻时与六十岁的两次“遥望”前后照应,回环往复,人生仿佛也兜了一个圈。
C.诗歌语言明白晓畅,情感浓烈,如“而今我到达了”看似平白如话却包含了强烈的喜悦之情。
D.这首诗篇幅不长却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颇有几分禅意,十分耐人寻味。
【小题3】本诗多用比喻,喻体的选用颇具匠心,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小题4】这首诗蕴含什么样的哲理?从中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景

辛迪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在沪杭道上


【注释】①辛迪:王辛笛,原名馨迪,现代诗人。1948年正处于解放战争关键时期,辛迪在这一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一、二句交代了看“风景的地点”,指出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与最后一句中“不是风景”相呼应。
B.“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此处将茅屋和坟这两个意象同时组合在一个画面中,写出了诗人的思考:生与死的距离近得出奇,中国人竟是如此浑浑噩噩地了结一生。
C.“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
D.“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复使用,着重比较出瘦的程度,与首句的“肋骨”遥相呼应,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都是病,不是风景!”
【小题2】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瘦的牛和瘦的人

都是病

不是风景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