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较难0.4 引用3 组卷50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小题。
朝中措
(南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小题1】简要赏析“翻被梨花冷看”的妙处。
【小题2】简要分析“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蕴含的情感。
2016·山东济宁·一模
知识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

胡世将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②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交代了当时神州陆沉的局势,面对如此形势,诗人不由地联想起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韩琦二人。
B.“塞马晨嘶,胡笳夕引”两句,有西北战场特有的边塞气氛。南宋词大都作于东南半壁,如此篇出于西北川陕前线的绝少。
C.诗歌运用典故,含蓄自然。借用张良、萧何、韩信这“汉家三杰”辅助刘邦的典故,表达诗人认为自己绝不逊色的自信和豪迈。
D.这首诗格调沉郁,气势雄浑,激扬慷慨,震撼人心。末尾诗人写自己怒发上指,栏杆拍遍,流露出了无法平复的激烈情怀。
【小题2】以功业论,胡世将称不上千古名将,但此诗不乏阃外边帅的气度。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既深且巨”的情怀。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小题1】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因此在上阕词人极力赞美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词人先对杭州做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就“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C.词的下阕,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在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性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的气氛。
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小题2】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法,请就词的上阕举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貔貅:猛兽,喻指勇猛战士。③使君:古代州郡长官所称,此处指方滋。④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前四句写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
B.上阕“鼓角”五句,追忆孙刘联军破强曹往事。烽火明灭,戈甲耀眼,而以“连空”、“万灶”点染,画面雄浑辽阔。
C.下阕换头处由江山历史过渡到现实生活情景,以九字为三顿,节奏峻急,露草风枝,绘出秋容惨淡,情绪稍转低沉。
D.下阕最后五句以“不见”二字领起,一气贯通,直至终篇,既呼应了上文的“孙刘”,又写及羊祜,以浇心中块垒。
【小题2】下阕是如何抒发“古今愁”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