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中国人之聪明
林语堂
①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亦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②聪明糊涂合一之论,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③此种道理,自亦有其佳处。世上进化,诚不易言。熙熙攘攘,果何为者。何若“退一步想”知足常乐以求一心之安。此种观念贯入常人脑中时,则“和”“让”成为社会之美德。若“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亦极精微之道也。
④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世上究系糊涂者占便宜,抑系聪明者占便宜,抑系由聪明转入糊涂者占便宜,实未易言。热河之败,败于糊涂也。惟以聪明的糊涂观法,热河之失,何足重轻?此拾得和尚所谓“且过几年,你再看他”之观法。锦州之退,聪明所误也。使糊涂的白种人处于同样境地,虽明知兵力不敌,亦必背城借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日人一战。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以张学良之聪明,乃不为之。然则聪明是耶?糊涂是耶?中国人聪明耶?白种人聪明耶?吾诚不敢言。
⑤否所知者,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
⑥在中国多一见识长进人时,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时;多一聪明同胞时,便是国事步入黑甜乡时,举国皆鼾鼾睡到晓,憨憨直到老。举国皆认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圣贤,而独无一失计之糊涂汉子。举国皆不吃眼前亏之好汉,而独无一肯吃亏之弱者,是国家之幸乎?是国家之幸乎?
⑦然则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蒂,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呜呼,吾焉得一位糊涂大汉而崇拜之。(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小题2】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中国人之聪明”能大行其道主要是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3】结合全文,简要阐述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聪明观。
15-16高三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时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旅产业与精神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是“创富功能”与“共富内涵”的重要载体,依托地方文化旅游及民俗文化等,都能带来“创造财富”的溢出效应。2021年益阳市实现旅游收入303亿元;2022年一季度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仍实现旅游收入67.4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大力发展文旅千亿产业。一是加速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成立高规格的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筑牢文旅融合的组织基础。通过举办安化黑茶文化节,南县涂鸦艺术节、沅江洞庭湖生态旅游节,以及正在筹备的2022年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等,进一步促进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全面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一批特色文旅项目,促进全域旅游提质升级。全市目前共有在建重点文旅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450亿元,其中新开工11个,总投资139.04亿元,这将加强旅游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聚焦创建高等级旅游区。全力推进山乡巨变清溪村5A景区,茶乡花海等4家4A景区的创建工作,大力提升“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文旅品牌影响力。

(摘编自《文旅赋能——丰富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涵》)

材料二:

文旅,尤其是文化也在赋能一切。台湾一个小乡村的稻米被文创成“掌声谷粒”后便身价倍增;河南林州的石板岩镇因为每年成千上万的写生学生而富有艺术气质。

作为这个时代最令人瞩目和最具拉动力的产业之一,文旅行业不仅保持着两倍的GDP增长,而且将成为其他产业快速成长的加速器。这是一个需要并且必须拥抱文旅的年代。

最近几年,国内文旅市场出现了一些我们称之为“新物种”的项目。我们认为那种对文旅行业的趋势有敏锐的判断,与过往经营模式有明显的差异,技术上有突破,以及能够体现文旅行业最本质价值,即人文价值的项目,称得上是新物种。它们并不一定在当下呈现出生意上的火爆,它们也不一定规模很大,但它们代表着可能的趋势或方向。

新物种具备一种发现之美,创意之美、人文之美。它会让我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美好心存期待。之所以选择力荐新物种,也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剧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行业和企业需要突破和超车,需要尝试和挑战。而这些新物种是那些较早感知到变化,而且勇于作出改变的企业。他们对于春江水暖的率先感知,将对整个行业带来借鉴和启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企业值得我们起立鼓掌。

(摘编自《一切皆可文旅,文旅赋能一切》)

材料三:

中国文旅已经进入了跨界融合时代,文旅行业的界限已经打破,正式走向其他行业,如餐厅、工厂、街区、农村、海洋、房地产等等,我们会对文旅项目的定义不断地刷新,文旅模式也在被不断颠覆。在文旅企业中,对文旅发展趋势越敏锐,在经营模式上差异性就越大,能够充分体现文旅行业最本质价值。

文旅行业的兼容性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为整个行业开拓了发展空间。我们现在正处于受疫情影响的巨变和不确定因素的时间段,各企业需要更多地思考和创新,勇于开拓和实践,为新业态添加驱动力,这些经验会给整个文旅行业带来借鉴和启迪。

(摘编自《文旅行业如何实现文化赋能?》)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益阳在发展文旅产业时,采取三项措施,不断超越,2022年一季度,创造出超越去年同期翻一番的好成绩。
B.吸引成千上万的学生来到河南林州的石板岩镇写生是因为这里具有特殊的艺术气质。
C.行业和企业在今天这样一个剧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都要谨慎行动,确保实力不流失。
D.文旅项目与生活中其他行业的相互融合,会让我们对文旅项目的定义不断地刷新。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把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利用起来,让文旅产业与精神生活紧密相连,会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B.文旅市场出现的一些经营模式、技术与过去完全不同,具有能够体现文旅行业的人文价值的项目,我们称之为“新物种”。
C.国内文旅市场的这些“新物种”,虽然规模不大,但代表着文旅发展的趋势或方向。
D.在疫情带来的巨变和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文旅行业的兼容性,会给整个文旅行业的发展带来借鉴和启迪。
【小题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益阳文旅产业的一系列具体数字,从理论上说明了文旅的溢出效应。
B.材料二通过介绍文旅市场被称为“新物种”的项目来分析文旅行业的发展方向。
C.材料二运用“起立鼓掌”这样的比拟性动词生动地表达了对文旅市场新物种的赞赏。
D.材料三从文旅行业的特点出发,从微观角度阐发文旅企业求得发展的具体措施。
【小题4】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文旅市场新物种具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5】三则材料都围绕“文旅赋能“进行叙述分析,请结合材料分析怎样才能做到文旅赋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美育传统是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演进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以贯之的人文化成之道。诸如崇尚中和之美尽善尽美,重视礼乐教化耕读传家,观照生活趣味精神境界,讲究文以载道器以藏礼,追求成大人的人格理想和平天下的社会抱负,等等。这些贯穿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美育传统,给了世代中国人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儒道互补的人生观和崇文尚德的价值观,体现出中华民族以美立人、以美齐家、以美治国的伟大智慧。从实践路径来看,中华美育传统使文化与审美在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不同代际和朝代之间均保持着一种通达状态。

不同阶层之间的通达,打破了世袭制导致的阶层固化,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和社会发展动力。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除了门客、幕僚、从军等,最主要的阶层上升渠道莫过于科举考试。从隋唐至晚清开科取士的一千两百多年间,科举制使传统中国既保持了精英治国的有效社会治理模式,也形成了崇文尚德的有益文化传承世风。难能可贵的是,在传统中国的不同阶层之间,保持着一种文化的双向涌流状态,而并非单一向度的所谓政治专制和经济剥削的关系。比如周朝就设有负责采集民间歌谣、体察民俗民风的采诗官,不仅成就了一部能够正得失,动灭地,感鬼神并且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经》,而且使统治阶层了解到民生疾苦与社会百态,这无疑是极有助于治国理政、安民兴邦的。而最具特色的,当属因被贬谪或辞官等而归去来兮所形成的重返民间之路,一方面使庙堂之美有效地垂范和滋养着乡土中国,如唐代韩愈被贬潮州不到八个月间便通过驱鳄除害、延师兴学等措施赢得民心使一片江山尽姓韩;北宋苏轼一生三次被贬,但每到一处都撒播下文化的种子,故而自认为平生功业就在贬谪之地黄州惠州儋州。另一方面,这条重返民间之路也使千古文人墨客在山河间的行吟中走向天地境界,留下无数传世之山水画与田园诗,以及诸如严子陵山高水长之风范和张季鹰莼鲈之思的情怀,使知识分子得以存续一种田园将芜胡不归”“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洒脱与风骨。

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的通达,首先得益于中华民族所处的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即西南与西北均有高山纵横,北方则是草原大漠,东面和东南面向大海。自西向东三级阶梯逐级下降的地势和亚热带与温带季风气候以及温带大陆性气候,加之黄河、长江横贯东西的丰富水系所形成的耕作之利,使这片辽阔疆土之上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因而能够出现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的多样性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形态,然后逐渐形成诸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这样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众多原本差异性比较鲜明的族群,通过不断的交流、交战和交融,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如费孝通所言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不同代际和朝代之间的通达,首先体现在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的传承关系上。这与传统中国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对经验和力量的倚重有关,因为需要经验,所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为需要力量,所以人丁兴旺是必要的,多子多福也是有道理的。这样一种尊老爱幼”“望子成龙的价值观为代际之间的人文美育和生活美育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内在动力。其次,由于传统宗法社会从家族到国族的超稳定结构和中国文化刚柔并济、崇文尚德等特质,使其具有诸如怀柔远人这样的同化整合力,也使得不同朝代之间有一以贯之的文明赓续。

(摘编自宋修见《以优秀中华美育传统激活中国文化生命力》)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美育传统贯穿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以美立人、以美齐家、以美治国的伟大智慧。
B.科举制使传统中国保持了精英治国的有效社会治理模式,因此也形成了崇文尚德的有益文化传承世风。
C.在传统中国不同阶层之间,保持着一种文化的双向涌流状态,这无疑是极有助于治国理政、安民兴邦的。
D.因被贬或辞官形成的优良传统,使庙堂之美有效地滋养着乡土中国;同时也留下无数传世山水画与田园诗。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列举了中华美育传统的种种表现,然后引出三个维度的通达实践路径。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有力。
C.文章引用晏子和费孝通的话来论述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和交融。
D.文章末段论证了中华美育传统使文化与审美在不同代际和朝代之间保持通达状态。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数千年演进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美育传统的影响。
B.中华美育传统使文化与审美在不同阶层之间通达,打破了阶层固化,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和社会发展动力。
C.中华民族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之黄河、长江丰富水系所形成的耕作之利,形成了多样性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形态。
D.“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丁兴旺,多子多福”这样的思想认识与传统中国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有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伴随着文化娱乐产业的发达和媒介渠道的拓宽,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粉丝群体、粉丝文化现象受到人们的关注。粉丝群体活动既有蓬勃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存在无序、失序乃至无视社会规范等现象。粉丝的盲目追捧,源自光环效应的巨大影响,将偶像孤立的优点扩大成了全面的优点,难免导致选择性失察、无条件崇拜,粉丝文化似乎走向畸形。

731日,北京警方通报,某加拿大华裔明星因涉嫌强奸被刑拘。通报一出,该明星的粉丝圈炸了锅,甚至扬言创建组织进行所谓集体营救活动。近年来,娱乐圈出现极端饭圈文化。极端现象让追星变了味,价值观失了准,公序良俗和社会伦理也被抛到了脑后,有些已经涉嫌违法。殊不知,真正喜欢自己偶像的粉丝,不是无原则地跟着一起错,而是要用自己独立的人格欣赏和保护另一个独立的人格——对了就一起鼓与呼,错了就坦诚地批评与纠正。

粉丝文化不能杂草丛生,需要社会力量帮助除一除草,施一施肥。一方面,粉丝要拒绝畸形的饭圈文化、理智追星,更要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比如正在奥运赛场上的健儿,青年们可以成为他们的粉丝,去追一追他们那股拼劲,追一追他们那份爱国情。另一方面,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要带着粉丝向着正能量的方向行走,有的明星鼓励粉丝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有的明星带动粉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被年轻群体熟知和传播等等。互联网是个扩音器,公众人物在网上的三言两语,就可能会掀起蝴蝶效应般的巨大影响。一个长期占据粉丝注意力的偶像,可以挡住一个人的开阔视野使其失去自我,也可以为其打开一扇大门去认识世界,关键要看他有无道德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

互联网是个信息的集散地,既做引流,也做分流。让粉丝文化向阳生长,既要在法律层面上划出红线,用文明导向、理性价值涵养粉丝心态;也要让明星成为正能量的代言人,如此,两者都能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顶流才是正流

(选自李群《让粉丝文化向阳生长》,2021年8月《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文化娱乐产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壮大起来,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粉丝群体、粉丝文化现象。
B.粉丝将偶像“孤立的优点”扩大成了“全面的优点”,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盲目追捧,是粉丝受到了“光环效应”的影响。
C.如果粉丝在追星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失了准,将公序良俗、社会伦理和法律法规抛到脑后,那么他们的粉丝文化就容易走向畸形。
D.互联网是个信息的“集散地”,我们对网络信息要有所辨别。
【小题2】下列对第二段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列举事实的论证手法,指出涉案明星已经涉嫌违法,但是还有不理智的粉丝在“炸锅”。
B.作者在本段先是提出观点,再分析问题实质,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
C.作者在论及“极端饭圈文化”现象时,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指出粉丝不能无原则地追星。
D.作者在论述焦点现象的时候,很注重词语的运用,如“炸了锅”“集体营救”,形象地呈现了极端的饭圈文化。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粉丝群体活动具有两面性,所以尽管粉丝们能够注意在追星过程中不出现选择性失察、无条件崇拜,也难以保证粉丝文化不走向畸形。
B.饭圈文化出现在粉丝文化中,却是其中一种畸形的表现。
C.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注意到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言行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做一颗具有社会道德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正能量之“星”。
D.只要注重对以青年为主体的粉丝进行法律约束,注重文明导向、理性价值的涵养,粉丝文化就能“向阳”生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