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5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
元曲,作为一种韵文,向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它不但是那一个时代灿烂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就像王国维先生所论述的那样:“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多少有些把文学神化和偶像化的意味。
翻开我们的文学史,透过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更早的诗经、楚辞等文学形式的表象,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它们都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三百,原本大都是可以“弦而歌之”的民间歌谣;楚辞,是由南方民歌发展而来的文化人的歌辞;唐诗,多为可以吟唱的“歌诗”“声诗”;宋词,是专为歌曲词牌而填写的歌词;元曲,更与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以至于它的名称中,也只剩下音乐——“曲”的意义,尽管如此,它仍然使人想到常常在街头巷尾飘然入耳的流行歌曲。实际上,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曲,这些各自时代的“乐府”,正是那一时代的流行歌曲,与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民谣并无二致。而且,元曲与之更有一种相似之处:在它自身所处的时代,它是最为低下的艺术形式,被那些“高尚之士”“性理之学”视为刍狗。正如我们今天对流行歌曲并不一定在意,抑或看不起它一样。然而,就是这些下里巴人使人们终于有一天幡然而悟——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是“乐府”。夸张一点说,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流行歌曲的历史。
流行歌曲由于体制的短小,能够迅速地反映特定的情绪。而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使它更富于表达能力和感染力,更易于流播和普及,把作者的思想传达给更为广泛的大众。这正是每一时代真正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命运的作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元曲是大众文化的代表,尤其是其中戏曲的部分。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有着明确的观念——为了面向大众的演出而作,必须更多地表现普通人所关心的话题。而诗词则更多地咏叹个人的主观感受。在形式上,元曲更少格律、语言和风格上的限制,因而能更为自由地表达作者所希望表达的一切。
元代的作家们,天才地把元曲这一文学形式发挥到了极致。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而且细微、真切地体会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绪与感受:他们的欢乐与烦恼,喜悦与遗憾,渴望与失望……以及深藏在这背后的爱与恨。他们的描绘又是那么的淋漓尽致、曲尽人情,那么的动人心魄,尽管我们没有听到而且再也无法听到那些存于我们想象中的音乐的旋律。这便是元曲,史诗般的文学。
元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散曲,它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类似于宋词,多是独立的曲子;套数则是由不同曲牌联缀而成的组曲。二是杂剧,即以北曲演唱的戏曲。三是戏文,即以南曲演唱的戏曲。
在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词山曲海”的说法,比喻曲作的数量之多,浩如烟海。但由于元曲是非正统的通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流散十分严重。明代中叶以后,出现了第一个收藏、出版和研究元曲作品的高潮。清代是寂寞的,对于元曲来说。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思潮的兴起,使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通俗文学,寻找文化与艺术的本真,寻找对抗正统的利器。于是,元曲再一次被发现和重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元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元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虽然是元代最为低下的艺术形式,但却是元代灿烂文化的象征,正如唐诗之于唐代、宋词之于宋代。
B.元曲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的联系,以至于其只剩下音乐——“曲”的意义,它是以韵文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下里巴人。
C.元曲,尤其是其中戏曲的部分是大众文化的代表,这与作者为面向大众的演出而作、更多地表现普通人关心的话题的创作观念有关。
D.元曲充分展现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能让我们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情绪与感受,尽管我们再也无法听到它的音乐旋律。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作品能够迅速反映特定情绪、更富于感染力的短小的体制和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是真正关心生活和社会命运的作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B.元曲能成为史诗般的文学,除了元代的作家们天才地把这一文学形式发挥到了极致的原因外,还因为它是元代独有的文学表现形式。
C.元曲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是“乐府”,这一认识并非一开始就为人们所普遍认可,而是有一个逐渐被认知的过程。
D.散曲、杂剧和戏文是元曲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而小令类似于宋词,更多地咏叹个人的主观感受,套数则是组曲。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那些“高尚之士”“性理之学”视为刍狗的元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流行歌曲,与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民谣并无二致。
B.“词山曲海”这一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元曲作品的数量之多,但也正因其浩如烟海,它难以成为正统的文学,流散情况十分严重。
C.明代中叶以后和“五四”运动以后,先后出现了发掘、整理和研究元曲作品的高潮,“五四”运动后的研究更具有时代性。
D.文中王国维先生的话虽然能论证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但也多少有些把文学神化和偶像化的意味。
16-17高三上·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在后现代文化冲击下,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被解构,呈现出碎片化、非理性化发展倾向。日本建筑师槙文彦几年前曾对西方建筑现状有过这样的描绘:五十年前,大海上行驶着一艘现代主义大船,人们争先恐后想挤上去;现在,大船没有了,海上只留下许多漂浮物。在文化发展历史上,这样一种或分或合或独领风骚的现象实属正常,但是“漂浮”特别是“任性的漂浮”却不能说是健康发展的状态。当前西方建筑价值取向分裂的现象突出,特别是当后工业社会文明和消费文化相结合,西方建筑出现了一种以语言为哲学本体、脱离建筑基本原理、追求视觉刺激的极端形式主义倾向。正像法国学者居伊·德波所说,西方开始进入“奇观的社会”,一个“外观”优于“存在”、“看起来”优于“是什么”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艺术家声称,“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只有作品形式能唤起人们的惊奇感,艺术才有生命力”,甚至认为“破坏性即创造性、现代性”。以此类哲学和美学观点来观察,某些西方当代艺术、先锋派建筑师的作品就不难理解了。

从目前西方建筑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当代建筑绝非铁板一块,虽然有些建筑师在现代主义原理基础上,又有新的探索和开拓,但是总体来看,建筑思潮碎片化、价值取向混乱现象十分突出,不少建筑学者都在试图从东方文化中寻找治疗这一痼疾的良方。因此,我们借鉴西方建筑,必须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随波逐流甚至把人家的“漂浮”作为自己的方向,实不可取。

在建筑创作中如何继承传统,历来也是建筑师挥之不去的困扰。当前,在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这种困扰似乎又转化为设计方案能否通过、能否拿到项目的“压力”。于是,坡屋顶、马头墙以及种种“中国元素”再次被搬了出来并加以改装,冠之以“新中式”“中国风”标签,以应对决策者或开发商。现实中,这一招往往还很有效。看到这种在历史上已经重复多次的现象,我不禁感叹:多少年来,为什么我们一讲传统就会陷入“坡屋顶”“马头墙”等形式语言的泥潭不能自拔?难道传统仅仅体现在“形式语言”上吗?

比较中西文化,我发现两种文化对语言和形式的解读大有不同。如果说西方当代建筑以“语言”为本体、特别看重形式表现的话,老庄哲学的“大象无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则几乎否定形式语言的存在,之后“言以表意”“形以寄理”以及“以形写神”等等论述,则清晰地说明语言、形式乃是传神表意的手段,“意”“理”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语言、形式既是手段,那么选择必然有多种可能。随着材料和工程技术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改变,建筑语言必然会发生变化,特别是不同建筑师在不同项目中设计创意不同,形式语言变化更会有无穷可能性。如果不了解这点,总是在“坡屋顶”“马头墙”上做文章,不仅会束缚建筑语言和形式创新,而且会造成新一轮“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更重要的是,这种对传统的片面理解,将妨碍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和实践发展,从而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跳脱语言、形式层面重新解读传统,从坡屋顶、马头墙以及唐服祭孔、读《弟子规》等“有形”的元素中跳脱出来,对传统文化中“无形”的“大美”,即中国文化精神给以更多关注。我们能否以“抽象继承”方式借鉴传统,同时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在中西文化碰撞中转换创新,形成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哲学和美学理念?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这些年,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相对西方以分析为基础、以“语言”为本体的哲学认知,我一直试着建构以“语言”为手段、以“意境”为美学特征、以“境界”为哲学本体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建筑创作认识论、方法论和审美理想。

我们不能再拾人牙慧、跟着别人“漂浮”了,同时,也不能总是“回头看”。我们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评价体系。对建筑创作而言,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态度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在对话和传承基础上,通过比较、转换、创新,建构有特色的、能够推动中国以至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化。

(摘编自程泰宁《以文化自觉激发文化自信——从中国当代建筑创作谈起》)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西方建筑过于看重形式,追求视觉奇观,这与西方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哲学和美学观点有关。
B.材料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审美观念的变化,并影响建筑师的创意,从而促进建筑语言和形式创新。
C.坡屋顶、马头墙这些有形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束缚建筑语言和形式创新,妨碍了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D.中国建筑创作既不能拾取西方碎片化的建筑语言,也不能从自身传统汲取养分,而应走出独立自主的新路。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槙文彦对西方建筑现状的描绘,意在指出此种现象在文化发展历史中实属正常。
B.文章通过比较中西文化对语言和形式的解读,论证了以“意”“理”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C.文章重点论述了在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中“如何借鉴西方建筑”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两大问题。
D.文章最后两段论证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念,关键在于秉持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评价体系。
【小题3】下列建筑案例,不符合文章推崇的“中国特色建筑理念”的一项是(     
A.某宾馆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理念来分解单元间,在现代化的塔楼建筑之间留出空间供旅客欣赏雨中山色,体验传统水墨画的韵致。
B.某美术馆大量使用钢、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造型极具雕塑感,设计灵感取自其所处的江南丘陵,并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精神。
C.某酒店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一个碧水和群峰环绕的湖心岛上,为了让人不出国就能体验欧洲风情,建筑造型完全模仿了著名的德国天鹅堡。
D.某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扩建新馆时,没有沿用老馆的建筑样式,而是遵行现代博物馆建造理念,力图在气质、韵味上与老馆的造型形成呼应。
【小题4】文中加点的两处“漂浮”,含义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小题5】下图是一处采用彩塑的“福禄寿”三星像来装饰外形的酒店,自建成以来即引来诸多争议,被评为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之一。“福禄寿”是汉族民间信仰的三位神仙,象征幸福、爵禄、长寿。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该建筑设计的评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题3分)
IQ:告别传统,走向多元
世界最高端的智商测试地点位于丹麦南部。在诺堡的丹佛斯冒险园,孩子和成人通过作曲、在人工湖上搭桥、做棘手的数学题、在团队内独立操控机器人、借助提供的照片和只言片语编写戏剧故事来测定他们的天赋有多高。
近50项的测试的基础是一种使大脑研究发生革命的科学构想:多元智力理论。这就是说,人拥有多方面的智力能力,而非“要么聪明,要么愚蠢”。
加德纳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更为贴近实际情况。当时他共确定了7种智力,其中包括3种传统智力。他因此颠覆了前人的所有研究结果。后来,他与他人不断对这一新理论进行补充加工。虽然目前的内容仍不完善,但我们至少可以以10种智力为出发点。
多元智力理论的革命性认识是,一个人的成功显然取决于多种智力因素。如表明运动能力的身体运动智力、体现节奏的音乐以及内在智力和表明社交能力的人机交流智力。
对多元智力理论的批评主要来自德国学者。例如爱尔福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特·哈尼说,这种模式是种理论构想,本身“推测得过多”。很多学者指责它的各个范畴无法明确划分,而且缺乏实证。但是对于该理论所传达的关键信息他们并不怀疑,即每个人都有远远超过传统智力范畴的智力天赋。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作家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在为《新苏黎世报》撰写的一篇散文中假设了这样一个实验:一位来自欧洲的专家对亚马孙盆地一个印第安人的智商进行考察,结果可能是极低的IQ(智商值)--尤其是当这位印第安人是文盲时。但是,如果反过来对两个辨别数千种植物和野兽足迹的能力进行测试,这位满腹经纶的欧洲人就可能一败涂地。
如果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正确的,那么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重点就是错误的。目前学习课程的侧重点过于集中在以语言为主导的人文科学和数学为主导的自然科学上。这能促进逻辑思维、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其他方面却被有意识地忽视了:与大自然亲近、对探讨生命意义能力的训练或者是对乐器的掌握--所有这些虽然也在课堂上学到,但它们永远处于次要地位。
此外,某些智力能力还会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例如音乐有助于人们促进空间智力,还会使他们的接受能力更强,更有社交能力,也更加自信。对这种音乐“转移效应”。卡斯泰特奎勒公司董事马克·佐默认为学习乐团总谱是对“提高分析能力和降低复杂性”的很好训练。作为指挥,你必须从众多的细节中获得一个和谐的整体印象,相比之下,工作中的众多战略问题对他来说就“简单得多了”。
佐默认为,在与人的直接交往中,乐团指挥与公司领导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都必须让“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要拿出最佳表现”,并且一个集体要产生“和谐旋律”。
对于企业而言,多元智力的构想意味着:千篇一律则是终结的开始。如果在不忘记总体目标的情况下允许各种智力百花齐放,团队会特别有创造力。领导人员应当将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人招揽在身边。因为只有对待问题的方式不同才能产生创造的张力,从而产生全新的解决办法。
那么,智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吗?经验表明,3种传统智力(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语言智力)的确可以通过定期训练得到提高。而社交智力往往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因为他主要与人的经验磨砺有关。相反,其他一些能力(如音乐和体育运动能力)则要从摇篮或幼年时就开始培养。
【小题1】下列对“多元智力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拥有多方面的智力能力,而非“要么聪明,要么愚蠢”。
B.加德纳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当时他共确定了7种智力,其中包括3种传统智力,他因此颠覆了前人的所有研究结果。
C.对多元智力理论的批评主要来自德国学者。很多学者也指责它的各个范畴无法明确划分,而且缺乏实证。
D.多元智力理论所传达的关键信息表明:每个人都有远远超过传统智力范畴的智力天赋。
【小题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多元智力理论是正确的,那么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重点就是错误的。目前学习课程的侧重点过于集中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上,其他方面却被有意识地忽视了。
B.卡斯泰特奎勒公司董事马克·佐默认为学习乐团总谱是对“提高分析能力和降低复杂性”的很好训练,在与人的直接交往中,他认为公司领导与乐团指挥有“很多共同之处”。
C.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传统的IQ不能确定人的智商值。
D.经验表明,传统智力(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语言智力、社交智力)的确可以通过定期训练得到提高。
【小题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A.作家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在亚马孙盆地的实验证明IQ值低的人不一定笨,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B.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理论,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
C.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三种传统的智商测试IQ值能够很好地预测要求与测试类似的职业,但对于其他很多职业来说,这种测试就不太合适。
D.对音乐、运动等智力发展来说,幼年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家长只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各方面智力,孩子将来一定会有超常的智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在写作实践、传播、接受、批评等环节皆产生重要变化,散文的航道拥有了明显的转折曲线。就散文本体的层面加以考察,“思潮的弱化”与“叙事的转向”构成新世纪以来散文的两个关键词。

散文思潮的弱化,是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较而言的。20世纪90年代对散文来说是一个触底反弹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思潮迭出、新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文化散文、历史散文、学者随笔、女性散文等思潮接踵而至。综合上述现象,吴秉杰将其命名为“散文时代”。韩小蕙有“太阳对着散文笑”一语,也是对这一盛况而言的。新世纪以来的散文思潮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在思潮的延展和深化方面都存在不足。这种弱性特征,在新世纪散文的两个思潮,即“新散文”与“在场主义”上表现突出。

在思潮呈现上,“新散文”在三个层面较为突出:文体探索姿态下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的彰显;刊物的跟进与丛书的发布扎实有力;声调由传统的纸媒扩展到互联网写作,其文体观念在论坛写作及博客写作中得到有力的实践。尽管有抢眼表现,“新散文”在思潮的涌动上仍然存在明显短板:理论薄弱,没有什么重要的理论主张;在时空的延展上皆有其局限性,制约着这一思潮向纵深发展。“在场主义”散文则更像是个文学事件,社会活动的色彩较为明显,因此在思潮的呈现上,名实之间存在着割裂的问题。随着“在场主义”散文奖和相关杂志的停办,这一思潮几乎已经终结。

叙事的转向涉及散文在艺术处理方式上所发生的主次换位的情况。理论界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完成对诗化模式及“形散神不散观念的清算和整理,不过,空洞的抒情在当代散文的退场,则是在新世纪完成的。叙事的转向在乡土散文、历史散文等题材领域中普遍确立,叙事成为当下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作为跨世纪的散文思潮,肇始于1998年的“新散文”在推动散文整体性的叙事转向上开启了先河。作家将经验叙事推向某种极致,这也是一种文体实验过程中矫枉过正的必然结果。他们在强调个人化的叙事过程中,借鉴了小说的复调手法、电影的镜头化叙事方式、现代话剧中语言传达的动作性,繁复的场景化叙事和大量的细节描写,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叙事。总体而言,经验和事件的叙述取代了片段化、印象化的处理方式并成为主流。

“新散文”的叙事转向,在实践层面全面铺开。在更多的新锐奖项中,叙事作品占有绝对的比例。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散文为历史材料与个人感悟的结合体,那么,新世纪的历史散文有了明显去个人感悟化倾向。他们在甄别历史材料和处理历史细节上更加用心。王开岭的《一个守墓家族的背影》王充的《用破一生心》李国文的《李后主之死》等作品,对历史的勾勒往往通过惊心动魄的细节加以呈现,也就是说,叙事方面的感染力明显加强。而在乡土散文类别中,知识性、感悟性的散文随笔尽管普遍存在,但业已偏居一隅。乡土叙事作品在期刊、选本、榜单中占有了绝对的比重,一批乡土散文作者,对于各自故土的书写大多以系列形式展现出来,而场景叙事也成为这批作家常用的手段。

(摘编自刘军《叙事性赶走了空洞的抒情》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世纪散文发展方向的变化使得散文的写作实践、传播等环节都随之发生变化。
B.20世纪90年代,文化、历史散文及学者随笔等思潮接踵而至,散文触底反弹。
C.在清算和整理了诗化模式及“形散神不散”观念后,散文随即完成叙事的转向。
D.新世纪的历史散文去除了个人的感悟,更加注重甄别历史材料和处理历史细节。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指出新世纪以来散文的变化,明确了这一时期散文的关键词,提出论点。
B.文章先详细剖析新世纪散文思潮弱化的表现,后具体论证其叙事转向,脉络清晰。
C.文章指出“新散文”在思潮呈现上的优势,批评其不足,体现出论证的思辨性。
D.文章以王开岭等人的作品为例,是为了论证历史散文通过细节来勾勒历史的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场主义”散文表现出社会活动性,与其说它是思潮,还不如说它是文学事件
B.20世纪末,“新散文”推动了散文整体性的叙事转向,以互联网为主要写作阵地。
C.在对小说、电影和现代话剧中的相关手法加以借鉴后,散文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叙事。
D.新世纪以来,虽然到处可见知识性的散文随笔但期刊中更多的是借场景叙事的乡土散文。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