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8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衍,著,深州安平人。父伦,字叙。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终不屈,乃许还。

衍,天宝末擢明经,调富平尉。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伦怒,召衍,将袒而鞭之,衍涕泣无所陈。伦弟殷趋白:“衍所禀举送夫人所,尚何云!”伦悟,繇是谮无入。调清源令,劝民力田,怀附流亡,观察使马燧表其能,徙美原。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

历苏、虢二州。虢居陕、华间,而赋数倍入,衍白太重。裴延龄领度支,方聚敛,私谓衍:“前刺史无发明,公当止。”衍不听,复奏:“州部多岩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举流亡,不蠲减租额,人无生理。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陛下拔臣大州,宁欲视民困而顾望不言哉?”德宗公其言,为诏度支减赋。迁宣歙池观察使,简静为百姓所怀。幕府奏聘皆有名士,后多显于时。卒,年六十九,赠工部尚书。

衍俭约畏法,室无妾媵,禄稍周于亲族,葬埋嫁娶,倚以济者数十家。及卒,不能蒇丧,表诸朝,赐赙帛三百段,米粟称之。  

先是,天下以进奉结主恩,州藏耗竭,韦皋、刘赞、裴肃为之倡。赞死,衍代之。旧贡金锡凡十八品,皆倍直市于州,民匮,多逃去,衍至,蠲革之。居十年,啬用度,府库充衍。及穆赞代州,以钱四十万缗假民赋,故虽旱,人不流捐,由衍蓄积有素也。路应为观察使,以衍有惠在民,言状。元和元年,诏书褒美,曰懿。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
B.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
C.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 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
D.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
【小题2】对文中句子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D.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衍忠孝两全,名动天下。崔衍对自己的继母以德报怨;任宣歙池观察使时,政务简便,被百姓怀念;死后朝廷加封他为工部尚书。
B.崔衍为民请命,直言敢谏。崔衍奏报虢州赋税太重,请求减免赋税;裴延龄劝崔衍不要没事找事,崔衍依然上书皇帝,陈述本州民众的困窘。
C.崔衍奖掖人才,勤政爱民。他所选择的属下官员,多为名流;宣州发生旱灾,他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万贯钱代百姓交税,因此宣州人不至于流散。
D.崔衍严于律己、家风严整。崔衍不仅室无妾媵,而且亲族数十家的葬埋嫁娶都靠他的俸禄周济,以致他去世后穷得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
(2)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
15-16高三上·湖北襄阳·期中
知识点: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吴王恪数出畋猎,颇损居人,侍御史柳范奏弹之。丁丑,恪坐免官,削户三百。上曰:长史权万纪事吾儿,不能匡正,罪当死。柳范曰:房玄龄事陛下,犹不能止畋猎,岂得独罪万纪!上大怒,拂衣而入。久之,独引范谓曰:何面折我?对曰:陛下仁明,臣不敢不尽愚直。上悦。

十二年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邓世隆表请集上文章。上曰:朕之辞令,有益于民者,史皆书之,足为不朽。若为无益,集之何用!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遂不许。丙子,以皇孙生,宴五品以上于东宫。上曰: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贞观以来,绳愆纠缪,魏征之功也。皆赐之佩刀。

上谓征曰:朕政事何如往年?对曰:威德所加,比贞观之初则远矣;人悦服则不逮也。上曰:远方畏威慕德,故来服;若其不逮,何以致之对曰:陛下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上曰:今所为,犹往年也,何以异?对曰:陛下贞观之初,恐人不谏,常导之使言,中间悦而从之。今则不然,虽勉从之,犹有难色。所以异也。上曰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云:‘赏太厚。’陛下云:‘朕即位以来,未有谏者,故赏之。’此导之使言也。司户柳雄妄诉隋资,陛下欲诛之,纳戴胄之谏而止。是悦而从之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谏修洛阳宫,陛下恚之,虽以臣言而罢,勉从之也上曰:非公不能及此,人苦不自知耳!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吴王恪出畋猎               数:计数计划
B.岂得独万纪                  罪:治罪处罚
C.邓世隆请集上文章        表:上表上奏
D.绳纠缪,魏征之功也     愆:罪行错误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事A可闻B欤C对曰D陛下E昔F欲G杀H元律师I孙伏伽J以K为L法M不N当O死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十一年”与“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都运用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始于汉武帝,遇“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重大事件,君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B.削户,削减官员们曾经被封赏的户数以示惩戒。古代封赏有千户侯、万户侯的说法,一般是诸侯、功臣,他们都有自己的领地或食邑。
C.“十二年三月,辛亥”中的“辛亥”是与“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与妻书》)中的“辛未”一样,都是用干支法来纪年的。
D.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借指太子本人。太子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多由嫡长子担任。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在儿子打猎损害百姓利益被柳范弹劾后,迁怒于侍奉、教导儿子的长史,柳范责问为何不处罚房玄龄,当面冒犯太宗。
B.太宗善辨臣子进言对德政的作用,所以悦柳范而拒邓世隆,他对自己的言辞也有认识,有益的将会记入史书,无益的不劳文集。
C.魏征认为,太宗厚礼封赏孙伏伽可以引导臣子进谏;太宗接受了他人谏言,没有处死虚报资历的司户柳雄是乐于听谏的表现。
D.太宗在孙子的宴会上不忘向魏征询问意见,魏征认为贞观之后,臣子虽然顺从太宗勉强进言,但是脸上已经有为难的神色。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方畏威慕德,故来服;若其不逮,何以致之?
(2)陛下恚之,虽以臣言而罢,勉从之也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英宗性刚明,尝以地震减膳、彻乐、避正殿,有近臣称觞以贺,问:“何为贺?朕方修德不暇,汝为大臣,不能匡辅,反为谄耶?”斥出之。拜住进曰:“地震乃臣等失职,宜求贤以代。”曰:“毋多逊,此朕之过也。”尝戒群臣曰:“卿等居高位,食厚禄,当勉力图报。苟或贫乏,朕不惜赐汝;若为不法,则必刑无赦。”八思吉思下狱,谓左右曰:“法者,祖宗所制,非朕所得私。八思吉思虽事朕日久,今其有罪,当论如法。”尝御鹿顶殿,谓拜住曰:“朕以幼冲,嗣承大业,锦衣玉食,何求不得。惟我祖宗栉风沐雨,戡定万方,曾有此乐邪?卿元勋之裔,当体朕至怀,毋忝尔祖。”拜住顿首对曰:“创业惟艰守成不易陛下睿思及此亿兆之福也。”又谓大臣曰:“中书选人署事未旬日,御史台即改除之。台除者,中书亦然。今山林之下,遗逸良多,卿等不能尽心求访,惟以亲戚故旧更相引用邪?”其明断如此。然以果于刑戮,奸党畏诛,遂构大变云。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减膳、乐、避正殿 ②有近臣称以贺
③毋尔祖 ④惟以亲戚故旧更相引用邪?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性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有近臣称觞贺宜求贤B.何贺? 反谄耶?
C.中书亦以果于刑戮D.斥出今山林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法者,祖宗所制,非朕所得私。八思吉思虽事朕日久,今其有罪,当论如法。
【小题4】下列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创业惟艰守成不易陛下睿思及此亿兆之福也。
【小题5】上文划曲线句说明英宗                     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年十三,嫔于太宗。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

太宗即位,立为皇后,赠后父晟齐献公。太宗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以佐命元勋,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今闻其谏,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有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八年,染疾危惙,太子承乾密启后曰:“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廷,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以告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歔欷。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谴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慎勿处之权要。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但请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卵,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有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B.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有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C.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有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D.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有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宁,为古代礼俗,指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视父母。“宁”在这里意为“省视”。
B.佐命,本指辅佐帝王创立帝业,也用为名词。古代帝王得天下,自称是上应天命,故有此称。
C.出降,指公主下嫁。帝王为天下至尊,公主下嫁臣子称“降”,臣子娶公主称“尚”。
D.长主,意为年长的君主或长公主,此处指后者。长公主是古代对公主中年长者的通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即位后,长孙皇后身居后宫,从不干预朝廷政事。太宗准备提拔长孙皇后的兄长,特向她征询意见,她这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B.长孙安业是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品行不端,薄情寡义,曾置养护弟妹的责任于不顾。然而长孙皇后并不介怀,他获罪时还救他一命。
C.唐太宗宠爱长乐公主,出嫁时给她的赏赐超出了礼法规定,大臣魏征正言指出这一做法的错误。对于魏征的直谏,长孙皇后大加肯定。
D.长孙皇后病危之际,太子欲上奏太宗大赦囚徒以祈求福佑,长孙皇后却不愿破坏国家法规,坚决反对,太宗和侍臣无不闻之动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
(2)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
【小题5】概括长孙皇后临终遗嘱的要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