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言诗的产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一个大进步。《诗经》中的诗歌,大体是四言的。《楚辞》及楚歌,则为不规则的辞句。楚歌往往陷于粗率。而四言为句,又过于短促,也未能尽韵律的抑扬。又其末流乃成了韦孟《讽谏诗》、傅毅《迪志诗》等等的道德训言。五言诗乘了这个时机,脱颖而出,立刻便征服了一切,代替了四言诗,代替了楚歌,而成为诗坛上的正宗歌体。自屈原、宋玉之后,大诗人久不产生。五言诗体一出现,便造成建安、正始、太康诸大时代。曹操、曹植、陶潜诸大诗人便也陆续地产生了。诗思消歇的汉赋时代遂告终止。

五言诗产生在什么时候呢?钟嵘《诗品》托始于李陵。萧统的《昭明文选》也以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几篇为李陵之作。徐陵选《玉台新咏》则以西北有高楼”“青青河畔草诸作为枚乘之诗。如果枚乘、李陵之时,五言诗的体格已经是那么完美了,则它们的起源自当更远在其前了。至少五言诗是当与汉初的《楚辞》及楚歌同时并存的。然而,在汉初,我们却只见有大风起兮云飞扬”“诸吕用事兮刘氏微”“力拔山兮气盖世,却绝不见有五言诗的踪影。即在武帝之时,也只有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东方朔歌),凤兮凤兮归故乡(司马相如歌),秋风起兮白云飞(武帝《秋风辞》),却绝不见有五言诗的踪影。那么,枚乘、李陵的良时不再至”“西北有高楼等等的至完至美的五言诗,难道竟是如摩西的《十诫》、穆罕默德的《可兰经》似的从天上落下,由上帝给予的么?像这样的奇迹,是文学史上所不许有的。

我们且看,主持着李陵、枚乘为五言之祖的人,到底有提出什么重要证据来没有。钟嵘、萧统皆以李陵为五言之祖。然钟嵘他自己已是游移其辞: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昭明文选》,先录《古诗十九首》,题曰古诗,并不著作者姓氏,其次乃及李陵之作。然钟嵘尝说: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去者日以疏正在《古诗十九首》中。钟氏既疑其为建安中曹、王所制,而萧统却反列于李陵之上。可见这两位文艺批评家对于这些古作的时代与作者,也是彼此矛盾,且满肚子抱了疑问的。刘勰说: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好见疑于后代。此语最可注意。《汉书·艺文志》选录歌诗,最为详尽,自高祖歌诗二篇,以至李夫人及幸贵人歌诗三篇,南郡歌诗五篇等,凡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无不毕录。假如李陵有如许的佳作,《艺文志》的编者是决不会不记录下来的。又《汉书》传记中,所录诗赋散文,至为繁富。《苏武传》中,李陵有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这是苏武还汉时,李陵置酒贺武,与武诀别之诗。所谓李陵别苏武诗,盖即此诗而已。别无所谓良时不再至诸作也。这诗乃是当时流行的楚歌的格式,也恰合李陵当时的情绪与气概。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恨恨不能辞”“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这三首别诗,诚极缠绵悱恻之至,然岂是李陵别苏武之诗!又岂是置酒贺武曰:‘异域之人,一别长绝。’因起舞而歌,泣下数行,遂与武决的李陵所得措手的!《古文苑》及《艺文类聚》中,又有李陵的《录别诗》八首,有鸟西南飞”“烁烁三星列等,则更为不足信了。

苏武亦传有结发为夫妻”“黄鹄一远别诸诗,其不足信,更在李陵诗之上。像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诚是一篇悲婉至极的名作,却奈不能和苏武这一个人名联合在一处何!又有武《答李陵诗》一首,见《古文苑》及《艺文类聚》;《别李陵诗》一首,见《初学记》。则更为显然的伪托。

为什么钟、萧诸人定要将这些绝妙好辞抬高了三个多世纪而与李陵、苏武发生了关系呢?可能的解释是:自五胡乱华之后,中原沦没,衣冠之家不东迁则必做了胡族的臣民,苏、李的境况,常是他们所亲历的,所以他们对于苏、李便格外寄予同情。基于这样的同情,六朝人士便于有意无意之中,为苏、李制造附加了许多著作。有名的《李陵答苏武书》便是在这样的动机下伪作出来的。将许多无主名的古诗黏上了苏、李的名字,其动机当也是这样的。至于五言诗始于枚乘之说,则连钟嵘、萧统他们也还不知道。这一说,较之始于苏、李的一说为更无根据,更无理由。第一次披露的,是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他以《古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东城高且长》《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八首,定为枚乘作,更加了《兰若生春阳》一首。大约硬派这九首古诗于枚乘名下的,当是相沿的流说,未必始于徐陵。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已说起: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徐陵好奇过甚,以此或称,径见之著录了。

总之,五言诗发生于景、武之世(公元前156年—前87年)的一说,是绝无根据的。在六朝以前没有人以五言诗为始自景、武之世,也没有一首五言诗是可以确证其为景、武之世之所作。

(摘自郑振铎《古代文学史》)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嵘和萧统这两位文艺批评家都认为五言诗始于李陵,徐陵的《玉台新咏》则认为一些五言佳作是枚乘之诗。
B.作者认为在汉初或者推迟到武帝时都不见一点五言诗的踪影,因此那些至完至美的五言诗不可能是枚、李的作品。
C.钟嵘、萧统对“去者日以疏”等作品的创作时代与作者均有自己的看法且对其确信无疑,但二人的看法是相互矛盾的。
D.作者认为五言诗发生于景、武之世没有根据,这与人们无法证实任何一首五言诗的确切创作时间是景、武之世有关。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歌与四言诗的不足给五言诗征服一切提供了时机,由此可知后来的七言诗可能也是基于五言诗的某些不足而诞生的。
B.由原文第二段所引用的诗歌中多含“兮”字、题目中多含“辞”或“歌”字来看,汉初及武帝时楚辞、楚歌等文体是最流行的。
C.《汉书·艺文志》和《汉书》传记中收录的文章非常丰富,然而都没有“良时不再至”这首诗,可见利用此类书籍证伪是一种有效途径。
D.作者认为三首“别诗”缠绵恻之至,与李陵当时的情绪气概不符,说明做研究推理不能脱离人物的经历和特点。
【小题3】下列对文章论证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提出五言诗诞生的背景以及产生的影响,反复使用“便”字体现其影响的迅速与巨大。
B.第二段先提出五言诗产于何时的问题,然后介绍钟嵘、萧统、徐陵的错误观点,树立批驳的靶子。
C.第三段作者首先批驳对方的论据;再提出自己的论据,这些论据资料详实丰富,且思考角度多样。
D.第五段探究钟、萧、徐要将五言诗诞生时间提前并认定作者是苏、李的原因,应该是他们的境遇与苏、李相似。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摩西的《十诫》、穆罕默德的《可兰经》从天上落下,由上帝给予,这种奇迹出现在宗教作品中是正常的。
B.作者认为,五言诗从诞生时便有枚、李“良时不再至”“西北有高楼”等至完至美的作品,是不可接受的。
C.作者将五言的作品与《十诫》《可兰经》放在一起形成类比使错误观点的荒谬之处显而易见。
D.运用“难道”加强反问语气,以“竟”突出不可置信,以“不许有”表达断然否定之意,加强了议论语言的情感性。
【小题5】徐陵在编辑《玉台新咏》的过程中犯了哪些错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江西上饶·二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其次,“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最后,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家国同构”早已超越了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时代已变,儒家教化论内秉的优秀文化部分也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解体的儒家文化体系中包含的“家国天下”意识,经改造发展,今天仍具重要意义。
B.我们要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因为这在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C.在现代中国,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
D.关注整个世界的“天人合德”比起作为社会伦理的“家国天下”,指向更为广阔丰富。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家国天下”在现代有重大意义,再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最后总结,是总分总结构。
B.第二段论证了“家”的重要意义,将公共精神的主张与家庭伦理建设对比,突出二者的优劣之别。
C.第四段论述“仁爱的‘生生’之德”时,是从相生相与、动态原则、凝合原则三个维度论述的。
D.文章以宋儒把原始儒家的观点与《易》的观点相结合,使之升格的事例,论证仁爱的动态原则。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族观念因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而产生,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家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的意义完全不可用经济的收支分析来衡量。
B.《中庸》的“修齐治平”连接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内化为对家国的热爱与担当。
C.仁爱精神并不排斥竞争,但提倡在竞争中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遵循“相生”的凝合原则。
D.儒家教化论内秉的优秀文化部分,面临着巨变的新时代,以其包容性不断结合、吸收新的理论,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在北京实践的“杰作”。它无疑是变化的,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传承是其最基本的特性。这不仅仅表现在虽历经风云变幻、政权更迭,但今天它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样貌和形态,更表现在它传承着中华文脉。其中最突出的是“居中立国”的历史传统和“贵中尚和”的价值理念。

中国的都城史始于何时现无定论,但都城作为政治中心之于政权的重要性,很早就被人们认知。历代执政者都十分重视都城的选择和建设,并形成“择中立国”的文化传统。择中立国是西周初年周公在汲取前代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它以“天下”为空间视域,通过测日影的方法找到“地中”所在,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基础,确定为都城,并以其为中心,在四周划定畿辅之地。择中立国的原则,将都城视为“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的宇宙中心,突显了都城的神圣性,也进一步突显了都城的优越性及作为枢纽的地位与功能。由于都城为“帝居”,择中立国的原则也使最高执政者处于“居天下之中以均统四方”的地位,从而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执政者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突显了最高执政者宅中图治的合法性、配天治民的权威性和敬德保民的责任担当,也强调了中国社会的大一统。

周公之后,择中立国的原则不断得到认同和发展,荀子提出:“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是否处于天下之中,成为一个地方是否适宜作为都城的首要标准。一旦选址确定,人们又进一步通过都城建设来强化其“天下之中”的特性。后世在都城建设实践中,运用“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以正四方”,或者在都城四郊设置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礼仪建筑。都城中轴线得以形成并不断完善,正是择中立国原则不断发展和实践的结果。都城中轴线总是南北方向,居于都城的中间,重要的礼仪建筑位于线上或两侧,对都城规划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关于都城中轴线的起源时间虽有不同观点,但最保守的说法也承认北魏洛阳城内有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之后,历代都城建设中都注重中轴线的应用,蒙古人建元大都,汉族人建明北京、满族人建清京师,无不在中轴线上下功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后,也对中轴线进行经营,改建天安门广场,仍然延续着“择中立国”的历史传统。

“贵中尚和”作为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历史悠久。《尚书》中已有对“中”“和”的深刻思考,其中《大禹谟》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西周末年,史伯又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到《礼记·中庸》,进一步厘定了“中”“和”的概念和重要价值,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境界,表现在天地各安其位。运行有序,万物各尽其性,繁荣生长,也即《中庸》所说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宇宙和谐。

北京中轴线传承着中和理想,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前朝宫殿为例。我国历来重视正名,前朝宫殿是传统社会国家政权最重要的象征,也承载着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分析宫殿命名及其名称的变化可以窥见全豹之一斑。明朝北京紫禁城前朝大殿,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年间分别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皇极”“中极”“建极”出自《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孔颖达解释:“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可见对“中”的推崇。清顺治年间,将三大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殿中匾额则分别为“建极绥猷”“允执厥中”“皇建有极”。三大殿均位于中轴线上,均以“和”字命名,再清晰不过地表达了对“和”的追求,三大殿的匾额则直接承袭了明代的名称,彰显了对“中”的期许。从上可见,尽管王朝易代,殿名更替,但对中和的追求却一直未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殿名和匾额至今仍在,继续发挥着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勃《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

材料二:

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思想,早在距今3800-3500年前的二里头遗址中就有所体现。这种对称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具有古典美感和秩序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吕舟说:“北京中轴线形成的连续的空间序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观念。”中轴线上建筑的尺度、形态、色彩以及建筑群之间形成的空间,表达了清晰的秩序关系。中轴线上建筑的类型、功能和等级有别,皇宫、官署、民居、寺庙、祭坛等建筑形态错落有致,使中国文化观念中的“礼制”得到了清晰、充分的物化。中轴线上的一些现代建筑也表达了礼制观念,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对于中轴线的文化内涵,被采访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的是“以和为贵”的和谐之美。在这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上,共有建筑单元16个,既有城门、道路,又有宫殿、坛庙、还有苑囿、市集,可谓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这些建筑单元依其功能不同,有高有低,错落有致,进而形成了既有规律的重复,又有组织的变化,体现了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和谐之美。

(摘编自李韵《一根线,一座城北京中轴线是什么?》)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初年周公选择都城除了找“地中”所在之外,也考虑了当地的社会人文基础。
B.“择中立国”的“中”和“贵中尚和”的“中”的意思异中有同,强调的都是中庸平和。
C.王朝易代,殿名更替,明清故宫三大殿的名字的变化体现了“贵中尚和”的价值理念。
D.“择中立国”的原则被后人传承和发扬,都城中轴线在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起源时间存在争议,但都城中轴线的历史悠久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承认北魏洛阳城内是有中轴线的。
B.北京中轴线“万变不离其宗”,传承是其最基本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今天它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样貌和形态。
C.材料一通过引用《大禹谟》中的“十六字心传”,论证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遵从‘贵中尚和’理念”的观点。
D.两则材料都认为北京中轴线体现了“和”,材料一从建筑布局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从建筑名称的角度分析。
【小题3】下列对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的解说不能直接支持“北京中轴线体现礼制观念”观点的一项是(       
A.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是为纪念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
B.北京先农坛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应,是明清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
C.用“太和”给建筑命名,表达的意思是天地祥和,海内清平;象征着国家政治太平,百姓安居。
D.故宫又称紫禁城。天帝居住在紫微宫,由于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紫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南宋宫室制度,初创时因国耻未雪,诸多顾忌,未克任意施展,仅就州城府治兴葺重造,故云皆从简省。临安州治本为钱王宫,地址虽较他州宏敞,宋建之正殿,碍于时势,未曾侈大;及增垂拱,崇政其修广仅如大郡之设厅

及和议成,韦太后回銮,宫中庆典复始,禁城内外乃年年增建。绍兴八年,作慈宁宫;绍兴十二年作太社太学;十三年筑圜邱,景灵宫及秘书省;十五年作内中神御殿(钦先孝思殿);十六年广太庙:十七年作玉津园,太一官,万寿观……禁中则营祥曦、福宁等殿及后苑堂阁。十八年至二十八年间,曾增筑皇城,外城及宫前丽正门御路,建执政府,筑两相第,太医殿,尚书六府等。高宗禅位后所辟别宫、园苑及所赐府第、私园,亦多工巧靡丽,但建筑无宏大者。继后各朝所增造亭榭及便殿,或为习射蹴鞠,或揽湖山之胜,多为宫廷宴游而作,偏安一隅之南宋首都,盖风雅有余,气魄不足,非复中原帝京之气象,建筑多水榭园亭之属,大殿无所增置,史志美其名曰:务简约,不尚华饰,以遵祖制耳。

南宋内苑御园之经营,借江南湖山之美。继艮岳风格之后,着意林石幽韵,多独创之雅致,加以临安花卉妍丽,松竹自然。若梅花、白莲、芙蓉、芍药、翠竹、古松,皆御苑之主体点缀,建筑成份,反成衬托。所谓堂与亭者最多,皆为赏玩花木,就近营建,如为古梅题匾曰冷香,石曰芙蓉,又为蟠松作清华堂,荼蘼作清研亭,皆此之类也。高宗究心艺事,内禅后尤多闲情逸致,所营德寿宫苑内万岁桥,桥长六丈,并用吴璞乃至玉石整成,莹澈可爱。桥中心作四面亭,用新罗白木建造,极为雅洁。大池十余亩,皆种千叶白莲

南宋宫殿屋宇无宏大之作,禁御则皆亭榭窈窕,曲径通幽,为优游忘世,高雅情趣之所托。其配属实创园林设计之一意识。北宋洛阳诸园,本已渐有江南气息,倾向雅素,避脱侈丽之作,着重自然之美。高宗定都临安,以园苑论,实得山川之助,继艮岳之态,造成庭园建筑之佳例。自政和以后,进奉花石,开始叠假山之风,为之者愈多。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注:①和议,即绍兴和议,南宋与金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签订屈辱的求和协议,向金纳贡称臣。②艮岳,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之一,始于北宋,宋徽宗建,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亦号华阳宫。艮为地处宫城东北隅之意。③内禅: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

材料二

在《中国建筑史》中,梁思成认为在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建筑发展之初往往取决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材料环境以及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等物质层面因素;此后则随国家风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技术知识等精神层面因素。由此可见,正如傅熹年先生在《纪念梁思成先生百年诞辰》一文中所指出的:建国前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在关注中国建筑的结构、技术层面同时也始终保持着对‘古代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礼法制度、对工艺技术的态度’等精神和社会因素的关注。虽然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梁思成并没有对此展开更为详尽的探讨,但‘这是在建筑史中第一次把物质与技术因素和精神与社会因素相提并论,也体现了他建筑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观点。’

梁思成发表的《古建序论》中国体系建筑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以各时代的一定的社会经济作基础的,即和当时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不开,也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也就是当时的人们所承认的思想意识分不开的。这样的论断既符合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同时也与其《中国建筑史》中强调思想文化因素的影响吻合,指出了世界观思想意识在建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具体表述又符合辩证法的阐述原则。

(节选自张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初创所建正殿原为钱王宫,其址虽较他州宏敞,但本着“简省”,仅就州城府治兴葺重造,未曾增扩。
B.宋金和议后,南宋禁城内外大兴土木,年年增建,高宗禅位后所辟别宫园苑等虽无宏大者,但多工巧靡丽。
C.梁思成认为推动建筑发展既有“实际需要”等物质因素,也有“国家风俗”等精神因素,而精神层面更加重要。
D.梁思成《古建序论》及《中国建筑史》中关于建筑的观点源于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其表述符合“辩证法”原则。
【小题2】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志高度评价高宗禅位后各朝增造亭榭及便殿“务简约,不尚华饰,以遵祖制”,梁思成并不认同该评价。
B.南宋宫内御园着意林石幽韵,独创雅致,遍种梅花、白莲、松竹等自然植物,作为建筑主体的点缀和衬托。
C.南宋宫殿屋宇不宏大,但亭榭窈窕多姿;高宗定都临安,借助山川之势,发展艮岳特点,成为庭园建筑佳例。
D.建国前梁思成研究中国古建筑,既关注古建筑的结构技术层面,同时也关注蕴涵其中的精神与社会等因素。
【小题3】梁思成认为“建筑与民族文化相关”,下列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南宋宫室制度,初创时因国耻未雪,不应大兴土木,故仅就州城府治兴葺重造,故云“皆从简省”。
B.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采用左右对称布局。
C.以朱红为大建筑物屋身如柱、门窗和墙壁主要颜色,朱红色表示高贵权威,为中国古代宫殿主色调。
D.“斗拱”由拱和斗综合构成,常加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以减少二者之间的剪力,避免梁折断的可能。
【小题4】南宋皇家建筑园林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
【小题5】梁思成对南宋皇家建筑园林的阐释说明语言典雅厚重、严谨准确、整散参差,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