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这是西晋文学家束皙所写《饼赋》中的一段。试想,(甲),烈风阵阵,人们起床以后,又饿又冷,浑身颤抖,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一碗滚烫的汤饼下肚更舒服呢?

汤饼是什么?     ①      ,就是饼撕碎了泡在汤里,类似今天羊肉泡馍或牛肉罩饼。实则不然。古时所有的面制食品,包括蒸的、煮的、烤的,都称为饼。《水浒传》里武大郎卖的炊饼原本叫做蒸饼,其制作方法与馒头有不少类似,因避讳宋仁宗赵祯的名讳而被改称炊饼。汤饼则是在开水里煮熟的面食,即面条或面片。

北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九饼法里对汤饼制作有详细介绍:把面团揉搓成大拇指粗细,按扁,再以二寸为度,用手一段段掐断,投沸水中,用急火煮熟。       ②        ,不过改用刀削而已。

有趣的是,在很久以前,(乙)的汤饼却是人们盛暑的时令食品,《荆楚岁时记》所谓六月伏日进汤饼是也。伏日进食汤饼的习俗应与古代的伏祭活动有关。古时每年六月和十二月举祭祀仪式,祈福禳灾,分别叫伏祭和腊祭。《荆楚岁时记》所谓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就是这个意思。

由汤饼辟恶,后世还进一步发展出了祈福的食俗。如孩子生日吃长命面,老人寿诞吃长寿面。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赠进士张盟》诗云:忆尔悬弧弓,余为座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可见,       ③        。当然,(丙)的盛夏吃热面条显然不太舒服。聪明的古人想出了一种宜于夏季食用的——冷淘

【小题1】下列语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加点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C.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D.“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小题2】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不超过20个字。
【小题3】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小题5】文中提到的“蒸饼”“汤饼”从构词角度看都使用了“制作方法+饼”的结构,比如“烧饼”。生活中还有哪些“饼”的命名也使用了这种构词法?请列举4个。
2024·陕西汉中·三模
知识点:辨析并修改病句标点符号情境补写熟语(含成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