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桂州同僚饯别

张孝祥

窗户青红尚湿,主人已作归期。坐中宾客尽邹枚,盛事它年应记。

别酒深深但劝,离歌缓缓休催。扁舟明日转清溪,好月相望千里。

【注】①窗户青红尚湿:出自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湿青红,意为漆色鲜润。②邹枚:汉代邹阳、枚乘的并称,二人都是富于才辩之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二句说,新建筑刚落成,词人却和诸位好友告别,平淡叙述中蕴含离情。
B.词人将在座的宾客比作邹阳和枚乘,意在迂回地表达自己的才能无人能匹。
C.下片开始二句描绘了主宾饯别的场景,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倾泻于笔端。
D.本词直陈与用典错综,实写与虚写结合,叙述与描写交替,笔法灵活多样。
【小题2】本词和《念奴娇·过洞庭》都写到“月”,但写法和意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3-24高二上·广东·期中
知识点:张孝祥(1132-1169)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小题1】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青峰”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小题2】“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两句,将“人间”与“高处”对比。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C.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王安石《读史》
D.春华何暐晔,园中发桃李。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白居易《读史五首》
【小题3】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请加以赏析。
【小题4】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A.沁园春B.水调歌头C.雨霖铃D.八声甘州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踏莎行

张孝祥

万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见忧堪喜。山阴乘兴不须回,毗耶问疾难为对

不药身轻,高谈心会。匆匆我又成归计。它时江海肯相寻,绿蓑青蒻。看清贵。


【注】①乾道五年(1169)春,张孝祥在荆州思怀长沙敌人,作此词。②山阴乘兴:这里指访友。③《维摩经》记载:维摩诘居士住毗耶城,释迦牟尼于该地说法时,维摩诘称病不去。释迦派文殊前往问疾。文殊问维摩诘:“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对。文殊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④青蒻:青色的箬笠。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万里扁舟”一句属于实写,通过写空间距离的遥远,说明了词人与友人天各一方,相见不易。
B.词中的“五年”和“三至”形成对比,“喜”“忧”看似矛盾,却真实地写出了词人与友人相逢后内心的感受。
C.“不药身轻”照应上片“问疾”,是说词人此时虽然重病在身,但由于故人相会,身心顿觉轻松,精气神十足。
D.该词结尾“绿蓑”一句与张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有异曲同工之妙。
E.下片开首三句写词人与友人短暂相会之后就匆匆离别,原因是世间还有许多重要事情等着他去做。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