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4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于艺术学而言,加快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界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学学科的研究积累和学科建设经过了较为漫长的过程。到2022年,设置了包括艺术学理论与应用艺术学在内的“艺术学”一级学科,并赋予西方意义上的“艺术学”以新的中国式内涵,中国艺术学的发展充分彰显了我国学科设置的制度优势与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体系,需要在明确中国艺术学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的同时,揭示其中的规律、路径与独特发展模式,从而完成中国艺术学的合法性论证与学科建构。中国艺术学学科在中国的建设路径,可以概括为“横向取法”,从而区别于其他西方舶来学科在中国发展建设中的“纵向取法”。所谓“纵向取法”,就是指在同一门学科内部向西方借鉴、取经。所谓“横向取法”,就是指这门学科中国有、西方没有,或者中国与西方的发展程度相差不大,或同样为新兴学科,或西方国家虽有这门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重点发展,造成同样弱小的局面,此时便不适用向西方借鉴的“纵向取法”,而需要转向其他成熟的兄弟学科吸收养分。艺术学理论就是这样一门学科,我们通过发挥自主学科设置的制度优势,将其建制化、规模化、本土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主体性的艺术学话语体系,需要从作为学术概念体系的话语本身着手,最终也落实为进行学术交流的话语表述。哲学社会科学所说的“话语”,主要包括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学术话语、国际传播话语四部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把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国际传播话语截然分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在很多领域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话语规则。体现了新中国的制度创新,

(摘编自祝帅《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

材料二:

中国古人坚持整体性思维与诗性表达,以“神、妙、能、具”表达对于艺术品级的认识,以“雄浑”等语言传递对文本风格的认识,以“胆、识、力”等形容创作之体的才能,以“淡、清、逸”等指称人的体态气质之美。中国人在意象上追求情景交融,在布局上追求虚实相生,在意蕴上崇尚“外”与“远”之旨。基于此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体系特征:概念内涵的外溢性概念间关系的交叉性与互动性、概念与感性直观的互证性、结构的虚实相生性、审美的体悟性等。如此中国为学术界提供了一种具有“无形”特征的开放性体系观.故构建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的基本体系观当先“破”后“立”,“立足中国借鉴西方”。

新时代,在文化建设中,相关的学术命题、思想观点、标准与话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都还不太相称。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就必须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对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的认识,还须基于对体系多元性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价值,并不存在超越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世界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同样为世界提供了独特而全方位的体系之思。

中国艺术学理论的体系之思,不仅包括基于整体思维的关于“何为艺术”、“艺术”中“艺”与“术”的关系、技——道—艺关系的深刻理解对艺术功用与价值、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入剖析,对艺术家的身份、使命与人品、艺品关联性的解读,还包括对艺术作品的独特的审美认知、艺术接受中独特的审美心理构建等内容。在具体的推理演绎中,中国艺术学理论追求一种圆融通达视域下的彼此交往和亲密接触,最终完成的是一种“亲缘性”的结构书写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体系的表达则往往以诗性之语传递理性之思,以具体的事象、物象或意象进行譬喻、转换与关联。理性意旨与感性形象之间并非单一的链接关系、二者并不完全契合。感性形象常以其丰富性、生长性跃出抽象意旨的框定,幻化成不同的理性之蝶,令人激赏、流连。

整体性思维、形象性表达、多义性指向、现实性关怀等,足以使中国艺术学理论呈现出别样的体系之美。对于这种体系的发掘、梳理与剖析,既是一种古今对话,又是一种中外交流。通过这种对话与交流。中国艺术学理论可以为世界作出独特贡献。

(摘编自梁晓萍《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彰显中国特征的艺术学“三大体系”的构建已提上日程,成为中国艺术界的目标。
B.从学科体系来看,中国艺术学学科在西方现有成就基础上赋予其新的中国式内涵。
C.中国为艺术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颇具特色的观念,有利于构建并丰富艺术学理论。
D.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艺术学理论建构的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和提高。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确了中国艺术学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我们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并完成其合法性论证。
B.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采用“横向取法”的路径,摒弃西方舶来的学科门类,汲取本国不同地区艺术发展成果。
C.没有超越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世界文化”,因此每种文化都有价值,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
D.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之思涉及与艺术相关的很多方面,这种体系的表达往往借助诗性之语来传递理性之思。
【小题3】下列选项中 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关于诗性表达观点的一项是(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B.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
C.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D.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小题4】根据材料一内容 下列选项中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艺术学与其他学科门类并列始于2022年。
B.美术学、设计学都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
C.艺术管理学和管理学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
D.我国在艺术学理论方面已取得骄人成绩。
【小题5】中国艺术学理论可以为世界作出哪些独特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全国·三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主题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

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相应地,在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但从中我们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

新时代文学主题更加鲜明,源于当代作家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也离不开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锤炼打磨。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这不仅意味着作家要带着历史视野穿透现实,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要对文学手法进行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这就要求当代作家在提炼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进一步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历史感可以让我们在纵向发展中发现时代经验的新意,世界眼光可以让我们在横向比较中发掘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

在近年来受到好评的阿来《云中记》、梁晓声《人世间》、陈彦《主角》、胡学文《有生》等作品身上,就能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优秀文学的同台竞技。一些优秀长篇小说中,厚重历史与时代现实交织辉映,以文学叙事凝聚中国人的经验、情感与记忆,让人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实、绵延赓续的精神追求和独具特色的诗性表达。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一方面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面向广大的阅读世界,书写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生命史、情感史,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

(摘编自李云雷《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代作家应当如何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塑造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符合当下审美要求和时代要求的优质精神食粮?面对这些问题,当代作家要认识到其所肩负的使命,以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激发新时代文学进步的动力。

中华民族留下了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是文学创作的文化宝库,更是激励华夏儿女走好新长征路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文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才能坚定对创作的自信、对作品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新时代的文学是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文学,创新是对传承的进化,传承需要与创新相结合来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因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必须平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创新需要找寻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并利用当下新的传播手法与策略,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还要求当代作家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例如,许多文学报刊创办了专业性的文学订阅号,众多作家、文艺工作者推出了个人自媒体账号,与读者交流、推荐新作,形成了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交流,使文学工作者与受众、文学作品与市场形成了互动的共生体。当代作家要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机遇,在坚守文学本质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自媒体的传播优势,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摘编自胡蓉《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文学作品,形式可能不同,但能让人看到有关脱贫攻坚的人物故事,让人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B.生态文明建设等新命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代作家将新命题融入文学创作中,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
C.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在创作时,既能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更能书写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命史、情感史。
D.面对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追求,如何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是当代作家在创作时应努力回应的问题。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了新时代文学展开论述,但两者论述的重心有所不同。
B.新时代文学作品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是因为作家没能深刻把握时代主题。
C.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优秀文学同台竞技,在文坛上绽放出独特光彩。
D.新时代文学创作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树立自信,实现文化传承。
【小题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的一项是(     
A.铁凝32岁发表《玫瑰门》,莫言30岁发表《透明的红萝卜》,当代青年作家在创作时应努力把握、诠释时代精神。
B.陈楸帆的科幻小说《后人类时代》给读者展现了未来新的科技因素怎样融入并影响人类生活,令人震撼。
C.中国网络文学成为新时代文学的亮丽景观,如小说《庆余年》既有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又从中体现出当代社会价值理念。
D.某美食博主用短视频作品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丰富的中华乡村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典型。
【小题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小题5】假如你受邀参加“新时代文学高峰论坛”,需在论坛讨论环节对新时代文学发展提出建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的二手消费

①一个好的学者做研究时,往往应当“上穷碧落下黄泉”,穷尽与题项相涉的重要研究材料,可惜现在中国的绝大多数人文学者都没能做到。一个好的读者阅读时,应当抛开书评人、批评家、专业学者这些知识的二手贩子,直接阅读原著,以求直达原作者的心灵和思想的中心,以求更好地靠近那些伟大的魂灵,但是我们时代的绝大多数读者没能做到。毕竟,这已不是书籍的时代了,正经的学问也逐渐变得边缘化了。于是,人们不需要变成知识分子,而是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蜕变成“知道分子”。

②我们身处媒体的时代,有了太多的娱人娱己的方式,不再像18、19世纪书籍时代的读者一样,只能在书山跋涉中去寻求快乐的指引和心灵的成长。现今的读者更易受传媒的影响而阅读。媒体是这个时代的王者,它凭借其自身的强大力量影响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阅读原本是生活中非常私人的事,但是像央视《百家讲坛》却试图说服一般的读者:你应当阅读于丹、易中天、袁腾飞等人的书。于是,没“读”过的人会少了许多谈资,在一个群体之中,他渐渐会觉得自己变成了时代的新文盲。终于,在畅销书这一个舞台,来来回回,粉墨登场了许多二手贩子

③像今年非常红火的梁文道就是一例。梁文道的书在大陆火起来也仅仅是2009年的事。作为凤凰卫视的评论员,他开讲“开卷八分钟”一栏,给观众介绍书籍。那些介绍书籍的讲稿,最终汇编成册。今年梁氏的书卖得很火,出书的风头甚盛,四本书换了三个出版社。第五本书《梁文道:我读》在年关将至时,又换上了上海三联书店于2010年1月出版。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等老牌出版社,历来以质量著称,但是自从中华书局为于丹出书以来,其他出版商也同样为生存而降格以求。不知2010年上海三联出版的这本《梁文道:我读》算不算得上是一种降格呢?

④但无论如何,这本书还有可取之处。毕竞都市生活节奏非常之快,人人时间有限,而出版业的繁荣又使读者误以为偏偏书籍又那么多,如何读得完呢?何况,知识本身就是无涯无际的。从这两点出发,书评家有了它的存在位置,梁文道的存在位置也正在于此。“道长”要做这个读书的群氓时代的引导者,普渡一般的读者,所以《梁文道:我读》的好处在于为一般的读者作一导引,如何读好一本本“流行书籍”。试看《我读》中所选的书,大部分是国内外的热门书,涉及人物和书籍有:王小波和《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理想国与哲人王》《个人尊严》,被消费的革命者切·格瓦拉和《切·格瓦拉之死》,2009年凭《小团圆》借尸还魂的张爱玲,作品被误读为青春小说的村上春树和随笔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言辞激进者陈丹青,于丹和讲《论语》的杂书,畅销的《沉思录》和《道德情操论》等,几乎已将最近几年的文化热点一网打尽。出版者的这个如意算盘打得精明之极,所以《梁文道:我读》也必将畅销一时。读者也可借此获得多点谈资。

⑤本书首篇开宗明义,即问:“为什么需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文中,除有主张扩张阅读面之外,观点大有为自身开脱之嫌,即虽然是将知识二手倒卖,但是这本书还是有可读之处的。“倘若读者不能一上来就读《论语译注》,当然是读《于丹<论语>心得》。”同样的逻辑,倘若读者不能一上来就读《__________》,当然是读《__________》。然而,这种逻辑的不足之处在于,此书所介绍的书,几乎都是畅销书,虽触及了今日的文化热点,但是读者难免会被牵着鼻子走,不读其他更为“正经”的书。那么,那些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经典,肯定是没有时间再读了。

⑥我们翻开《梁文道:我读》,大半观点仍不外是拾人牙慧。这样的书,会让一般的读者自以为自己读完这些书,懂得了不少知识,殊不知这样的盲从,本身也就很说明那些没有主见的读者,仅是新时代的“文盲”而已。冷饭炒过几次;味道再好,也是有限。何况,既是冷饭,又是他人嚼过的,营养如何,想想更是可知。当然,精明的读者并不需要他人的介绍,他们有自己的阅读体系和辨别能力。至于一般的读者,大概翻读一遍,即可抛开。

(《中国图书评论》2010.4,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中加点词“二手”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文中找出与“知道分子”意思相近和相对的短语各一个,填入下面的空格。
意思相近的短语:
意思相对的短语:
【小题3】请结合上下文意,填写第⑤段的空白处,将句子补充完整。
【小题4】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引用“上穷碧落下黄泉”这一诗句,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做研究一样,都应该抛开他人的评论,直接阅读原著。
B.第①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只有在“书籍的时代”,“正经的学问”才能成为主流,暗含了作者对新时代的无奈与失望。
C.第②段的画线句形象地说明了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许多书评人批评家、专业学者的书籍走上了畅销之路。在结构上本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第④段作者运用“繁笔" ,不厌其烦地罗列了《梁文道:我读》中介绍的作者和书籍,目的是为了说明这本书还有可取之处。
【小题5】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请联系全文,概述“阅读的二手消费”产生的原因。
【小题7】本文属于“书评类”文章,高中阶段我们也曾学过资中筠的《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请谈谈两篇的“同”与“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基于现实题材影视创作多年来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而做出的时代性回应。在现实题材影视创作中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有意无意地回避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概念化、口号化的表达状态,为观众描绘表面乃至浮浅的生活困景。这些抽取掉社会生活复杂而尖锐的矛盾问题,只留下表象真实的影视创作,可以称之为“悬空现实主义”。另一种倾向是虽然触碰到了社会现实中复杂尖锐的矛盾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观众的某种共情,却沉迷于这些矛盾问题难以自拔,从而将人们的情感引入消极负面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灰暗现实主义”。

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实践和理念的提出,恰恰是针对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反驳与回正。一方面,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浓郁的生活质感,有力地克服了“悬空现实主义”可能产生的“假大空”的弊端;另一方面,温暖现实主义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也有效克服了“灰暗现实主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思想情感的负面影响,对营造新时代影视创作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态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还可以以影视艺术的方式参与到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回应中。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能够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大时代不同群体的喜怒哀乐,真实呈现改革发展的生动图景,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独特贡献。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还可以以影视艺术的方式,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讲述丰富而生动的中国故事,贡献鲜活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当然,要以温暖现实主义理念推出更多优秀影视作品,广大影视工作者需要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投入艰苦工作当中方能实现。温暖现实主义创作需要用心、用情、用力,方能使作品获得应有的社会效应。所谓用心,即心怀天下、心怀国家、心怀人民。诗人艾青在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20世纪30年代写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所谓用情,意味着有深情、用真情。《守岛人》中王继才与父亲、妻子、女儿之间多次互动的场景,令观者无不为之动容泪目,这是主创者与拍摄对象之间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真诚流露。所谓用力,指的是影视创作者要有艺术功力。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素材,进行独特的艺术再造,从而达到艺术化的境地。《没有过不去的年》主创者用戏内戏外相呼应的特殊方式在银幕上讲述了富于戏剧张力的故事,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视听新感受。

(摘编自胡智锋《新时代影视创作呼唤温暖现实主义》)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跟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关切,创作出一大批观照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

“现实题材电影并不是让观众在两个小时内逃避现实,而是留下了这个时代的困顿、无奈,用温暖的方式来表述,给后世留下今天创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智慧。”著名导演尹力说,“现实主义创作应该具备共情的特点,同时有表达的锐度与锋芒。因此,‘温暖现实主义’的提出,为电影创作者打开了一扇窗,是当下现实主义创作的‘解决方案’。”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胡智锋认为,“当下的现实题材创作存在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种表达方式是顶着生活的外包装,打着基于现实、超越现实的名义,实则是悬浮于现实、遮蔽现实的伪现实。第二种表达方式是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名,以直面现实矛盾为由,过度地发掘社会的灰暗甚至黑暗面,让观众被扑面而来的负面信息、情绪、价值理念冲击得喘不过气来”。

他表示,“更多更主流的现实题材创作是第三种表达方式——在关注平民叙事、直面现实困境的同时,以温暖为主基调,表现人对真善美、光明和未来的追求,即温暖现实主义。在穿越、魔幻、宫斗题材逐渐隐退,一度呈现式微态势的现实题材创作逐渐走到影视舞台中央的当下,‘温暖现实主义’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现实题材创作方法。”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不论什么年代,现实题材电影都是反映生活、与社会共情的一种重要类型,现实主义一直存在于电影血脉里。“温暖现实主义”既关注现实、关注时代的需求,还要关注观众和市场的选择,这是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平衡点。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表示,人们希望在作品中看到他们的困难,并且从中得到安慰与引导,并看到光明与希望。因此,如果作品不能呈现现实,戏者呈现现实后不能给予观众温暖,这类作品是不能让人满意的。“温暖现实主义”作品顺应了当下中国观众的审美需要。

(摘编自李霆钧《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探寻温暖现实主义创作之路》)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现实题材影视创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实践和理念的提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时代性回应。
B.“悬空现实主义”打着基于现实、超越现实的旗号,却回避了社会生活的中矛盾和冲突,实际上描绘的是一种脱离生活与时代的伪现实。
C.温暖现实主义以温暖为主基调,勇于直面困境,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给人积极向上的引导,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束缚,充满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D.文章引用多位学者和影视工作者的言论,揭示当下现实主义影视创作存在的弊端,阐述了温暖现实主义的重大意义,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温暖现实主义影视作品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正成为新时代影视创作的新风尚。
B.“悬空现实主义”回避社会生活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势必导致作品的“假大空”。
C.新时代的温暖现实主义,找到了关注现实与满足市场的平衡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D.只有践行温暖现实主义创作,才有可能避免和回正“悬空”和“灰暗”两种极端倾向。
【小题3】根据下面的叙述,下列各项不属于“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的一项是(       
A.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以武汉“新冠”疫情为背景,讲述快递员、外卖骑手、饭店经营者等一群普通人守望相助、抗击疫情的故事,充满烟火气,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
B.电影《老闺蜜》作品直面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和困境,塑造了一组正向饱满而充满活力的老年女性群像,展现出新时代老年人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精神风貌。
C.电视剧《人世间》以东北某市“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脉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50年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引发观众关注。
D.电影《隐人尘埃》深度聚焦西北农村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孤独个体,讲述他们在众人的排斥和冷眼中相濡以沫,共建家园,最终却双双惨死的悲剧,令观众唏嘘不已。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结构。
【小题5】导演尹立说:“‘温暖现实主义’的提出,为电影创作者打开了一扇窗,是当下现实主义创作的‘解决方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