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倒是真想见一见龙,相信自己见到了绝对不会落荒而逃。相反,我要定定地站着,①定定地盯着它的眼睛——想象里,它的眼睛里凝聚着一束冰冻的火,因了对视的热力,缓缓散放开,继而腾起熊熊烈焰……但是啊,龙,岂是说见就能见到的?

只能退一步,去见一见龙的影子。

龙的影子,自然也是龙——那从小村小寨、田间地头蜿蜒而来的龙,由人充当脚爪,忽而高昂,忽而低伏,忽而趔趄,忽而腾起。这些“脚爪”,都是一些黧面红心的人,他们粗糙的手执着手臂粗的木棍,一根根木棍支撑起龙的身躯,那撑起龙首的更不得了,须得三五人一起用力,就算是拽龙尾的,也非常不易,须是身壮力强的人。他,他们,这些用平凡之躯撑起整条龙的人们,在这一刻,随着龙的舞动,有了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什么东西呢?这世间有些东西注定是很难说清楚的,这便是其中之一——简单地说吧,他们有了比平常更大的力量,他们不再觉得疲累,他们不由自主地贯注了全部的精神,面上永远浮现着一种喝醉了似的笑意——他,他们,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在这一瞬间,获得了超脱于自我的神性,他和他们,成了龙的一部分。

龙在前进,在舞动。龙,越过了油菜花的金黄、小麦的青涩、桃花的粉红,越来越近了,②那想象之中的虚幻之物——不,是那从所未见的实有之神,无比真切地朝我走来了!

【小题1】下列各项中的“但是”与语段中加点的“但是”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还对他们宽容,那就会正中坏人的奸计。但是不能用同一手段对付偶然犯错误的同志。
B.虽然南国之秋有它特异的地方,但是郁达夫还是更偏爱北国的秋,故都的秋。
C.我们要建立起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但是这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
D.生活的经验固然会叫人忘记许多事情,但是有些记忆经过多少时间的磨洗也不会消逝。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均使用了破折号,请分析这两处破折号的用法与作用。
【小题3】画波浪线句的“他,他们”和“他和他们”所指代的对象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请结合语境简析。
2024·浙江绍兴·三模
知识点:标点符号词义词的语境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费先生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但他的学术立场始终是在中国,不仅长期做实地调查,①        ,从他早年著作中,可见其(            )中国文化典籍;同时他也注重历史的追溯,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就是当年他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族史”的讲义的基础上完成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晚年他还参加了考古学术论坛。因此,不仅费先生是一位中国学者,又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和通晓西方学术的学者,他看中国的问题从来就不仅仅是从中国的角度,还包括了从世界性的角度来看,②          ,即使是自己的家乡也一样夹杂有“他者”的眼光。多一种眼光看问题,会更全面和更有优势,也会更客观地看待本土的文化历史,在他那一代人里,这样的学者是(            )的。

费先生的一生一方面是站在全球性的(             ),通过中西方对比来研究中国;另一方面又是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研究中国。多条线路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他的学术体系,而这一学术体系所呈现的就是近百年的中国文化自觉和中国文化反思,这既是费先生建构的,也是其同时代中国人思考的集体反射。因此,今天,当我们再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时,重新阅读费孝通先生的著作,③          ,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             )的!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熟稔   九牛一毛   视域   登高望远B.熟识   屈指可数   视野   登高望远
C.熟识   九牛一毛   视野   高瞻远瞩D.熟稔   屈指可数   视域   登高望远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不仅费先生是一位通晓西方学术和具有世界眼光的学者,也是一位中国学者。
B.因此,费先生不仅是一位中国学者,也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和通晓西方学术的学者。
C.因此,费先生不仅是一位中国学者,也是一位通晓西方学术和具有世界眼光的学者。
D.因此,费先生不仅是一位通晓西方学术和具有世界眼光的学者,也是一位中国学者。
【小题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加点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
B.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小题4】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科学梦因何_____________?是一板一眼的教科书,还是_____________的科幻故事?恐怕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后者。科幻,是科学与艺术的交汇,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它不仅能促进读者在一个庞大的叙事背景中思索人生,认知世界,更能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科幻能够帮助人类更深层次思考、认识和理解社会以及未来。从科幻作品中获得灵感,然后一步一步将其实现,最终成为改变时代的科技创新成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地球静止轨道又名“克拉克轨道”,“克拉克”是指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亚瑟·查尔斯·克拉克,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地球静止轨道,正是因为他在1945年预言了“地球静止轨道”的存在。

科幻不仅仅属于文学、影视或其他艺术范畴,背后还有科技和文化的底蕴支撑,科幻的繁荣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事实上它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_____________。科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全面串起了过去和现在,串起了好奇心、想象力、科技以及对人生、价值、世界的认知、理解和判断。去年《流浪地球》_____________了国人对科幻的热情。许多科技工作者对电影涉及的科技知识也进行了全面解读,这在社会上又掀起了一波科普、科幻的高潮。同时,电影所传达的对家人、朋友、国家、人类的这种责任感,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共识,传播了我们中国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理念。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启迪   想入非非   休戚相关   引起
B.启发   想入非非   休戚相关   引爆
C.启迪   引人入胜   息息相关   引爆
D.启发   引人入胜   息息相关   引起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不仅能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能促进读者在一个更宏大的叙事背景中思索人生,认知世界。
B.它不仅能促使读者在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中思索人生,认知世界,更能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C.它不仅能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能促使读者在一个更庞大的叙事背景中思索人生,认知世界。
D.它不仅能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能促使读者在一个更宏大的叙事背景中思索人生,认知世界。
【小题3】下列语句中的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克拉克轨道”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的是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掩着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法子太“巧妙”了。
D.清朝初年,统治者重武力而不重儒学,于是传统的“读书人”就备受打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