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选自李密《陈情表》)

【材料二】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材料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小题1】材料三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余自齐安A舟行适B临汝C而长子迈D将赴饶之E德兴尉F送之至湖口G因得观H所谓石钟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与“才力不逮”中“逮”意思相同,都翻译为“及、至”。
B.“除臣洗马”中“除”的意思是授予官职,与“拜臣郎中”中“拜”意思相同。
C.“取诸怀抱”中“诸”与“烽火戏诸侯”中的“诸”意思和用法都不同。
D.“不能喻之于怀”中“喻”的意思是“比喻,打比方”,与“不可理喻”中“喻”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李密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像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上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B.材料一中表达了三种感情:对晋武帝征召之殷的不满情绪;对祖母刘的孝情;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愤恨之情。
C.王羲之论述对人生的看法时,引用了《庄子·德充符》的名言“死生亦大矣”,阐述了自己内心痛苦的深刻原因。
D.王羲之置身山水间,极尽笔墨之能事,抒发了对生命的珍爱之情,表现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有豁达乐观之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小题5】李密《陈情表》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达的痛苦是否一样?请简析。
23-24高二下·山西大同·期中
知识点:李密(233-297)王羲之(303-361)苏轼(1037-1101)应用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臣郎中,寻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小题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除:授予官职。
C.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D.拜:拜访长者。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头先写明上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格式。当时的书信亦如此。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落笔酸楚,为全文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础。
C.从“出生”写到“成立”的历史,以“夙遭闵凶”总提,依次写父、母、本人,最后写到祖母。
D.“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象地刻画出其寂寞、清贫、孤独、悲怆、凄苦、凄苦无依的惨境,进一步表现祖母对他的矜悯、关爱,突出了祖孙二人的相依为命。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宠命优渥(优厚)B.(寻求)蒙国恩
C.日(迫近)西山D.更相(交互)为命
【小题2】下列句子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沛公安在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D.而刘夙婴疾病
【小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小题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