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园荒芜

刘亮程

大哥是个典型的知识型农民,他上学到高中,虽没考上大学,但凭这点学历在村里一直从事记工员、会计之类的轻松活,这使他虽身在农村也多少脱离了日日下地干活的苦差。

按说、我们家搬到县城后,大哥从此可以与土地彻底绝缘。凭他的聪明,在城里随便谋个差事也会挣到钱。可是,就在前年,他又回到我们生活多年的那个乡村,和另一个农民合伙承包了四百亩荒地,打井、开荒共投资十五万元。

两个身无分文的农民,靠借钱、贷款筹集了这笔钱,他们肯在一片不毛之地上花如此大的血本,冒如此大的风险真让人无法理喻。

结果,因地开出得晚了,第一年只种了些葵花。甚至没等到它们长熟,当几百亩地中稀稀的几乎可以数过来的葵花开花的时候,大哥便背负几万元的债回到县城。

直接原因是那口投资十万元的机井打歪了,而最根本的原因是,那是一片压根种不出粮食的盐碱地。

几辈人都没看上没动过一锨一锄的一片荒地,大哥竟看上了,是因为这块地一旦开出来,在承包期的六十年里,他就是地主。也因为能垦种的好地早被人垦种了,轮到他时只剩下这些盐碱滩。大哥做梦都想有一片自己的土地,在地头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庄园。多少年的农民生涯中他虽收过不少的粮食,但他总觉得,在种别人的地。一块地种不了几年又会落到别人手里。

大哥花了一年多时间,开得好好的,整得平展展的四百亩地,从此将一年一年地荒芜下去,再不会有人去种它,谁都清楚了:这块地确实种不出粮食。

过不了一两年,那些开荒时被连根挖除的碱蒿子、红柳和铃铛刺,又会卷土重来,一丛一丛地长满这块地。在广大农村,像这样成片成片荒弃的土地太多了,看到它的人也许不会在乎,顶多把它当一片荒野。

只有垦种过它,最终扔掉它远走的那个人,把它当成一块地,一块种荒的土地。

人对一片土地彻底失望时,会扔掉它去寻找另一片土地。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穷困潦倒地活下去,他也不愿离乡离土去寻找新居。因为他知道创家立业的艰辛,知道扔荒土地和家园的痛苦。

在大哥一生中的无数个梦中,他都会梦见自己扛一把锄头,回到一望无际的那四百亩荒地,看着密密麻麻的荒草中不见一颗粮食,他会没命地挥动锄头,越锄草越多,越锄越荒凉。

那是他一个人的荒凉。他独自在内心承受着的四百亩地的一大片荒凉。尽管他最终可以不耕而食,在外面挣了大钱,但这种荣耀并不能一次性地抵消以往生活中的所有遗憾。他终生都会为当农民时没种好的那块地,没收回的那荏粮食,没制好的那件农具而遗憾,终生的奋斗可能都是对以往缺憾的一种补偿,但永远都不会补全。

上个月,我再去看大哥时,他似乎已从那片荒地上回过神来。他又借了一笔钱,买了一套电焊设备,在自家的院子里搭了个棚,搞起电焊营生。他终于对土地彻底失望了。他那双握惯锄把的手开始适应着握焊枪时,他的农民生涯便从此结束了。

在院子的另一角,是四弟投资架设的一个小型炼铁炉,在我们兄弟五个中,他在农村呆的时间最长,也是我们家唯一靠种地有了几个钱的人。我们家从元兴宫搬到县城后,留下他,守着那一大院房子。靠全家人留下的近百亩好地和牲口农具,他自然比村里那些人多地少的人家收入要高些,但他还是种不下去了。

一年一年的种地生涯对他来说,就像一幕一幕的相同梦境。你眼巴巴地看着庄稼青了黄,黄了青。你的心境随着季节转了一圈原回到那种老叹息、老欣喜、老失望之中。你跳不出这个圈子。尽管每个春天你都那样满怀憧憬,耕耘播种。每个夏天你都那样鼓足干劲,信心十足。每个秋天你都那样充满丰收的喜庆。但这一切只是一场徒劳。到了第二年春天,你的全部收获又原原本本投入到土地中,你又变成了穷光蛋,两手空空,拥有的只是那一年比一年遥远的憧憬,一年不如一年的信心和干劲,一年淡似一年的丰收喜庆。

四弟搬到县城后,我们家留在元兴宫的那院房子的卖与不卖在家里引起争执。

父亲坚决不同意卖房,他说那个价钱太便宜,那么大一个院子,大大小小十几间房子,还有房前屋后的好几百棵杨树,都能当橡子了。

我想,父亲最根本的意思是不想卖掉房子,对于他经营多年,每棵树每堵墙每寸土都浸透着他的汗水的这个宅院,卖多贵他都会嫌便宜的。

在他心中那一棵棵环家护院的杨树是多么高大、壮实啊。它在父亲心中的地位,我们这些离家经年的儿女怎能轻易揣测呢。

一个又一个炎热夏天,父亲从地里回来,坐在那些树叶的阴凉下,喝碗水喘口粗气。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父亲忍住腰疼腿疼,倾听树叶哗哗响动的声音,浮想自己的平凡一生。那些树叶渐渐在他心中变得巨大无比。

甚至家里的一草一木一土,都在父亲心中变得珍贵无比,你若拿一块赤金换他的一根旧锨把,他也未必愿意。

父亲还是没有留住这个院子,随着儿女们的长大成人,父亲的话已显得无足轻重。我们家在农村的最后一座家园就这样便宜卖掉了。我们一大家人成了没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没有地和家园的农民。

父亲告诉我,这段时间他经常做梦,梦见有人叫他回去,说我们家的地里长满了草,让他带着儿子们回去除草。

每次睡醒后,父亲都会茫然无措地坐上好一阵。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能理解大哥背负债务回农村种地这种自讨苦吃的行为,因为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过上令人羡慕的城市生活。
B.大哥承包的那四百亩地是几辈人都嫌弃的盐碱地,而大哥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开荒打井并种植葵花,表明他真想做“地主”。
C.院子里的杨树们承载着父亲多年的苦心孤诣,见证了他创家立业的艰辛,在父亲眼中,这些树木弥足珍贵甚至远远超过赤金。
D.“没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没有地和家园的农民”写出了作者全家离开农村家园进到城市后的尴尬。反映出农民对土地的留恋。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开荒时被连根挖除的碱蒿子、红柳和铃铛刺,又会卷土重来”这句话将杂草人格化,写出了杂草欣欣向荣、茂密生长之态,以此衬托出土地的荒芜。
B.从双手“握惯锄把”到“适应着握焊枪”,作者巧妙地用工具的变化暗示大哥的职业生涯的变化,两个“握”的细节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大哥放弃梦想的不甘。
C.文章通过“最长”“唯—”“自然”等词语凸显四弟留村耕作的优势,“但他还是种不下去了”,这种反差体现出“我”对四弟背弃土地离开农村的遗憾和无奈。
D.文章在谋篇布局上颇具匠心,先后讲述了大哥重返农村、四弟留守农村及父亲想留住农村房子均以失败告终的事,表达出作者对于离开故土导致家园荒芜的无力感。
【小题3】文中画线句“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穷困潦倒地活下去,他也不愿离乡离土去寻找新居”,请结合这句话谈谈四弟离开土地的原因。
【小题4】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过: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农民对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眷恋。文章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呈现出了家人们的这种眷恋?请简要分析。
23-24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雪白的梨花

姜德明

快到天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多年来,我每次坐火车路过天津,总要站在走道的窗前仔细地往外望着,寻找我童年的踪迹。

忽然发现在我身后站着一个军人,正同我一起望着车窗外的一条长街。

“这条街的变化不大么。”那位军人跟我说,三十年前打下了天津,他们的部队在这儿住过一阵子。我顿时同他亲热起来,告诉他当年我就住在这附近。我问他还记得部队开拔的那一天正下雪吗?①他大声地嚷着:“好大的雪呀!”于是,在我的记忆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在风雪中伫立的身影……

一个带着硝烟烈火的黎明,巷战中激烈的枪声渐渐地稀疏了,解放军终于把我们从地窖里解放了出来。当我们从阴暗的地窖里爬出来的时候,迎来的是一个真正的黎明。

就在这天中午,解放军来我们院里号房子。我们高高兴兴地把一间有土炕的房子让给了他们。从此便有一个班的战士同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住的那屋子总是挤满了人,人们什么都想打听,老大娘还一个个地问人家老家有几口人,双亲可结实,甚至问人家定亲了没有。问得战士们真不好意思。

那时我们的野战军刚刚进入大城市,战士们领来粮食要自己烧饭,他们去借院里梨花嫂家的锅灶。就在这时,不知为什么梨花嫂又被丈夫打了。一位年龄较大的战士制止了那男人:“老乡,有话好好说,不许打人。”同院的邻居说:“解放军来了,不兴打人,家务事也不能打人。”梨花嫂抹了抹眼泪,默默地把刷锅的炊帚递给了那位战士。

梨花嫂十几岁就从乡下嫁到这院子里来,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她长得眉清目秀,每逢过端阳节的时候,院里的人都找梨花嫂给剪窗花,她剪的那蝎子、蜈蚣就像是活的。可是这样一个好媳妇,却常常受到不务正业的丈夫的打骂。人们常常可以透过她家的破窗户纸,听到那男人正在骂着:“我是用钱把你买来的!”

战士们有时在院子里开会,那时开会前兴拉歌子,院里的婶子、大娘们也都爱出来听歌子。遇到这种时候,梨花嫂也总是远远地站在自己屋门口,扶着门框凝神地听着。梨花嫂就是灵,有时她在院里烧火做饭,一个人便轻轻地哼了起来,唱的正是从战士那儿听来的。我可从没听到过梨花嫂唱歌,也从没见过她这样高兴过。③灶里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我发现这时候的梨花嫂最漂亮了。

慢慢地梨花嫂也敢跟战士们讲话了。有一次她抢着给战士们洗军衣;还有一次,正是那个来借锅灶的年岁较大的战士病倒在炕上,她不声不响地做了一碗鸡蛋挂面送到战士手上。

每天晚上,在战士们的屋里都坐满了听故事的人。我现在想来还挺奇怪,他们不过是才入伍一两年的农民,为什么讲起红军长征呀,毛泽东、朱德呀……竟那么熟悉,那么自豪。人们都听得心里热乎乎的,眼睛里闪烁着光彩。有一次那位年岁较大的战士讲到,部队每解放一处地方,老百姓有多大的冤屈都能伸,那一次梨花嫂也在门外听着。

战士们常常去执行紧急任务,有一天战士们都低头不语,那位年岁较大的战士再也没有回来,问起来,才知道他触雷牺牲了。我万万没有想到,全院里最伤心的却是梨花嫂。她躲在屋里哭了一场。第二天,她还按照家乡的风俗,叠了几张纸钱,在月亮升起的时候为死了的那位大哥烧化了。④在她的心目中,第一次得到、也是第一次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的亲人。

快要过旧历年了,院里的人们也都盘算着如何同战士们一起过个“解放年”。可是,有一天夜里,当我正在浓睡的时候,隐隐约约地听到战士们低声唤着:“大伯、大娘,借您的面盆放在门口了,草席卷好放在炕上了,柴火钱放在窗台上了……”远处传来了车马声,响起了军号声……当我清醒过来,立即披衣而起的时候,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已经找不见战士的踪影了。满天雪花弥漫,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降临了。

我的心里好像突然失去了什么,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部队为了怕打扰老百姓而星夜出发了。

我急忙跑出了胡同,大街上到处是军马和炮车,还有列队而行的长长的队伍,我跟随着队伍朝前奔跑着。雪越下越大了,就在长街尽头的铁路桥下,在那斜坡上站立着一个身影,啊,那穿着褪了色的蓝花棉袄的女人不正是梨花嫂吗?她满身落满了雪花,呆呆地望着远去的队伍……不知怎的,我不忍心去惊动她。队伍正在迎着风雪向南挺进着,向南,向南。谁又知道梨花嫂究竟在风雪中站立了多久呢……

不久,我就离开了家乡投奔了革命学校,在外边我很快就听到梨花嫂失踪的消息。

夜深了,火车早已过了天津,正奔驰在辽阔的大平原上。我望着对面正平静地发出鼾声的那位军官,我想明天一早一定要问问他,当年他们在风雪中离开这座城市时,可曾看到一个在风雪中追赶他们的年轻媳妇。

列车轰隆隆地朝南行进着……我紧闭了双眼,好像在列车的后面正有一个年轻的媳妇在追赶着列车。她在奔跑着,向南,向南,一直向南……当我困惑地真想睡去的时候,眼前又飘起漫天风雪。那纷纷扬扬的雪片,忽而又变成一瓣瓣美丽的梨花。我只感到脸上有点轻柔的湿润,还闻到一种淡雅的香味,啊,那雪花一样洁白的梨花呀!

1980年6月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每次”“总要”“仔细地”突出我对天津不同寻常的情愫,巧设悬念,自然引出下文三十年前的天津往事。
B.从“默默地”递炊帚、“远远地”听歌子,到“敢”讲话、“抢”洗军衣,梨花嫂对解放军战士的情感态度逐渐产生变化。
C.百姓挤满战士住的屋子,“什么都想打听”,老大娘甚至问起战士们的家庭婚姻状况,主要是对解放军的到来感到很新奇。
D.作者选取借锅灶、拉歌子、讲故事、还东西等寻常琐事,表现了解放军既有严明的纪律,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的良好风貌。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军人“大声地嚷着”这一细节,传达出他回忆起天津往事时的激动心情;而“雪”巧妙勾连起现实与回忆,自然引出下文。
B.句子②中“硝烟烈火”“激烈的枪声”透露出胜利来之不易,“阴暗的地窖”“真正的黎明”富有象征意味,言简义丰,耐人咀嚼。
C.句子③中“最漂亮”意蕴丰富,既指梨花嫂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越发美丽;也指她被战士们的热情感染,开始对生活抱有新的希望。
D.句子④中反复强调“第一次”“真正的”,是因为那位年龄较大的战士曾挺身制止了男人打梨花嫂,给了她悲苦人生仅有的温暖。
【小题3】重要物象常能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请分析作品最后一段中“梨花”的作用。
【小题4】作品反映了在时代变革与社会转折时期,人们向往美好、追求进步的精神,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咬住了狗尾巴

阿微木依萝

喏,那庞然大物就是我爹的老年代步三轮车,它有个响亮的称呼:宝马。这是我爹考虑了一个月才定下来的名号。

我爹是个固执的老头,也是个幽默的老头。

是个脾气暴躁的老头,也是个冠心病患者。

是个上网积极分子,也是个有追求的吃货。他的追求是:每顿有肉,多少不限,一小片也行。他也是个有审美情趣的人,喜欢房子周围种满花草和果木。他六十多岁了还很天真,很自恋,很自信,很骄傲,很冲动,也很冷静,是个相当复杂的矛盾体。退役后,他的兴趣是改造任何可以改造的东西,改造不好的就扔出门去,比如我。

宝马刚买回来那会儿是原装货,按照设计师喜好打造的外观,算不上特别好看,但也不丑。现在嘛,您一定想亲眼瞧一瞧,用我爹的话说:整个镇找不出比它漂亮的。它经过一番改造,已经不是原来的它了。

我爹最先看中的就是这辆老年代步车的小巧,按照心理上居高临下的看法,这么小的车子就算想飞起来,他也能一把摁住。车子的体积正是他这种反应逐渐迟钝的老头能驾驭的。但毕竟现代化的东西不可小瞧,年轻时上过战场,学会了怎样保命,他便十分清醒地下了决定,不轻举妄动,改造的事暂放一边。因此第一天,他并没有着手改造它,而是上车熟悉环境,就好比古时候买了马匹,要跑一跑才知道马的耐心和脚力。他上车试了几圈,都是开在最慢的挡位,摇摇晃晃速度恰好。到了第三天下午,他有点底气了,玩起了飙车,把它开在最快那个挡位。当然啦,只在直路上放开缰绳,拐弯处还是比较遵守交通规则的,减速慢行。

我妈觉得这种小心翼翼的举动纯粹就是怕死,她会骑摩托车,我爹不会,这项技能是她在我爹面前永远的骄傲。有时为了炫技吵嘴,她会昂起脑袋:老子骑摩托车,‘呼’一下就过去了,你连灰尘都吃不到一滴,你信不信?我爹也会昂起脑袋并摇起他的二郎腿:如果翻车,你也‘呼’一下就过去了,你信不信?

吵架,已经是他们两个一辈子的事业。像月亮咬住了狗尾巴,我爹我妈,他们的生活里大部分光阴都用在了吵架上。

我爹改造宝马车是在半个月以后,陆陆续续,网购的各种工具和材料也收到了。他首先给车子安装框架,四根空心不锈钢架子,就像四根开天辟地的顶天柱子,把一块遮风避雨的灰色顶盖架在了车子上,等于给它弄了个吊顶。之后网购一些围帘,都是不透雨的材质,帘子的颜色很讲究,迷彩色——他一辈子的审美终结色。把帘子往四根柱子上一挂,厢式老年代步车的样子就出来了,也终于有了过去时候的轿子的味道,如果把轮子取掉,走嘞一声,四个人就可以抬着轿子出门。车轮胎三个,每一个轮子都有自己的备胎,打气筒从手动到电动各一个,车子喇叭揪下来换了新的,因为战场上打聋了一只耳朵,他觉得自己听不到的声音别人都听不到。车头上的灯也都有备用的,就连车屁股上的两颗刹车灯也有备用。他在机械方面极有天赋,年轻时候会组装机械手表,修理电视机,各种家电维修全都无师自通,对于老年代步车的简单维修,不在话下。这么一番下来,国家发给他的优抚补助,几乎都用在了宝马身上。我们有时候怂恿他发个红包在家人群里,让儿孙们试一试手气,让大家都高兴高兴,他一直不肯,他说他不高兴,他要勤俭持家。

每日骑车到镇上,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不管有事没事,没事就创造一件事,也要去一趟。

宝马车现在什么活都干,每日驮着我爹去赶集,还负责家里添补柴火的工作。它的主人虽然爱惜它,但主人偏又是个怕冷的动物,冬天来临之前,它的车厢里就塞满了柴疙瘩。长久的工作使它逐渐露出疲相,爬坡开始费劲,每到快要熄火断气的时候,主人就给它打气:冲啊,兄弟,快上去了,你,可以的。

我爹是个遵从自然法则的人。周边如果有人去世,别人都在说可惜了,怎么怎么,他不一样,他搞不好抬起下巴就是一通大笑,他经常把谁的死亡称为翘辫子翘脚。总之,死亡从他的语气里流出来,就仿佛变成了一件平常事。

其实,我爹根本没有从战场上回来,当然,他只会跟您说,他回来了,他多么幸运,没有阵亡,退伍的那天,他走在月光下,走向了回家的路,我们的确跟他鲜活的生命生活在一起,可他的灵魂没有回来,至少好像没有全部回来。他年轻时喜欢东奔西走,结婚后也很少在家,几乎是个有家的流浪汉,我觉得他就是在寻找一些从自身散落出去的东西。当然,您问他,他也说不出自己丢了什么。这是我妈极不满意的,他们两个如今最大的遗憾,就是年轻时没有离婚。我爹的世界里有月亮,但月亮咬住了狗尾巴,而我爹,就是那只忧伤的狗。

世界上如果有一个鬼的话,那就是你妈。这是我爹说的。

世界上如果有一个恶鬼的话,那就是你爹。这是我妈说的。

世界上如果有两个鬼的话,那就是我爹妈。这是我说的。

忘记是在什么时间说的了。只记得我说完这句话,他们终于同心协力,跟我说了一个字:滚。

(摘自《散文》2022年第10期,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从“我”的视角,主要记叙了“我”眼中的父亲的趣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有助于表达主题。
B.“改造不好的就扔出门去,比如我”“他们终于同心协力,跟我说了一个字:滚”,暴露了我与父亲不可调和的矛盾。
C.文中父亲和母亲关于骑车的拌嘴吵架情节生动有趣,真实形象地展现了父母的日常,从吵架中透出别样的生活乐趣。
D.文章叙述“我爹根本没有从战场上回来”等相关内容,意在表达父亲虽然退伍回家了,但他仍有难以割舍的军旅情结。
【小题2】关于文中父亲改造并使用“宝马”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根据他在战场上的保命经验,选择了这辆体积小巧的老年代步车。
B.文中运用了比喻手法描写父亲在着手改造“宝马”前,先上车熟悉环境。
C.为了改造宝马,父亲一直不舍得在儿孙身上花一分钱,显得有些吝啬。
D.父亲为了炫耀他改造的“宝马”,每天没事找事都要骑车去一趟镇上赶集。
【小题3】请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征。
【小题4】文章以“月亮咬住了狗尾巴”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落地生根

陶灵

罗志军家住在钢厂的平房宿舍,旁边有一棵又老又大的黄桷树,他大概两三岁时,工人师傅把树连根挖起来,说是做钢炉用的扒渣板。挖走的黄桷树根系发达,最远窜到前面岩石缝里钻出来,有二三十米的距离。母树挖走后,从石缝钻出来的根又生出一棵儿树,巴在岩石上长大。罗志军十来岁时,儿黄桷树已有大瓷碗口粗了,它的许多条根又盘根错节地紧紧扎进石缝里。

有一天,罗志军放学回来,父亲下班拢屋,喊道:罗罗,去砍几根树丫巴来栽起。罗志军像只小猴几下子就爬上了黄桷树,砍了三根一米多长的枝丫。他家住端头,房前屋后和侧墙边各栽了一根。栽之前他把枝丫底部划破成十字口,卡上一颗小石子。

树丫活了,几年后,长得比大人手臂还粗。平房的厨房都在后屋,罗志军的父亲把后门外的空地平整了出来,夏天傍晚时,相邻的几户人都在黄桷树下摆上小桌凳,边吃饭边歇凉。夜晚又在树下搭起凉床睡觉。

这三棵黄桷树长到合围粗的时候,罗志军已大学毕业当了两年老师,家也搬进了楼房。原先的平房宿舍拆除,建起钢厂职工医院的新门诊部,三棵黄桷树留在了门诊部门前,如今树干粗到两人拉手才可合抱。

我去过嘉陵江中游的武胜县老城,江边解放街旁有一坡石梯,与新城相连。县城完全往外发展后,老街逐渐冷清下来,石梯上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上下。梯道中间挺立一棵粗壮的黄桷树,枝叶扶疏,给四周带来了灵动,看上去这里不但不显荒凉,反而透露出一份时光积淀后的成熟与淡然。

落地生根,黄桷树肯定长得很。小时候听姑爷这么说。

姑爷家门前有一条山沟流过,左边人户院坝沟边生长着一棵大黄桷树,树冠几乎遮盖了整个坝子。清道光时的一年,春夏大旱无雨,入冬前,姑爷祖上两个老辈子背一包税盐去山里换粮食。第三天回来时,豌豆、胡豆、苞谷、米等一大挑,在路上砍了根黄桷树棒当打杵,天黑到家,顺手插在院坝边边上,没再管它。

第二年树棒发了芽……

姑爷说,这故事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传到他这代时,黄桷树仍在,更大更老了,但树前的房子却已改了姓。姑爷的爷爷和爹妈都抽大烟,败了家,搬到旁边的偏偏房住,买房的是罗家。

这树是‘活’的,它每天都把我们盯到起的。陆陆续续听到姑爷摆过很多这树的故事。

姑爷的爷爷把房子卖给罗家前,想把黄桷树先卖给铁厂,他们生产熬盐的大铁锅。化铁水时,须用木棒搅拌,捞出渣滓,其他木棒一入铁水马上就要燃起来,唯用黄桷树棒不燃。砍树前,按规矩请了一位私塾先生代写契约。先生磨好墨、铺开纸,正准备动笔,突然眼镜掉在地上,镜片摔得粉碎。先生受到惊吓,认为是老天在警告自己,这个契约不能写。黄桷树保存了下来。

我感冒咳嗽时,如果是初夏,姑姑会从这棵黄桷树干上扯下一些白须须,熬了水给我喝。没白须须的季节,就剥点根或树皮熬水,喝一两天就好。

有一天大人们坐在黄桷树下摆龙门阵。罗家小儿子说,从前的从前,有一年,这棵黄桷树的叶子掉光了,枝丫也枯了,大家都说老死了。腊月里的一天,有一户儿在院坝杀年猪,地灶锅里炖着猪骨、猪下水翻开,不知哪儿来的一个叫花子讨骨头啃。年关叫花子特别多,正忙着的杀猪匠见他连讨饭碗都不拿一个,没好气地了一句:骨头没得!汤要不要?这叫花子当真:要!便提起脏兮兮的衣襟接汤。杀猪匠也缺德,硬是舀了一瓢汤倒在他衣襟里,可汤竟一滴不漏。杀猪匠目瞪口呆地看着叫花子一步一步走到枯黄桷树下,把汤倒在树根脚。地一声,黄桷树着了火,火苗从下到上舔了个遍,就熄了。第二年开春,被烤得皴黑的枝丫发出嫩芽,黄桷树活了过来。

漫步重庆城,随处可见一棵棵苍劲的黄桷树,根系紧紧扎进石缝,屹然挺立在城墙、堡坎、石壁上。初春时,一片新绿悦目;盛夏,如一把把遮阳的巨伞;秋冬,他树凋零,黄桷树依然郁郁葱葱地昂扬。这是重庆人特别引以为自豪的一道风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重庆城行道树中已有黄桷树两千多棵,1985年底,近万棵。19867月,黄桷树被确定为重庆市市树。

重庆城建在山上,山又在城中,道路两旁,过去建有很多挡土石堡坎,或在岩石上敷一层三合土护面,夏天辐射热大,平时看上去也不美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园林绿化部门在朝天门城墙和北区路岩壁上进行垂直绿化试点。园林工人从几公里外运来新土,腰上拴绳子,吊在石壁、堡坎上打洞、填土、垒石做窝子,再次栽种迎春花、爬壁虎、七姊妹等藤蔓植物十来万株,并栽种三千二百多棵黄桷树。三年中,藤蔓植物因各种原因损坏、死亡殆尽,唯有大量的黄桷树成活下来。

初中时,我读了《松树的风格》《白杨礼赞》后,对满城的黄桷树心存好奇,希望也能找到伟岸的故事。那时候阅读物有限,便依靠《现代汉语词典》查找。结果没有黄桷树,只是黄葛树,注解: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平滑有光泽,花托球形。木材暗灰色,质地轻软。虽然有些失望,但想来应该是它了:黄桷树的叶子也是卵形的,球形花托可能就是我们俗称的黄桷泡儿

有一次写作文,我把黄桷树写成黄葛树。老师在字处画了叉,写上。后来我查证,植物学里也没有黄桷树,就是黄葛树。重庆方言中,读音相同,重庆人想当然地认为树木名称应加旁,于是就有了黄桷树的叫法和写法,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叫黄桷的地名也比比皆是。

错判黄葛树的周老师是山东人,七年后我们竟然成为同事。我被抽去写县志,他是县志主编。周老师肯定不记得错判黄葛树的事,他家乡没有这种树,入乡随俗认定了黄桷树。可他并没有落地生根,县志没写完就远走了,不是回家乡山东,而是去了富裕而陌生的成都平原。

很快,我也离开县志办,到了市里工作。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通过描述罗志军家、嘉陵江中游武胜县老城以及姑爷家门前等不同地方的黄桷树,展现了黄桷树在重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B.姑爷家的黄桷树因为被一位私塾先生认为有灵性,所以被保留下来,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C.文本中提到的黄桷树棒在化铁水时不会燃烧的特性,既体现了黄桷树的实用价值,也暗示了黄桷树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
D.重庆人在城墙、堡坎、石壁上种植黄桷树的做法,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体现了黄桷树在重庆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大人们的聊天,作者巧妙地引入了更多关于黄桷树的故事。这些故事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深化了黄桷树这一意象在读者心中的印象。
B.文章结尾,周老师未能“落地生根”隐喻了他在追求个人发展或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可能失去了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和追求。
C.在文章内容的呈现上,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和议论等多种手法,叙述中穿插了“我”的亲身经历和听闻的故事,使得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D.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桷树的形态和生长环境。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方言和口语。
【小题3】本文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小题4】黄桷树的象征意义在文中逐渐深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