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不准备以讲故事的方式来阐明一个论点。经过选择的例子对任何有价值的概括来说从来就不是重要的证据。黑头鸥、工蜂这些故事只不过是用来说明在个体水平上,我所讲的利他性行为以及自私性行为是什么意思。我将阐明如何用基因的自私性这一基本法则来解释个体自私性和个体利他性。 但我首先需要讲一下人们在解释利他性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因为它流传很广,甚至在学校里被广为传授。

这种错误解释的根源在于生物之进化是“为其物种谋利益”或者是“为其群体谋利益”这一错误概念。这种错误的概念如何渗入生物学领域是显而易见的。动物的生命中有大量时间是用于繁殖的,我们在自然界所观察到的利他性自我牺牲行为,大部分是父母为其下一代而做的。“使物种永存”通常是繁殖的委婉语,物种永存无疑是繁殖的一个必然结果。只要在逻辑推理时稍微引申过头一点,就可以推断,繁殖的“功能”就是“为了”使物种永存。从这一推断再向前迈出错误的一小步,就可得出结论,说动物的行为方式一般以其物种的永恒性为目的,因而才有对同一物种的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行为。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以模糊的达尔文主义的语言表达出来。进化以自然选择为动力,而自然选择是指“适者”的有差别的生存。但我们所谈论的适者是指个体,种属,物种,还是其他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无多大关系,但涉及利他主义时,这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达尔文所谓生存竞争中进行竞争的是物种,那么个体似乎可以恰如其分地被认为是这种竞争中的马前卒。为了整个物种的更大利益,个体就得成为牺牲品。用词稍雅一点,一个群体,如一个物种或一个物种中的一个种群,如果它的个体成员为了本群体的利益准备牺牲自己,这样的一个群体灭绝的可能性要比与之竞争的另一个将自己的自私利益放在首位的群体小。因此,世界多半要为那些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所占据。这就是温爱德华兹在其一本著名的书中公之于世的“类群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后为阿德里在其《社会契约》一书中所普及。

另一个正统的理论通常叫作“个体选择”理论,但我个人却偏爱使用“基因选择”这一名词。对于刚提出的上述争论,“个体选择”论者可以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几乎可以肯定,即使在利他主义者的群体中也有少数持不同意见者拒绝做出任何牺牲。假如有一个自私的叛逆者准备利用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按照定义,它比其他成员更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些后代都有继承其自私特性的倾向。经过几代这样的自然选择之后,利他性的群体将会被自私的个体淹没,就不能同自私性的群体分辨开来了。

我们姑且假定开始时存在无叛逆者的纯粹利他性群体,尽管这不大可能,但很难看出又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自私的个体从邻近的自私群体中移居过来,然后由于相互通婚,玷污了利他性群体的纯洁性。

个体选择论者也会承认群体确实会消亡,也承认一个群体是否会灭绝可能受该群体中个体行为的影响。他们甚至可能承认,只要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具有远见卓识,就会懂得克制自私贪婪,从而避免整个群体的毁灭。但同个体竞争中那种短兵相接、速战速决的搏斗相比,群体灭绝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甚至在一个群体缓慢地、不可抗拒地衰亡时,该群体中的一些自私的个体,在损害利他主义者的情况下,仍可获得短期的繁荣。

尽管类群选择的理论在今天已得不到那些了解进化论的专业生物学家们多大的支持,但它仍具有巨大的直观感召力。历届动物学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都惊奇地发现这不是一种正统的观点。这不该责怪他们,因为在为英国高级生物学教师编写的《纳费尔德生物学教师指南》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下面这句话。”在高级动物中,为了确保本物种的生存,会出现个体的自杀行为。”这本指南的不知名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这方面这位作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洛伦茨所见略同。洛伦茨在《论进犯行为》一书中讲到进犯行为在物种保存方面的功能时,认为其功能之一就是确保只有最适合的个体才有繁殖的权利。这是个典型的循环证明。但在这里我要说明的一点是,类群选择的观点竟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洛伦茨像《纳费尔德生物学教师指南》的作者一样,显然不曾认识到,他的说法同正统的达尔文学说是相抵触的。

类群选择理论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原因之一也许是它同我们大部分人的道德和政治观念完全相吻合。作为个人,我们的行为时常是自私的,但在我们以高姿态出现的时刻,我们会赞誉那些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虽然对“天下”这个词所指的范围如何理解,我们仍莫衷一是。一个群体范围内的利他行为常常同群体之间的自私行为并行不悖。从另一个意义来说,国家是我们利他性自我牺牲的主要受益者。青年人作为个体应为国家整体的更大荣誉而牺牲,令人费解的是,在和平时期号召人们做出一些微小的牺牲,让他们放慢提高生活水平的速度,似乎比在战争时期要求他们献出生命更难奏效。

(摘编自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表明自己要以基因自私性这一基本法则论述观点,因为黑头鸥、工蜂这些经过选择的故事常带有主观观点的解读。
B.物种永存是繁殖的一个必然结果,而动物将生命中的大量时间用于繁殖,因此动物的利他行为普遍是为了使其物种达到永存。
C.作者以“个体选择”理论驳斥“类群选择”理论,认为自私个体更易生存下来并“攻陷”群体,从而令人无法区分利他群体与自私群体。
D.群体中的自私个体能够通过损害利他主义者来使自己获利,即使其所处的群体正在不可抗拒地走向衰亡,自私个体也能由此得到发展。
【小题2】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达尔文在提出“适者生存”的观点时,并没有界定“适者”的范围,这就是爱德华兹能够提出“类群选择”理论的主要原因。
B.类群选择理论认为具有牺牲精神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相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实现物种永存,这一观点如今已得不到支持。
C.受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影响,人类虽对“天下”没有一致看法,且常有自私行为,但也会赞扬那些愿为集体牺牲自己的人。
D.人类社会中既存在利他行为,也存在群体间的自私行为,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利他行为往往会在战时特殊时期占据主流地位。
【小题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类群选择”理论的一项是 (     
A.为了保护蜂群储存的重要食物,工蜂会执行刺蛰行动,但是工蜂很快会因此死去。
B.鸟看到鹰时,会发出特有的警告,吸引鹰的注意力,给鸟群预警,争取时间躲避。
C.黑头鸥集群筑巢,巢与巢之间相距很近,黑头鸥会趁邻居外出捕食时吞食雏鸟。
D.雌兔会在狐狸接近时一瘸一拐地离开巢穴,以此引诱狐狸,使其放弃捕食巢中幼崽。
【小题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以下图表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照组种群在25年里数量急剧下降,必将在这一流域逐渐消失。
B.有明显利他行为的种群数量虽有波动,但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C.无利他行为的种群数量在10年前突然下降,可能与人为因素有关。
D.利他行为与种群生存无明显联系,“类群选择”理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小题5】为何有人认同温爱德华兹的“类群选择”理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4·河南·模拟预测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多人喜欢用“豪放”二字来称述苏轼,并把他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豪放词人,但苏、辛两家的风格实在并不尽同,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人间词话》)虽说二人皆有能“放”的一面,但辛词之“放”乃是一种英雄豪杰、忠义奋发之气,而苏词则是一种天趣独到的超逸旷达之怀。

苏词在用情的态度上具有一种豁然超解的美感,如同天风海雨,飘然而来,倏然而去,刘熙载称之为“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艺概》)。但因此也不免使人感到苏轼超脱得太容易,旷达得太轻松了,甚至有人怀疑他俨然具有神仙出世之姿”(《艺概》)。“超乎尘垢之外”,是否就“短于情”或“不及情”呢?近人夏敬观曾把苏词超旷的特色分作两类,一类“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另一类“若夫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己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乃其第二乘也”(《映庵手批东坡词》)。后者主要指苏轼早期于超旷中流露有一些粗率弊病的词作,这多是由于东坡才气过人,俗话说“才”大“气”粗,所以为词下笔之际,难免有率意之处。而另外一类属于“上乘”的作品,则既有超旷的特质,也不流于粗豪;既有“寄慨无端”的幽咽怨断之音,又能将这种幽咽的悲慨表现得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因而才不易为一般人所察觉。他的许多写于仕宦失意、流转外地的词,表面看起来,都很潇洒飘逸、超然旷达,然而其中却时而隐现出一种失意、流转之悲。如《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其中隐然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悲慨。再如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数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气象因然高远不凡,结尾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语气也甚为旷达,但事实上却在“公瑾当年”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与自己壮志未酬,被贬黄州而“早生华发”的对比中,蕴含了深痛的悲慨。

苏东坡虽然“以诗为词”,但无论他词中有多少浩气逸怀,有多少豪情壮志,其最好的作品,总有一种曲折曲微的情思。那是将逸怀浩气、豪情壮志与词之“要眇宜修”的特质结合起来的一流之作,是他用世之志意(一流的情感)与超旷之襟袍(一流的智慧)相融会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后世既无此学识志意、更无其性情襟抱的人无论怎样也无法学到的,这是苏词之开拓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最可贵的成就。《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一点近似这类作品,但毕竟开阔飞扬之处多而幽微隐约之处少。

(摘编自叶嘉莹《古诗词课》)

【小题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都源于他们的“放”,源于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天性。
B.因为苏轼性格上有“放”的一面,所以在写词上就能达到“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的境界。
C.苏轼的词作表面看起来都很潇洒飘逸、超然旷达,但是不免表达出失意、流转之悲,蕴含着深痛的悲慨。
D.作者认为《念奴娇·赤壁怀古》还不是苏轼的既有幽咽隐约之音,又似“春花散空,不着迹象”的典型之作。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辛弃疾与苏轼作对比,阐述出两人词作上的“放”的不同。
B.文章引用“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来阐明苏词有幽咽的悲慨。
C.文章运用例证法,论证苏词既超然旷达又有幽咽怨断之音的观点。
D.文章多处引用历代对苏轼及其作品的评价,说明或论证作者的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诗词不一定只表达一种情感,往往是表达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
B.苏轼早期的词有“才”大“气”粗的弊病,可见诗人的生活与历练影响着作品的质量。
C.写于被贬黄州期间的《赤壁赋》虽然是散文,但也适用本文的观点——既超然旷达又有幽咽怨断之音。
D.由苏轼的作品可见,用世之志意与超旷之襟袍是能产生一流的作品的关键,因此作者认为后世没人能及苏轼的水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用乡土性来概括乡村社会农民的独特行动逻辑,村庄最为基本的行动单位是家庭,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核心关系,家庭伦理是中国人伦的起点。家庭的韧性和家庭本位是乡土社会不变的关键要素。在乡土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虽然宗族、家族等所谓功能性组织逐步解体,但是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行动单位却始终表现出极强的韧性。进一步,在行动伦理层面上,始终没有改变其在中国人社会和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总体性位置,村庄以家庭为基础充分融合和吸纳了各种现代因素,逐步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转型道路。

我们来看家庭的韧性。1949年以后,中国农村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赡养功能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反馈模式可以说是中国亲子关系的特点,并且这种赡养除了经济上的养育以外,还有精神上的照顾,也形成了中西家庭关系和结构的重要区别。如果说费孝通1982年的文章是强调家庭的变,那么1983年的再论则是强调中国家庭的不变因素,以及家庭不变的因素在农村老人赡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费孝通在随后的三论中进一步把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综合起来考虑,虽然随着经济活动的变革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对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家庭生活依然有不变的因素,这就是家庭的文化观念,这也表现在费孝通对于主干家庭的凝聚力和分化力的关心上。

家庭的韧性也体现在我国从小农经济向城乡一体化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家庭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了经济活动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模式中,家庭是家庭工业+专业市场的浙江模式的组成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家庭副业也是这个从农村生长出来的多元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由于家庭本位、家庭伦理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弥漫性作用,家庭对乡村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也塑造了很多特殊的实践形式。

从行动伦理的层面看,家庭在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和生命意义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整合观念不像西方社会那样在个体(社会)的平面上展开,而是垂直代际关系。中国人的伦理责任、道德义务乃至生命价值都以他与家庭的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每一个中国人,统为其四面八方由近及远的伦理关系所包围,其日常实际生活,触处都有对人的问题。而梁漱溟所谓伦理本位的起点便是家庭,其乡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建立在伦理本位的基础之上,恰恰要反对以个体主义、权利为本位的乡村自治模式。实际上,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行动就是试图在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本位社会的基础之上推行一个指向人生向上、伦理情谊的乡村建设,从而解决农民松散没有组织,没有现代科技的现状。

(摘编自付伟《家庭本位与村庄治理的底层逻辑》)

材料二:

家户本位是乡村治理有效的根本动力。家户本位具有双重性,即家户生存伦理基础上的家户私利性和乡村公共伦理基础上的家户公共性。

就家户私利性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农民陷入普遍性贫困勤劳式贫困,家户发展受到人地矛盾、地租税赋的双重剥削以及分家分户、财产继承等因素影响,导致家户发展主因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为主要目标。家户私利性是实现家户发展的基础,也是家户参与乡村治理的动力,只有家户摆脱了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家户本位才能走向以乡村公共伦理为基础的家户公共性。

家户公共性建立在家户对乡村作为道德共同体和保护共同体的认同上,乡村所具有的作为一个乡村的道德稳固性,事实上最终基于其保护和养育村民的能力。一方面家户追求生存伦理,但也担负国家税收责任,即使家户经济处于生存线以下,也会通过节约食物、亲友借贷和摊贩生意等方式来履行义务,以避免降低乡村权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威望。另一方面,家户公共性是对乡村提供保护机制的一种回应,对于乡村富裕阶层来说,存在乡村共同体的道德期待,地主给佃户提供生产借贷、乡村精英承担共享共担的保护责任、乡绅的慷慨行为和集体的祭祀活动,都给穷人提供生存保障,并形成两者的互惠行为模式,进而激发家户本位的公共性以实现乡村权威的合法性。

就传统乡村社会家户本位的二重性分析可看出,家户具有参与乡村公共集体行动的意识和能力,但必须建立在家户的生存理性上。因为十足的穷汉,由于太穷而无法去过问政治,不会空着肚皮去大喊大叫。因此,实现有效乡村治理必须保障家户的生存权利以满足家户本位的私利性,这是发展家户公共性的前提,也是家户参与乡村治理的根本动力。只有同时发展家户本位的二重性,才能避免乡村治理中出现公地悲剧

(摘编自孙强强、姚锐敏《家户本位、公共可行能力与有效乡村治理》)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不但没有随着宗族、家族等功能性组织的逐步解体而解体,反而始终表现出极强的韧性。
B.中国家庭赡养既有经济上的养育,也有精神上的照顾,这是中西方家庭关系和结构的重要区别。
C.家庭本位、家庭伦理的“弥漫性”作用,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D.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家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为主要目标却是导致家户发展的重要原因。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研究乡村治理,但两篇文章阐述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B.费孝通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乡村,不同的年代他的研究重点是有所变化的。
C.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行动能够有效解决农民没有组织、没有现代科技等问题。
D.实现有效乡村治理,避免出现“公地悲剧”,需要同时发展家户本位的二重性。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陈家坝村通过自治单元下沉构建了“幸福村落”组织架构,形成群众自治体系。
B.某地村委会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维持乡村日常管理,以此保证工作运行效果。
C.某市依托乡村劳动力、资源和社会基础形成了“一镇一品”的“块状产业集群”。
D.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家庭以“家庭工业+专业市场”等形式参与到经济活动中。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小题5】家庭韧性的“不变”体现在哪些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一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叙事始于叙史这一命题,不只具有事与史字义相通的自证逻辑,更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对中国经典文本的另一种应有认知是,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而且这些所谓的文学方法,包含有近代学科划分等影响下的阐释意味。对此,可以看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发生的时间:中国文学叙事衍生于历史叙事乃至记事。这里使用衍生一词,是对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方法部分重合的基本解释,也未明确历史叙事中包含有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

文字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之一,书面文本也是本文讨论历史叙事的立足点,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会看到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这种重合并不影响历史叙事方法的独立性。其一,中国早期文本中存在与历史叙事相对应的文学叙事系统,《诗经》中的叙事诗之外,我们仍强调更广泛的诗具史笔,而学界更倾向于将诗学纳入文学范畴,历史叙事则是另一种独立的存在。其二,以散文为形式的文本中,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在产生时间上具有明确的先后关系,一些原本属于历史叙事的方法,其后为文学所借鉴,乃至于再反向影响历史叙事的方法,都与历史的方法的独立性无关。其三,退一步讲,即使历史叙事的方法在文学叙事中完全适用,也不能构成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的充分条件,因为文学叙事的方法显然不能在历史叙事中完全适用。

历史叙事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主要指向其文学意味中的后代阐释与接受,可以简单表述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根源是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不能因为认知的差异而断然否定历史文本的真实性。此外,历史小说的接受等也会影响对历史文本真实性的判断。包括历史事件被文学化表达,包括文学作品对历史的演绎,也包括相类似事件带来的通感联想。

(摘编自杨金波《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思限》)

【小题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受近代学科划分等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叙事始于叙史”的认识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
B.中国经典文本中的历史叙事乃至记事“衍生”出了文学叙事,这一说法从时间界限的角度解释了两者叙事方法部分重合的现象。
C.文学叙事会借鉴一部分原本属于历史叙事的方法,甚至会再反向影响历史叙事,这是因为“历史的方法”有其明确的独立性。
D.对历史叙事中的文学意味做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之类判断,违背了历史文本真实性的本质。
【小题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诗经》对周宣王多赞颂之词,但《国语》还记录了他“伐鲁”“诸侯从是而不睦”等史实,中国发达的史官文化造就了中国历史记述的独特性,也奠定了其如实记载的基本原则。
B.罗贯中《三国演义》叙述的“赤壁之战”情节框架基本符合《三国志》等史料记载,作者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战场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C.钱锺书评价《左传》中的“之叹”: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
D.《史记·留侯世家》呈现了历史人物张良所处的真实环境与人生经历,但他被黄石老人赠兵书一事是司马迁虚构的,司马迁借助文学手法叙述历史,以便“成一家之言”。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