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7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任天时。乃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放逐贤人,诛杀无辜,旱蝗冰雹。敌国有此,举兵攻之,无有不胜。法曰:顺天时而制征讨。

北齐后主纬,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宰制天下,陈德信、邓长颙、何洪珍参预机权。各领亲党,升擢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赂成,乱政害人,遂致旱魃、水潦、寇盗并起。又猜嫌诸王皆无罪受损丞相斛律光及弟荆山公羡并无罪受诛渐见覆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帝乘此,一举而灭之。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阴阳术数,废之可乎?”

[注]曰:“不可。兵者,诡道也。托之以阴阳术数,则使贪使愚,兹不可废也。”

太宗曰:“卿尝言天官时日,明将不法,暗者拘之,废亦然。”

靖曰:“昔纣以甲子日亡,武王以甲子日兴。天官时日,甲子一也。殷乱周治,兴亡异焉。又宋武帝以往亡日起兵,军吏以为不可。帝曰:‘我往彼亡。’果克之。以此言之,可废明矣。然而田单为燕所围,单命一人为神,拜而祠之。神言:‘燕可破。’单于是以火牛出击燕,大破之。此是兵家诡道,天官时日亦犹此也。”

太宗曰:“田单托神怪而破燕,太公焚蓍龟而灭纣,两事相反,何也?”

靖曰:“其机一也,或逆而取之,或顺而行之是也。昔太公佐武王,至牧野遇雷雨,旗鼓毁折。散宜生欲卜吉而后行,此则因军中疑惧,必假卜以问神焉。太公以为腐草枯骨无足问,且以臣伐君,岂可再乎?然观散宜生发机于前,太公成机于后,逆顺虽异,其则同。臣前所谓术数不可废者,盖存其机于未萌也。及其成功,在人事而已。”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小题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又猜A嫌诸王B皆无罪C受损D丞相斛律光E及弟F荆山公羡G并无罪H受诛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文中指天气时令,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中“天时”的意思相同。
B.宜,文中指应该,与《齐桓晋文之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中“宜”的意思相同。
C.理,文中指内在的道理,与《庄子·庖丁解牛》“依乎天理”中“理”的意思不同。
D.人事,文中指人的智慧人的行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岂非人事哉”中“人事”的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战奇略》作者认为,要趁敌国政治混乱、百姓饥困、人祸天灾发生时,攻打他们,这样就能战无不胜。这与兵法思想一致。
B.陆令萱等人把持朝政大局,陈德信等人参掌军政大权,朋比结党导致多种灾害并发。这种形势成为周武帝灭北齐的绝佳时机。
C.李靖认为,天官时日等阴阳术数既可以之驱使贪婪愚昧之辈,亦可用来鼓舞士气,巧妙使用这些也是兵家克敌制胜之诡道。
D.田单与太公都善于把握契机,但做法相反。太公否决占卜吉凶,而田单则信奉神灵,得到神灵指示后方以火牛阵大破燕军。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渐见覆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
(2)太公以为腐草枯骨无足问,且以臣伐君,岂可再乎?
【小题5】请根据材料二文本分析唐太宗的提问艺术。
23-24高二上·广东·期末
知识点:论说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王者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响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材料二: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近岁已来,由心好恶弘,或从善举而用之,要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所毁一人,未必可信于所举;积年之行,不应顿失于一朝。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小题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A得贤士B与共国C以雪先王之耻D孤之愿也E敢问F以国报雠者G奈何?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币,指丰厚的礼物,与《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中的“厚币”意思相同。
B.反,同“返”,指返回,与《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反”意思不同。
C.北,文中指的是败逃的军队,与《过秦论》“追亡逐北”中的“北”意思不同。
D.任,指任用、使用,与《谏太宗十思疏》“简能而任之”中的“任”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趁燕国内乱袭击了燕国,燕昭王在收拾残局后即位,招贤纳士,期望报仇雪恨,于是前去请教郭隗先生。
B.郭隗先生向燕昭王讲述了古代推行道义、招收贤士的方法,介绍了五种不同的做法会分别招致五种不同的人。
C.涓人花费五百金买回了千里马的尸首,让天下人认为燕昭王一定会买马,于是不满一年,就有人来献千里马。
D.魏征肯定了唐太宗在初期对待人才的态度,又指出近年来唐太宗的过失,体现了其对“渐不克终”的坚定劝谏。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2)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小题5】君主应该如何对待贤才?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宓子贱为单父宰,辞于夫子,夫子曰:“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许也;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譬如高山深渊,仰之不可极,度之不可测也。”子贱曰:“善,敢不承命乎!”宓子贱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子贱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继矣。”

(节选自《说苑·政理》)

文本二: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来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于小人。”此之谓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注】①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②阳桥:一种白色的鱼。③冠盖: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④耆老: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⑤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

【小题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乃于此A在矣B昔者C尧舜清微D其身E以听观F天下G务H来贤人。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拜访,与《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过”的词义不相同。
B.尧、舜,两人均为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后用尧、舜泛指圣人。
C.孤,指年幼丧父的孩子,与现代汉语中“孤儿”的内涵完全一样。
D.“务来贤人”与《陋室铭》“往来无白丁”中“来”的含义和用法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教育宓子贱说,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态度。并以高山和深渊为喻,说明做官的道理,宓子贱谦虚地接受了孔子的教导。
B.宓子贱治理单父非常好,孔子认为他不仅能使百姓亲附,还是一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并赞扬他是继承了尧舜一样政绩的人。
C.阳昼送两条“钓道”给宓子贱,意在告诉宓子贱鉴别人才的方法。即要看这个人是否善于逢迎及其对待名利的态度。
D.本文对话描写的运用很成功,特别是孔子与宓子贱关于治理单父的对话。层层深入,把治理国家的境界展现出来。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小题5】孔子认为“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虽然好,却是“小节”。你赞成孔子的说法吗?请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坦坦之路,车毂击,人肩摩,出亦此,入亦此。我所必攻,彼所必守者,曰正道。大兵攻其南,锐兵出其北;大兵攻其东,锐兵出其西者,曰奇道。大山峻谷,中盘绝径,潜师其间,不鸣金,不挝鼓,突出乎平川,以冲敌人心腹者,曰伏道。故兵出于正道,胜败未可知也;出于奇道,十出而五胜矣;出于伏道,十出而十胜矣。何则?正道之城,坚城也;正道之兵,精兵也。奇道之城,不必坚也;奇道之兵,不必精也。伏道,则无城也,无兵也。攻正道而不知奇道与伏道焉者,其将木偶人是也。守正道而不知奇道与伏道焉者,其将亦木偶人是也。所谓正道者,若秦之函谷,吴之长江,蜀之剑阁是也。昔者六国尝攻函谷矣,而秦将败之;曹操尝攻长江矣,而周瑜之;钟会尝攻剑阁矣,而姜维拒之。何则?其为之守备者素也。刘濞反,攻大梁,田禄伯请以五万人别江淮,收淮南、长沙,以与濞会武关。岑彭攻公孙述自江州溯都江破侯丹兵径拔武阳绕出延岑军后疾以精骑赴广都距成都不数十里李愬攻蔡,蔡悉精卒以抗李光颜而不备愬,愬自文成破张柴,疾驰二百里,夜半到蔡,黎明擒元济。此用奇道也。汉武攻南越,唐蒙请发夜郎兵,浮船牂牁江,道番禺城下,以出越人不意。邓艾攻蜀,自阴平由景谷攀木缘磴,鱼贯而进,至江油而降马邈,至绵竹而斩诸葛瞻,遂降刘禅。田令孜守潼关,关之左有谷曰禁,不之备,林言、尚让入之,夹攻关而关兵溃。此用伏道也。吾观古之善用兵者,一阵之间,尚犹有正兵、奇兵、伏兵三者以取胜,况守一国、攻一国,而社稷之安危系焉者,其可以不知此三道而欲使之将耶

(节选自苏洵《权书·攻守》)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岑彭攻公孙述/自江州溯都江/破侯丹/兵径拔武阳/绕出延岑军后/疾以精骑赴广都/距成都不数十里/
B.岑彭攻公孙述/自江州溯都江/破侯丹/兵径拔武阳/绕出延岑军/后疾以精骑赴广都/距成都不数十里/
C.岑彭攻公孙述/自江州溯都江/破侯丹兵/径拔武阳/绕出延岑军后/疾以精骑赴广都/距成都不数十里/
D.岑彭攻公孙述/自江州溯都江/破侯丹兵/径拔武阳/绕出延岑军/后疾以精骑赴广都/距成都不数十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鸣金,中国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军队停止进攻或撤退的信号。
B.“而周瑜走之”和“双兔傍地走”(《木兰诗》)两句中的“走”意思相同。
C.“以五万人别循江淮”和“奉事循公姥”(《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循”意思不同。
D.“而不之备”和“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两句中的“而”都表示转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运用不同战术对战争胜负影响巨大。用正兵战术,战局胜负难料;用奇兵战术,取胜概率过半;而用伏兵战术则可全胜。
B.作者认为,六国进攻函谷关失败,曹操没能攻下长江,钟会未能攻下剑阁,是因为领兵的将帅不善用兵,只使用了正兵战术。
C.田禄伯收取淮南、长沙以后,到武关与刘濞会合;李愬先攻破张柴村,再半夜袭击蔡州。二者都是用奇兵战术取得胜利的战例。
D.马邈和刘禅被邓艾所降,是因为邓艾善用伏道;田令孜驻守潼关,被敌军夹攻而败,是因为他没有做好守备,让对方有机可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攻正道而不知奇道与伏道焉者,其将木偶人是也。
(2)而社稷之安危系焉者,其可以不知此三道而欲使之将耶?
【小题5】什么是正道、奇道和伏道?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