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景仁墓志铭

苏 轼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速则,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

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责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疏三上,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

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辄置酒尽欢。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

(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改)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之A不豫B大臣C尝建D此策矣E今间F言G已入H为之甚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意思是脱下平民所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喻始任官职。
B.济,成功,与“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中的“济”意思相同。
C.所以,……的原因,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所以”意思不同。
D.既,已经,与“肴核既尽”(《赤壁赋》)中的“既”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庞籍说范景仁有特殊才能,生性恬淡不急于进取,破格给他加官为直秘阁,又提拔为起居舍人。
B.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官员专靠揭发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
C.陈执中因其宠妾打死了婢女受到弹劾,范景仁认为不能用此来责备宰相,有见识的人却不同意他的看法。
D.朝廷内外都为继承人的事感到危急和恐惧时,范景仁前后上了十九次奏章,在家等待获罪一百多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

(2)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

【小题5】范景仁赞不赞同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什么?请简要概括。
23-24高一上·湖南衡阳·期末
知识点:杂记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甲】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斗鸡社

【明】张岱

天启壬戌间好斗鸡,设斗鸡社于龙山下,仿王勃《斗鸡檄》,檄同社。仲叔、秦一生日携古董书画文锦川扇等物与余博余鸡屡胜之。仲叔忿懑,金其距,介其羽者,无遗策。又不胜。人有言徐州武阳侯樊哙子孙,斗鸡雄天下,能于高桌上啄粟。仲叔心动,密遣使访之,忿懑。一日,余阅稗史,好斗鸡而亡其国。余亦酉年酉月生,遂止。


【丙】

收尾•飞鸟各投林

【清】曹雪芹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注释】①时诸王斗鸡游嬉兴盛,王勃假托沛王鸡传檄声讨英王鸡,高宗以为是挑拨诸王子,王勃自此漫游蜀中。②介其羽:就是在鸡头或鸡脖子上穿上铠甲,“介”,即铠甲之意。
(1)解释加点字意思。
①湖中得更有此人。
忿懑。
(2)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仲叔、秦一生日携古董书画文锦川扇等物与余博余鸡屡胜之
(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张岱痴在何处?
(4)【乙】文中提到了王勃与武阳侯樊哙的子孙,请任选其一说说张岱写到此人的意图。
(5)结合【丙】诗内容,选择诗中所提的一位《红楼梦》中的人物,结合其经历谈谈你对“痴”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曰:“然则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界,固国不以山溪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不深也                    护城河
B.而去之                       委托
C.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阻
D.亲戚                       背叛
【小题2】下列句中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然则王所大欲可知已B.耕者皆欲耕于王
C.环而攻而不胜D.域民不以封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
(1)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曰:西城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汉世张骞怀致远之略,班超奋封侯之志,终能立功西遐,羁服外城。自兵威之所肃服财赂之所怀诱莫不献方奇纳爱质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故设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总领其权先驯则赏簫金以赐龟绶,后服则系头颡而衅北阙。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于塞下。其后甘英乃抵条支而历安息,临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门、阳关者四万余里,靡不周尽焉。若其境俗性智之优薄,产载物类之区品,川河领障之基源,气节凉暑之通隔,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城,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注],而二汉方志,莫有焉。张骞但著地多暑湿,乘象而战。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余闻之后说也,其国则殷乎中土,玉烛和气,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神迹诡怪,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而骞,超无闻者,岂其道闭往运,数开叔叶乎?不然,何诬异之甚也!汉自楚英始盛斋戒之祀,桓帝又修华盖之饰。将微义未译,而但神明之邪?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且好仁恶杀,蠲敝崇善,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然好大不经,奇谲无已,虽邹衍谈天之辩,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其万一。又精灵起灭,因报相寻。若晓而昧者,故通人多惑焉。盖导俗无方,适物异会,取诸同归,措夫疑说,则大道通矣。

赞曰:遏矣西胡,天之外区。土物琛丽,人性淫虚。不率华礼,莫有典书。若微神道,何恤何拘!

(选自《后汉书·西域传》)


[注]身毒:印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兵威之所肃服/财赂之所怀诱/莫不献方/奇纳爱质/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故设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总领其权/
B.自兵威之所肃服/财赂之所怀诱/莫不献方/奇纳爱质/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故设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总领其权/
C.自兵威之所肃服/财赂之所怀诱/莫不献方奇/纳爱质/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故设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总领其权/
D.自兵威之所肃服/财赂之所怀诱/莫不献方奇/纳爱质/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故设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总领其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屯田于膏腴之野”与“割膏腴之壤”(《谏逐客书》两句中的“膏腴”的含义相同。
B.“日款于塞下”与“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两句中的“款”含义不同。
C.“莫有称焉”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两句中的“称”字含义不同。
D.“故通人多惑焉”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惑”字含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域传》记载了两汉时期张骞、班超立功西域的史实,他们通过赏赐给西城各国金银财宝和印绶的方法,诱使西域各国臣服归顺。
B.汉境边塞胡人客商往来、驿站繁忙的景象,西域境内习俗、人的性情才智优劣,物产、河流、气候等各种情形,在《西域传)中都有记述。
C.两汉的方志没有提到佛教。张骞只记录了那里土地多,炎热潮湿,人们骑象去打仗;班勇也只是记录了印度人信奉佛教,不杀戮,不征伐。
D.在遥远的西域,人的禀性放纵虚浮,那里也没有中华的礼制和典章文书,但正是因为有了佛教的教义,西域人才有所忧惧,有所拘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好仁恶杀,蠲敝崇善,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
(2)盖导俗无方,适物异会,取诸同归,措夫疑说,则大道通矣。
【小题5】与张骞、班超所记不同,作者听说的印度是怎样的地方?请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