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②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③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④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讨论伦埋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⑤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⑥“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⑦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则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

⑧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

⑨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背景下,战争和混乱极易发生。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人类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所以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必就可靠。
C.一个人如果没有通过学习,很难获得较好的说理能力,即使他有可能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
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感同身受的境遇,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仍然可以产生较好的说理功能。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A.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
B.冯小刚在微博平台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点为理据断言影评人“浅薄”“自视甚高”。
C.韩愈在《师说》中通过批驳士大夫阶层的“耻于学师”的风气,呼吁大家向“古之学者”学习,以“学于师”为风尚。
D.霍金在一场TED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终极命题。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     
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里,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
B.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C.荀子在《非相》篇里对“谈说之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
D.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予谓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和人情”。
【小题4】2023年11月,某地《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强调: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以下是立场不同的两位学生表达的看法,请结合本文观点,任选一则进行简要评析。

甲:这对青少年的成长绝对是一件好事。如果说学习这件事情是一个磨练意志力的过程,那么体育不但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体魄和精力,而且是最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力的。同时,体育教育也最方便对学生


进行挫折教育,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会反复地经历失败,反复的前进,能够很好的磨炼意志。

乙:这件事真的让人感到崩溃。本来考文化课已经很难了,学生每天都要学习繁重的课业知识,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现在还要把剩余的时间拿出来锻炼身体,这不是减负,这是增加学生的负担。

【小题5】文章第②段提到:“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样的说理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
23-24高二上·重庆江北·期末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今年1月,美国北密歇根大学一位教授给所教课程评分时,发现获得全班最高分的论文是用人工智能写的。10月,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协同人工智能创作的《机忆之地》获得第五届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11月,北京大学中文系举办“科技文明的时代,传统文学何为”讲座。这些新闻提出了一个共性话题,即面对人工智能写作,我们需要如何应对?

②文学写作首先是一种文字的排列组合游戏,任何文学作品都以语音、词语为基本单位,人工智能写作也可视为信息的排列组合。拥有庞大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对程序化的数字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过程类似于把小孩领进文字积木的海洋,他随手抓起的文字积木按照某种逻辑就能排列组合成若干篇文章。

③尽管人工智能不像人类大脑那么精密复杂,但它只需要简单专一的特长思维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类。这种思维能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使其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因为任何进化都充满变数和巧合,并不完全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线性发展过程。哪怕乌鸦已被科学家证明具备一定逻辑能力,经过训练能说会唱,它也无法成为语言工作者和音乐家;就算狗通过海量训练能有效识别气味,却未必能够成为合格的闻香师,更遑论成为制造香水的专家。

④基于现代科技的人工智能,得益于数智规则和矩阵逻辑,成为拥有超强模仿条件和能力的存在,但也受限于此。尽管有人说《机忆之地》是百分百人工智能创作,但其实它是用了约3小时、66次对话提示人工智能生成43061个字符,最后从中复制出5915个字符形成的作品。学者黄鸣奋认为,人工智能在文字排列组合上已远超人类作家的生产速度,但其文学写作时的人为选择还在发挥决定性作用,不论是程序设计还是文本筛选都如此。

⑤有文章指出,用程序来写作和程序本身一样古老。1952年,世界上第一台可运行程序的计算机运行的第一个程序,就是由计算机科学家斯特雷奇编写的情诗写作软件。据查,人工智能至少已经创作出《风筝》《仅此一次》《万物都相爱》《机忆之地》等文学作品。可见,人工智能已是有着70多年写作经验的“老手”。今天的多个人工智能互联,所谓“涌现”能否构成文学创作的质变?这似乎和让一群能排列组合文字积木的人聚在一起,看能否产出伟大作品一个道理。

⑥有人说,《机忆之地》虽然获奖了,但还达不到发表标准。其实笔者也曾尝试用人工智能写作,以“一个中年女人,被迫嫁了两个丈夫,逃婚,痛失孩子,对每一个人重复孩子名字,贫困,潦倒,眼睛,面部表情”为关键词写乡土小说,用以对比鲁迅的《祝福》。人工智能创作了《深深的母爱》,笔者反复与之进行续写、增删、润色等对话提示,却难见鲁迅笔下那些画龙点睛的传“神”细节,比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⑦人类写作遵循并经由“物—我—文”转化律对文字赋能,讲究神来之笔,追求打破常规,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此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类神秘的碳基大脑天生的或然性。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异曲同工,众多《无题》风味不同,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与时俱进,并对既有的文字意义、符号意象、修辞手段乃至语法规则的个性化革新,为人们提供不可取代的情感和思想。

⑧目前人工智能无法向内建构起自我世界,没有个体体验,不能经历“物—我—文”的转化环节,其文学写作是在既有数据库中通过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来选择最优解,想象和赋值的可能性匮乏,只有字字落实、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数智修辞,可给予人知识却缺乏情感,有纯粹形式却非艺术创造,一如形似却没有情感和魂灵的雕塑,充满匠气。从写作技巧上看,人工智能写作也未让饱含言外之意的破折号、省略号和感叹号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会用小方格等留白方式表示此处省略多少字,更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传神之笔,而这可能恰是决定一篇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⑨事实上,人工智能文学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人工智能依然沿用人类的语言符号系统。人工智能的算法规则和数智修辞使其擅长纯粹的形式,拟人化的语义和对文字的排列组合规则,决定它还将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模仿者,不会改变人类文学写作的本质,也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

(摘编自李斌《人工智能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排列组合的角度来说,可视为信息排列组合的人工智能写作与通常的文学写作具有相似性。
B.第四段中“但也受限于此”的“此”,指的是使人工智能拥有超强模仿条件和能力的数智规则和矩阵逻辑。
C.在学者黄鸣奋看来,人工智能尽管在文字排列组合方面优势明显,仍无法完全摆脱人为因素。
D.与鲁迅的《祝福》相比,人工智能独立创作的《深深的母爱》缺少画龙点睛的传“神”细节。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段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写作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
B.今天已实现了多个人工智能的互联,这表明人工智能写作已经带来文学创作上的质变。
C.“众多《无题》风味不同”表明,人类写作追求打破常规,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
D.当前人工智能写作在写作技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这是制约其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八段观点的一项是(     
A.2017年5月,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正式推出自己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本诗集的横空出世,引发热烈讨论。
B.“机器人作家将写出比人类作家更好的书,即使我这样的幽默作家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C.作家韩少功认为,人工智能写作必须依托数据库和样本量,因此它们因袭旧的价值判断,传达那种众口一词的真理,难以创造新的价值判断。
D.在王安忆看来,作家要做的是“写作,还是写作”,而“打败”人工智能的唯一途径正在于作家面对的现实——“生活不按照常理出牌”。
【小题4】本文语言既严谨准确,又通俗易懂,请简要说明。
【小题5】班级筹备开展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写作能否取代人类写作”的辩论,请你结合文本内容提炼观点并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意境的表现,有学者认为意境是虚无缥缈的,有的学者则认为其是真实存在的,需要读者透过文章和作者在精神层面交汇。在诗词翻译中,译者能够将诗词的表面文字较为忠实的翻译出来,但作为超越文字表象的意境是否可以通过译文来表现呢?

②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最早出现“意境”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开始探索“意象”与“意境”,之后,唐代王昌龄和皎然对“取境”和“缘境”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意境实为“意”和“境”的合称,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环境相交触而创造出的艺术境界,也是作者本人精神所处的最高境界。这里的“环境”,既可以是诗人创作当下所处之境,也可以是对过去情境的回忆。

③意境一说虽源于意象,然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意象为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而意境则是超越事物本身的存在并由读者进行思维放空,同意象中的画面进行精神沟通,即所谓的“代入感”。意象与词句相关,是诗歌创作的形式基础,而意境对应全篇,是意象精神层面的反映,是由各种意象整合营造出的艺术境界。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多用于文艺审美范畴,意境则较多的蕴含于心灵精神的存在与运动,范围包罗万象,囊括了审美在内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由此可见,意境实乃意象的升华。

④《文学翻译意象论》一书中,王平认为译者应该能够将原作的意象、意境之美用源语言先行阐释,在充分理解原作表、本两层意思之上进行译入语的转换,并能够以译入语再现原作的意象与意境之美。表指诗词的字面意思,也是诗词的意象,相对意境来说,容易掌握,也最容易为读者所理解;而本则是诗词的灵魂,是作者的真实意思和境界的升华,是最不容易为读者所掌握的精神层面,因此,在翻译古典诗词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译者的诗性体验。诗词意境的表达是否传神,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取决于译者本身的诗词素养。

⑤译者的重要性在古典诗词翻译活动中起着至为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译者要对源语和译入语有较高的驾驭能力,能够准确地理解古典诗词中的词义、韵律、断句以及诗词背后所蕴藏的故事,同时还要能够利用译入语中较为准确的词汇来阐释原诗词;二是译者要能对所翻译诗词作者有全面的了解,原作者所处年代、生平、个人际遇、创作背景等都能影响到译者对诗词的准确把握。一首作品,总是作者在某个特定情景下情绪与观感的文字表现,掌握了这一点也就能掌握了作品的灵魂,也就更容易了解其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帮助译者用另一种语言完美地呈现出来。

⑥古典诗词意境的翻译之难,在于如何能够和作者建立起跨越时空对话,真正理解作者创作的心思及所要表达的正确意图,如何在理解基础上于译入语中合理选词,通过多重手段来传递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之美。原作者往往以景叙情,以景叙志;由事而发,由事而感;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意象翻译的不对等现象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通过合理的理解、联想、构思、翻译手法运用能够补偿因为意象翻译缺失的遗憾。

⑦意境的翻译也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说无法达成,不具备可翻译性,只要译者能够通过意象描述,透过意境洞悉作者所要传递的真实情感,与作者跨过时空界限建立起精神共鸣,心往神交,即能情、形、境并茂地完成语言间的转换。

(摘编自彭锋《美学导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超越了文字表象,译者只能忠实于表面文字,不能传达诗作者的情感。
B.自唐代王昌龄和皎然之后,“意境”一词才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出现。
C.译者要拥有对源语和译入语的驾驭能力,需要译者全面了解诗词作者情况。
D.通过合理的理解、联想、构思、翻译手法能够补偿意象翻译不对等的遗憾。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提出问题,结尾收束全文,首尾照应,论证层次清晰,说服力强。
B.文章第三段通过分析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得出结论:意境实乃意象的升华。
C.第四段引述王平观点,意在强调译者的诗词素养在意境翻译中的作用很大。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论证第六段“作者往往以景叙情”的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其创作时所处之境相交融而创造出的艺术境界。
B.诗词意境的表达是否传神,就取决于译者本身的诗词素养和诗性体验。
C.只要掌握了作者在某特定情景下的情绪与观感,就能掌握作品的灵魂。
D.古典诗词意境的翻译之难,在于如何能够和作者建立起跨越时空对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肌理一词与城市乡村等联系在一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专业领域。这个概念能够反映文化积累、传承的基本特征,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关于文统、文脉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并为社会大众所熟知。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就会发现它们的发展就是一次旅行,每天都在出发,每处各有风情,环环相扣写就了各自的壮丽史诗,步步生花构成了它们的震撼风景,这才有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瓜瓞绵绵。

城市肌理已经是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的常用概念,所谓城市肌理,是城市在长期演进中,由地域环境与人文历史交互作用形成的积淀,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建筑样式、街区风格等方面,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城市肌理受到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各地域市建筑中的直接反应。

有城市肌理,当然也有乡村肌理。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不是城市规划那样的显学,甚至很多乡村就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如今,只是在极少古村落,能听到关于先祖选择这方土地时的勘查经历和规划思路。但是,从绝大多数村落看,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这样的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带有理想色彩的乡村肌理写照,实际上仍是今天的临摹样本

文化肌理。历史上,肌理一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东汉蔡邕《弹棋赋》肌理光泽,滑不可屡,指器物表面纹理,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肉匀,指人的皮肤纹理。作为对语言表达的比喻也很早,东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在此之外,肌理一词也逐步向文学理论乃至文化理论范畴扩展,如清代翁方纲论诗中提出了肌理说,但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坛已呈暮气,肌理一词由此在文学艺术理论中陷入沉寂。经历社会和文化的螺旋式发展,在现代生活中活化传统、复归中华美学又成为社会目标和文化方向。实际上,无论是城市肌理还是乡村肌理,都具有文化的特征,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应将肌理一词迎回文化理论,让这个一度是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热词在更广范围、更高层级活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人本位而非神本位,把家族传承、人丁兴旺视为责任,血缘宗法制度规范着国家、家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仅看重自己姓什么,而且看重在这个姓中属于哪一支、哪一辈,并且用家族规定的娃和辈分取名,由此形成各自家族牒谱,传承有序,如果混乱了,则与禽兽无异,不知其可。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政治关系、社会关系都是这种关系的放大。所以,我们不仅重视自己的根系,而且重视从这个根系长出的树干、树枝、树叶,重视长成枝繁叶茂大树的过程。希望我们在文化回望中看清走到今天的每一步,知道未来应该从哪里起步,并且如同每个辈分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责任。

这种既认准源头又沿波讨源,既仰望绿叶又振枝寻叶,既重视起步又重视过程的文化心理,是形成文化肌理的内在动因。

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又进而推及文化肌理,是期冀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中,能从肌理的角度把握其共同规律:

一是传承。文化发展是代际传递、层层累积的过程,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就是在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光阴荏苒中形成的年轮挂图。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迈开自己新的步伐,积跬步以至千里,聚细壤以成泰山。从文化肌理的角度强调文化传承,意在梳理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细节,突出每代人的角色分量。

二是特色。不同国家、民族、城市、乡村乃至于家族,由于禀赋、渊源、经历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代人的传承过程,也都是坚守特色并且不断强化特色的过程。标出文化肌理的理念,是希望通过肌理这个对于皮肤肌肉纹理的比喻,唤醒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和体验。

三是有机。城市、乡村、文化,都是有机体,都有其生命基因和发展轨迹,有时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时如山岭腾浪、逶迤天际。不同的元素,依照各地的内在规律组织、排列、构造,也接受外在力量的镌刻、浸润、冲蚀、锻打,沉积成体,混成一物。这种有机性保证了城市、乡村、文化肌理的整体性、生态性,也由此带来审美创造与体验的立体式、沉浸式。

四是繁盛。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基础是血缘宗法制,人丁兴旺,立国兴邦是深及国家、城乡、家庭的理想。而今天我们期待文化的发展繁荣,也是对历史梦想的回响。

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它与未来形成了生活诗意的张力。人不可能生活在对历史无感的世界,生活的光亮既来自对未来的畅想,也来自对过去的发掘。我们所处的城乡,是保存过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拂去尘封,凝视这些文化肌理,如同抚摸布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正是它使得每一片土地都被独特的节奏、符号、韵律所笼罩,也让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人摆脱了千篇一律的生命模板。

我们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因为熟悉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文化肌理既受时空加持,又穿越时空。提出文化肌理这一理念,是期待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各地文化的演变逻辑和展开脉络,在历史中爬罗剔抉,兴象深微,并把这样的肌理融为今人的内在血肉。

(摘编自孙若风《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撼风景”文中指从肌理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及所发现和感受到的“风景”。
B.“临摹样本”文中指《桃花源记》中所呈现的村落布局至今仍值得现代人学习摹仿。
C.“不知其可”在文中指在血缘宗法社会中,人若纲常失序,则无可适从,没有信誉。
D.“时空加持”,“加持”原为佛教用语,文中指文化肌理受到时空的共同影响和作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肌理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
B.很多乡村虽然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但绝大多数村落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
C.中国文化传统能使我们在回望中看清走过的每一步,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起步,如同每个具辈分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责任。
D.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在对未来的畅想和对过去的发掘中,城乡是保存过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桃林、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桃花源记》中的乡村肌理、美丽景致千百年来依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B.城市肌理和乡村肌理,都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它们都具备了文化肌理的特征。
C.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进而推及文化肌理,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梳理细节,才能把握肌理的共同规律。
D.标出“文化肌理”这一理念,唤醒了人们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体验以及今天我们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期待。
【小题4】简述“肌理”这一概念的作用以及“肌理”一词常出现的领域。
【小题5】请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作者的写作意图。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