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都通常大多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都通常大多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都通常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要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之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之中去,我们才能真正去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了。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些什么?而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且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引文中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再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和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摘编自熊易寒《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出现“伪综述”,我们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应多一些关联意识,并应添加针对自己研究的评论。
B.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一篇文献,就意味着我们把它放到了学术史的脉络之中,放到了学术传统之中。
C.间接引用可以只转述文献核心观点,从而有效节省篇幅,这也是学术刊物大力倡导和支持间接引用的原因。
D.社会科学研究者不重视文献综述的写作和文献综述的作用,即使经过努力自行写作,结果也可能不会理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不仅指出了目前文献综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文献综述的作用,还作出了相关写作指导。
B.作者在论述国外文献综述写作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国内和国外文献综述之间,更青睐后者。
C.第④段阐述了普通学者和学术大家的差距,得出专门的文献综述类文章要由学术权威撰写的观点。
D.文章使用“通常大多”等词让论证语言更加严谨,使用“段位”“砍去”等词让论证语言更加生动。
【小题3】联系上下文,对第⑦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B.文献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别人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
C.文献综述要突破别人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于是,针对考生开办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补习班”,书院无疑名气最大、招牌最亮。书院始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学霸,培养出诸多政治、学术、文学等大咖。范仲淹、魏源、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曾就读于书院。

书院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官办的书院则是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之场所。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进而打破了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据清嘉庆年间官修《全唐文》收录的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错《陈氏书堂记》载,五代时期,著名的“高考补习班”是南朝宜都王陈叔明后裔创办并不断扩大的位于浔阳县(今江西德安)的“陈氏书堂”。“堂虎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

进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两宋时的书院达七百所,且大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他们花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欧阳修、梅尧臣、朱熹等都给书院的学生上过课。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熟悉八股文的格律、步骤等。宋朝和唐朝的科举考试,策问一科是学生们的重点复习对象。于是,一些“年度热点问题(如当年的河运海运、粮食问题、边界争端等)”便成为学生考前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明清时代,科举更为火爆,明代各类书院发展到一千多所,针对科考“八股文”,这些书院纷纷高薪聘请“名师”和已考取功名的才子担任补习老师,那些科场老手根据自己的考试经验,精心选编诸多标准的八股文训练学生,并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模仿,以便科考取得高分。

更有趣的是,古代也有“押题”达人。史上最牛的“高考补习班”老师吕祖谦“押题”简直神乎其神。他与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朱熹的儿子、张栻的女儿都曾投其门下求学。特别是针对科考,吕祖谦还专门创立了类似现代中学的“AA班”,并量身定制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理”,因封面为黄色,所以又称“黄册子”。传说一名学生拥有“黄册子”且能正确解答里面的题目,科考就能顺利过年。于是,前来“补习”的学生“至千百”。当然,吕祖谦这种专门针对考试而施教的做法也备受诟病,同时期的温州乐清诗人刘黻就讥讽道:“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自宋仁宗执政末开始到清朝取缔科考止,封建朝廷也多次打压私人开办的书院,但都未能根绝。

(摘编自赵朵斤《古代科考也有人押题》,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补习班”的产生,是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时代需求相适应的,其发展历史悠久。
B.五代时期浔阳县的陈氏书堂颇具规模,“堂虎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当地已成年的子弟都可以来这里修习。
C.北宋时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有据可查的书院数量达七百所,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
D.封建朝廷为了遏制私人书院对科举考试公平性的干扰,自宋仁宗执政末期始即多次打压私人书院,但都未能使其根绝。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古代书院为论述对象,从其出现的背景说起,按朝代顺序,介绍了它历史发展的过程。
B.第三段比较了官私书院的不同,用例证法论述了私人书院的发展打破了官办垄断的局面。
C.朱熹的儿子和张秋的女儿都曾在吕祖谦处求学,从侧面证明位列“东南三贤”的吕祖谦有较高学问。
D.文章虽然在“谈古”,但语言幽默风趣,用词有时代感,介绍古代科考的相关历史有独特的视角。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末至五代间,一些避居山林的读书人创立私人书院,战乱频繁与官学式微是其产生的间接原因。
B.明代书院通过高薪聘名师、精编辅导材料、模拟训练以提高考生中榜率的做法,可谓煞费苦心。
C.文章论述的私人书院为迎合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功利施教的做法,很值得现代教育人反思。
D.虽然吕祖谦自创的备考模式很受考生追捧,但同时期的诗人刘黻却对吕祖谦的为人颇有微词。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文学的意义指向何方?

①当你看完一本经典的名著,亦或者精彩跌宕的悬疑小说,你会不会严肃地思考一个问题:手中那本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亦或者我们可以用一种更规整的方式提出这个问题:文学的意义指向何方?

②法国哲学家欧盖尼·弗尔龙在他的著作《美学》中提出:所谓艺术,即心灵情感的表现。他的这一定义拉开了文学表现论的序幕。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文学视为是一种心灵的外化,无论是戏剧的演绎,还是诗歌的咏叹,都不过是传递内心情感的外在媒介。从更高维度看,不单单是文学,包括绘画的线条、音乐的旋律,这些艺术形式也一同参与了“表现论”的构建:其所拥有的特殊艺术语言都是人内心抽象情感具现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符号。一般我们普遍认为,弗尔龙的这一定义是对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特点的有力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以瑰丽多彩的想象、善恶美丑的对立以及澎湃昂扬的情感为基础,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一实践供给了表现论的理论基础。

③但是表现论无法克服由其定义内涵所引发的现实诘难:如若说文学作品以抒发心灵为最终旨归,那么它的形成应该往有利于作者现实生存的方向行进,可海明威、芥川龙之介乃至中国的海子都以自我生命了断的方式作为人生叙事的结束,不免令人对表现论之于心灵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生疑。可见仅仅抒发情感,并无助于对于现实的改善,尤其是基于一些由现实问题产生的文学作品。

④与表现论相对应的是再现论。后者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再现生活,真实呈现某种生活原型或背景。早在古典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便在《诗学》中强调,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对于文学本体作用的较早阐释。而在文艺复兴后,欧洲的艺术家将这一思潮从“对生活的还原再现”进一步明确指向现实社会,并赋予其一定的政治职能。至此再现论实践创作可以进一步迈向批判现实主义,通过主动呈现和暴露社会的丑态现象,引导读者对现实境遇的关注,司汤达的《红与黑》,哈代的《苔丝》等一大批此类作品相继应运而生。

⑤不过在诸多批评者看来,再现论的现实批评作用实质上是一种文学的越俎代庖。如果文学的作用主要聚焦在政治批判性,它如何与历史、政治等学科区分?它是否有必然超过这些学科之上的对现实指涉作用?还是说它文学的使命本应该植根于自身特有的形式上,坚守自己特有的艺术立场?这也就催生了形式论。

⑥形式论者强调任何一种艺术在产生特定效果时,都必须恪守自己的立场:即首先遵守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绘画重视自己的画面构图,音乐强调自己的旋律变化,正如文学应该寻觅属于自身不易被替代的表现手法。在形式论的文学观中,过于强调自身心灵感受的表现论和妄图指导外部世界的再现论都是一种“不本分”行为,真正的文学应该努力展现独属于自身有区别性的美。显然王尔德和唯美主义思潮是这一观点的绝对拥趸。

⑦从以上各类理论的阐释,我们不难看出三类观点的共同之处:都渴望通过强调文学作用的方向来定义文学本体价值。不过这一思路易于陷入功利主义的陷阱,仿佛文学是先有特定作用才运用而生的工具。我们不认为文学的目的性先于它的存在本身,恰恰相反,文学归根结底是属于人的学科,所以它必然首先以人为核心。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种不矛盾于以上思潮但又可以包含它们的更完满解释是:文学的产生只是在解释人的存在,展现人的生命状态。我们姑且称之为显现论。文学并不是一个好为人师的老先生非要揪着读者的耳朵听他唠叨,并且勒令你第二天还要复述他的话,他应该是一个阅尽沧桑的说书人,在讲完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生命状态后便转身离去,只留下听故事的人驻足叹息,感受到心中升起一股悲悯——这份悲悯来自渺小个体的人对宏大世界的无力。这或许是文学真正承载的属于人的渴望。

【小题1】第⑤加点字“越俎代庖”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以下选项可以根据原文内容推断出的一项是(     
A.由于表现论的文学思潮,欧洲文坛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B.《红与黑》等作品是基于再现论文学观的进一步发展。
C.海明威等人的文学作品抒发对生命的绝望,导致作者的自尽。
D.显现论主张解释人的生命存在状态,与其它三种主张完全不同。
【小题3】以下能够印证再现论思想的一项是(     
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B.诗言志,歌永言
C.独抒性灵,不拘格套D.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小题4】以下对形式论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A.为人生而艺术B.为快乐而艺术C.为生活而艺术D.为艺术而艺术
【小题5】关于《窦娥冤》的文学作用属于哪一类,小明认为属于“再现论”,而小红则认为是“表现论”。假如你是小明(或者小红),请站在自己的立场与另一人对话,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评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诗的体裁看,原有“齐言”“杂言”的区别,“齐言”一直占着优势,四言→五言→七言,是先秦至唐,中国诗型变化的主要方向。词的勃兴,即从表面的形式来看,也是一桩有意义的事情,词亦有齐言,却以杂言为主,故一名“长短句”。它打破了历代诗与乐的传统形式,从整齐的句法中解放出来,从此五、七言不能“独霸”了。这变革绝非偶然,大约有三种因由:

第一,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得不变。即以诗的正格“齐言”而论,由四而五而七,已逐渐地延长;这显明地为了适应语言(包括词汇)的变化,而不得不如此,诗的长度,似乎七言便到了一个极限,如八言便容易分为四言两句;九言则分为“四,五”或“五,四”。这样的长度,在一般用文言的情况下,虽差不多了,如多用近代口语当然不够,即参杂用之,恐怕也还是不够的。长短句的特点,不仅参差;以长度而论,也冲破了七言的限制,有了很自然的八、九、十言及以上的句子。这个延长的倾向当然并没有停止,到了元曲便有像《西厢记·秋暮离怀·叨叨令》那样十七字的有名长句了。

第二,随着音乐的发展而不得不变。长短参差的句法本不限于词,古代的杂言亦是长短句;但词中的长短句,它的本性是乐句,是配合旋律的,并非任意从心的自由诗,这就和诗中的杂言有些不同。当然,乐府古已有之,从发展来看,至少有下列两种情形:一、音乐本身渐趋复杂;古代乐简,近世乐繁。二、将“辞”(文词)来配声(工谱)也有疏密的不同,古代较疏,近世较密,郑振铎先生说:“词和诗并不是子母的关系,词是唐代可歌的新声的总称。这新声中,也有可以五七言诗体来歌唱的;但五七言的固定的句法,万难控御一切的新声,故崭新的长短句便不得不应运而生,长短句的产生是自然的进展,是追逐于新声之后的必然的现象。”这些都符合事实。

第三,就诗体本身来说,是否也有“穷则变”的情形呢?唐诗以后还有宋、元、明、清以至近代的诗,决不能说“诗道穷矣”。——但诗歌到了唐代,却有极盛难继之势。如陆游说:“唐自大中后,诗家日趣(通‘趋’)浅薄,其间杰出者亦不复有前辈闳妙浑厚之作,久而自厌,然梏于俗尚不能拔出,会有倚声作词者,本欲酒间易晓,颇摆落故态,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此集所载是也,故历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辄简古可爱。”他对于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推陈出新的重要也已经约略看到了,词的初起,确有一种明朗清爽的气息,为诗国别开生面。陆游的话只就《花间》一集说,还不够全面,然亦可见一斑。

这样说来,词的兴起,自非偶然,而且就它的发展可能性来看,可以有更广阔的前途,还应当有比它事实上的发展更加深长的意义。它不仅是“新声”,而且应当是“新诗”。唐代一些诗文大家已有变者创新的企图,且相当地实现了。词出诗外,源头虽若“滥觞”,本亦有发展为长江大河的可能,像诗一样的浩瀚。

(摘编自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前言》)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有“齐言”“杂言”的区别,从先秦至今,“齐言’”一直都是中国古诗发展的主流。
B.诗的长度随着诺言的发展不断延长,且没有停止,现存最长的诗句是十七字的。
C.词与古代杂言的长短句的本质区别在于,词句是乐句,古代的杂言则是任意从心的诗句。
D.词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是诗歌随着语言、音乐、形式、内容的发展而变革出的结果。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立足于“词的勃兴”的话题,主要论述了“齐言”“杂言”两者的区别。
B.文章运用举例论址、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段,有力论证了作者观点。
C.文章结尾再次强调“词的勃兴”的必然性,并就发展的可能性讲一步指出其意义。
D.文章语言严谨,如第四段最后一句,“还不够全面,然亦可见一斑”,表达严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受语言发展的影响,诗歌语言一直存在延长的倾向,且这种倾向并没有停止。
B.随着音乐渐趋复杂,与之相配的文词也随之变密,五七言诗已不能满足需要,语言参差的词也应运而生。
C.“齐言”诗发展到唐代,已有极盛难继之势;而词的出现,“齐言”诗逐渐式微。
D.词在诗外发展起来,在当时,不仅是“新声”,而且应当是“新诗”,原本是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