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从古代“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到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汉字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和文化内涵,它的构形美和形音义的结合美分别体现了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和”思想。

汉字构形原则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汉字构形方式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汉字造字中的象形思维。汉字多以人体部位、自然中的物,单独成字或作为部件。比如,日、山、水、火、口、手等。有一些汉字将自然之物与人的情感合二为一,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比如,许慎《说文解字》中“天,颠也”。甲骨文像正面站着的“人”形,本义是表示人的头顶,又表示人头顶上方的天空。俞水生发现,在古代,各民族都崇拜天,认为它神秘莫测。所以,“天”还关联着传统文化中的命和运,像“天理良心”“天随人愿”等。再比如,“木”的甲骨文是,上半部分为叶,下半部分为根,表明一棵小树想要枝繁叶茂必定要向下扎根。这与做人一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历经风霜,向下扎根才能向阳生长。

汉字构形组合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从汉字的构形组合角度来看,一笔一画组合成的形态不仅给人以美感,也传达着人文精神。比如,“王”字由三横和一竖组成,董仲舒曾解释三横可以看做“天”“人”“地”,一竖贯通三横,表义为王,这也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立”字甲骨文为,由人和一横构成,一横代表大地,表明人站立在土地之上,行走于天地之间。我们常说“三十而立”“顶天立地”,“立”字中也体现着一个人要承担责任,将自己的心量修炼到与天地一样大,才能够顶天立地。再比如,“道”字本义是道路,甲骨文为,由“行”和“人”构成,表明人的四周皆有道路可走。周代之后,“道”字中的“人”变成了“首”与“止”,“首”指人的大脑,“止”表示行走,这时的“道”就表示边思边行。由此看来,“道”不仅仅指人们脚下的路,也代表了心中的理,人处在天地之间与世间万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总的来说,“天人合一”思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尽人事,听天命”还是“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都表明“天人合一”思想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汉字一笔一画的巧妙组合勾画出世界万物,同时也勾画出人的心理图式,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也体现出汉字“形美”下的“天人合一”。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形、音、义相结合,可谓搭配和谐、相得益彰。

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上,中国自古代起就主张“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从汉字形音义的角度来看,“和”字是一个形声字,从口,禾声,“口”作为“和”的形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和谐、协调。在甲骨文中,“和”字本身就和音乐有关,甲骨文为,左侧的“命”是指吹奏用的竹管。“应和”“随声附和”等词语中的“和”,代表声音上的和谐,也代表人们思想的和谐。

无论是从构形角度还是形音义结合角度,汉字都体现和中有合、合中有和的和合文化,天人合一本身就是一种“和”。

(摘编自赵梓宁《汉字审美视角下的和合文化》)

材料二:

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分为哲学、文化、出行、器物、动物五个类别,涵盖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多个方面。该片从汉字的最初字形开始追溯,解读其最早意义及当下新释义,并对这些汉字背后的冷知识进行科普,揭示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宇宙观与人生哲学,让更多人了解汉字之美、中文之美,了解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活力。

汉字自具象的情景脱胎而来,孕育了中国先民对时空乃至对宇宙的看法。“天”字的甲骨文像是一个小人顶着硕大的脑袋,这是中国先民对苍穹最初的印象,而这一形象在今天看来更像是宇航员身着太空服在太空的样子。周代以后,“天”几乎和神灵画上了等号,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试图获得来自天的指导。《“字”从遇见你》还将“天”字与飞天图联系,起初飞天的是一群头圆脑大的男性,他们不仅头大,而且头部被笼罩在更巨大的圆形之中,这恰好与“天”的甲骨文字形相对应。无论是古人的发问“天上有人吗”,还是现代人的感叹“我的天哪”,都在诠释着造字者的宇宙观;人类头顶上那一片无垠的空间,至高无上,统御着人间的一切。

汉字在被创造之初,不仅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其中还蕴含了中国先民对人生、对财富、对生活的看法。长存于汉字世界原点的“中”字最初代表战争时飘扬在上空的旗帜,是权力的象征,后来代表天下的中心,取“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意。把“中”与“国”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逐渐上升为中国人处世的哲学与追求,“中庸”阐述了中国人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这一哲学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摘编自叶元琪《汉字背后的故事及其可视化传播——以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为例》)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构形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汉字每一笔一画无不传递着人文精神,如“木”告诉我们不断学习、历经风霜、向下扎根才能向阳生长。
C.汉字在被创造之初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因而它其中蕴含着中国先民对人生、对财富、对生活的看法。
D.“中庸”阐述中国人“不偏不倚”的处世哲学,源于“中”字最初含有“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意思。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用举例论证,通过对多个汉字的解析深入浅出地论证观点,如许慎对“天”字的解释,论证汉字构形体现整体思维方式。
B.材料一第五段引用鲁迅先生的原话,论证了汉字具有形、音、义相结合的和谐美,增强论证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丰富性。
C.材料二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通过介绍纪录片引出作者观点,然后分别论证了汉字中蕴含着中国先民的宇宙观、蕴含着人生哲学。
D.两则材料中对汉字字形的解析都很生动,而对汉字字义的阐释则有不同:材料一侧重于纵向阐释,材料二则侧重于横向阐释。
【小题3】下列对汉字的解析,最适合在《“字”从遇见你》节目中播放的是(       
A.“仁”,从人从二。只有“二人”才能形成“仁”,两个以上的人才能构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仁”的核心是人与人相亲相爱。
B.“福”与“酒”关系密切,“福”的甲骨文字形与黄河流域先民可以酿酒的尖底瓶形似,人们有富余的粮食用来酿酒,象征生活幸福。
C.“舟”的字形源于生活中的船只,像竹筏。舟的出现代表人类有征服江河的能力,现在“舟”也指人类探索宇宙的交通工具,如“神舟”。
D.“教”字左上方是“爻”字,是一种占卜符号,代表曾经的科学与文化;左下方是一个小孩的形象;右边则是一只手拿起一根棍棒。
【小题4】王力在《古代汉语》中说:“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就会处处想通,而且令人明白:虽然一个词有许多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以“天”“道”为例,结合材料分析两字各自义项间的联系。
【小题5】国家汉办数据表明,除中国外全球平均每31人中就有1人曾学习和使用中文;同时,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面对全球学习汉语的热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将如何向学习汉语的国外友介绍汉字文化,让他们了解汉字的魅力。
23-24高三上·山西临汾·期末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篇》。“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篇》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了。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是政治文化的传承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材料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认可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重视群体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正是偏重于社会的群体意识,主张“推己及人”,倡导“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精神价值,具有浓烈的利他性。虽然先秦儒家承认人的个体价值,肯定每一个人都先天具有成就理想人格的能力,但是他们相对更加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或社会价值。他们认为人的个体价值只有通过社会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人的个体价值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参照系,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只能无条件地服从群体利益。“以天下为己任”“大公无私”是儒家人格思想的一大特点。儒家主张建立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个体往往被看作是群体的附属物。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树立正是从社会群体利益出发,才具有巨大的社会感召力和影响力。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君子”应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孔子在论述理想人格培养时,非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既然个人不可避免地与群体相联系,每个人都必须行“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努力做到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确定应如何对待别人和不该如何对待别人,说的是个人的一言一行均应以他人、以群体为出发点和归宿。到了孟子那里,“推己及人”表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思想,这里突出体现的是利他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形成了高度重视群体而忽视个体的传统。

先秦儒家的人格模型就是一种群体主义人格。当孔子高喊“克己复礼”的时候,就已经把个人的言行与整个社会利益联系起来了,并把社会利益作为最高原则,用以节制和调整个人的言行。为恢复周礼而自觉献身是他最崇尚的人格追求,并以此作为参照系塑造自己的形象。荀子在理论上论证了“人道能群”的观点,赋予义、礼至高无上的权威。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的利益再大也是小事,社会的利益再小也是大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先秦儒家所高扬的一面人生大旗。

(摘编自孙德玉《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探析》)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器”与“天下为公”都体现了儒家重视天下社会的群体思想。
B.孔子赞扬颜渊,批评子贡、冉有,因为他们的行为不符合“忠恕之道”。
C.君子“修己”而“安人”,能“以天下为己任”,是孔子认可的理想人格。
D.“推己及人”蕴含了个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偏重于强调利他精神。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人格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但二者论述的角度不同,可以互相补充。
B.材料一用递进结构,论证人格教育的基础与体系,材料二对个人与社会进行了辩证分析。
C.普通的百姓可以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影响,提升人格层次,成为君子,实现理想人格。
D.“大同世界”须个人服从群体利益,以社会价值为参照系,这是中华民族认可的最高理想。
【小题3】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儒家群体主义人格教育思想的一项是(     
A.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B.贾谊:“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C.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4】孟子曰“人皆可以成尧舜”,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其合理性。
【小题5】先秦儒家的群体主义人格模型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蕴含着中国乡村美学的主题和纲领性思想。

乡村美学以回归为主题。这里说的回归有双重含义:一是物质意义上的回归,即游子回归故土;二是精神意义上的回归,即从追逐功利的入世生活回归纯朴自在的心灵生活。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认为归隐故乡就是将自己从功利社会的尘网中解放出来,就像羁鸟归旧林,就像池鱼返故渊。乡土生活是在单纯的血缘、固定的地缘的基础上进行的,人员相对固定。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为居住者提供了熟悉、稳定的社会关系,而且从血缘和地缘两个层面强化了居住者的归属感。回归乡土,获得身体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这就是陶渊明所说的复得返自然

乡村美学以具有地域局限性的村落为主体场景。作为乡土生活时代的基本社区,村落有地域的限制,这使得社群关系和地缘关系相对疏离。费孝通认为,乡村之间存在隔膜是乡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他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他们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简要而真切地表现了村落狭小、疏离的状况。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反映了他栖居的村落的规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反映了村落之间相互疏离的状况。

乡村美学以强烈的土地意识为基础,蕴含着对土地的热爱、眷恋之情和与山泽、草木、禽鸟和谐共生的思想。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常恐但……愿体现了在这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勤劳耕作使一家人得以生存、繁衍的愿望。费孝通说: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农家人的欲望是由他们所居的土地培育的,并成为他们的文化的一部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不是一个外来者能描绘的。因为,这样的画面并不是一片供外来者驻足观赏的景观。它是真实的农家生活,是由身在其中且拥有素朴自然的心灵的人提炼的。

乡村美学以道家自然哲学为内核,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乡村美学赋予土地、宅院、山泽、草木、禽鸟和人以有机的生命关联,将它们融为一体,并让这个整体在自然循环中无限绵延。比如,《归园田居》五首诗中两次用到虚室一词。这个词出自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庄子》)。陶渊明的虚室当兼有乡居之清净和内心之空灵双重含义。虚室生白的意思是心境虚静则能悟出大道,即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无限境界。陶渊明完全承继了庄子的生命观。这种生命观认为,生死是自然常态,终归空无并不是悲剧,与此相反,归于空无使自我在自然运行中获得了无限意义。在道家自然哲学的时空意识、生死意识的影响下,乡村美学在有限的乡土空间中使时间绵延,又在无始无终的时间中激活空间,使乡村成为一片在时间中超越时间,在空间中超越空间的大化天地。

(摘编自肖鹰《陶渊明<归园田居>与中国乡村美学》)

材料二:

审美价值是事物在带给人美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心理、生理、人性等有益的价值。中国乡村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如培育人格、抚慰心灵、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承载乡愁等。

在人格培育方面,作为乡村载体的土地,本身即极具独立而重要的审美功能。正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所说的,属于第一自然的高山大海等,常常美而不善,艳里藏凶;属于第三自然的人造园林,则虚伪空洞,矫揉造作;属于第四自然的工业废弃地,虽真实,却往往欠美;而属于第二自然的土地,美且善,善且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俞孔坚教授对土地所做的美且善,善且真的价值判断,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周易·坤卦》中即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国乡村的竹篱茅舍、野塘草径,会给人以自由闲适之感。远离纷争、超然物外、向往纯净天地的中国文人雅士,几乎都将田园视为自己的理想归宿。郑板桥在《靳秋田索画》中深情地写道: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在这里强调的是乡村环境给人以心灵慰藉的审美价值。

散漫自然的乡村审美空间,更有利于人的自由个性之生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会更加厌恶刻板与程式,而得以更多地保留源于生命本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朱清时院士讲过:农村孩子的知识面比不上城市里的孩子的知识面,但由于农村孩子自小生活在外在束缚较少的田园环境中,农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常要比城市里的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为突出。朱清时所说的田园环境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正是乡村环境的审美价值之一。

自古以来,乡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审美情怀之一,无数诗文因写乡愁而被历代传诵。而中国乡村,正是乡愁情怀之源。那些树木掩映、庄稼簇拥、散布于平原旷野或山间水畔的村庄,是许许多多中国人魂牵梦绕的之所在和叶落归根时的栖居之所。中国传统诗文中常见的乡愁情怀之中的,指的就是这样的村庄。

中国乡村蕴藏的审美思想不仅长期滋润着中国人的灵魂,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亦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有益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杨守森《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园田居》表现了陶渊明归隐故乡后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既体现了物质意义上的回归,也体现了精神意义上的回归。
B.陶渊明对乡村生活的熟悉程度是达官贵人所不及的,“暖暖远人村”四句表现的乡村生活画面也是达官贵人无法描画的。
C.俞孔坚认为,第一自然常常美而不善;第三自然矫揉造作;第四自然往往欠美;第二自然美、善且真,有培育人格的作用。
D.许多中国人将村落视为魂牵梦绕的“家”之所在和叶落归根时的栖居之所,并创作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文,寄托自己的情思。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村落之间缺乏信任,因而村落之间交往较少,每个村落都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村落人员也相对固定。
B.费孝通指出,在乡土生活时代,乡村之间存在隔膜。而早在晋代,陶渊明就在《归园田居》中揭示了乡土文化的这一缺陷。
C.《归园田居》表达了通过勤劳耕作使一家人生存、繁衍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当时引起农家人的共鸣,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D.《归园田居》中两次使用“虚室”一词,该词体现了道家自然哲学思想,该词的使用是陶渊明承继庄子的生命观的有力证据。
【小题3】下列选项,不能从正面体现材料一言及的乡村美学的主题或纲领性思想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C.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
D.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饮酒<其三>》)
【小题4】简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小题5】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以下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中的乡村体现出哪些独特的审美价值?请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简要分析。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不久,《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判断和明确要求,再次表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态度,中国企业连续4年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最大申请者,高价值专利持续涌现。这些都说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正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

保护知识产权,确保发明创造者的应得利益,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对外开放来看,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际通行规则,既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更是有效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必然要求。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转向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来激励创新,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竞争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改革体制机制、加强司法和行政保护等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出台《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重要文件;组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与此同时,版权意识、品牌观念、专利思维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从而更加心无旁骛地追求创新。

更应看到,知识产权保护还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从执法上来看,如识产权领域仍存在侵权易发多发和侵权易、维权难的现象,制度体系建立起来以后更需注重制度执行;从技术迭代来看,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呈现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等特点,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需要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从知识产权质量来看,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偏少,关键核心专利不多。这都说明,知识产权保护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需要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在动态调整中不断演化、完善,用更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推动我国最终成为全球的营商环境高地、对外开放高地、创新活力高地。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登的过程,这必然要求企业更多用创新获得高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推动我国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就一定能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李拯《知识产权保护是最大激励》)

材料二:

在保护知识产权已成文明社会基本共识的今天,任何个体和组织都不能打着知识传播者的旗号侵犯知识产权,具体说来,即不能以提供免费文化产品的名义,置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于不顾,违背法治社会私权保护的基本规则,行盗抢牟利之实质。互联网+时代,不乏各种免费的午餐,但无论怎样,免费的前提是合理合法地提供,要么是自己享有产权的东西予以免费提供,要么是买来别人的东西免费提供,而不可以明抢暗夺地拿别人的东西进行免费提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制度是人类社会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匹配社会创新发展而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际合作和国内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我国正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变得更为重要。

从促进文化产业繁荣的角度看,在加强国内优秀影视作品创作和传播的同时,适当加强国外优秀影视作品的版权引进以满足民众娱乐需求,亦有必要。不过,引进国外优秀影视剧必须走规范的版权渠道。盗版走私不但不利于国内影视剧的创作和消费,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众文化影视娱乐消费的需求,还会对文化管理秩序造成破坏。

只有共同保护人类创新成果,才能共享创新成果,实现共同进步,中国大力倡导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以实际行动接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这有利于保护和激励创新,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经贸高水平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部门同等保护国内外知识产权,严格知识产权执法,既是国内创新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国际协作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担当。

(摘编自丛立先《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创新,就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才能够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B.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为新时代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保障。
C.要清醒看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挑战和不足,否则企业就难以一心一意地去创新发展。
D.我国知识产权存在“多而不优”的问题,因此知识产权工作需要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加完善,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空前高涨。
B.只有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步伐,才能推动实现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
C.为满足民众文化影视娱乐消费的需求,中国应通过规范的版权渠道来着力加强引进国外的影视作品。
D.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出于国际接轨以及履行国际义务的时代需要。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
B.在全社会塑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
C.当今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新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新优势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
D.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迪奥立体商标行政纠纷案并当庭宣判。
【小题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面的共同点。
【小题5】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的总体目标,要实现此目标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